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两江总督的权力庞大,管辖三个省份,为何却无法与江苏巡抚相抗衡

2024-07-17历史

我写过许多关于总督和巡抚的文章,也专门探讨过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借此机会展示我的知识储备,顺便普及一下总督和巡抚制度。

在清朝的总督制度下,两江总督拥有哪些卓越的能力或特权?

在清朝的影视剧作品中,两江总督是最常见的总督角色。如果一位官员在官场上取得了成功,人们往往会称赞他为总督。在清朝,能够担任两江总督一职的人被视为成功的官员,而在众多有影响力的两江总督中,晚清有四大名臣,他们轮流担任此要职。

在清朝的总督职位中,主要分为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和陕甘总督。

这些总督实际上肩负着管理清朝地方政务的重任,总督是对一个省乃至多个省的行政、经济和军事进行全面管理的官员。「掌治军民,总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以陕甘总督为例,其全称为总督陕甘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管理茶马兼巡抚事,最初是一项临时性职务,但在清朝时期演变成了固定的制度。

通常情况下,总督的官阶为正二品,但通常会额外授予兵部尚书衔,从而提升至从一品。

两江总督至少是品级从一品的官员,清朝八大总督无一例外都是高官显宦,凭借腰缠万贯的身份,凭什么两江总督能如此突出呢?因为除了直隶总督之外,接下来就是两江总督。

两江总督并非如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指的是现今的江苏省和浙江省,而是指当时的江西省和江南省。江南省后来被划分为我们如今熟知的江苏省和安徽省。换句话说,清朝时期的两江总督的辖区涵盖了现在的江苏、安徽、江西。这三个地区在清朝时期一直被视为富庶之地,素有「天下赋税,江南居半」之称,因此清政府对他们格外重视。

两江总督大多是由地位显赫、权势滔天的人物担任,他们深受清廷信任。

巡抚在清朝是一个怎样的官职?与总督相比,巡抚的权力谁更大?

实际上,上述对清代总督制度的描述并不全面,真正的清朝地方制度应该是督抚制度,既包括总督也包括巡抚,而且两者相互制约。

巡抚的名称源于「巡行天下,抚军安民」的含义。通常情况下,巡抚仅负责一省事务,其辖区不及总督广阔,官阶也低于总督,通常为从二品,若加上兵部侍郎的衔位,则为正二品。

无论怎么看,巡抚似乎都是总督的小弟,但实际上,总督和巡抚之间并非如此,他们并非按照品级或辖区的大小来决定谁大谁小。

巡抚和总督之间的关系通常是微妙的,他们都是直接向中央负责,不存在明确的上下级或隶属关系。

换言之,尽管总督看起来比巡抚稍大一些,但他们之间并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

在区分总督和巡抚时,有人认为总督掌握军权而巡抚负责民事,这种看法是不准确的,因为两者实际上都拥有一定的军事权力,并且在职责上也常常有所重叠。

可以说,督抚制度下设立总督和巡抚,并非仅仅是为了区分,而是为了构建两个相互制约的地方行政体系。除了督抚之外,清朝还在地方设置了掌管八旗的将军和掌管绿营的提督,他们的品级大致相当。

一个系统一旦叛变,往往会导致其他几个系统对其进行围剿。

当然,如果这四个家伙在同一个城市,事情会变得非常复杂,通常会尽量避免这种情况。一般情况下,总督驻地不会设立巡抚,而设立巡抚的地方很少会有总督驻扎。

因此,尽管巡抚的官阶不如总督高,但却毫不逊色。

江苏巡抚是如何打败两江总督的?了解辛卯江南科场案吧!

辛卯江南科场案被认为是自科举制创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考试舞弊案件,涉及范围广泛。

在康熙五十年时,两江总督噶礼是满洲正黄旗董鄂氏人。他出身名门,加之他的母亲曾担任过康熙皇帝的乳母,因此噶礼的仕途一帆风顺。不久之后,他被调任至两江总督职位。在任期间,他凭借康熙的宠信,在两江地区为所欲为,危害一方。

当年,康熙皇帝亲自主持挑选了两位享有盛誉的京官前往江南地区主持乡试。噶礼深知科举舞弊所带来的巨额利润,因此当两位主考官抵达江南时,他就动起了歪脑筋。

等到榜单公布时,发现绝大多数中举者来自扬州的富裕家庭。有些考生的答卷甚至文理不通。随后,苏州的生员们聚集起来,引发了骚乱。在古代,读书人的事无论大小,都备受关注。

随即,噶礼派出军队予以镇压。与此同时,当时身为江苏巡抚的著名清官张伯行立即向康熙皇帝上奏,强调事态的严重性,并请求康熙皇帝作出决定。接着,主考官左必蕃也上奏称可能发生了泄题事件。

当康熙得知科场案的严重性后,他派户部尚书作为钦差大臣,与两江总督噶礼以及江苏巡抚张伯行等人一同彻底调查此事。

结果引发了江苏巡抚张伯行与两江总督噶礼之间的矛盾。在掌握一定证据的情况下,张伯行向康熙上奏弹劾两江总督噶礼。而康熙接到的奏折中,有一封是噶礼弹劾张伯行的。

康熙帝接到弹劾奏折后,非常愤怒,认为督抚相互弹劾有失体统,因此将两人同时免职,案件继续审理。

张伯行与噶礼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康熙帝认为噶礼并未参与贪污,而张伯行则涉嫌结党营私,捏造证据诬陷噶礼。于是,案件便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

当时负责审理此案的户部尚书,试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笑了之,结果激起了江南学界的强烈反应,导致人心惶惶,甚至出现了聚众闹事的情况。人们四处张贴揭帖,并传唱歌颂张伯行的歌曲,呼吁朝廷保留张伯行的职位。

经过多次审理,康熙帝和主审官员商议后得出结论,认为应对张伯行诬告的罪名进行控告,同时宣告噶礼无罪,这样可以给皇帝一个台阶下。然而,张伯行丝毫不给这个面子,在他的奏折中表示:江南科场舞弊案已经发展到了今天这种地步,如果朝廷不惩治首要分子,任由法律失效,那么大清的刑法也就只剩下空壳子了。

最终,康熙下定决心,下达旨意革去了噶礼的职务,免予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同时决定让张伯行继续担任江苏巡抚。这就是所谓的两江总督无法与江苏巡抚相抗衡。

总结:

两江总督之所以无法与张伯行一较高下,关键在于贪污受贿现象的存在,而非两江总督的能力不及张伯行。

晚年的康熙已失去了早年那种进取心,一味地掩饰现实,导致政治腐败、朝纲混乱的局面最终在晚年形成,这也与满汉之间的矛盾等多种因素有关。

我称这种现象为老年皇帝病,即皇帝在年老之时,由于在位时间过长而容易患上的一种病症。圣祖也未能幸免于这种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