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李鸿章第一次觐见慈禧后,回家对儿子说了8个字,字字堪称经典

2024-04-24历史

作为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中的最后一个朝代,清朝统治者们一直饱受人们的争议。一部分人认为清朝晚期,国家签订无数丧权辱国的条约,让中国进入最黑暗的时期,统治者们难辞其咎。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和中国历史上其他朝代的帝王相比,满清统治者已经做得相当不错,只是时代发展,清朝没能及时跟上,最终才成了历史牺牲品。

两位持有不同观点的人争论不休,但提及清朝最令人反感的统治者,慈禧的形象却总能轻易占据人们的心头。她的一生,除了对国家造成深重灾难,似乎再难寻其他功绩。

李鸿章首次拜见慈禧时,对她并无好感。回家后与儿子谈及此事,用了八个字评价慈禧,字字珠玑。那么,这八个字究竟是什么呢?让人好奇不已。

【慈禧太后】

1861年12月2日,慈禧巧施妙计,逮捕顾命八大臣,从此大权独揽。她善用汉族重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成功镇压太平天国、捻军、苗民等起义,为清王朝化危为安。

不仅如此,以「自强」和「求富」为国家发展方针,慈禧重用洋务派,外交上面没有吃亏,内部军事实力以及工商业也有很大提升。对于清王朝甚至中国的发展,慈禧在这一时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然而,1883-1885年,中法战争爆发,在清军少有能够取胜的情况下,慈禧依旧奴颜屈膝请和,让法国获得不少侵略利益。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硝烟四起,慈禧力主抗战,誓言绝不流露出半分软弱。然而,当有人提议暂停颐和园工程,将资金转作军费时,慈禧却坚定地表示:

「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

前线的勇士们饿着肚子,缺乏弹药,而后方的慈禧太后却沉浸在欢乐之中。士兵们做梦也没想到,那些原本应该用来购买炮弹的军费,竟然被挪用来为她庆祝生日。

最终,尽管在连续失利中,慈禧在朝野的压力下不得不缩减了她的六十大寿庆典规模。但宁寿宫,紫禁城的心脏,依然灯火辉煌,璀璨如昔。然而,此时的慈禧并未有丝毫的反思,反而选择继续沉浸在她的享乐之中。

更加可怕的是,甲午战争落下帷幕,列强如饿狼般贪婪地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然而,在这风起云涌的时刻,慈禧太后却如一位掌控全局的棋手,将军权与人权牢牢地握在手中,她站在权力的巅峰,向外界宣告:

我们倾尽中华之丰富资源,用诚挚之心编织友情的纽带,以此换取国际社会的理解与认可,展现大国风范。

这个国家的实际掌权者如此不堪,他们的王朝走向覆灭,这简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似有韬略,或无大才】

李鸿章,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初见慈禧太后后,回家与儿子分享感受:「那位慈禧太后,威严中不失柔情,庄重间流露睿智。一言一行,皆显皇家气派,非同一般。」

她如智者般深藏不露,看似平凡无奇,实则胸有丘壑。或许并非天赋异禀,但她那份独特的智慧与谋略,足以让人刮目相看。

这八个字的评价,现在看来依然独具匠心,目光独到,堪称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评价者的深刻见解,更凸显了其卓越眼光。

在李鸿章的眼中,慈禧的韬略仿佛是她与生俱来的「魔法」。咸丰帝在位时,慈禧便如同巧妙的舞者,用巧妙的步伐逐渐接近皇帝,最终为他带来唯一的皇子载淳。她的心计之深,可谓令人惊叹。

咸丰帝离世后,年仅六岁的载淳承继大统。如此稚嫩的肩膀,如何担起一国之重?于是,历史著名的「垂帘听政」应运而生,如同慈母般的幕后守护者,默默守护着这个国家的未来。

执政前期,慈禧与顾命八大臣争斗,利用帝后与咸丰帝的梓宫(皇帝的棺材)回京时候,顺利将国家实际掌控权牢牢握在手中。

与八大臣争斗胜利以后,慈禧又与同治皇帝争斗、与洋务派争斗、与主战派(与洋人武力抗争)争斗。慈禧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可代价则是满清王朝甚至中国的发展,都受到极其严重的影响。

以慈禧为代表的个人决策,使清朝在甲午战争中失去了战胜日本的机会。尽管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崛起,但清王朝若团结一心,仍具备战胜之力。可惜的是,个人的权力欲望,导致了国家的失败。

无论如何,结果已经无法改变。李鸿章所言,慈禧能够在内部争斗之中屡屡胜出,这便是「似有韬略」。可当她站在国家角度,为国家考量的时候,便彻底暴露出她的软弱、昏庸与无能,「实无大才」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