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征服与战略的巅峰:简述元朝军队的构成与编制

2023-12-15历史

忽必烈登上汗位后,推行「汉法」,对军事制度进行了改革。统一全国后的元朝军队的基本构成,可以分为中央宿卫军和地方镇戍军两大系统,其组织编制既是中原传统军队组织编制方式的延续,又保存了蒙古军制的某些特点。

一、宿卫军

元朝中央宿卫军由原来的怯薛和新组织的侍卫亲军组成。

(一)怯薛

忽必烈即位之初,幼弟阿里不哥也在漠北称汗,双方兵戎相见,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原来蒙古大汗的怯薛一分为二,一部分归属于忽必烈,一部分归属于阿里不哥。忽必烈很快就从属下的蒙占各千户中又征集了一批宿卫士,使怯薛又达到了万人的定额,仍然实行四怯薛轮流值班的制度。全国统一以后,色目人(中亚及其以西各族)汉人乃至南人(原南宋统治下各族)大量涌入怯薛,朝廷多次下令禁止,但这种现象并未绝迹。怯薛的万人定额也经常被突破,有时多达一万五六千人,加上随行人员和私属人口等,整个怯薛组织人数高达五六万人。人数增多使国家经费负担过重,经过不断的裁减淘汰,到文宗至顺三年(1332年),怯薛还有1.3万余人。

尽管怯薛的轮值仍然如故,但实际上京城和官廷的防护主要已由侍卫亲军担任。怯薛逐渐演变成为宫廷军事官僚集团,是元朝高级军政官员的主要来源。怯薛外放作官,由皇帝直接任命,不经中书省议奏。怯薛成员受皇帝宠任,插手朝政之事比比皆是。怯薛作为军事组织的作用实际上愈来愈小了。

(二)侍卫亲军

忽必烈即位之初,建武卫军,兵员3万人左右,由各汉军万户属下军队征调。忽必烈的用意是建立一支类似历代中原王朝中央禁军的部队,由皇帝亲自掌握,既可用于出征作战,也可保卫燕京(今北京)。武卫军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统领,下设千户、百户等职,均由汉人担任。至元元年(1264年)十月,武卫军改名为侍卫亲军,分为左右两翼,增加兵员万余人,至元八年(1271年)七月,改为左、右、中三卫亲军,兵员又有所增加。全国统一以后,侍卫亲军进一步扩大,民族成分也趋于复杂,汉人之外,又有蒙古、色目亲军。以后历朝不断增设新的亲军机构。到文宗(1328年~1332年)末年,侍卫亲军总人数在20万以上,其中汉人卫军仍占大多数,色目卫军也占一定比例,蒙古卫军相对较少。

此外,至元十六年(1279年)忽必烈设立东官侍卫,由汉军士兵组成,1万人。二十二年(1285年),又从中原探马赤军中抽调部分军队组成东宫蒙古侍卫。成宗即位后,将东宫侍卫改为隆福宫左都威卫,东宫蒙古侍卫改为隆福官右都威卫,隆福宫是皇太后所在之地。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又为皇太子设卫率府,统汉军万人。后来改设左、石卫率府,各统汉军万人,作为太子卫军。英宗即位(延祐七年,即1320年)后,左卫率府交给枢密院管辖,不再作为东宫卫军。以上亦在侍卫亲军之列。

侍卫亲军负责大都、上都及其周围地区的安全,又是朝廷用以「居重驭轻」控制地方的常备精锐部队,随时可以派出作战,或守卫要害地区。各卫亲军出枢密院管辖,只有东宫卫军例外,不少卫的都指挥使,便由枢密院官兼任。侍卫亲军实际上成为元朝军队的主力。

二、地方镇戍军

元代的官方文献说:「及天下平,命宗王将兵,镇边席徼襟喉之地,而以蒙古军屯河洛、山东,据天下腹心;汉军、探马赤军,戍淮江之南,以尽南海,而新附军亦间厕焉。」这段话大体描述了 元代地方镇戍的形势,但有不够准确之处。

河洛、山东是蒙古军镇守之地。从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开始,元朝政府陆续设置了山东河北、河南淮北、四川、陕西四个蒙古军都万户府,立司于濮州(今山东鄄城北)、洛阳、成都和凤翔,各统军一二万人不等,这些蒙古军都万户府统帅的,大多是原来的探马赤军,其中有蒙古人,也有不少色目人,例如山东河北蒙占军都万户府属下,就有哈剌鲁人(中亚民族之一,原居于新疆伊型河一带)。长期屯戍,军士的家属也逐渐迁来定居,元朝政府「分赐刍 牧以为编民」。「北方人初至,犹以射猎为俗,后渐知耕垦播殖如华人」。

元朝平定江南以后,设立万户府率领军队分屯南方各省要害之地。屯驻南方的军队以汉军为主,也有一些蒙古军、色目军和新附军(南宋降军),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二月,「诏改江淮、江西元帅招讨司为上、中、下三万户府,蒙古、汉人、新附诸军,相参作三十七翼。上万户:宿州、蕲县、真定、沂郯、益都、高邮、沿海七翼。中万户:枣阳、十字路、邳州、邓州、杭州、怀州、孟州、真州八翼。下万户:常州、镇江、颖州、庐州、亳州、安庆、江阴水军、益都新军、湖州、淮安、寿春、扬州、泰州、弩手、保甲、处州、上都新军、黄州、安丰、松江、镇江水军、建康二十二翼。

每翼设达鲁花赤、万户、副万户各一人,以隶所在行院。」这是一次规模较大的镇戍部署,遍及江、淮各地。后来陆续有所调整。汉军家在北方,一般采用定期轮换的办法。蒙古、色目军则往往就在屯戍之地定居。新附军一般则分别编入各万户,并不独立成军。

这里就新附军的情况作简单的说明。「其继得宋兵,号新附军。」南宋末年军队号称70余万人,大部在战争中被消灭或溃散,但归附元朝者为数亦相当可观。元朝政府对安置新附军颇费心机,将其部分精锐抽调到京师,编入侍卫亲军,其余大部则分别编入地方镇戍各万户府。每当战事发生,新附军常在征调之列,如至元十八年(1281年)征日本,即以新附军为主力。不参战的新附军则在各处从事屯田和工役。经过战争消耗和自然减员,到元代后期,新附军的名称已很少有人提到了。

三、乡兵和答剌罕军

元朝政府在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编组了一些由当地少数民族组成的军队。云南有寸白军,又称爨僰军 ,以云南土著民族白人和爨 人为主。寸是爨 的简写,僰 人就是白人。此外还有白衣(百夷,指傣族)军、罗罗斯(彝族)军。湖广地区有黎兵、洞兵(又称撞兵,即今天的壮族)、徭兵(瑶族)、苗军等。福建有畲军,由畲民组成。其他地区也有类似的军队。它们分别由所在行省设官管理,维持地方的安宁,「不出戍他方者,盖乡兵也」。但在需要的时候,也要被调出征或镇戍其他地区。例如,元朝末年,以杨完者为首的苗军,便调到长江下游,参与镇压农民起义的军事行动。

元朝还有一种临时招募、不给粮饷、不入兵籍、充当前锋的军人,称为答剌罕军。「答剌罕」是蒙语 darqan 的音译,原意为自在。军队以此命名,即「纵恣无禁」之意,也就是可以任意抢劫。应募允当答剌罕军的,都是「勇悍无赖子弟」。这种军队在宋、元战争时已出现,元代中期镇压少数民族起义时常见,元末农民战争中仍有其踪迹,这种军队所到之处造成很大危害,元朝政府利用其破坏性,达到自己的军事目的。

四、军队编制

元朝军队编制形成于大蒙古国建军初期。统一全国后大体相沿,制度进一步完善。如前所述,各种军队通常编为万户府、千户所、百户所、牌子四级。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改革编制,万户府、千户所按所统兵员多少分为上、中、下三等。上万户府统军7000人以上,中万户府统军5000人以上,下万户府统军3000人以上。千户所统军分为700人、500人、300人三等。百户所统军则分为上、下两等,上等70人,下等50人。百户所之下设牌子,编兵10人。统兵长官,万户府设万户、副万户;千户所设千户、副千户;百户所设百户,百户之下设牌子头(十户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