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陈赓「不择手段」揽人才:从监狱「捞人」,挖兄弟单位墙脚

2024-01-30历史

1952年,因为犯了贪污罪,民航总局财务处长沈毅被判处死刑(缓刑)。

按理说,沈毅这辈子就算走到头了,即使以后能够减刑出狱,沈毅也不可能再有翻身之日。

谁也没有想到,大名鼎鼎的陈赓将军不仅把沈毅从监狱里「捞」了出来,还奉其为上宾,让沈毅享受道了比自己更好的生活待遇。

「捞」一个「死刑犯」谈何容易,陈赓将军为什么要「捞」一个被判了死刑的罪犯呢?

陈赓在建国初期

陈赓将军要「捞」的死刑犯是什么样的人?

沈毅是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现在的武进区)人,沈家在当地是个大户,家境殷实,所以,沈毅从小到大上的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

从1924年起,沈毅又先后去法国和美国留学。

沈毅学的是「弹道学」,但是,在当时的中国,这是一个「没有用武之地」的「冷门」专业。

毕业回国之后,沈毅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去处,因此,沈家耗费巨资,在上海闸北开了一家缫丝厂。

然而,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碎了沈毅的「实业救国梦」,缫丝厂开办不到两年,淞沪会战就在上海打响了,沈毅的缫丝厂不得不关张歇业。

于是,恨透日本侵略者的沈毅投笔从戎,进入了国民党政府的「兵工署」。

在「陪都」重庆,沈毅结识了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并深受他们的影响。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沈毅不愿意继续替行将就木的国民党卖命,于是毅然决然在东北起义,脱离了国民党军队,并很快就成为我全军知名的军工专家。

可以这样说,沈毅为我军的军工事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全国解放之后,人民政府也给予了相应的回报。

新中国「民用航空局」成立之后,沈毅担任了国家民航局财务处长。

沈毅原本可以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为祖国做出更多的贡献。

但是,在1952的「三反运动」中,57岁的沈毅落入了法网。

沈毅犯的是「挪用公款罪」、「贪污罪」,在不到三年时间里,沈毅利用职务之便,累计贪污(挪用)公款高达几亿元(旧币)。

拿到这笔钱之后,沈毅挥金如土、大肆挥霍,到案发的时候,那笔钱已经被他挥霍一空。

沈毅因此被抓捕归案,经人民法院审判,沈毅最终被判处「死缓」。

有人会问,沈毅与陈赓将军非亲非故,陈赓将军为什么要想方设法「捞」他出狱?

这跟陈赓将军当时的使命有关。

陈赓将军在「哈军工」开学典礼上(一)

陈赓揽才「不择手段」,有一次居然把周总理堵在了卫生间。

1952年6月,毛主席亲自「点将」,一纸命令把正在朝鲜指挥作战的陈赓调回了国内。

毛主席给了陈赓一个新任务:创办一所高等军事学院。

这个学校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

当时,「哈军工」的建校条件非常艰苦,没有校址、校舍,没有教学设备,更缺少能够堪当重任的教师和专家。

「筹备组」的同志们一筹莫展,忧心忡忡,陈赓将军却乐观地说:「从无到有,我们当年就是这样过来的,当年能够,现在也可以!」

陈赓跑遍全国各大城市,最后将校址定在了工业基础比较好的哈尔滨。没过多久,占地60万平方米的「哈军工」拔地而起。

接下来,陈赓将军又顺利解决了教学设施等问题,在这件事情上,陈赓的老战友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给了陈赓极大的帮助。

然而,陈赓却在另外一件事情上却犯了愁,他的老战友们也爱莫能助。

这个让陈赓头疼的事情就是:除了从军队转入学校的一些老干部之外,「哈军工」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专家、教授,仍然缺少大量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专家和教授。

去哪里找那么多专家和教授呢?

陈赓将军首先想到的办法就是「向中央要人」。

有关部门迅速从全国各地征集了一批人,可是,技术精湛的专家太少了。

为了「有的放矢」招揽人才,陈赓找到弹道专家张述祖教授,请他根据自己的了解,写一份相关领域著名教授和专家的名单。

看到张述祖教授写就的名单,陈赓大喜过望地说:「有了这些专家、教授,我们‘哈工大’就可以正式‘开张’了!」

张述祖教授却当即给陈赓泼了一盆冷水:「您高兴得太早了,名单上的这些人没那么容易调。」

陈赓将军说:「你就说吧,我怎样才能把他们请过来?」

张述祖教授为难地说:「他们都是各个单位的宝贝,有些人可能要总理亲自出面,对方才有可能放人。」

陈赓说:「我明白了,不要着急,我知道解决问题该找谁。」

随后,陈赓将军调动了全部「人脉」关系,软磨硬泡、甚至不惜「花言巧语」,「挖」兄弟单位的「墙脚」,首先把调动难度较小的一批专家、教授「挖」到了「哈军工」。

一时间,陈赓将军的老战友们见到他就躲,生怕他看上了自己手下的哪一个「宝贝」,最终「挖」了自己的「墙脚」。

陈赓把最难啃的「骨头」放到了最后。

陈赓将军在「哈军工」开学典礼上(二)

要调动名单上的少数几个专家、教授,陈赓不得不找周总理帮忙。

可是,周总理日理万机,很难抽出成块的时间来听陈赓「叹苦经、吐苦水」。

大家都知道,陈赓将军脑子活、点子多,这点事情当然难不到他。

有一次,得知周总理要在西花厅会见民主人士,陈赓一大早就赶了过去。

他没有直接去见周总理,而是耐心地等在西花厅外,一边看书,一边等待「最佳时机」的到来。

等周总理走出西花厅去厕所的时候,陈赓悄悄地跟了过去,「堵」在了厕所门口。

看到陈赓,周总理好奇地问:「这里是厕所,你跑到这里来干什么?」

陈赓笑嘻嘻地说:「总理难得有空闲时间,我有件事情要请总理帮忙。」

周总理说:「你现在的名气不小哦,是不是又要‘挖’谁家的‘墙脚’了?」

陈赓说:「还真让您猜到了,我们‘哈军工’想要调几个专家,人家说什么都不放人,实在没有办法了,我只好来请您帮忙了。」

周总理哭笑不得地说:「事情真有那么急吗?连我解手的时间都不放过。」

陈赓说:「确实急啊,主席和您都要我赶快把‘哈军工’办起来,我能不着急吗?」

周总理无可奈何地说:「你这个陈赓真是‘不择手段’啊,把我堵在厕所里,让我在厕所里办公,这个主意也只有你陈赓能想得出来。」

陈赓赶紧把材料递给周总理,等周总理看完材料,并在材料上签下「同意」二字之后,陈赓才乐呵呵地让开了路。

在陈赓「不择手段」的斡旋下,一大批全国知名的专家、教授陆续来到了「哈军工」。

「刀下留人」

专家、教授们来了,「哈军工筹办组」的同志们可忙坏了,其中政治责任和压力最大的自然是保卫部门的同志。

这一天,保卫部副部长把刚刚整理好的一张「调查表」送到了陈赓院长那里。

陈赓看到,保卫部门在一位女专家的名字上打了一个「问号」。

陈赓不解地问道:「这个问号是什么意思?」

保卫部副部长解释说:「这位专家的情况有些复杂,我们建议把她退回原单位。」

陈赓将军问:「怎么个复杂法?」

保卫部副部长说:「她哥哥是台湾国民党要员,这样的人不合适留在我们学院。」

陈赓将军说:「她的情况我也知道一些,她确实有一个哥哥在台湾,可是你知道不知道,她还有一个哥哥现在是我们的中央委员。」

陈赓接着说:「她没有跑到台湾去,而是留在了大陆,不正说明她拥护共产党、追求进步吗?」

副部长犹豫地说:「可是……」

陈赓将军打断他的话说:「没那么多的‘可是’,把她留下来,出什么问题由我负责。」

陈赓将军在「哈军工」开学典礼上(三)

弹道专家张述祖教授曾经跟陈赓提到一个叫「沈毅」的专家,张述祖教授说:「沈毅曾经去法国、美国留学,在我们这个领域,沈毅可是个不可多得的宝贝。」

陈赓将军兴奋地说:「既然是不可多得的宝贝,你们还犹豫什么?为什么不赶紧把他要过来啊?」

张述祖教授摇了摇头说:「这个人恐怕来不了。」

「怎么回事?大不了我再去找周总理」,陈赓胸有成竹地说。

张述祖苦笑着说:「这个人的情况非常棘手,您找周总理恐怕都没用。」

陈赓急忙问道:「我就不信了,这个沈毅到底是什么情况?」

张述祖教授说:「沈毅以前在国民党兵工署干过,解放战争时在东北起义,为我们的兵工厂做出过不少贡献。」

陈赓急切地说:「这不很好吗?既然是起义人员,我们完全可以既往不咎。」

张述祖教授说:「麻烦的事情在后面呢,全国解放之后,沈毅当上了民航总局的财务处长,因为犯了贪污罪,沈毅不久前刚刚被判了‘死缓’」。

听到这里,陈赓将军的脸色有些难看,他拄着拐杖站起身来,一面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一面紧张地思考着。

过了许久,陈赓将军开口说话了:「我想清楚了,你们把他要过来。」

「院长,什么人都可以调过来,唯独沈毅调不得,他可是犯了死罪的人啊」,张述祖教授说。

陈赓将军说:「没关系,我们可以让他立功赎罪嘛。」

「院长」,张述祖教授还想要说什么,陈赓将军却不让他再往下说,他毫不犹豫地说:「我是‘哈军工’的院长,我要为全军培养人才,办军校怎么可以没有懂行的专家教授?」

陈赓将军说:「沈毅的身份确实很尴尬,可是,他是我们需要的技术人才。」

张述祖教授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只是提醒陈赓将军说:「院长,调沈毅可比调其他人难多了,您不会又去找周总理吧?」

陈赓说:「这件事情我知道该找谁,这样,赶紧去买两张火车票,你跟我一起去北京。」

第二天清晨,陈赓将军带着张述祖教授风尘仆仆赶到了北京,一下火车,两个人就直接去了最高人民法院,找到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董必武。

见到董老,陈赓来不及寒暄,便「开门见山」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陈赓将军说:「请董老‘刀下留情’,把‘宝贝’留给我们‘哈军工’吧。」

董老被陈赓将军的话弄得一头雾水:「陈赓,你都把我搞糊涂了,我这里哪有什么‘宝贝’啊?」

陈赓将军说:「民航总局那个贪污犯沈毅就是我说的那个‘宝贝’,他是弹道专家,又懂法文,我那里现在就缺这样专业的法文翻译……」

「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这下我总算明白了」,董老想了一想说:「你的想法我知道了,不过,这样的事情没有先例,我们需要好好考虑一下,还要听听中央的意见」。

陈赓将军诚恳地说:「不管怎样,希望董老能帮我这个忙,让沈毅去‘哈军工’工作,哪怕监外执行也行……」

董老说:「我知道了,我会尽快向中央汇报这个情况,尽快给你回音。」

最后,经毛主席和周总理特批,两个星期之后,沈毅走出监狱,被公安人员押解到了陈赓面前。

看到沈毅手上的手铐,陈赓将军对公安人员说:「把手铐解开吧。」

公安人员说:「首长,从北京到哈尔滨,这么远的路,我们怕发生意外情况,安全起见,还是到了哈尔滨再解开吧。」

陈赓将军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听我的,现在就解开。」

公安人员不情不愿地解开了沈毅手上的手铐。看看满脸笑意的陈赓将军,沈毅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他痛哭流涕,呜咽着对陈赓将军说:「感谢首长给我重生的机会,我一定将功赎罪,尽我的所能为国家效力。」

陈赓将军把沈毅扶了起来,亲切地对他说:「你是我陈赓保出来的,希望你不要让我和‘哈军工’的同志们失望。」

到哈尔滨之后,陈赓将军单独给沈毅安排了一间房子,从此,沈毅就在「哈军工」一边工作、一边改造。

陈赓将军在「哈军工」开学典礼上(四)

陈赓突然袭击,沈毅被「抓了现行」。

可是,不久之后,陈赓将军却听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有同志反映,沈毅不好好工作,整天都在屋里酗酒。

一天晚上,陈赓突然提出「去沈毅那里看看。」

学院保卫部长说:「现在已经天黑了,外面又下了雪,路上不好走,您的腿有又不那么方便,您还是明天再去吧。」

陈赓将军说:「现在去自然有现在去的好处,趁着天黑,我们给他来个‘突然袭击’。」

陈赓和保卫部长来到了沈毅所在的小平房,还没有进门,陈赓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酒味。走进屋里,屋里的酒味更加浓郁。

听到敲门的声音,沈毅连忙从几摞资料后站起身来,把陈赓和保卫部长请进了屋。

陈赓将军面无表情地问道:「屋里这么大的酒味,你喝了多少酒?」

沈毅点了点头说:「我的酒量不大,一天也喝不了半瓶酒」。

陈赓说道:「最近你翻译了不少资料,帮了我们不少忙,你幸苦了。」

陈赓将军接着说:「不过,你在生活上也要严格一些才好。」

沈毅连忙说:「我知道了,今后一定注意改正,我现在正在加班,争取连夜把这批资料翻译出来。」

这个时候,站在陈赓将军身旁的保卫部长突然打了一个喷嚏,随口说道:「屋里这么冷,你怎么没有生火点炉子?」

沈毅指了指堆满半间屋子的资料和书籍,小心翼翼地说道:「屋子里的资料太多了,不少资料全国只有一份,生炉子容易引起火灾,万一出了事,我的罪过就大了」。

沈毅又说:「再说我也不能够生炉子,一点炉子,我的身体虽然不冷了,可是容易犯困,一犯困,那就什么事都没法干了。」

陈赓关切地说:「这样下去可不行,这样你会冻坏的。」

沈毅指着桌子上的酒瓶说道:「不会的,不会的,我有办法,实在太冻了,喝上一小口酒,我就不会太冷了。」

听到这里,陈赓这才恍然大悟。

他什么都没说,带着保卫部长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陈赓将军对保卫部长说:「你马上去准备一下,尽快让沈毅搬到大楼里去办公、居住。」

保卫部长面露难色,为难地说:「这样也太照顾他了吧?那么多的专家都在小平房里住着呢。」

「那就把所有的专家都搬进大楼!」陈赓将军的话干脆利落。

「大楼里没有那么多空房间啊」,保卫部长为难地说。

陈赓将军说:「这件事情不难办,我把我的办公室搬到小平房去,你们几个部门也尽快搬到小平房去。」

「我们这样对待沈毅,我们的老干部会有意见的」,保卫部长嘟囔着说。

陈赓说:「如果对这样的安排有意见,你让他们跟我提。」

陈赓将军最后对保卫部长说:「这些专家、教授都是我们请来的‘宝贝’,要是他们被冻坏了,我第一个饶不了你」。

在陈赓将军的带动下,几乎所有的部门都搬进了小平房,把温暖的办公室让给了那些专家、教授。

有些老干部因此发牢骚说:「我们都是从枪林弹雨里闯出来的,为啥要把那些读书人捧得那么高?」

针对这些言论,陈赓将军专门召开了老同志座谈会,陈赓将军在座谈会上说:「国家现在急需人才,人才是‘哈军工’最大的财富,善待人才,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

在耐心做好老同志思想工作的同时,陈赓将军还专门为专家教授修建了一个餐厅,专家教授的伙食标准也比行政干部明显高出一截。

对身份尤其特殊的沈毅,陈赓将军的关怀更加贴心和周到。

在陈赓将军的亲自斡旋下,沈毅在几年之后获得了「特赦」。

学院新盖了带地板和卫生间的宿舍楼之后,陈赓将军把所有房间都分配给了专家教授,其中就有分配给沈毅的那一间。

而陈赓将军自己却一直住在一间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平房里。

陈赓将军在「哈军工」开学典礼上(五)

结语

1961年3月16日,因为长期劳累,开国大将陈赓将军突发心脏病,在上海不幸逝世。

有人说,遇到陈赓将军这样的领导,这是沈毅的万幸。

我却要说,有陈赓将军这样的领导,这不是某个人的幸运,而是「哈军工」之幸、人民军队之幸、全中国人民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