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蒋介石反思东北战败,最大失策是未撤精锐部队

2024-02-04历史

蒋介石心生悔意:「如果当初把精锐部队撤出东北,就不会被困在台北过着苟且偷生的日子了!」背景1949年,百万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政府被彻底推翻,战败的蒋介石在接济下逃到了台湾地区,度过了余生。

蒋介石在台湾地区度过晚年时,开始反思他失败的原因,回溯整个解放战争,他坚信自己的战略计划无懈可击,认为他输给毛主席的最大因素就是1948年未能及时将精锐部队撤出东北。

为什么蒋介石晚年的最后悔的是1948年未能把东北的部队撤往关内,当年为何没能成功撤退?

东北地区,自抗战之前就备受关注。这里拥有我国最大面积的黑土地,两侧的山岭则蕴藏着丰富的林木资源和珍贵的名草药,同时东北地区还拥有煤矿和铁矿资源。

在抗日时期,俄国和日本都在东北建立了最密集的铁路网和工业区,可以说,抗战胜利后,谁能得到东北,谁就能「主宰天下」。

然而,蒋介石手下的主要人员以浙江人为主,他们秉持着商人的经济理念,忽视了为国为民的大方向思维方式。

因此,在东北九一八事件发生时,蒋介石无动于衷,甚至将东北拱手让人。

抗日战争进入尾声,蒋介石的伪装已被揭穿,贪得无厌的本性昭然若揭,因此战后国共内战已是定局。在七大会议上,毛主席预见到东北地区将为我军的发展带来重大的机遇,为了抢占先机,自1945年起,我军派遣了12万将士和众多干部前往东北地区。

在东北,长期主政山东的罗荣桓和东野指挥官林彪脱颖而出,成为我军在东北地区的最高领导者。

魏军在抢占东北时不惜血本,从林总和罗荣桓的阵容就可以看出。尽管蒋介石对抢占东北不感兴趣,但国民党内部仍有人意识到东北的价值。

狡猾的美国不希望毛主席迅速崛起,因此派马歇尔劝说蒋介石出兵。在精良装备的诱惑下,蒋介石答应出兵占据东北,但他的每一个决定都使他步步陷入困境,最终输得一败涂地。

国民党内部普遍认为,应该释放长期被软禁的张学良。因为他曾领军北上,我党的东北发展必定会受到一定阻碍。然而,蒋介石因为个人恩怨,看不清大局面,坚决拒绝「放虎归山」,反而派了不熟悉东北情况的熊式晖前往主持大局。

考虑到熊式晖勇猛善战,蒋介石害怕他会成为下一个背后捅刀的小人,所以只给了他表面上的总司令权力,并派了自己的亲信杜聿明全权负责东北军事。

这样,两人的权力相互制衡,一方想出兵,另一方却不批准,导致双方针锋相对,什么也做不成。

蒋介石因美国的虚张声势,误判形势,将抗战中的精锐部队新一军和新六军调往东北。这两支部队的将领大部分从美国学成归来,士兵也是精英中的精英。

然而,陈诚在沈辽战役中的失败,使蒋介石的计划落空,不仅没有得到好处,反而损失了战斗力最强的两支部队。这让蒋介石深感后悔,新一军和新六军的调往东北,成为他的一大失误。

1945年11月,山海关保卫战拉开了国共两军在东北战场的首次激战序幕,之后双方打打停停。次年,国军的第52军、第53军、第71军和第93军等全美械装备部队陆续进入东北,对我军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我军虽然利用原关东军的武器扩充了部分机械力量,但由于缺乏充分的训练和磨合,面对装备精良、战斗力强的国军主力部队时,连连败退,陷入了困境。

林总过去只指挥过万余人的115师,现在突然要指挥十万人马,对于大兵团作战还感到有些不适应。结果,在与杜聿明的交战中,林总的部队接连在山海关、四平、本溪和长春等地被击败,甚至在1946年6月,杜聿明逼迫林总进行了「千里大撤退」,一直撤退到松花江。

虽然我军在东北地区在1946年遭遇了连续的失败,但从未遭受过毁灭性的打击。相比之下,国军在抗战后期就已经暴露出了其缺陷,他们虽然装备精良,但在战法和组织能力上存在严重短缺。

例如,拥有绝对火力优势的新一军和新六军,在每一场战斗中的伤亡人数都远超我军。

在美式后勤装备的支持下,新一军和新六军的战斗热情高涨,但在取得多次「胜利」后,却因为不珍惜弹药,导致库存告急,兵力不足。

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政治不得民心,国军的腐败和剥削让人民失望。国民政府官员贪污腐败,无休止地搜刮民众,每一次夺取城市后都会进行疯狂的掠夺。

因此,国军的后勤只能依赖于地方官绅和军队后勤单位,这严重限制了国军的发展。此外,国军内部的腐败现象也十分严重,大量吃军饷和倒卖军火更是东北国军的致命问题。

林总战败后退守哈尔滨,迅速调整战略,一面稳定后方,发动群众支持;另一面紧锣密鼓训练军队,伺机反攻。"三下江南"和"四保临江"反击战取得胜利,东北战局在1947年逐步稳定。

然而,蒋介石在东北问题上不断犯错。华北战局不乐观,他动了调东北主力军入关作战的念头。然而,东北战局瞬息万变,他却又不愿让主力军撤退,这让他苦恼不已。

新一军和新六军在战场上经历了不小的挫败,其中新一军三个师损失了两个团。后来由于缺乏美式精良装备和弹药,他们只能用烧火棍进行战斗,战斗力已经远不如以前。

1948年3月,经过休养生息的东北野战军开始第四次进攻四平。此时,国军部队已经开始出现混乱,东北战局的恶化让军国高层争论不休。

对于蒋介石的整体布局来说,东北国军已经彻底失去了战略意义。然而,蒋介石却认为这些失败只是偶然情况,他们的人多优势还在,只要美援及时,他仍然可以一举拿下东北。

因此,他撤掉了战败的陈诚,派出了卫立煌前往东北处理局面。然而,还没等卫立煌守住长春,锦州就已经失守了。

1948年,蒋介石在决定不放弃东北的同时,召集高层军事领导进行讨论,提出了「稳住东北,巩固华北,两方兼顾,同时夺取」的军事策略。

同年9月12日,在毛主席的指示下,东北野战军高层一致同意放弃对长春的围攻计划,全力南下攻打锦州,以期实现最终的目标。

蒋介石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解放军攻占锦州,东北的国军将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火烧屁股的蒋介石立即乘坐专机飞往沈阳,他要求卫立煌和廖耀湘率领军队前往锦州阻止东野军的行动。

然而,卫立煌坚决反对出兵沈阳。一方面,他们实力不足,无法与东野正面交战;另一方面,他担心东北野战军围攻锦州的消息是诱饵,真正目的可能是围城打援,那样他将面临无法逃脱的危险。

廖耀湘是黄埔系将领,只能遵从命令,率领新一军前往锦州。然而,他有自己的打算,决定避开与东北野战军的正面冲突,转而切断他们的后勤路线,想等到我军弹药耗尽时,给东北野战军致命一击。

不料,我军主力部队战斗力惊人,仅仅用了31个小时就成功拿下了锦州。此时,廖耀湘接到命令,让他撤回沈阳,但蒋介石却让他和华北部队一起收复锦州,这使得军情耽搁了七天,错过了转道营口上船撤退的机会。

在杜聿明的提议下,廖耀湘带领部队南下黑山,却在我军的严密包围下束手无策,只好改变策略返回沈阳。然而,东野主力早已在锦州附近设下了坚固的防线,导致廖耀湘和新一军最终全军覆没。

整个辽沈战役使得国军部队遭受重创,大型武器损失超过4700件,枪支弹药丢失达18万余支。

蒋介石对于东北战局的失利感到十分痛心,他开始不断寻找战败的原因。首先,他严厉训斥了卫立煌,接着又怒斥马歇尔,声称都是马歇尔害了他。

他认为,马歇尔原本没有必要抢夺东北,只是因为他一直不停地说话,导致他损失了大量精锐士兵。现在,连南京的根据地都无法保住,如果他不派军队去东北,或者及时止损,就不会有今天的局面,也不会失去他的老本。

结尾实则蒋介石东北战败的结局早已成定局,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内部统治腐败至极,无论是政府还是军队,都看似繁荣兴盛实则内里千疮百孔。

蒋介石总是把战败归咎于未能将精锐部队撤出东北,这只是他一贯的托辞。缺乏全局视野和对人民的关爱,他只知道追求私利,最终只能过着苟且偷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