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51年,首批入朝的4位军长回国与毛主席见面,他们领到多少奖金

2024-04-26历史

1951年6月1日,朝鲜半岛上的硝烟还未散尽,数十万志愿军战士们依旧在战壕中枕戈待旦,时刻防备着敌人的突然袭击。

然而,作为第一批入朝作战的四位志愿军军长,却早已回到了北京,此刻正在中南海丰泽园内。

他们分别是38军军长梁兴初、39军军长吴信泉、40军军长温玉成、42军军长吴瑞林。

四人沿着甬道、穿过颐年堂走到尽头之后,便来到了菊香书屋前。这个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小四合院,正是毛主席居住了几十年的寓所。

就在不久之前,尚在朝鲜战场的梁兴初四人便接到了志愿军司令部的命令,要他们将手头上的工作交接一下,抓紧时间回国一趟。

看着这份电令,四人感到一头雾水。

那个时候,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刚刚结束,虽然志愿军在历次战斗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将实力强劲的对手赶到了「三八线」以南。但每个将领心中都清楚,这场战争远没有结束。

为什么要在这个关键时刻回国呢?

带着这个疑问,梁兴初专门给彭老总打去了电话。

电话中,彭老总是这样说的: 「你们是第一批入朝的军长,这次回国是顶着功臣的身份,向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汇报工作的」。

得知这个消息,梁兴初心中激动不已,便和其余三人一同回国。

而毛主席早已在中南海备好酒宴、准备为四位功臣接风洗尘,甚至还特意嘱咐身为作战部部长的李涛,别忘了给他们发奖金。

那么,作为第一批入朝作战的军队首长,他们四人在朝鲜究竟有着怎样惊心动魄的经历?

作为当时在朝鲜战场时间最久的军长,他们又领了多少奖金呢?

1

1950年10月19日,由第38军、39军、40军、42军组成的志愿军第一批部队,在彭德怀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进入了炮火绵延的朝鲜战场。

从那时候开始,向来豁达的毛主席开始变得寝食难安,时不时地向助手询问入朝作战部队的动向、以及朝鲜战场的最新局势。

11月的一个深夜,呼啸的寒风摇曳着窗外的枯木,在这个夜深人静之际,毛主席却披着一件外套端坐在桌前彻夜难眠。

当身为卫士长的李银桥看到主席房间的灯还亮着时,连忙走近敲了敲门,只听到房间内传来「请进」的声音后,他才推门进入。

「主席,这么晚了还没睡啊?」 李银桥轻声问道。

在看清来者之后,毛主席站起身活动了一下,这才忧心忡忡地说道: 「战事吃紧,想睡也睡不着啊」。

李银桥当然明白主席究竟因何所忧。

就在不久之前,刚刚进入朝鲜的志愿军部队便与占据在中朝边境的美军、南韩部队发起了进攻。

这是我们与敌人的第一次正面较量,当时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麦克阿瑟甚至叫嚣道: 「要在感恩节前结束战争」。

这是一场具有悬念的战斗,对手无论是从武器装备、还是后勤保障、亦或是陆海空协同作战方面,都比我军有优势,所以毛主席担忧也是正常的。

打仗是要流血牺牲的,毛主席虽然是一名政治家、军事家,但他爱兵如子却也是人尽皆知的。一想到这次战役结束之后,前线就会传来伤亡数字,毛主席的心中便生出几丝忧虑。

但是,每个人的心中都清楚,美军越过了「三八线」、并朝着鸭绿江紧逼,一旦朝鲜半岛彻底被他们控制,那么我国东北边境也将无宁日。

所以,这场仗我们躲不掉、必须打!

也正因如此,在出兵之前的讨论大会上,毛主席便力排众议,决定支援朝鲜。

好在志愿军不愧是刚刚从战争年代走出来的队伍,战斗能力之强悍、意志力之坚定,是那些只知道摆弄先进武器的美军「少爷兵」们比不了的。

从1950年10月25日开始的第一次战役、到1951年4月22日开始的第五次战役,志愿军将士们所向披靡,将原本不可一世的美军打回「三八线」以南。

听闻前线捷报连连,毛主席的脸上也终于浮现出久违的笑容,他当即给志愿军司令部发去电报,邀请第一批入朝作战的四个军的军长到北京,一来是对他们提出嘉奖、二来则是想更详细地了解战斗的经过。

在电报中,毛主席对彭德怀说道: 「听说‘梁大牙’是个倔脾气,无论如何也要让他来北京一趟」。

2

「梁大牙」正是第38军军长梁兴初,毛主席为何要特意点他的名呢?

原来,梁兴初刚刚抵达朝鲜的时候,就因为指挥失误遭到彭德怀的批评。可谁知,在之后的战斗中,梁兴初知耻而后勇,不仅让彭德怀对他刮目相看,甚至还为38军博得了「万岁军」的名号。

事情的来龙去脉,还要从1950年11月13日的那场战后总结会议上开始说起。

那个时候,第一次战役刚刚结束,志愿军歼敌1.5万余人取得胜利。

然而,在这场会议上,彭德怀却大发雷霆,当着众人的面拍案而起: 「梁大牙,你看看你都干了些什么!」

面对如此严厉的批评,梁兴初坐在那里紧闭双唇、一言不发,甚至连抬头与彭老总对视的勇气都没有。

梁兴初之所以感到羞愧,并不是因为受到批评,而是因为在这次战役中,他因为指挥失误、没能达到理想的战绩而感到懊恼。

按照原定的作战计划,梁兴初应该指挥第38军近5万人的兵力,消灭美军的3个师。但是因为敌人的火力太猛烈,梁兴初为了减少伤亡,没能果断下令出击,导致战斗结束打扫战场时才发现,竟然只消灭了敌人一个师的兵力。

没能达到预定的战果,就意味着在之后的战斗中,志愿军将要面对更大的压力。

就在这个时候,彭德怀的声音再次响彻整个会议室: 「我们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每一步都不能出岔子。你梁兴初和手下的38军不能再出错,整个志愿军也不能再因为你的错买单」。

字字如刀,深深地刻在了梁兴初的心中,他也暗暗发誓,一定要带着38军的将士们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梁兴初作为毛主席钦点的第一批入朝将领,绝对不是寻常之辈。在四野的时候,38军就是主力部队,梁兴初更是出了名的悍将。

在接下来的第二次战役中,「联合国军」投入了22万兵力,摆出了决战的阵仗。

在了解敌人的动向之后,梁兴初等将领们的心也悬了起来,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彭德怀。

而彭德怀盯着面前的作战地图目不转睛,沉思了许久之后,才拿起铅笔在「德川」画了一个圈。

「既然敌人投入大兵力作战,那我们就出击中心地带,逼他们一分为二、首尾不能呼应,然后我们的部队再寻找机会各个击破」。

彭老总的一番话,犹如一剂定心丸,让在场的所有人冷静了下来。

而梁兴初更是拍着胸脯保证,一定要打好这一仗、一雪前耻。

1950年11月26日,梁兴初带领38军歼灭了韩军第7师、第8师,并将美军三个师的主力部队拦截在了战场之外,为其余志愿军部队歼敌争取了时间。

在第二次战役中,38军共歼敌1.1万余人,缴获200多门大炮、300多辆汽车、14辆坦克。

如此辉煌的战绩,让彭德怀十分欣慰,当即在嘉奖电报末尾写道: 「第三十八军万岁」 。也正因如此,38军也拥有了「万岁军」的美誉。

接到嘉奖电报的那一刻,梁兴初不禁热泪盈眶。

3

1951年5月,在第五次战役即将结束之际,梁兴初再次接到彭老总的电令,要他赶紧回国一趟。

对于这个命令,梁兴初感到一头雾水: 战争还没结束,为什么要如此匆忙地让自己回国呢?

而当他从彭老总得知,是毛主席点名要见自己时,心中再次激动起来。

将手头的工作交给副军长江拥辉后,他便和吴信泉、温玉成、吴瑞林一同回国。

一想到马上就能见到毛主席,梁兴初的心中就激动不已: 「毛主席听了咱们的汇报,心里一定会高兴的」。

来到北京之后,他们最先见到的是中央军委作战部部长李涛。

李涛是湖南汝城人,1926年便加入了共产党,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他从一名普通的战士,一路成长为中央军委作战部部长,是毛主席身边的得力助手,在解放战争中立下过汗马功劳。

战场是瞬息万变的,在多年战争的磨砺中,李涛骨子里变得雷厉风行,当他见到从千里之外赶来北京的四人时,当即取出四个信封交到对方手中。

「毛主席和军委领导们商量过,要我给你们发点奖金,朝鲜战场太艰苦了,你们好好补补。」

随后,他又语重心长地说道: 「这场仗还要打一段时间,诸位可一定要保重身体。」

梁兴初本想拒绝,在他眼中,战争没有胜利,自己领这份奖金受之有愧。

沉默片刻后,他叹息着说道: 「李部长,这是不是早了点?」

李涛见他想拒绝,连忙摆了摆手: 「这也是毛主席的心意,更是对大家的重视,你们还是不要拒绝了吧」。

听到这番话,梁兴初也不再拒绝。

前往菊香书屋的路上,梁兴初打开信封看了一眼,发现里面竟然装着200万钞票(旧币,折合人民币约为200元)。

这笔钱,在当时来说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在那个时候将近是普通人家一年的生活支出。

在李银桥的带领下,四人走进了菊香书屋,毛主席早已等候多时,看到客人进屋后、连忙站起身迎了上去。

和众人一一握手后,毛主席真诚地笑道: 「四位军长辛苦了,你们可是国家的大功臣啊!」

听到主席的如此盛赞,梁兴初等人站得笔直,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他们虽然在前线条件艰苦一些,但也深知毛主席承受的巨大压力。要不是主席做出 出兵朝鲜、抗美援朝 的决策,恐怕美国的阴谋就得逞了。

所以,在他们的心中,最辛苦的应该是毛主席。

见大家如此拘谨,毛主席摆了摆手: 「都放松」。

随后,他又对李银桥嘱咐道: 「你去把饭菜拿到这里来吧,我想和几位将军吃一顿简单的‘家宴’」。

不多一会儿的功夫,李银桥便提着一个食盒走了进来,打开一看,竟然都是放满辣椒的湘菜。

毛主席是湖南人,可以说是无辣不欢。而吴信泉也是湖南人,梁兴初、温玉成是江西人,吴瑞林是四川人,也都喜欢吃辣椒。

当毛主席看到老乡吴信泉夹着一筷子满是辣椒的菜送进嘴中后,不禁点头说道: 「大家都别客气。看样子,论吃辣椒我恐怕比不上你们呦」。

见毛主席丝毫不拿架子,梁兴初等人也不再拘谨,纷纷夹起饭菜吃起来。

他们一边吃着,一边汇报朝鲜战场的情况。毛主席则是认真听着,还不忘给每个人的碗中添菜。

等到桌子上的饭菜基本见底的时候,梁兴初忍不住看了一眼毛主席饱经沧桑的面容,脸上掠过一丝酸楚。

因为他清楚地记得,就在自己率领38军进入朝鲜之后,随军同行的毛岸英就曾找过自己,希望能够参加38军。

可是,战场太危险了,梁兴初担心毛岸英的安危,并没有同意这个请求。

不久之后,也就是1950年11月25日,第二次战役打响后不久,毛岸英便牺牲了。

饱尝丧子之痛的毛主席,虽然在众人面前却依旧谈笑风生,但在场的四位将领们知道,主席只不过是把那份痛苦深埋在心中。

当彭德怀将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发到北京之后,毛主席是这样说的: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志愿军战士死了成千上万,岸英就是属于牺牲了的成千上万革命烈士中的一员,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不能因为是我、党的主席的儿子,就不应该为中朝两国人民共同的事业而牺牲,哪有这样的道理呀!」

毛主席爱兵如子,在他的眼中,每一个在战场上浴血拼杀的战士,都如同自己的孩子那般亲切。

也正是因为人民子弟兵的存在,才铸就了一个强大、安定的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