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93年,李德生第三次重返故乡,看到一建筑后感叹道:样子变了

2023-12-30历史

中国的近代历史是沉重的,也是热血澎湃的,每次翻开厚重史页,随意一指,都是为新中国的成立奋力拼搏过的大英雄。

英雄不问出处,许多人的出身籍籍无名,但是照样成为了开国功臣,在历史的新篇章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李德生就是诸多草根英雄中的一位。

他生于河南一贫困家庭,当过裁缝学徒,也做过放牛娃。而自从他参军之后,就很少再回到故乡。

1993年的时候,李德生第三次回故乡时,看到了一个建筑,忍不住的就发出了一声叹息:样子变了。

那么,李德生看到的建筑是什么?他的人生经历又是怎么样的呢?

1916年,李德生在河南新县的李家洼,这个地方是大别山的腹地,四面环山,整个村庄都处在一个山坳里,唯有村南有一条小路可以出行。

由于道路不便,李家洼的村民大多是贫穷的。

只不过,李德生的家里会更加贫穷一些。早些年,李德生的父亲与兄弟分家时,没有分到什么好的田地,只能自行开荒。然而,这样的并不足以养活一家人。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德生也一样,他早早的就开始帮父母分担地里的农活和家里的家务活,但是李德生的母亲并不想儿子像他们一样,一辈子面朝黄土。

于是她便到处托人,将7岁的李德生送到了一个裁缝那里当学徒,母亲这么煞费苦心,无非是想让李德生学门儿手艺,将来养家也轻松一点。

可在当时的社会,给人当学徒是很辛苦的,不仅要端茶倒水事还要事无巨细的伺候师傅,小小孩童哪忍得了这份「辛苦」。不过,这对于李德生来说还不是最难以忍受的,关键是,自从去了裁缝家里之后,就一直在给裁缝干家务活,正经的手艺是一点没有学到。

因此,没过多久李德生就开始「罢工」,说什么都不愿意再去做学徒。并且,李德生还和母亲商量,干脆去放牛得了。

但是母亲认为放牛比学裁缝更难,不仅没有工钱,还学不到一技之长,但是李德生很坚持,母亲拗不过他,只好同意了。

李德生在当放牛娃的时候,日子也非常的辛苦。

他放牛的主家并非是什么大富大贵的,而只是稍微比他们富裕点。平日里为了不「浪费」,总是想尽办法克扣李德生的吃食。这也就导致,李德生也是少有能吃饱的时候。

李德生九岁的时候,其母病逝,只剩下李德生和父亲相依为命。不过,由于家境问题,李德生仍旧在外给人放牛。

为了让儿子更有出路,李父想办法存了点积蓄,在李德生13岁的时候,送他去读书。

不过,因为家底薄的原因,李德生在上学期间,仍旧没有放下放牛这份工作。然而,即使是这样李德生也仅仅只读了半年的学,之后就因为家庭困难就辍学了。

1928年,红军解放了李德生家乡柴山堡地区,并建立了苏维埃政府。

紧接着,李家洼村成立了儿童团,一直是「孩子王」的李德生,自然就成为了儿童团的团长。与此同时,「牧童工会」也建立了,李德生同样也参加了。

这李德生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革命,也是从这时开始,李德生逐渐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李德生的小团长当的很称职,他善于利用当地的地形为红军传递消息,在这个过程中,李德生见到了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想当兵的心情也更加的迫切。

李德生从小就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有了想法之后,他立即行动了。他找到了担任乡共青团支部书记的本家叔叔李家辉,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李家辉非常支持李德生的想法,并表示会想办法帮他这个忙。

很快机会就来了,一天一个红军营长找到了乡苏维埃胡主席,李家辉便趁这个机会将李德生介绍给了这个营长。

营长一看李德生的年纪太小了,现在就参军不太合适。但又不好直接拒绝,万一再打击了李德生的信心。

于是,营长便让李德生和一名通信员赛跑,如果能赢就同意他参军。

当时,通信员虽然将身上背着的枪交给了领导,但是身上子弹什么的都还在,跑起来并不方便。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和李德生比起赛来,到显得公平了一些。

李德生自幼就是个放牛娃,对附近的地势十分了解,因此轻轻松松就赢了通信员。

在两人比赛的时候,营长也做了一些考验,比如拿东西敲了三声,地上写了字。

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却是最能考验一个人的观察力。因此,在比完赛之后,营长当即问李德生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看到什么东西。

李德生想了想,说是听到了三声击打声,以及地上有红军两个大字。

营长得到这个答案之后,当即觉得李德生有天分,笑着对李德生说:你合格了。

在听到这句话之后,李德生非常的兴奋。然而,在冷静下来之后,李德生就犯了难。自己去当兵了,父亲可怎么办?

在仔细考虑之后,李德生跟营长申请,回家里跟父亲道别。

当时,李父在得知儿子要去当兵之后,沉默了很久。最终还是不忍阻拦,只是流着眼泪对儿子说:

「去吧,孩子,听长官的话,好好干,别记挂我。」

从此以后,李德生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在多年的战场历练中,他也从一个年纪最小的小兵变成了一呼百应的大将军。

在红军建立初期,经历了重重困难,李德生跟随着红军一起,参与了反围剿斗争,在我党革命的困难时期,还参加了红军长征,见证了我党和红军的成长历程。

抗日战争爆发时,李德生已经是一名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了,因为作战勇猛,年仅21岁的李德生已经是一名排长了,在抗日战场上,不论大小战役,李德生都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1940年,为了抵抗日军的侵略,百团大战爆发。此时已经是营长的李德生接到围奸敌人的命令,想要完成任务势必要与日军正面交锋,如何最大程度的减少伤亡是李德生主要考虑的问题。

粗中有细的李德生在仔细盘算后,选择隐蔽在地方不远处,等到敌人慢慢靠近时,趁他们没有察觉,迅速出击,最终李德生所带领的团队大获全胜,还从敌人那里缴获了不少物资。

李德生的另一扬名之战便是「智取马坊」了,在这场战斗中,李德生的军事才能开始显露出来。

1943年,李德生被调任至太行三十团担任团长,因为马坊的沦陷,整个太行山的解放区无法连成一片,然而马坊的军事防御又十分牢固,易守难攻。

在李德生上任之前,三十团就因为解放马坊的失利而士气低迷。李德生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从实际训练抓起,鼓舞士兵们的士气。

在李德生一系列措施的整治下,士兵们很快就振作了起来,在加上往后几次战斗的胜利,更是让士兵们信心满满。

1945年,眼看着革命胜利在望了,马坊也必须从日军那里收回来,不能再拖了。于是李德生在分析过前两次战斗的失败原因之后,决定亲自到马坊探一探「虎穴」。

在摸清敌军的内部情况后,李德生决定用「偷袭」的办法,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战斗打响后,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为了防止有日军外逃,李德生手持一把军刀站到了大门口,不多会儿,日军小队长铃木就向着门口仓惶逃窜。

李德生见状,拿起军刀和铃木打在一起,最终活捉铃木。这一战不仅收复了马坊这个重要的地区,还大大鼓舞了军民抗日的信心。

延安革命根据地也深受震撼,将这次战斗作为一场典型的歼灭战刊登在了报纸上,从此「李德生」这个名字在军民心里的分量更重了。

如果说马坊一战打开了李德生在抗日战场上的名气,那么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则是打开了李德生在国内外的名气。

1950年,已经是解放军师长的李德生接到去到抗美援朝前线的军令,这令早就想和美军切磋一番的李德生很是激动。

李德生做事一向缜密,为了到朝鲜后更快的适应战场,他先带着部队演习了朝鲜战场的情况 ,到朝后又迅速熟悉了当地的环境,立马进入到了战斗状态。

在进行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的战斗时,李德生带领部队克服冒着敌人的猛烈炮火,又翻山涉水,终于将敌人逼退至汉江北岸,也为此次战役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在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战斗中,李德生带领部队躲过了敌人猛烈的攻击,并且攻占了加里山,还借机切断了敌人的后路,给了敌人沉痛的打击。

李德生的作战表现也获得了十二军首长的认可,并给予了三十五师高度的评价:能攻能守,斗志一流。

在第五次战役转移阶段,李德生部更是展现了「铁军」本色,为了保护大军顺利转移,他们连续9天没有休息,甚至在空腹两天的情况下还在和敌人做斗争。

李德生部的英勇表现也获得了志愿军总部的点名表扬,从此,这个「铁血悍将」在国外战场也有了名气。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李德生在回国后被任命为军长,一直在地方工作,但是1969年李德生就被毛主席钦点到中央工作,那么毛主席为何会对李德生这么器重呢?这还要从两人的两次会面说起。

两人的第一次见面是在1968年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开幕式上,当周总理念到「李德生」的名字时,毛主席突然开口说:「哪个是李德生?」

对于主席的突然提名,李德生也显得很茫然,他在身边人的提示下缓缓站了起来,毛主席看到后笑着说:「不认识你呀,你这个同志。」

随后又问了李德生几个很平常的问题。对于毛主席的这次突然地表现,众人都很吃惊,毕竟像李德生这样的地方军长有很多。

但其实,毛主席早就从周总理的那里听到过一些关于李德生的变现,并且对他的管理方式很认同,印象很深刻,所以才有了想要看看这个人的想法。

让毛主席真正决定把李德生调到中央工作的是第二次会面。那是在1969年党的九届一中全会上,李德生被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毛主席再次提出:「我再看看李德生同志。」

李德生随即站起来向毛主席行了一个军礼,此时毛主席对李德生已经很了解了,他知道李德生在战争时期立下过汗马功劳,也确定了他对党和人民的忠心。

在他看向李德生的时候,在心里已经完成了对李德生的考察。毛主席心中也希望李德生能在中央工作中继续保持初心,有一番作为。

1970年,李德生担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1971年兼任北京军区司令。

1973年十届一中全会上,李德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后因为种种原因,选择辞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

在1973年到1985年间,李德生担任了沈阳军区司令员一职。在结束任期之后,于1985年11月,调职到国防大学担任政治委员、党委书记。

1990年,年事已高的李德生开始退居二线。不过,即使如此,李德生仍旧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在自己的有限的精力下,为国家继续做奉献。

不仅联合其他老同志创办了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还担任了联合会会长、中国滑冰协会、中国武术协会名誉主席。

与此同时,李德生还撰写了【李德生回忆录】和【军事思考录】,为中国党史、军史研究工作做出了贡献。

1993年,已经77岁的李德生再次回到了故乡,这是他自参军之后第三次回到故乡。

此时的李德生虽然年纪已经大了,但他仍旧坚持要到山上,去给父母、爷爷奶奶上坟。

警卫员的搀扶下,李德生艰难的来到了父母、爷爷奶奶的坟前,在跪拜完之后。李德生又回到了村子里,去之前自己 放牛时住过的牛棚看一看。

只不过,已经数十年过去了,如今的牛棚早已和之前的不同。

因此,李德生在看到已经不同以往的牛棚时,不由感到时过境迁,忍不住发出了一声叹息:样子变了。

1994年前后,李家洼发了大水,将李德生曾经住过的牛棚冲垮了。

本来,这也不算是什么大事。但由于李德生曾经的家,早就被反动派烧掉,后来只能他和父亲一个住长工房,一个住牛棚。算上来,这个牛棚倒也能说得上是李德生的故居了。

因此,在考虑了之后,县里和乡里就在原址靠后的地方又新修了一座房子。

本来,这房子是为了体现出,这时李德生原本的故居,但他们却将原来的土胚瓦房,变成了青砖瓦房。

李德生的儿子,在得知后,直接说了句:

「这哪是我家的老房子,完全是财主家的房子嘛!」

当时的李德生还不知道,后来有领导去北京的时候,就将照片带给了李德生看。

李德生见了之后,直接生气道:

「你们动了我家的房子,给谁汇报了?谁同意了?!」

在李德生看来,这完全是一种浪费的行为,而且很容易造成不好的影响,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从2000年开始,李德生身体状态直线下降,住进了医院。

在经受病痛折磨数年之后,李德生于2011年5月8日在北京病逝。

在李德生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毛主席的女婿王景清也罕见现身。

像李德生将军这样的英雄中国还有很多很多,感恩革命前辈们的无悔付出,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