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都说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那么他是如何当上国民党军长的呢?

2023-12-12历史
1927年,共产党领导南昌起义,非中共党员贺龙任总指挥,因为他的部队最多,他在起义部队中的军职最高,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叶挺是第十一军副军长)。
那么,贺龙是如何当上国民党军长的呢?既不是出身好,也不是学历高,而是他一点一点干出来、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贺龙,回顾他入党前的革命生涯。
一、从小成名,在同学中、在马帮中、在哥老会、在革命党,都是响当当的一条好汉
1896年,贺龙出生于湖南省西北部的张家界市桑植县。桑植地处武陵山脉北麓,地形复杂,自然灾害频发,暴雨、冰雹、干旱非常常见。贺龙出生时,全家十来口人,只有三亩地,一家人艰难度日。
农村孩子想要出头,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最佳手段,贺龙家的条件,当然是读不起正儿八经的学校,只能让贺龙在族人办的私塾里学习。贺龙一边学习,一边帮姐夫放马,还经常到河里游泳。虽然总挨饿,也度过了一段农村野孩子的快乐时光。贺龙跟爷爷、爸爸学习了一身武功,经常和地主家的孩子打架,每次都赢,慢慢地就成了小伙伴中的孩子王。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贺龙稍微长大后,便辍学回家务农,帮着爸爸妈妈姐姐分担家庭负担。贺龙虽然忙于种地、砍柴、挖煤,但他打抱不平的性格丝毫没有变,逐渐在当地变得小有名气。
名气归名气,生活归生活,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洪水,使得贺龙连农民都当不成了,庄家颗粒无收,只有给地主当佃户混口饭吃。
后来,姐姐姐夫借给他一头骡子(骡子就是马和驴的后代),贺龙就开始了跑马帮的生涯。贺龙的姐姐贺英,就是洪湖赤卫队中韩英的原型。
14岁的贺龙跟着马帮队伍走南闯北,虽然年纪小,但他聪明伶俐、吃苦耐劳,还会相马驭马,遇到土匪和贪官敢出头,逐渐受到了本马帮的尊重,慢慢地在整个马帮圈也有了名气。
人一旦有了名气,就会吸引各方势力的关注。首先,哥老会看上了贺龙,主动邀请贺龙加入。哥老会是一个民间秘密组织,有点类似于帮派,既反清复明,也互帮互助,在当地很有影响,后来在川军和滇军中也很有影响。有一次贺龙在湖北组织抗税,被官府抓了起来,就是哥老会出钱出力营救。
1914年,中华革命党看上了贺龙,经陈图南介绍,贺龙加入中华革命党,从此开始为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而斗争。同盟会、革命党、国民党都是孙中山创建的,虽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同一政党的延续,但也确实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加入革命党后,贺龙按照革命党的要求,成功暗杀了土豪劣绅,在策反起义失败后被官府抓了起来,机智的贺龙没有承认自己的革命党身份,说自己是个生意人。贪财的官府想借机捞一笔,贺龙的父亲就花钱把儿子买了出来。
二、菜刀革命,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三次不行四次,终于行了
护国运动爆发后,革命风潮迅速席卷全国,此时的贺龙刚刚十九岁,但是在湘西已经很有号召力。1916年,贺龙到湘西各县宣传护国运动、联络有志之士,抢了团防局的枪,组建了一支三百多人的队伍,叫湘西讨袁独立军。
贺龙带领部队和其他农民军一起攻打附近的县城,但是这些人没有经过训练,也没有纪律,打得一片混乱,攻不下就各自回家了。
第一次领导起义就这样失败了,但贺龙没有气馁。当时愿意跟着贺龙干的人已经不少,最关键的问题是没有枪。于是他带领二十多个好哥们,拿着火枪、马刀和菜刀,偷袭了盐局税卡,这也就是「两把菜刀闹革命」的由来。其实,革命初期,贺龙不止一次地使用菜刀。
食盐自古专卖,是封建王朝重要的财政来源,普通群众经常望盐兴叹。贺龙把当时非常珍贵的食盐分给群众,得到了群众的积极拥护。二十岁的贺龙被大家推选为桑植讨袁军总指挥。
贺龙率领农民军攻下桑植县城,宣布桑植独立。不久之后,孙中山派程潜出任湖南护国军总司令,贺龙成了程潜手下的一名营长。
护国运动很快取得胜利,但谭延闿(kǎi)成功排挤程潜,成了湖南省督军。袁世凯这个共同的敌人消失后,反袁武装迅速分裂瓦解,民国进入军阀混战时代。
当时的谭延闿是个两面派,表面上是革命党,暗地里勾结军阀,核心思想就是要独霸湖南。贺龙因为坚决反对袁世凯残余势力,损害谭延闿利益,部队被谭延闿缴了枪。贺龙第二次起义就这样结束了,不仅没了部队,精神上也很迷惘。
贺龙来到长沙,把名字由贺文常改为贺龙,继续探索革命道路。革命党让贺龙刺杀谭延闿,事情败露后贺龙入狱。后来在革命党的政治斡旋下,贺龙被释放,但又接到了新的暗杀任务。暗杀任务因故取消后,不久就爆发了护法运动。这个时期,贺龙认识到了军阀斗争的阴暗,对革命党的斗争方式产生了怀疑。
1917年,护法运动爆发,贺龙奉命回家乡组织了一支二百人的队伍,担任了湘西护法军游击司令。护法战争初战告捷,但护法军内部随即发生了小派系斗争,贺龙的部队被吞并,贺龙本人还被关押了几天。
贺龙的第三次起义就这样不了了之。父亲劝贺龙当个农民好好过日子,但贺龙已经坚定了革命理想,后来他的父亲也在贺龙的影响下投身了革命。
贺龙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跑马帮时的好朋友,借了一笔钱作为革命经费,还遇到了主动来投奔贺龙的吴玉霖。两人在路上遇到几个士兵护卫一顶轿子,后面两个士兵偷懒走得慢,被贺龙和吴玉霖用菜刀给结果了,抢了两杆枪。
贺龙回到家乡后,组织了十八人的队伍,进入湖北参加护法运动,很快发展到一百多人。毛泽东在革命低潮时领导了三湾改编,他就用贺龙两把菜刀起家的故事鼓励大家说,贺龙靠两把菜刀当了军长,我们有两个营还怕干不起来吗?!
两把菜刀的故事真的很励志,因为这背后是贺龙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在日后的革命风雨中,贺龙一直是不怕失败、大不了重头再来。
三、一心为公,接触共产主义后,对孙中山的革命路线产生了怀疑
1918年,贺龙再次被任命为营长,先后驻防湘西桃源县、桑植县,有了稳定的地盘和军饷,就不断地有老部下投奔而来。
贺龙开仓放粮、建桥修路,广交知识分子,给自己补短板,也给部队士兵培训政治、军事、文化知识。当时的革命队伍很混乱,贺龙击毙了一个鱼肉百姓的团长,整理了地方武装,受到当地群众的赞誉,也成了各方都不敢小瞧的一股势力。
1919年,贺龙升任团长。当时的提拔,就是给一个番号和一些军饷,部队还是贺龙原来的那些部队,不过这时贺龙的实力也确实够上了一个团。
当时的军阀争斗非常激烈,大军阀与大军阀斗,小军阀与小军阀斗,这种争斗也影响到了贺龙部队的团结。因站队问题,贺龙的团参谋谷膏如企图谋杀贺龙,事情败露后就向贺龙的族人和家人下了毒手,先是煽动地方反动武装偷袭贺龙老家洪家关,杀死贺龙十四个族人,打伤三十多人。第二年,又纠集匪徒杀了贺龙的父亲贺士道、弟弟贺文掌、族人贺植卿。
贺、谷是当地的两大家族,谷膏如乱杀无辜,贺龙却是否分明,没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赢得了贺、谷两大家族的敬佩。
那个时候战争非常混乱,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他,有的是孙中山主导的,有的是省督军主导的,有的是地方部队主导的。贺龙虽然自有主见,择善而从,但也深深地感到这样下去中国没有希望。
在1921年,贺龙从花汉儒那里知道了马克思主义,知道了共产国际,知道了中国共产党,在心中萌生了共产主义信仰。
第二年,川军分裂成两部分,一部分支持北洋政府,一部分支持孙中山。贺龙响应孙中山的号召,带兵离开湘西进入四川讨贼,这时贺龙的部队已经有三四千人了,入川作战后屡立战功,升任旅长。
入川之战胜利后,贺龙带兵驻防四川彭水县(今重庆市彭水县),严肃部队纪律,废除苛捐杂税,严惩恶霸奸商,兴办女子学校,受到群众好评,地方武装纷纷归附,进步青年主动入伍,贺龙部队进一步扩大。
1923年,战火重燃,贺龙率部与四川的吴佩孚下属部队作战,吴佩孚用日本商船运送弹药,其他部队都不敢动日本船,贺龙亲自登船,击毙日本船长,收缴子弹八十多万发,扣押日本军火商人。尽管各方势力软硬兼施,但贺龙软硬不吃。最后日方不得不赔款道歉。
虽然贺龙等部一度取得胜利,但是当时讨贼军内部分化,贺龙对大小军阀各怀鬼胎、拥兵自重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开始怀疑孙中山靠军阀打军阀的路能不能行得通。
四、转战湘鄂,贺龙造福百姓,百姓支持贺龙,虽然遭到军阀排挤,还是不断发展壮大
1924年,贺龙率部队驻防贵州省铜仁县。此时,国共合作开始,贺龙通过周逸群等全面了解共产党和共产主义。贺龙提出南下广州找共产党。但最终未获批准,因为孙中山正在准备北伐,贺龙部队成了北伐的开路先锋。
当时的湖南基本处于中立状态,北伐军也不想凭空树敌,只想借道北上。但贺龙在湘西地区很有威望,贺龙部队进入湘西,地方武装纷纷归附,这引起了湘西军阀的极大恐慌。
地方军阀担心,万一贺龙一个反手灭了湘西军阀、占据湘西,怎么办?于是有的躲了起来,有的亲自发电报问贺龙是什么意思。贺龙只得再次重申借道北上。
但是计划没有变化大,不久之后,孙中山北上议和了。孙中山做了两手准备,能谈就谈,不能谈就打,于是命令部队原地待命。
湖南军阀一看,说好的借道,现在这么多部队呆在湖南不走,那可不行,于是向贺龙进攻。贺龙打败了敌人的一个旅加两个团,另一个团直接阵前倒戈投降了贺龙。
当时一个旅一般设两个团,贺龙的旅在贵州时就比较大,有三个团,可是到湘西后挡不住各种武装部队的归附,总数已经达到十三个团共一万多人。部队多了,战斗力参差不齐,贺龙开设军官教导团,培训干部和士兵,加强军事和纪律训练。有的部队纪律松弛,扰乱地方,贺龙毫不留情地加以整顿。
1925年,贺龙被任命为建国川军第一师师长。和以往一样,这种提拔就是给个名分,部队还是那些部队,但名正言顺自然是好的。贺龙组建师部之后就开始整顿部队,一方面是建制上的,另一方面就是选任调整军官,因为能者上、庸者下,不唯亲、不唯旧,得到了全师官兵的拥护,部队整体战斗力大幅度提高。
1925年3月,孙中山在北京去世。湖南督军赵恒惕立即投靠北京政府,限令北伐军限期离境。贺龙的老上级,建国联军川军总司令熊克武此时也有了新的想法,让贺龙带队回广州「联络旧同志,组建新政府」。贺龙对熊克武比较尊重,但并不赞成南下广州组建新政府,两人虽然是上下级关系,但一直以来,贺龙的部队始终具有独立性,只做自己认为对的。所以此次,贺龙选择留在湘西。
熊克武回到广州,果然没吃到好果子,被蒋介石囚禁了起来,建国川军有的被收编、有的被遣散。贺龙是湖南人,为什么部队叫建国川军呢?那是因为熊克武整编部队时,贺龙正在四川驻军任旅长。
而此时,贺龙回到家乡湖南,队伍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个川军师已经有一多半是湖南人了。湖南人要留在湖南,这个理由是非常充分的。但赵恒惕在乎的并不是湖南情,他之所以同意贺龙留下,是因为他正在跟建国湘军作战,没精力、没能力驱逐贺龙,只能任命贺龙为澧(lǐ)州镇守使,管辖七个县。
军阀有了一块地盘,首先想到的是搜刮民财、扩大队伍、享受生活。而贺龙镇守澧州,先是平定地方反动武装,恢复社会治安,然后就开展了抗旱自救行动,责令地主开仓放粮,开办工厂吸纳灾民务工,大力发展交通、教育。
因为贺龙在支持五卅(sà)运动、抵制日货等方面公开与赵恒惕唱反调,促使赵恒惕下定决心讨伐贺龙。贺龙虽然取得了情报上、战场上的主动权,但是面对三倍于己的敌人,还是率领五个主力团撤出了澧州。
虽然部队没有受到什么太大影响,但向贵州、四川边界转移后吃饭成了问题。当地本来就贫穷,贺龙部队得不到给养,还有各种地方武装虎视眈眈地盯着贺龙,日子比较艰难。贺龙靠着威望、实力和正气,与贵州军阀交涉,与苗族首领交朋友,拿出本就不够吃的军粮接济群众,一步步走得铿锵有力,却也步履维艰。
直到1926年贺龙率军进入铜仁县城,情况才得到好转。铜仁虽属贵州,但离湘西非常近。三年前贺龙在此驻扎,造福了一方百姓,所以此次重返铜仁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这是一个比较富庶的地方,贺龙的给养问题得到了解决,还有很多少数民族的青年主动加入贺龙的队伍。地方武装也有主动归附的,贺龙的军事实力进一步增强,总数再次过万。
贺龙的部队,总是前进两步退一步甚至两步,这是因为他不属于哪个派系,没有靠山,从不讨好任何人,只做爱国、爱民的正义事业。所以经常受到猜忌、排挤,经常没有地盘、没有军饷。但贺龙始终不屈服、不动摇。
五、顾全大局,在北伐中冲锋在前、大战逍遥镇,势不可挡地荣升军长
不久,北伐正式开始,此时赵恒惕已经被赶走,唐生智任湖南省省长兼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贺龙所部被编为第八军第六师,贺龙任师长兼湘西镇守使。
贺龙带兵杀回湘西、占领桑植,周边农民军望风而来,贺龙部队迅速发展到二十个团,虽然名为一个师,实力比普通的军还强。在民族大义面前,贺龙当仁不让、甘当先锋,而有的军阀虽然口称北伐,却迟迟不动,总想保留实力。贺龙既努力斡旋,又率先垂范,率兵占领湘北的澧县和津市。
这时,共产党员周逸群带领宣传队来到了贺龙部队,贺龙和周逸群是老朋友,贺龙驻防铜仁时就住在周逸群的家里。此次两人联手,津澧地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贺龙向周逸群提出了入党申请,但按照党中央当时的要求,不准发展国民党高级将领入党,所以此事只能暂缓。
贺龙的部队是自己的部队,什么都要靠自己,招兵,找粮,教育整顿。此时,有了周逸群的帮助,如鱼得水。贺龙任命周逸群为师政治部主任,周逸群为各级队伍配备政工人员,并在连队建立士兵委员会。
随后党组织派了一批共产党员来到贺龙部队,其中有不少是黄埔军校、保定军校的毕业生,进一步加强了贺龙部队的政治、军事教育,充实了部队基层指挥和政工干部。
贺龙在部队具有绝对的权威,周逸群发展部队基层军官入党,基层军官跑去问贺龙可不可以加入共产党,贺龙说赶快参加,我也要参加。
年底,贺龙率部出兵湖北荆州、沙市,遇到敌人优势兵力,经过五天的激烈战斗,歼敌三千,敌师长猝死。贺龙部队也有较大伤亡,旅长贺敦武牺牲,一般来说,旅长牺牲了就证明这个旅基本没剩多少人了。
虽然战斗减员,但在周逸群的帮助下,很快就招募到了三千新兵,贺龙赞叹不已地说,军阀招兵靠金钱和暴力,我招兵靠老乡情谊,你招兵靠革命理想。经过扩编调整,贺龙部队下辖五个旅二万多人,成为北伐左路军的主力。
到了1927年,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已经开始不断显现,国民党内部也分成了支持共产党的左派和反对共产党的右派。贺龙无疑属于左派,遭到了右派的诬告、排挤,最为仇视贺龙的是湖南军阀何健。何健有一个军的优势兵力和精良装备,贺龙一直是独立自主地发展队伍,队伍当中有相当的工农成分,装备更是不如何健。在吴玉章的运作下,贺龙调防武汉,那里是北伐的革命中心,可以保证贺龙不被偷袭。
吴玉章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后来加入共产党,当时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后来参加南昌起义,与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一起,被称为「延安五老」,建国后成为中国人民大学首任校长,直至1966年去世。
虽然贺龙部队没有被武力围剿,也没有被解散,但还是遭到了限制,在北伐节节胜利的时候,各部队都在扩编,经常是一个师扩编为一个军,但贺龙部队却被裁撤了7个团,人数从二万多变成了一万多。
这主要是贺龙的左倾表现造成的,当然也与贺龙部队一直以来的独立性有很大关系。贺龙虽然早年就加入了中华革命党,但到最后也不是国民党。这是因为同盟会从最开始成立那天就比较松散,虽然后来改组成国民党,但贺龙并未参加改组。
后来武汉政府任命唐生智为总指挥,继续组织北伐,贺龙部队被编入张发奎率领的第一纵队。贺龙率部消灭了猖獗一时的地方邪教武装红枪会。红枪会号称刀枪不入,如果离得远了开枪,没打中,他们就会一窝蜂地冲上来。贺龙命令部队待敌人走近了再开枪,打退敌人的多次进攻,最后由防守转反击,消灭了红枪会的主力。
随后,贺龙大战逍遥镇,他突破敌人防守的薄弱区域,实现了侧翼包抄和背后突袭,顺利占领逍遥镇。由于出兵神速,敌人还来不及有组织撤退,现场缴获不计其数,主要有张作霖新送来的几大车银元、可以武装四个团的装备。此次战斗俘获敌人三千多,贺龙部队伤亡六十多人。事后,张发奎对贺龙说,我的部队是铁军,你的部队是钢军啊!
此时,奉军在临颖集结了大量部队和坦克炮兵。本来担任主攻的是唐生智的嫡系部队,但唐生智怕嫡系部队损失过大,以总指挥的名义命令张发奎部总攻临颖。贺龙部队参加总攻,虽然取得胜利,但也付出了沉重代价。
贺龙在此次北伐中的突出表现,受到了各界的充分肯定,汪精卫等人也给予高度评价。一九二七年六月,武汉国民政府扩编军队,贺龙部队由独立师扩编为第二十军,贺龙任军长,周逸群任政治部主任。
谨以此文献给贺龙同志,这盛世,如您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