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这不是洗白安禄山,安史之乱,他居然得到群众支持?

2024-04-22历史

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安禄山在范阳郡(今京、津、涿州一带)起兵,后率10多万大军一路南下攻城掠地,安史之乱爆发。

有人说,安禄山敢这么做,是他野心膨胀了,既想当皇帝,又想抱得美人杨贵妃。

那么,原因就只是这两个吗?显然不这么简单。

01

从朝廷的角度出发,安禄山是逆臣贼子,不忠不义之人,也确实,据【资治通鉴】卷二一六记载,唐玄宗对他宠溺有加,杨贵妃甚至给他洗过澡,但他最后却背叛了他们,也背叛了朝廷,是个没良心的东西,可是,他的背叛,只能单方面怪他吗?

安禄山

很显然,唐玄宗和朝廷也有问题,可以这么说,安禄山不出来谋反,肯定会有下一个什么人出来,一切都是人性使然,因为,谁要有安禄山那样的实力,只为朝夕,谁也会想过一把皇帝瘾,根本就无法抗拒。

唐玄宗统治时期,唐朝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可盛世之下却又危机重重,均田制遭到严重破坏,在南北朝时期就创立的兵农合一的府兵制也随之遭到破坏,为解决这些问题,朝廷不得不以募兵制取代府兵制,就是合法使用雇佣军。

可这一举措,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开元十年(722年),唐玄宗在唐朝边境地带设立十个兵镇,任命一个经略使和九个节度使去管理,节度使制与募兵制随之交合到一起,各种利益变的复杂起来。

唐玄宗

经过10多年的发展,节度使的权势越来越大,最终控制住了雇佣兵,【新唐书】这样描述:节度使们「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雇佣兵这些家伙,他们的利益只和雇主捆绑在一起,与国家、皇帝等已没有多大关系,怎么说呢,谁给他们发钱,他们就给谁卖命,他们只认钱不认人,节度使给他们发工资,他们当然只会听节度使的,不会听皇帝和朝廷的,这也是后来安禄山一呼百应的重要原因。

至此,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发生了质的改变,在节度使所管辖的范围内,他们名义上是地方长官,可实际上已经成为周代和汉初时期的独立王国之主,是拥有实权的地方之王。

天宝十年(751年),安禄山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从而,他一跃成为了包括平卢、范阳在内的三个地方的节度使,掌握着河北、吉林、山东等地,是众节度使里拥兵最多的一个,据说是近二十万,而朝廷只有不到十万。

十节度使图

这个时候,制度、皇帝权威等等对安禄山的影响已经不那么大,能压制作他野心的,只有忠君义国之良心道德,可这个东西,能有多可靠,又能有多大的约束力?

自己的兵比朝廷多,也比其他节度使多,换作你们,你们能不蠢蠢欲动?

可看出,制度和人事任免的变化,助长了安禄山的野心,为他的谋反创造了有利条件。

可话说回来,有实力就一定要造反,一定要与皇帝和天下为敌?那可是一次输不起的豪赌,仅是兵强人多,还不能让安禄山下决心谋反,还有其他的原因。

02

有没有想过,安史之乱的第二年,始作俑者、主谋安禄山就死了,可混乱还持续了几年,直到763年2月的昭觉寺之战后才得以结束,按理说,主谋一死,事件就会平息,为什么会持续这么久?

安禄山剧照

安史之乱过程中出现了这么一个怪现象,混乱前期,叛军和朝廷军的对比是约20万对15万,后期,是约30万对25万,叛军怎么越打越多?

从社会经济角度来剖析,或许能弄明白这个问题,还是回到之前提到的均田制遭破坏的问题上。

由于土地兼并的加速,导致了百姓迁徙和流亡,从而让从北魏时期就持续下来的均田制走向灭亡。

没田种就没饭吃,没饭吃就会出现治安问题,可就在这个时候,朝廷却用募兵制去取代府兵制,花重钱去养雇佣兵。

这些钱从哪里来呢?羊毛出在羊的身上,还不得从老百姓的身上盘剥?因而,徭役赋税一天比一天加重,这让百姓的日子愈加难过。

唐朝百姓

安禄山当节度使的河北一带,作为当时人口密集最多的地方之一,可也是徭役赋税最重的地区之一,群众苦不堪言。

他们的怨言越积越多,最终,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创造了社会氛围,给了安禄山叛乱的底气。

由此,叛军越打越多的问题就基本弄明白了。

民众都这样不满了,安禄山难免不会产生这样的一种意识,他真叛乱了,未必会与天下为敌,只会与朝廷为敌,胜算多了一筹。

而事情的发展也有些像这样,他叛乱之后,一路势如破竹,一度攻下洛阳和长安,建立了伪政权,哪怕他在叛乱两年后死了,混乱依然没有得到平息。

当然,安史之乱其实是唐朝综合矛盾的结果,既有中央和地方,又有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还有制度、经济、军事等。

综合的影响下,让唐朝在这一次劫难中差点全面崩盘,它是挺了过来,但也伤了元气。

最后,消灭唐朝的还是唐玄宗一手造就出来的拥有军事、经济大权的地方节度使,那人名叫朱温,很巧的是,他也是以河北为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