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穷到裤穿窿:略谈广州国民政府时期的财政

2024-01-07历史

作者:彭毅聪

自1917年护法运动开始,到1926年北伐军到达武汉为止,广东脱离民国北京政府独立。那时孙中山在广州分设另一个中央政府:初时称军政府,至1921年孙中山在粤称「非常大总统」,组「正式政府」(未获任何别国承认)。1923年将陈炯明驱离广州后,设「大本营」作中央政府。到1925年夏则成立国民政府。上述无论哪一个政府,均有财政部。

在广州设一「国家」财政部,实有叠床架屋之味道。因为城内早有广东省财政厅,到广州市政厅成立后,厅内还有一广州市财政局,形成一城出现三个财政机关的怪相。对于所有政府来说,财政部门都是为搞钱而设的。理论上说,不同级别的财政机关收不同范围的税(就像如今有国税、地税之别一样),不过当时各路军队在粤分割防地、霸占收入,而西南护法各省又形同独立,无法解款予中央财政部。故财政部其实仅限在广州一地与其它部门抢夺收入而已,且抢不过那些「地头蛇」,可见财政部长一席是个苦差。

1917年护法政府初建,为第一次护法;

1920年粤军推倒桂系统再建军政府,为第二次护法。中山二次开府时皆任命老乡唐绍仪为财政部长(时人喜称「总长」)。中山曾戏言,想发财都跟唐少川,想革命都跟我。可见唐先生搞钱是可以的,中山就是想拉他过来帮忙充裕国库。不过无论哪一次,唐绍仪均拒绝上任。故当时均以外交部总長伍廷芳兼之,次長则为廖仲愷。

厅长廖仲恺

1923年初成立大本營后,财政厅长为四邑商人杨西岩,財政部长为廖仲愷。不过廖氏从未到职(正在日本陪金主越飞洗温泉搞马杀鸡),故由建設部部長鄧澤如兼之。邓泽如是马来亚华侨富商,在同盟会内、中华革命党中,均负责筹款、理财。不过此人虽袋中有钱,搞财政亦非专长。

其时孙中山与张作霖同盟,张作霖与北方交通部、交通银行有关的广东人颇熟(所谓交通系人马),于是推荐其中一位叶恭绰来粤帮手。叶恭绰来时带有张胡子支持老孙的一笔钱,又吹牛自己可以筹得多少万款项。那时联军在东江讨陈,需款甚急,孙大元帅闻之大喜,遂任叶恭绰为大本营第二任财政部长。后加设次长职务,由其得力助手郑洪年担任。又把曾供职于交通银行的陈其瑗介绍给孙科,做了广州财政局长。

前郑洪年,右后瘦小者为叶恭绰。

广东省财政紊乱,各军催款又急如星火。叶恭绰在北京政府时也尝过各路债主登门造访的滋味,没想到在广州的财政工作更是难做,熬了半年即告假「着草」(北上助中山与奉系做公关)。叶氏任上在穗推行印花税(爆竹、酒精、火油、奢侈品均征收),算为数不多的政绩之一。不过叶氏走时并未辞职,而是由次长郑洪年代理。1924年年中,郑氏也告假「着草」,以杨子毅代理,才结束交通系在粤之活动。随后第三任部长为古应芬、次长林云陔。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后,财政部第一任部长廖仲恺、第二任古应芬、第三任邓泽如、第四任宋子文。

番禺籍人邬庆时曾著书【穷忙小记】,略述其自1922年入財政部供職至1926年5月出部前之经历。书中叹曰:「军兴以来,大局未定,政界变迁真如轮转。财政部关系度支,变迁尤速。十四年七八九三个月之内,凡五易部长。七月三日古部长调任广东民政厅厅长,廖部长继之。八月二十日廖部长遇刺,二十二日古部长继之,是为古部长第二任。九月七日古部长回广东民政厅厅长,任邓部长继之,是为邓部长第二任。二十三日邓部长回两广盐运使,任宋部长继之。计古部长第二任及邓部长第二任均十六日,而叶部长则自十二年六月二十五日至十三年十月六日,共一年零五个月任期之长,为近年所仅见。」

据邬庆时所云,叶任部长时,部内人员升调最频,每月之内必将各局职员略为调动,可谓折腾大师。然其未尝炒一人鱿鱼,对于邓泽如留下之旧员不尝换一人。古应芬做部长时,升调最少,所有职员一仍廖任之旧,亦未尝撤一差换一人也。邓泽如时代,对于伍廷芳留下之旧员无不特别优待。叶恭绰时,对于邓任旧员又无不特别信任。

叶恭绰

邬庆时又忆道:「自十一年三月入部以后,在部办事计历五年。最乐时为邓任。邓部长对于属员不啻家人一般,并无官僚习气,各同事又皆志同道合,亲爱逾恒。广雅书局(按财政部地点多变,曾设在广雅中学)亦雅洁可爱,备极山水友朋之乐。…… 最苦时为叶任,库储空虚,入不敷出」,时有军人持枪到部索钱。「 最穷时亦为叶任…… 最宽裕时为十四年九月。是月三易部长,月薪亦分三次发给,…… 最忙时为廖任,部中文件除机要外大率皆余任之,每日办稿约30余件。更兼管印花税票印刷所事宜,穷日之力无时或息。最闲时为宋任,赋税科之事因各处成立,逐渐分割......」。到此时,广东省内各路山头多被革命政府被消灭,财政收入渐趋正常,但一些闲得要命的政府部门终于被裁撤,邬氏也失业了。

至于历任财政部长的签字,也各有特色:「伍总长之画诺,为一廷字;邓部长为旁行泽如二字;叶部长为合书恭绰二字;古部长盖章;廖部长为仲恺二字;宋部长为宋字下截作豆芽形,省去人字,或戏之曰宋下无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