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刘伯承儿子叫「刘太行」,邓小平对卓琳说:咱们的孩子叫邓太行吧

2024-01-26历史

刘伯承儿子叫「刘太行」,邓小平对卓琳说:咱们的孩子叫邓太行吧

解放战争次年,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成功实施黄河强渡,彻底冲破了蒋介石设置的黄河防线,为我军战略进攻揭开了序幕。

在这场战役的胜利之后,刘、邓二人带领部队跨越陇海铁路,越过淮河,开创了大别山根据地,犹如一把锋利的钢刀深刺在敌人的核心区域。

晋冀鲁豫野战军后来更名为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然而无论其官方称谓如何变化,人们仍然习惯称呼他们为「刘邓大军」。

刘、邓二人的合作始于1938年抗日战争,当时他们同在八路军一二九师,一个担任师长,另一个担任政委。

多年的默契配合让两人之间建立起深厚的默契,战地记者李普曾生动描绘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刘邓就是刘邓,他们之间没有任何隔阂。」

一二九师在太行山地区坚守,刘伯承的儿子刘太行因此得名。相应地,邓小平的儿子一直被俗称为「胖胖」,直到两岁都没有正式的名字。

有一天,刘伯承的夫人卓琳对他说:「孩子都两岁了,不能总没有个正式名字吧。」于是,他们决定将邓小平的儿子命名为「邓太行」。

刘伯承在邓小平家做客时听到这个决定,忍不住大笑出声。邓小平也觉得这样不太妥当,于是对刘伯承说:「师长,你儿子占了我儿子的名字,你得给我们胖胖取个正式的名字!」

这时,刘伯承笑着婉言谢绝:「这事是政委的职责,与我这位师长无关!」邓小平接着说:「大家都知道刘邓是一家的,你就给他起个名字吧!」

于是,刘伯承拿起毛笔,在小石桌上书写下「朴实方正」四个字,然后对夫妇俩说:「看这孩子长得朴实方正,就叫朴方好了。」这样,邓小平的长子终于有了名字,取名邓朴方。

众所周知,刘伯承和邓小平都是四川人,且皆属龙。刘伯承生于1892年,比邓小平整整大了一轮,当刘伯承参与反对袁世凯的护国战争时,邓小平只有十二岁。

邓小平十六岁远赴法兰西求学时,刘伯承早已声名远播,成为川中的一位杰出将领。两人后来先后前往莫斯科深造,邓小平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思想,而刘伯承则选择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系统学习军事理论。

直至1931年,这两位四川同乡在中央苏区首次碰面,后来一同共事一段时间,并参与了长征和遵义会议。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第四、第三十一等军合编为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刘伯承担任师长,政委由张浩担任。

1937年11月,在太原失守后,八路军一二九师在正太路上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次年1月,邓小平接替张浩,成为一二九师的政委,开始了与刘伯承长达十多年的密切合作。

在刘邓的共同领导下,一二九师临危受命,东渡黄河,勇进太行,最终在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安营扎寨,在那里建立了太行根据地,与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

早年,刘伯承在战斗中受伤,加之比邓小平年长十多岁,因此邓小平常常嘱咐师部工作人员,师长身体状况欠佳,小事可直接找他解决,而遇到大事则应当寻求师长的决策。

在百团大战紧张时期,一天,一二九师部的工作人员张香山前来向参谋长报告工作,目睹了一场感人的情景。

邓政委和刘师长站在墙边研究地图,鉴于刘师长视力有限,邓政委举着蜡烛随着他的目光移动,每当刘师长指向某地,邓政委则念出该地的名称。

刘邓二人如同亲兄弟一般,相互关心照顾。邓小平极为关注刘伯承的健康,而刘伯承也格外在意邓小平的平安。

有一年,邓小平要穿越日寇扫荡区前往太岳、中条山一带进行工作检查。

临别之际,刘伯承陪同他一程又一程,最终难以割舍,多次嘱咐参谋长李达务必及时通报邓小平经过的几个地点,并强调保障邓政委的安全,当天就要向师部汇报接送情况。

刘伯承每天都亲自到值班室了解邓小平的状况,有一天得知邓小平将穿越白晋线时,内心无比焦虑。

因为白晋线是当时日寇严密防守的区域,因此他安排两名值班人员先去休息,而他独自留在值班室等待邓小平的消息。直到接到电报确认邓小平已平安抵达太岳,他才松了一口气。

两人在生活中相互关心,在工作中更是互相信任。在共同组织的多次战役中,很多命令都是两人共同签署的,甚至有人曾认为「刘邓」是一个人的名字。

周恩来同志总结指出,刘邓二人在工作上一个「举轻若重」,另一个「举重若轻」。

在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具备像邓小平同志那样的胆识和气魄,以迅速做出决断并增强信心。而在决策后确定具体战术时,又需要在细节上谨慎小心,保持「举轻若重」的态度,以免出现疏漏导致错误的发生。

正是由于刘伯承和邓小平这两位领导者拥有互补的工作方式,才能够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默契合作。一个担任师长,另一个担任政委,共同领导着「刘邓大军」经历了百团大战、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解放大西南等战役,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显赫的战功。

到了1950年,中国大地终于结束了百年战火,这对在战火中经历考验的革命战友也分道扬镳。刘伯承前往南京筹办军事学院,而邓小平则留在西南负责建设,各自在不同岗位上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然而,他们的子女都在战争年代诞生,童年充满了硝烟和战火,未能享受在父母身边成长的幸福。

刘伯承的长子于1939年春天出生。当时正值抗日战争关键时刻,刘伯承忙于前线指挥。收到妻子汪荣华来信,得知在一二九师部生下了儿子。太行山上作战的刘伯承望着高山,决定给儿子取名刘太行,寓意他将来像太行山一样崇高坚韧。

当时根据地的条件十分困难。汪荣华生下孩子后没有奶水,幸好遇到一位从河南逃难而来的大娘愿意哺乳。刘太行只能依赖这位大娘的奶水和一些野菜糊糊勉强维持生计。

饥寒交迫、频繁腹泻,使得小太行的身体一直处于糟糕的状态。在战争和疾病的夹击下,许多人的生命岌岌可危,更何况太行还只是个需依赖乳汁的婴儿。

因此,随着百团大战的爆发,刘伯承在痛苦中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将自己的儿子交托给正在路过太行前往延安参加会议的老战友徐向前照顾,以确保儿子的安全。

就这样,年仅一岁的刘太行从此远离了父母,长时间生活在朱德和康克清的陪伴下。在康克清的照料下,他在一年的时间里慢慢康复,然后被送进延安的保育院。

因此,刘太行后来一直称朱德和康克清为「朱爸爸」和「康妈妈」。当刘伯承有空时前往延安看望他,逗弄着他,试图让他叫自己一声爸爸。刘太行眨着一双天真的大眼睛问:「我有朱爸爸,还有一个刘伯承爸爸,你是谁呀?」

孩子不认识亲生父母,对刘伯承来说,这必定是一次内心的巨大冲击。然而,在战争年代,为了防止更多的家庭因此而破碎,他只能坚定地赴前线参与战斗。在那个时代,生存下来已经是不易,更不用说能在亲生父母的身边长大了。

邓小平与刘伯承共同在前线指挥,他的大女儿邓林生于1941年,那正是华北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时刻。

邓林诞生在涉县赤岸村的一二九师司令部,然而她的降生正值部队行军,因此在出生第七天,她就被母亲卓琳交托给一个乡下的亲人抚养,卓琳则毅然跟随部队行军,没有回头地离开了。

直到1943年,卓琳才回到乡下将邓林接回延安。这时的邓林已经骨瘦如柴,显得非常可怜。而更让卓琳心痛的是,邓林并不愿意跟随她回去,一直眼巴巴地望着那位乡下的干妈哭泣。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没有亲生母亲陪伴,生下孩子却无法与之共度时光,对于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一场难言的别离之苦。

邓小平的长子在八路军总部的麻田村降生,但由于来不及取名,便以小名「胖胖」被送到村里的一户乡亲家庭寄养。

一年后,胖胖才被接回赤岸村的一二九师司令部,这时他已近两岁却依然未有正式的大名。

有一天,刘伯承和邓小平在司令部院子里闲聊,卓琳提及孩子尚未有大名。邓小平思索片刻,提议将胖胖命名为「太行」,寓意深远。

然而,刘伯承的儿子也叫太行,重名有些不妥。为此,邓小平建议刘伯承为胖胖取个独特的名字。

刘伯承拿起毛笔,在小石桌上书写下「朴实方正」四个字,然后叫过胖胖,轻抚他的头说:「这孩子朴实方正,就叫朴方吧。」 大家都一致认为这个名字很好。

邓小平总共有五个子女,其中三个生于太行,都曾寄养在当地百姓家。提到太行人民,邓小平深情地说:「太行老区的人民抚养了我们全家!」

刘伯承对这片土地也怀有深厚感情,曾情深款款地表达:「四川开县是我的故乡,河北涉县是我的第二故乡,涉县养育了一二九师,也养育了我。」

刘邓大军与太行根据地人民心心相印。军民关系如鱼水般亲密,正是因为刘邓率领的人民子弟兵将老百姓视为亲人,因此在那段困苦的岁月里,尽管当地群众自身生活艰辛,仍然将军队的士兵视为自家孩子一般呵护。

在邓小平率领部队驻扎襄垣县时,有一位名叫米通全的老人,由于瘫痪在床,无法自理。为了不成为家人的负担,他多次尝试自杀,但都被他人及时救回。

得知此事后,邓小平亲自前往老人家,坐在他的炕上,犹如老友一般,鼓励他坚持下去:「眼下日寇侵华,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我们八路军就是为了帮助像您这样的穷苦百姓的。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等到我们取得胜利的那一天呀!」

随后,他还派人送去馍和菜给米通全,几天后老人实在过意不去,拦住警卫员,坚决不收下,让他把吃的带回去。

当晚,邓小平再次亲自探访老人,老人感慨地对他说:「你们八路军连群众的一口水都不喝,我怎么能天天吃你们的东西呢?」

邓小平回应道:「我们吃的用的也是从群众中得来的嘛,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您现在加强营养说不定能康复,还能为抗战出一份力呢!」

随后,邓小平派遣军队医生前去为老人治疗,老人的健康逐渐好转,不再有寻短见的念头。老人的儿子米义精对八路军深感谢意,精心挑选了最优质的羊毛,为八路军的首领亲手织了三双羊毛袜子。

米义精将这些羊毛袜子送到八路军司令部时,邓小平等首领一开始拒绝接受,最终却因为无法拒绝他的好意而接收了这份礼物。在部队转移时,他们又将一个橡皮枕头和一个小铁箱送给了米义精父子。然而,米家父子坚决不接受这份礼物。

邓小平再次说:「军民同家,家人间不必太见外。我们收下了你的毛袜子,你们也应该接受这份礼物。相互赠送礼物,情谊深厚!」

刘邓二人共同奋斗十三年,尽管年龄相差较大,性格和兴趣也有所不同。然而,在战争年代,两人都以「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甚至将部队驻地太行山作为自己长子的名字。

刘伯承的大女儿在解放战争胜利前夕遭到敌方特务杀害,凶手一直未被找到,成为他一生的遗憾。

这些中国开国将军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为人民谋幸福的事业,却无法顾及自己的家庭和子女。正是因为有了这一辈的忘我牺牲和奉献,我们才能享受如今和平安宁的盛世,安享幸福和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