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八路军六大师长中,出了五个元帅,为何只有他一人是上将?

2024-04-25历史

1949年9月27日,中央在中南海怀仁堂对为新中国作出巨大贡献的功臣进行了表彰。尽管在这一次授衔中,并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但资历却是很重要的。可让人感到很奇怪的事情是,在八路军中三个师的正副六大师长中,有5个人成为了元帅,而有一个人不仅评不上元帅,连大将都不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而这个人又是谁呢?

中国十大元帅

1937年,随着七七事变得爆发,中华民族聚拢到了一起,为抗日事业作努力。至此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根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中国工农红军被改编成了八路军。在八路军下辖有三个师,其中115师的师长是林彪,副师长是聂荣臻。129师师长是刘伯承,副师长是徐向前。120师的师长是贺龙,副师长是萧克。这三个师的师长都是在中国工农红军时期,一路追随着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工农红军时期的建设立过赫赫战功的人物。

在这六个师长中,林彪、聂荣臻、刘伯承、徐向前、贺龙成为了中国的十大元帅,而这其中只有萧克未能进入十大元帅之列,只是授了上将之衔。很多人在看到这样的情况后,都纷纷为萧克抱不平,毕竟与箫克同等资历的都当上了元帅,但为什么他没能和其他的师长一起被评为元帅,而只是成为了上将呢?

萧克

萧克出生在湖南,在一个清贫的书香门第之家中长大。自小接受家庭熏陶的他,文化素养十分高,从师范学院毕业后,萧克考入了黄埔军校,成为黄埔军校一期的学生。1927年5月,受到新思潮的影响,在心中种下马克思火种的萧克,在1927年5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萧克成为了叶挺部队的一份子,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担任游击队长的他领导农军,参加了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而后成为了刚成立的独立营副营长。1948年4月底,萧克跟着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和湖南农民军上了井冈山和毛主席会师。不久后中国工农红军成立,萧克被任命为红29团2营7连连长。

1929年之初,红四军进军赣南、闽西,在行径之初,萧克带领着小队为全军开路。在宁都攻城战之时,萧克带领着部队率先爬上城墙,为红四军进攻扫清了障碍。1930年春,因为我军当时十分需要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所以萧克临危受命,成为红四军第3纵队司令员,肩负起了为中国红军培养人才的重任。对古人练兵本领颇为精通的萧克,对于练兵十分擅长。因此在接管红军第3纵队后,萧克根据每支部队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设计了不同的训练方案,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经过萧克的操练,这支由群众组成的武装部队得到了脱胎换骨的转变,并成为了红四军的主力部队之一。

1931年,萧克被调离了第三纵队,成为了江西红一方面军第5师的师长。在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之时,萧克带着部队多次痛击了国民党军队,并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1932年10月,萧克成为了湘赣苏区红8军的军长。1934年1月,因为革命需要,受到中央委托的萧克带领着部下北上,破袭南浔铁路。但这一任务并不轻松,甚至很多领导人都以为萧克此行凶多吉少,很有可能会以身报国。

但让很多人没想到的事情是,萧克带着部队完满地完成了任务。并且带领着4000多名部下,在国民党军46个整团兵力的围追堵截下,一次又一次地突出重围。在边走边打游击战的情况下,萧克将国民党的6个团和大量的保安队击溃。不仅如此,在转移的过程中,还将敌人的无数碉堡和据点捣毁,让敌人损失惨重。在历时两个月,走了1250公里回到湘赣苏区之时,萧克还顺手在沙市伏击了国民党军的一个旅。在这场作战中,萧克指挥部队痛败国民党,并将旅长侯鹏飞活捉。

在完成任务后,带着部下从如此艰难的环境中活下来,还顺手打掉了那么多敌人,并俘虏了敌军的高级将领,这样的功绩是十分罕见的。因此在萧克回到军区之时,当即被中央军委传令嘉奖,并获得了二等红星奖章。至此,萧克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萧克的战绩突出,所以在次月,萧克成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也成为了中国红军中响当当的人物。

1934年7月,萧克担任红六军军团长,带领着部下为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扫清障碍。在红军长征途中,萧克带领部队活捉了国民党军师参谋长周植先,与贺龙一起开辟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而后还指挥了乌蒙山千里回旋战、普渡河遭遇战以及六甲阻击战等,击退了大量的国民党部队,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抗日战争时期,萧克在红军时期立下了赫赫战功,众多八路军将士都对他比较信服。因此,在中国红军接受国民党的改编成为了八路军后,萧克成为了八路军129师的副师长,与师长贺龙一起,挥师东渡黄河,带领军队征战山西,创建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40年,萧克指挥的部队遇到敌人的「十路围攻」,经过14天的激战,大获全胜。而后还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战斗,将5500名日伪军歼灭,在巩固了平西根据地的同时,还为红军开辟出了新的根据地,并逐渐往热河与辽宁等地区发展,让中国红军的根据地连成一片,为中国未来解放东北奠定了有力的条件。

1942年,萧克成为了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在不断发展壮大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同时。还总结了大量的作战经验传授给一线战士,为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事业提供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解放时期,萧克挥师南下,带领着四野雄赳赳气昂昂地渡过长江,并组织了多场起义,为中国解放军的壮大做出了巨大贡献。随后在萧克的指挥下,四野在中南地区将白崇禧和余汉谋的43万部下歼灭,把国民党残留在大陆的顽固势力拔除,让中国的多个省份得到解放,为新中国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萧克为中国做出的贡献和他的资历来看,尽管他的资历和贡献可能不及十大元帅那么耀眼,但是评选个大将的资格还是有的,但是为什么萧克到最后连大将都不是呢?

首先这是因为十大元帅和十大大将的名额有限所致的,如果要比资历,十大大将中的张云逸的资历算起来蒋介石都要靠边站。作为十大大将中年纪最大的一位,张云逸曾加入过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1910年的广州新军起义。并在1911年的参加了黄花岗起义和辛亥革命,和无数革命者一起将中国清政府推翻,并且算起来张云逸加入共产党的时间比萧克还早一年,所以尽管萧克是老资历,但却不是最老的。

而如果论军功的话,萧克的军功也不是最出彩的。尽管他曾在红军时期担任过6军团的军团长,但因为彼时红一方面军的主力实际上是1、3、5军团,所以萧克在这个时候担任的军团长这一职位的含金量并不是特别高。在抗战时期,最初箫克是被派往开辟大青山方向的根据地,但是因为领导失误的缘故,导致这一行动并没有成功。

在1946年与傅作义作战之时,我军被傅作义瞒天过海计摆了一道。因为败得太快,我军连基本准备都没有,就仓皇地离开了我军占据的为数不多的重要城市。而这也导致在撤退的过程中,我军连被子、粮食等御寒过冬的物资都没能运走。并且因为敌人的飞机的炮轰和骑兵的穷追不舍,这让我军一度处于混乱的状态,大量的同志牺牲。并且因为石家庄这座城市对我党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在丢失了这座城市后,我军的陕北革命根据地遭到了重大的威胁,并时时刻刻面临着被国民党歼灭的危险,因此这次战役的指挥者萧克难逃其咎。所以在这次战败之后,萧克就不再是军事主管了。而在十大将中的粟裕、陈赓、黄克诚、肖劲光等无一都是战功赫赫的,所以因为战功不突出,而这也让萧克在被评选之时,没有太多优势。

最后就是因为在评选之时要「平衡山头」,从1955年出炉的大将、上将和中将少将的名单可以发现,在这个名单上的排列,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论资排辈,更不是单纯的从功绩来看,它更多的是一个平衡后得出的成果。

对于这一点邓小平曾经说过,中国红军的历史上是由各个山头和五湖四海集中起来的。尽管中国红军的「山头」并没有国民党军阀的那么分明,但是中国红军在过去是由三个方面军组成的,而这三个方面军又是由很多「山头」组成的,所以在评定功绩的时候,不能将这一情况忽视,这对历史不公。因此在1955年敲定授衔名单之时,中央也将这个方面考虑了进来。因为朱德彭德怀功勋卓著,所以自然排在十大元帅前列,而林彪则是四野的代表,并且在十大元帅中他的功绩和作战能力都是响当当的,所以当得起元帅的军衔,而罗荣桓则是代表着政工在军队中的地位,因此他也在十大元帅之列。所以在十大将也同样沿用了这一评选标准,粟裕的军事能力和战绩在军队中首屈一指,而黄克诚则是四野的代表,陈赓则是二野的代表,所以这也是萧克没有被评选成为大将的另一个原因。

值得一提的事情是,萧克虽然是有入选大将的资格,但因为早长征斗争中他选择了沉默。又因为我党在敲定授衔名单的时候,需要「平衡山头」。这就意味着,评定的军衔会无法完全按照个人功绩资历来评定,而这也会让人对此有所非议。因此,主席在授衔之前曾对找到萧克,对他说,「把你放到这个位置上,别人就不好说什么了。」所以,其实中央让萧克当上将之首其实是经过一番考虑的。因此也有了粟裕镇大将,萧克守上将之说。

可尽管如此,萧克从北伐战争到解放战争一路的枪林弹雨的走来,为中国做出的重大贡献这一点是我们不可磨灭的。并且对于是否能评上元帅又或是大将,萧克都不在意,他曾表示,和在战争中牺牲的无数的战友相比,自己可以见到国家的建立,见到国家从弱小逐渐走向富强,自己已经很幸运了。因此,正是因为他对于这些东西都看的十分开,所以这位为中国做过大贡献的英雄,在晚年的时候过的十分自在。并且,他撰写的【浴血罗霄】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而后还带领着100多位学者,用了8年的时间,编写出了一部史无前例的文化巨著——【中华文化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