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65年,黄克诚大将到山西当副省长,他的两位顶头上司是谁?

2024-02-03历史

1955年的授衔仪式中,黄克诚被授予大将军衔。纵观黄克诚戎马征战的一生,他的多半时间里都是和前线的部队打交道的。然而,仅仅在他授衔大将军衔的十年之后,黄克诚便被调到了山西省担任副省长一职——自己的上面还有两个从未有过军衔的顶头上司,那么这两个人究竟是谁呢?他们又和黄克诚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还请各位帮忙「长按2秒点赞按钮」来个强烈点赞。并且「关注」一下,以后常来,不迷路。

开国大将黄克诚,为何晚年被调到山西工作

要说起来开过大将黄克诚,一直以来他都是和前线部队打交道的:在红军闹土地革命的时候,攻打修水城,黄克诚一手拎着大刀,登着云梯,便最先踏上了修水城的城楼。此外,黄克诚还在当时的国民党军队将领唐生智的眼皮子底下,从红军偷偷溜回了国军,在唐生智那里「挖墙脚」,堪称是九死一生。就这样过惯了刀尖上舔血的黄克诚, 为什么在他授衔后的10年,就忽然被调到了山西省工作,担任副省长的工作呢?

原来,黄克诚除了作战勇武之外,还有另一个给自己常常惹上麻烦的毛病:那 就是敢言,但不得不说,黄克诚的这一个毛病也确实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立下过汗马功劳。 在抗日战争结束后,日本关东军撤出东北——这让当时的东北三省,一度成为了鲜有未被蒋介石军阀部队染指的地方。此时,围绕新中国解放事业的明争暗斗已经在我党和国民党之间悄然展开。当时的黄克诚向延安提出了建议: 现在,国民党军队还未大规模进驻东北三省,如果我们能够在这里开辟出一块革命根据地来,那么将会大有可为。 后来,延安方面也最终采纳了黄克诚的建议,并且让黄克诚率领当时的新四军第三师主力,总共有三万五千余左右的人马,浩浩荡荡地挺进东北,开辟了东北革命根据地,这也为后来解放军争取东北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而这也是后来黄克诚能够在授衔中被任命为大将军衔的重要原因。

但是,黄克诚的好提建议也让他在庐山会议结束后,只能一度赋闲在家中。这对于一个戎马一生的大将而言,显然是憋坏了。度过了数年的蹉跎岁月,黄克诚最终写了一封书信给毛主席,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且表示愿意到中国建设的前沿参与工作。毛主席看到黄克诚的这封信后,很是高兴,于是便让黄克诚到山西省担任副省长一职,并且要求他在国庆节前就去做报道。 而在1965年的国庆节,恰恰也是黄克诚自己63岁的生日。 接到当时北京任命的黄克诚,便十分高兴地到山西省走马上任了。

为什么黄克诚戎马一生,是打了一辈子仗的将军,当时毛主席还是要让黄克诚担任山西省的副省长呢?原来,黄克诚是带兵打仗的好手以外,他自己也确实做过一些地方职务,所以说还是有一定地方管理经验的,只能说战场指挥的成就光芒,掩盖了黄克诚本有的一些才华。在东北解放军入关,平津战役结束后,黄克诚一度担任天津市的市长,主持工作。而在1949年3月,决定新中国命运前途的渡江战役正式打响的前夜,黄克诚又被任命为湖南省的省委书记——这对于身为湖南人的他,确实一个有亲切感的工作。 但是,令黄克诚一辈子都没有料到的是,自己这个土生土长的湖南人,有朝一日竟然会在山西省这个陌生的地方进行工作。

而事实上,黄克诚在担任山西省省委后也并没有辜负了党的期望。在坐镇山西期间,黄克诚秉持了自己的两个生活习惯:其一,便是自己住在简陋的房子里,这个早在黄克诚调到山西前,他便一直坚持这样简朴的生活作风——曾经,他在北京的住所已经漏雨,他所做的只是在每次漏雨时慌忙拿着盆子去接。国家多次以此为由,要求黄克诚搬迁到新房子中去住,但均被黄克诚婉言谢绝。而他留下的另外一个生活习惯,则是给子女们立规矩,其中最著名的规矩有这两条: 其一,不允许公车接送自己的子女;其二,不要麻烦工作人员忙私事。而黄克诚的这些生活作风,为山西省的清廉治理奠定下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拥有大将军衔的黄克诚,从在北京担任总参谋长到山西省担任副省长,虽然经过一系列的职位变动,但是对于黄克诚山西省身边的同事、以及山西省的人民都对他抱有着十分尊敬的态度。 可是,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副省长黄克诚在山西省还有另外两个上司,那么这两个上司究竟都是谁呢?

山西省委:卫恒

在副省长之上的领导,便是省委书记、省委副书记和省长了,咱们重点来说当时的省委书记和省长。其中,当时担任山西省省委书记的人, 叫卫恒。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作为黄克诚的「上司」,卫恒是没有军衔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卫恒并没有给新中国的事业做出过贡献。卫恒是山西省陵川县沙泊池村人,生于一户贫农家庭。卫恒本来不姓卫,而是姓王——当时山西大旱,外加兵荒马乱,卫恒的生父:王长居便不得不将卫恒过继给了隔壁村姓魏的当孩子,而「魏」的简写过来「卫」,所以卫恒就拿后面的一个当了自己后来的姓氏。可惜的是,卫恒被过继后,也并没有改善自己当时的生活。魏家的养父,沾染着吸食鸦片的恶习,所以在卫恒过继后不久, 魏家也迅速家道中落,后来还是王长居和卫恒的王家胞弟,把卫恒送到了学校里,省吃俭用供他读书。

而在抗日战争爆发之际,接受过教育的卫恒显然要比身边的常人有着不一样的觉悟:他加入了我党,先是在1938年1月到当时党划分的第二战区里当行营游击队队员。但经过党对卫恒的考察,发现这个拿惯了笔杆子的年轻人放到前线冲锋陷阵太可惜了,于是便把他调到后方担任起了政治委员和保安二支队的宣传科长——这些岗位说起来在今天看很轻松,但是在那个战火纷飞,多数人目不识丁的年代确实能胜任者寥寥无几。而在抗战结束后, 解放战争时期,卫恒又担任起了太岳区党委宣传部长,后又任冀城临时地委书记,这都为后来卫恒在建国后主持山西工作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1965年,在山西省工作了多年的卫恒终于干到了山西省省委书记的职务,主持山西省省内的党务工作,成为了黄克诚的「顶头上司」。 但遗憾的是,卫恒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几乎干了不到1年的时间——在1967年,卫恒便离开了人世,年仅52岁。

原山西省省长:王谦

除了山西省省委之外,另一个黄克诚的「顶头上司」便是当时的省长,王谦了。和卫恒一样,王谦也是在抗战、解放时期多主持着后方的工作,因此在1955年的军队授衔时,他并没有获得军衔。 可是,王谦在山西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

和卫恒一样,王谦也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他是山西平定的老乡。从抗战爆发,到结束, 他担任过晋冀豫游击纵队第五支队的政治委员,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十四团三营的教导员,总整体上看也是以在后方主持政治、思想工作为主。 而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呢,他担任着太行区第四地委副书记兼军分区副政治委员,长治市委书记——从履历上看,也确实是一直主持后方工作,但长期以来在山西的工作经验,让他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后,接管山西事务的不二老手。1956年,在山西工作了多年的他担任山西省的省委副书记, 而到了1965年他就正式升任为了山西省的省长,和卫恒、黄克诚成为了共同治理山西的「搭档」。

除了因为在山西省共事的经历,而和大将黄克诚有了一段历史上的交集之外,王谦还有一点和黄克诚有着共同的语言: 那就是敢说话,敢说实话。 1958年秋天,当时的山西省正在主持一场关于农田亩产的电话会议,当时有一名同志汇报称:「山西省某地的红薯亩产已经到达了百万斤。」当时,听到这名同事的汇报后多数人是没有异议的,而王谦却忽然打断了他的发言,问道:「你去实地考察过吗?」汇报的工作人员信誓旦旦地说自己见过了「百万斤的红薯」,王谦随后便一言不发。

等待会议结束后,王谦把这名汇报工作的同志留了下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 「我看你块头挺大的,你要好好想想,要是红薯亩产量真的到了百万斤,假如把你埋到地里,那得有多少红薯?」 ——当然,王谦的这番话只是玩笑,而同志也知道了自己的「浮夸」,便也羞愧地低下了头。事后,王谦特地叫来了当时山西日报社的编辑、记者们,严肃地说关于「红薯亩产百万斤」的事情,不能做报道,而这也限制了当时的「放卫星」风气。

王谦之所以秉持着实事求是的风格,是因为他从始至终坚持着毛主席的一句话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实地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在工作中,王谦向来是以严谨认真著称,他曾带着专家和农民,亲自到田间地头,治理山西省素来严重的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并且指出: 「山西省的土地治理,重点在雁北和晋西北。」 而这一论断对于今天的山西省水土流失治理,同样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此外,王谦还一直流传着「重视人才」的佳话。1958年,当时国家要求山西省建立汾河水库,而王谦则请来当时的水利专家刘锡田来主持此事。

后来,国家下达命令要求汾河水库的水坝,要升高至40米,否则就应当「下马」,经过当时专家的现场考察,很多人都建议把水坝下马。但是,刘锡田作为总设计师,坚持认为水坝是没有问题的——而王谦相信了作为专家的刘锡田,也相信了科学,向国家称 :「如果水坝出现问题,那么责任都由我来承担。」 时至今日,由当初刘锡田设计的水坝依然伫立在汾河。当人们询问,为什么王谦会如此相信刘锡田时,王谦便说道: 「要尊重知识分子,就要把心交给他们。」而这也创下了王谦信任贤能的这样一段山西佳话。

等到改革开放后,王谦又曾担任山西省政协主席,四川省省委书记等重要职务,为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了一生。2007年,王谦与世长辞,享年91岁, 也是当时1965年山西省「三人搭档」中最晚去世的一个,在他的追悼会上,时任国家领导也曾出席,亲自送别这名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为人民服务了一生的好干部,好战士。

虽然黄克诚、卫恒、王谦三人出身不同,经历不同,但均经历了革命的洗礼,并且找到了自己应有的位置。无论是身居何位,他们都曾为祖国的建设,山西的建设努力付出过,而这正是我们新一代人所需要学习的信念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