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读【人间烟火】——分享衣食住行——住

2024-04-12历史

上一篇文章分享了这本书的「衣」部分,今天分享「住」这一篇章。

一、田园生活的烦恼

斗胆将传统时期中国精英的居住状态大概分为一下三个阶段:

1、先秦时期。贵族通常居住在自己的封地上。

2、秦汉以降至于隋。中央官员居住在首都及其周边地区;地方长官为中央任命,居住在政区所在的城市;为数众多的地方佐官就是本地精英,过着田园生活。(陶渊明时代)

3、隋唐以后。官员全部由国家选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任职。搬入城市居住,在故乡以外的地方购置房产、土地,死后也不再归葬故乡。

传统时代的中国首先是帝制国家的各级行政中心——最高级别的是首都,其下是州城、县城等各级政府所在地;然后,由于政治的集中,优秀人才、优质物资也向各级城市辐辏集中,因此,商业、娱乐业繁荣。在城市生活的映照之下,田园生活就显得不方便了。除了医疗条件差,餐饮条件也是农村生活的一大不便。同时缺乏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独。

其实走向城市中心,这个现象一直延续至今,放在当下,是不是同样城市还是具有很大的便利性呀?

二、古人的住房问题

1、短期旅行的住房:一个是官营的驿站。驿舍按道理是临时居所,但也有人长期借住。一个是私营的旅店。从战国时期就有旅店业。

当然城市的旅店业也相当繁华。北宋开封的邸店分为官私两种,利润都很高。

2、长期在某地生活的住房。帝制时期官员的任命实行「避籍制」,多半是异地任职;隋炀帝之后,对官员携带父母、子女随性任职的规定不断放宽,官员调动通常是一大家子随行。部分官员有公家提供的宿舍,大部分人则是租房住。

传统时期的房源也跟现在一样。一看位置,二看位置,三还是看位置。当然位置佳的地段价格必然不菲。租房终归不是长久之计,还是要买房的,古人也是这样。

三、城市的秘密过往

传统时期的城市应该是什么样子?有墙?热闹?其实也不一定。城市是「城」与「市」的结合,兼具政治控制、军事防卫与经济中心的功能,最核心的是直至控制功能,帝制时期的城市首先是政治和行政中心,行政区决定了城市的层级和分布。这样的主导特质,导致了有的城市经济生活发达,有的却沉寂。

传统城市的第二个秘密是关于城墙的。不同朝代,同一朝代中的不同时期,以及同一时期中的不同地域,城与墙的关系也呈现出不同状态。例如边境需要城墙,起到保护作用。内地憎恨城墙,以防再度形成割据势力。比非所有的城都有墙。

第三个秘密是关于坊市制的。从北魏的平成和洛阳城开始,以唐长安是坊市制的典范,其特点首先是空间上的区隔有度,官城和皇城位于城市的北部中央,官城南门的朱雀大街向南一直延伸到京城的明德门,将整个城市分为东西对称的两个区域。其次是坊与市子在功能上的严格分工;坊是居民区,仅供居住;市是商业区,所有的买卖交易活动都在此进行。最是整个城市在时间上的统一管理,坊和市都建有围墙,坊门与市门均按照统一时间开合。

而北宋开始,呈现出具有近代特征的商业大都市的面貌。出现了商业活动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区域,就像现在一样,任何客流量充足的地方都可以产生利润。商业与住家相邻。同样让现代人感到亲切的,还有早市、夜市、鬼市。

四、「东京梦华」的月亮背面

当时的宋代东京不论从人口还是城市面貌来说已经远超同一时期的欧洲中心巴黎,东京的富庶华丽得如天堂。月亮背后,以北宋东京为代表的这套包括地面巡逻、高台瞭望和消防扑救在内的救火制度,的确是非常先进的。城市化过程中,另一个问题是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宋朝的城市尚未建立覆盖整个城区的地下排水系统,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方式是直接排入河道,没有河道,则用渗井。

五、【李娃传】里的城市生计。

从一个曲折而圆满的故事(唐代白行简的【李娃传】)中让我们了解到城市生活的奔波变迁、行业的多样化以及城市贸易和服务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