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张学良为何将遗产捐美,不捐大陆或台湾

2024-02-07历史

张学良为何将遗产捐美,不捐大陆或台湾?

在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我们诚挚地邀请您点击一下「关注」,以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并带给您独特的参与体验。

您的支持对我们至关重要。在2001年,定居美国的张学良将军因病去世。在他生命的晚年,人们对于他巨大的财产在日后如何分配的问题非常关注。

很多媒体都在猜测,这笔庞大的财产会被他留给谁?一些人认为会留给台湾当局,也有人认为会留给大陆,但是张学良的选择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张学良将军的身份与事迹引发了持续的争论。尤其在他离世那年,他的一项决定再次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尽管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但令人惊讶的是,他将全部遗产赠予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这引发了外界的众多猜测,为何他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以及这位长期被国民党软禁的将军,究竟从哪里得到了这笔庞大的财产。

张学良被誉为「少帅」,在他父亲张作霖在日本侵略者的皇姑屯事件中不幸丧生后,他继承了父亲的位置,成为了东北地区的大军阀,并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学良首次涉足国家政治是在五卅运动时期,当时英国人对中国人民的愤怒置若罔闻,甚至持续挑衅。年轻的张学良不畏强权,不远千里前往上海,对嚣张的英国人毫不退缩,成功震慑住了对方。

当时英国人动用了二十多艘军舰和上万英军,企图阻止中国群众进入英租界。面对如此威胁,作为张作霖将军的独子,张学良毫不犹豫地表示,他拥有三十多万东北军,只要几天时间,就可以抵达上海。

这段激情澎湃的发言,让英国人望而生畏,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也使翻译宋美龄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据说,正是在上海五卅运动期间的相识,使宋美龄在日后的行动中,以阻止蒋介石杀害张学良为己任。

蒋介石为实现国家统一,发动了北伐战争,南方军阀迅速被击溃,张作霖退出关外,成为东北王。然而,这导致了中国的多个政府并存,实质上形成了分裂。

在1928年,不愿成为日本走狗的张作霖被日寇炸死后,张学良在父亲忠实部下的支持下,接过了父亲的位置。

父亲的选择是不成为日本的走狗,但他知道单枪匹马对抗日寇的力量有限。于是,他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决定推动东北易帜,服从南京政府,使得蒋介石实现了形式上的国家统一。

张家在北方的根基很深,为了安抚张学良,蒋介石将北方八省的军权交给他。在那段时间里,张学良的权势甚至超过了蒋介石。

东北易帜是张学良为了祖国统一和抵抗外侮所做出的忠于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对国家是有功的。然而,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开始让张学良的一生充满了争议,也成为了他一生最大的污点。

九一八事变,一个让所有有良知的中国人永不会忘记的历史事件。张学良,这位东北的守护者,在那次事件中选择了不抵抗,让日本侵略者轻易占据了东三省,甚至得到了东北军的大量武器装备。

对于这段历史,尽管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蒋介石的命令,有人认为是张学良对形势的误判,但无论如何,东北三省的丢失,已经拉开了日军侵华战争的序幕,作为东北的最高军事长官,张学良无法逃避这个责任。

倘若没有西安事变后的抗日努力,张学良无疑会被历史的耻辱柱所烙印。虽然他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错误,但因此被蒋介石控制。

曾经掌控全国局势的少帅,如今却成为囚牢外的阶下囚。张学良的家产几乎荡然无存,即使在台湾,国民党仍然对他严加看管。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的地位与生活一落千丈,那在奉天的富足日子也渐行渐远。晚年在美国定居后,张学良没有了生计,那么他手头的大笔财产又是从何而来呢?

在张作霖的人生中,有一个人始终陪伴着他,她就是张学良曾经的妻子于凤至。这段婚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08年,当时张作霖在奉天督军徐世昌的手下任职,主要负责在松辽漠北一带剿匪。

于文斗,当地一家大商号的老板,对张作霖十分热情,不仅招待他,还与他结成了深厚的友谊。一次,张作霖因为粮草不足、后援没跟上而陷入险境,周围的人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甚至期待他被消灭。

然而,只有于文斗亲自跑去大后方洮南,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请来了援兵,解救了张作霖。这段往事,让张作霖深深感激于文斗,也让他对她的美貌和聪明才智产生了深深的好感。

在得救后,张作霖以诚心相待,与于文斗结为至交。在1913年,张作霖已在东北掌握大权,了解于文斗有一女儿才貌双全,与儿子张学良相仿。

他相信这是一门良缘,于是安排算命、测八字等程序,证实张学良和于凤至十分般配。于是,他决定让张学良前往郑家屯与于家相亲。

然而,这位年轻的张学良却极富叛逆精神,去后坚决不愿踏入于家门,独自潜回奉天。这让于凤至有些不满,身为名门千金,若非父亲与张作霖早有约定,她或许早已解除与张学良的婚约。

不久后,于凤至跟随父亲前往奉天处理事务。于文斗本想让女儿见见张学良,但于文凤坚决反对。然而,在他人的劝说下,张学良以画店掌柜的身份见到了于文凤。

见面后,一直抵触父亲安排婚姻的张学良立刻被眼前年轻的女子吸引住,交谈中更是被深深吸引。这次,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反抗父亲,而是主动提出要结婚。

于凤至起初因脾气有些倔强而不太愿意,但最终在多方撮合下,二人还是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到帅府后,于凤至凭借谦和的性格、满腹才学和谨慎的处世之道,很快在府中站稳了脚跟。

张学良曾经风光无限,但随着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他在东北失去了地位,成了国人唾弃的对象。尽管在政治军事上他落后于蒋介石,但他的妻子于凤至一直陪伴在他身边。

1936年,国家危亡之际,张学良深感愧对国家和人民,主动发动政变,逼迫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虽然他成功逼蒋抗日,但由于对形势的误判,去了南京并被蒋介石囚禁。

当时,于凤至正在伦敦,多次通过宋美龄向蒋介石求情,但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在无可奈何之下,第二年春天刚来,于凤至就回到了中国。看到蒋介石不愿意放人,她毫不犹豫地决定去监狱陪伴自己的丈夫。

于是,于凤至开始了与张学良的漫长牢狱生活,一直到1940年,由于长期在监狱中得乳癌,她被获准去美国接受治疗。

凭借乐观的态度和顽强的精神,她成功地战胜了病魔。当时全中国都在关心张学良将军的安危,但蒋介石却视而不见,仍然将张将军囚禁在牢中。

由于长期被关押,张学良的经济状况非常困难,而此时的于凤至依靠在美国定居的女儿女婿的援助生活,因此她决定在美国找点事情做。

在父亲的商业影响下,于凤至展现出聪明才智和经商潜力。她决定在美国的金融中心华尔街闯荡,令人惊讶的是,她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位成功的大赢家。

为了给予丈夫经济支持,刚刚恢复健康的于凤至毫不犹豫地前往华尔街寻找机遇。她在那里大获成功,积累了一笔丰厚的财富。

然而,这笔巨额财产的归属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对于张学良来说,如何处理于凤至留给他的这笔财富呢?而于凤至与宋美龄的相识,使她结识了一位美国证券公司的经纪人,尽管对炒股有所顾虑,她还是勇敢地踏上了这条路。

于凤至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和勇气,即使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也能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而面对财富的归属,我们需要明智的选择和处理,才能实现财富的价值。

于凤至认为,既然她连死亡都不害怕,那么炒股这种风险肯定不在话下。而且,她已经几乎一贫如洗,如果不尝试去闯荡,就没有退路可走了。

在经纪人的帮助下,她开始了解华尔街和股市规则,并且很快就通过自我研究赚到了第一笔财富,成为百万富翁。在积累了本金后,她果断退出股市,将目光投向了纽约的房地产市场。

抓住了纽约房地产市场的机遇,于凤至似乎都已经忘记了自己去美国是为了治病的。随着财富的不断增长,她还在洛杉矶的好莱坞山顶上购置了两栋别墅,其中还为张学良留了一栋。

于凤至的美国生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与此同时,祖国也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改变。日本被迫离开,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在大陆被推翻,这一切都因解放战争。

在逃往中国台湾省之前,蒋介石暗杀了杨虎城将军,意图谋杀张学良将军。在宋美龄等人的劝说和国内外舆论的压力下,蒋介石最终没有动手,而是将张学良囚禁在了台湾岛。

于凤至为争取张学良的自由,积极在美国游说,希望通过舆论压力促使蒋介石释放张学良。甚至「给张学良自由」一度成为了美国国会的提案。

然而,蒋介石对此非常不满,因为他无法直接控制于凤至。于是,他采取了软硬兼施的手段,迫使张学良与于凤至离婚。

这对相爱了半辈子的夫妻无奈选择了分手。于凤至坚信,只有蒋介石去世,她才能与丈夫再次相见。因此,她每天都在锻炼身体,只为能够与丈夫再次相见。

虽然蒋介石去世后,但后来的国民党仍然阻挡于凤至与张学良相见,甚至禁止张学良的女儿探望。1990年3月30日,于凤至突然心脏病发作,在弥留之际,她仍然紧紧盯着自己与张学良将军的合影,带着无尽的遗憾和留恋,在异国他乡闭上了她的眼睛。

在去世后,出于对丈夫在她离开后可能因为经济问题受制于他人的担忧,于凤至将她在美国奋斗多年赚来的所有财产都留给了张学良。

同年,张学良结束了半个多世纪的囚禁生活,终于重获自由,但与于凤至却永远地分隔在了两个世界。

张学良在获得自由后,离开了台湾,开始了新的生活。他的妻子于凤至留给他一笔庞大的财产,这也让他不得不开始考虑自己去世后如何处理这笔财产。

当他去世时,他的选择让许多人感到困惑,因为他将所有财产都转交给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虽然这个决定让人有些惊讶,但却是张学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作为曾经的少帅,他对「台湾当局」和蒋介石的扣押感到无法忍受,无论是个人情感,还是他对国民党腐败的见识,都不允许他将遗产交给台湾省。

在李登辉明确要求不准张学良与大陆有来往的背景下,张学良为何不选择与自己有过合作经历的共产党来处理这笔巨额财产呢?

因为他深感国共合作的重要性,但他不希望因为自己的行动,再次引发国共两党以及台海两岸的政治争端。因此,为了避嫌,他决定不将这笔财产交给中国大陆。

在深思熟虑后,诞生了多位中国近现代大师的哥伦比亚大学,自然而然成为了张学良的优选。再加上,遗产中还有些古籍文物,对于张学良来说,送到台湾省相比,可能将其置于哥伦比亚大学更能确保这些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存。

对于此事,您的观点是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