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40年,2名侦察兵误判敌情,本以为是一般敌人,不料是日军精锐

2024-04-28历史

1940年7月27日傍晚,位于蓟县盘山根据地的白草洼,正发生着一场激烈的战斗,交战的两股势力,势均力敌,各自都不退让,大有鱼死网破的气势。

「兄弟们!都给我冲啊!就算是以命换命,也不能让这帮小日本给逃了!」,只见炮火横飞的战场上,一个身穿八路军军装的士兵,突然从掩身的大石头后,站了起来,高声喊道。

他的这一句话,宛若巨石瞬间被扔进大海,掀起了剧烈的风浪,一瞬间,所有的八路军战士,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大喊着「冲啊」,高举着手榴弹,向日军所在的方向冲了过去。

从横尸遍布的战场便可以看出来,这场战斗打得格外惨烈,交战的双方,此时皆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然而,与慌乱中一直向后方退去的日军,截然相反的是,即使已经到了身体最后的防线,八路军战士们依旧咬着牙,强撑着身子,誓死也要完成战斗。

「大家听我说!现在,日军已经溃败了,剩下的那十几个日军,一直躲在山沟里不敢出来,他们已经被我们打怕了。我也知道,兄弟们手头也没有子弹了,但是,咱们还有手榴弹,手榴弹照样能把那些小日本炸回老家!」见日军一直躲着没有动静,觉得不能再接着耗下去的那名八路军战士,再次动员起来。

接着,他就用自身行动,做起了示范。只见他将自己与周围战士,身上剩余的手榴弹都捆在了一起,随手拿起了身边放置手榴弹的篮筐,将一捆手榴弹都放了进去,并用绳子紧紧地拴在了篮筐内,为了以防万一,他还彻底地检查了一遍,是否牢固。

见没有遗漏后,便抬起了头,猫着腰站了起来,快速地移到了洞口附近,猛地抡起胳膊,将那装满手榴弹的篮筐扔了进去。

「砰」的一声巨响,山洞中传来惨叫声,就这样,那名战士直接将藏身山洞的日军消灭掉了。

然而,身后突然传来了枪声,这时八路军战士才发现,有几名被他们遗漏的日军,正在石头堆的掩护下,向他们射击。

有了那名战士的示范,其他的八路军战士,当即就反应了过来,照着那名战士的样子,做了手榴弹篮,向石头堆纷纷扔了过去。一连串的手榴弹,那几名日军即使有通天的本事,一时之间也无法脱身逃窜,随着手榴弹接二连三的爆炸声停歇,几名日军也死了大半,只剩下两人,也受了重伤,不愿被俘虏的他们,随后便刨腹自尽。

到此,这场持续了14个多小时,令我军损失惨重的战斗,终于结束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这场战斗整整打了14个小时,这队日军究竟是何来头,为何他们面临绝境之时,宁愿自尽,也无一人投降呢?

事实上,在白草洼交战的双方军队,都大有来头。前面所提到的那名勇为人先的八路军战士,正是令冀东战区日军闻风丧胆的包森,而日军的这支队伍,更是闻名海内外,是从一战开始便被称为日军最为精锐的部队的「武岛骑兵中队」。

一、日军贵族骑兵中队

据日本对外宣称所说,日军中实力最为突出的便是骑兵了,而武岛骑兵中队的士兵更是从一战时就开始培养,除此之外,武岛骑兵中队的士兵,不仅实力作战经验丰富,实力惊人,就连知识储备都是极为丰厚的,他们个个出身贵族,从小接受的便是贵族教育。

作为日军中实力最为雄厚的骑兵部队,这支武岛中队,在每一场著名的侵略战争中都会出现,「918」事变、江桥战役乃至南京大屠杀,他们都参与了其中。

可以这么说,这支所谓的贵族骑兵中队,每个人的身上早就沾满了鲜血,欠下了累累恶债。

但是,即使是这样战绩显赫的部队,在强大的热武器面前,依旧难逃被取代,不断的革新,不断地削减,直到白草洼一战前,能够这支精英部队留下来的,无疑是有着他人难以企及的优势。

毫不夸张地说,这支全是精锐的日本关东军部队,从南到北,经历过上百场大大小小的战役,甚至被日军奉为了「常胜军」,在中国大半个版图上肆意屠杀的他们,更是成为了大多数日本士兵的偶像。

更值得一提的是,其中队长武岛须田,尽管实质军职不高,可带领着手下「屡立奇功」的他,凭借着绝对的声望,在日军中即使佐一级的军官与其会面时,也要给其回礼。

然而,白草洼一战,他的对手却没有给他再次「立功」,树立「声望」的机会。这一次,那些精英彻底输给了八路军战士。

此次与武岛骑兵中队交手的我方战士,也并非等闲之辈,他们尽数都是骁勇善战的老战士。

从1938年的冀东大暴动开始,他们纷纷加入冀东抗日联军,参与了多场战役,接连攻克十余座城池,之后的他们,更是经历了十万抗日联军的土崩瓦解,以剩余的不到一万人的兵力抵抗日军。

这些战士,每个都与死神交过手,经历过各种惨烈的战斗。

而他们的指挥官包森,更是凭借着自身出色的指挥能力,被中央点名要求留下来,在冀东继续战斗。

二、用兵如神的包森

1911年出生于陕西的包森,是个标标准准的热血陕西汉子,从幼时读书起,他便立下大志,誓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局面。

与同龄人相比,更为幸运的是,尽管家中子女众多,包森的父母却将眼光放得很是久远,宁愿自己缩衣节食,也要供家里的孩子念书。因此,在家里有六个兄弟姐妹的情况下,排行第三的包森,还是能够读私塾,看书籍。

尤其是【三国演义】、【孙子兵法】这种介绍用兵之道的书籍,深得年幼的包森喜欢。当时的他,为了能够将自己挑选的兵书,仔仔细细理解透彻,不惜将他认为很是重要的地方,亲自动手誊抄,还会在旁边附上自己的见解。

久而久之,在这些书籍的影响之下,包森的内心悄然种下了参军的种子,他心里很是清楚,在当时中国落后的困苦背景下,只凭借那些华而不实的文章来警醒世人,是完全没有实际效果的,只有拿起枪支,操起武器,才能有底气去赢。

这样一个热血青年,自从内心有了方向后,便开始热衷于参与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去,特别是李大钊先生的追思会,内心愤恨的他,直接在众人面前,展开了一场即兴演说,他的每一句都在向众人传达,如今,国人应站起来反对国内军阀的阶级压迫,国人当自强。

他的这一场鼓舞人心的演讲,彻底使他有了人气,成为当时不少青年学生拥护和支持的对象。

1931年,「918事变」的发生,更是给了包森当头一棒,他彻彻底底地意识到了国民政府的不作为,当即他就发动了任何他能发动的关系,组织学生示威游行。但是,老蒋似乎听不到群众的呼声,面对日军的肆意侵略,依旧坚持不反抗的政策。

游行并没有带来想要的效果,而带头的包森,也因「鼓舞人心」,被学校开除了学籍,被迫无奈之下回到了家乡。

此时的包森,每天都活在极其煎熬之中,他想要改变中国这个局面,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好在包森并没有放弃,他一直在寻找办法。回到家乡的他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四处联系革命同志。

终于,在1932年,思想与共产理念碰撞出火花的包森,找到了组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之后的包森,更是凭借着自己对用兵之道的深刻领悟,在一次次战斗中,多次化险为夷,打下了一场又一场令人拍手叫好的漂亮仗。

这一场白草洼之战,盛名在外的包森与武岛中队的较量,两个顶尖的军事人才,硬生生将这场伏击战,打成了一场对公遭遇战,在二战历史上,留下了一场令世人称赞的精彩战役。

为何说是伏击战呢?因为,白草洼两人的交手,皆在两人的意料之外。

三、意外的交战

前文提到,包森被中央要求留在冀东接着指挥作战,当时的包森,已经凭借着自己的指挥才能坐到了冀东军分区副司令。

在白草洼一战发生前,率军来到盘山的包森,意在全力开辟盘山根据地。当时的他需率部与12团碰面,所以便决定暂住在盘山的一个村庄里,等待12团。

在军队驻扎之前,按照惯例,包森习惯性地派侦察兵,到附近观察地形,寻找最适合宿营的位置。

于是,他便找来了两名自己很是信任的侦察兵,吩咐道「你俩等会儿先行进村,观察一下地形,再看一下有没有敌军……」

被交代任务的两名侦察兵,年龄相差很大,老的那个叫杨泽,士兵们都喊他老杨,小的叫高大章。接到任务的两人,没有任何耽搁,带着两个水袋,就悄悄地出发了。一切进行地都很是顺利,两人很快就排除了任何不利的因素,接着就动身,以最快的速度回去复命。

谁知,就在两人准备进山找到大部队时,听力异于常人的高大章,突然拉住了身旁的老杨,警惕地找个地方躲了起来,「有人来了!」

「怎么了?」突然被拉住的老杨,很是不解,但同时也警惕了起来。

「有马蹄声……人还不少……应该是鬼子吧……」,只见高大章,猛地扎身,趴在地上听了起来。

「别听了!别听了!快看!人都到身前了!」突然,老杨打断了高大章的话,指着不远处,出现的一队骑兵。

两人一时之间也不敢乱动,只是谨慎地躲在石头后面观察着,想要搞清楚这部日军究竟想要干什么,但是,那队日军一直在原地徘徊、调整,没有什么动作。

无奈之下,两人只好一直待在原地,等日军有新的动静。过了没多久,日军动身了,心急的高大章想要跟上去,搞清楚日军想干什么。却被旁边的老杨伸手拦住了,「别动!他们应该是要去刚才咱俩看的那个村子,别跟了,回去报信!」

等到不远处的部队走远了些,两人便快速起身,赶回去给包森报信。

正如老杨所想,以为附近没有八路军,自己的行踪非常保密的日军,果然在那个村子停了下来,进行整顿。

与此同时,老杨和高大章两人已经赶回了大部队,当时的两人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搞得部队的战士们很是不解,纷纷调侃两人是不是遇着鬼了,跑这么急。

「还真遇着鬼了!山下有一队日军!」,撂下这句话后,老杨也没再多说一个字,就飞奔去找包森汇报了。

「报,报,报告……山,山下,山下有……」谁知老杨一时之间竟喘不上来气,更不要说一句完整的话了。

「有什么,你也得先把气儿给我捋顺了再说!」被勾起好奇心的包森,也只能干着急。

老杨只好站在原地深吸了几口气,大力拍了拍自己胸口,等了一会儿,才再次开口,「报告,包司令,山下有队日本骑兵,就在石佛村附近,大概有七十多人。」

一听,只有七十多人,包森就兴奋了起来,想着现在手下的人数是对方的五倍之多,再加上这些兵都是自己亲自调教出来的,把这队骑兵拿下,简直易如反掌。

当即,包森就下了命令,集合部队,在白草洼一处设伏,歼灭敌军。

在白草洼设伏,也是白草洼所在的那条小路,是骑兵想要进山的必经之路,在此处设防,还可以借助白草洼地形复杂的优势。

然而,谁知那队骑兵出现后,原本有着必胜决心的包森,内心的胜算却动摇了几分,他没想到,这一次遇到的竟是早就听说过的武岛骑兵中队。

尽管如此,用兵如神的包森在这场与武岛中队的较量中,还是成功取得胜利。

而这场「白草洼之战」,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仍被不少国内记者提到,并将包森率领的游击队称为二战时的神话。

值得一提的是,在白草洼那一战,刚开始时,有一个日本士兵被武岛派去报信,请大部队支援,幸运地逃过了那场恶战。

直到1991年的一个夏天,那名死里逃生的日本士兵,再次来到了冀东,而这一次他竟是专程来祭拜包森的,他不仅带来了花圈以表敬畏,还题写了一副对联 「惊弓之鸟,漏网之鱼。不死之人,拜谒包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