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站在许世友的墓前,将带来的茅台酒郑重地放在墓碑前,注视着碑上「许世友同志之墓」这几个字,眼神放空,仿佛回到了抗战的那段艰苦岁月……
一、与世长辞,一封通行证完成遗愿
许世友,于1985年10月22日逝世,从此与世长辞。
葬礼过后,在安葬许世友遗体这一方面出了些问题,许世友自己的想法是棺葬,就葬在他母亲的坟墓旁边,以便死后能为母亲守坟尽孝。
为了这个愿望,许世友将军写了很多次申请请求上面批准,然而,都石沉大海。由于当时我国正在推进火葬文化,实行殡葬改革,所以,上级对许世友的请求也有些无措。
邓小平知道这件事后,派王震去传达一下他支持许世友棺葬的请求,并且专门写了一封「邓小平同志签的特殊通行证」让王震带去。
王震是这样传达的∶「 许世友戎马一生,他将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党,是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是一位炽热发光的特殊人物。这种特殊人物为何在去世后不能有点特殊要求呢?理应将其棺葬,了却他的愿望。 」
最后,许世友如愿地被葬在了母亲的墓的旁边,继续尽着他生前未尽完的孝。
邓小平为什么会写这样一份「特殊通行证」呢?这又是另外的故事了,请让笔者徐徐道来。
二、战场相识,命他指挥自卫反击战
许世友于1906年出生在湖北的一个县里,由于从小家境困难,再加上他又很喜欢武功,于是,父母在他八岁时就将其送到了少林寺学武功,家里吃不上饭,但是少林寺应该不会缺他一口吃的,而且还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也正是少林寺学武的这段经历,才得以让后来的他骁勇善战,拿到了上将的军衔。
在此之后,他再也没见过母亲,直到母亲去世他都未能赶回家,因而对母亲一直怀着一种很愧疚的心情,未能尽孝,可以说是他这一生的痛。这也为他后来坚持棺葬,且要葬在母亲坟的旁边作下了铺垫。
许世友学武八年后回到家乡,但是,当时遇到了一个仗势欺人的地主的儿子,因为看不惯,许世友就专门与他争斗,在一次打架过程中失手将他打死。为了逃离地主的迫害,他被迫离开家里,也离开了少林寺,在外面兜兜转转下参了军。
1926年6月,许世友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彼时,他在叶挺独立团之中的一个连,又于次年8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续参加了几次战争,在战争中,他发挥了自己学武的优势,拳脚功夫很厉害,在战场上奋力杀敌,职位也上升得很快。
他曾先后七次参加敢死队,因为家里也没有了牵挂的人,他无所畏惧,只想奋战在战场上,歼灭无数敌人,如果是死,也希望自己能死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更是主动请缨上前线,厮杀在第一线。
当然,他也遇到过很多困难,曾多次陷入绝境,尽管如此,他从未想过放弃,他曾发过誓∶只要他活着的一天,他就会战斗到底。七次敢死队的经历让人心惊胆战,而有一次许世友差点丧命。当时,他率先冲上敌人的寨墙,却被敌人当头一棒打晕了过去,直接从几米的墙上摔了下去,昏迷了整整两天才醒过来。
而后的战争里,他多次中弹,身上都是大大小小的伤口,身体也没有以前那么强悍,但是,他一直不肯离开前线,好几次中弹后都是靠自己硬生生地把子弹从身体里扣出来随便包扎一下就继续抗战在前线,他坚信自己要战斗至最后一刻,受伤让许世友精神愈加兴奋,越战越勇,最终成为部队里势头最强的军人,所有人都对他致以敬意。
他和邓小平是在抗日战争相识,当时,邓小平是部队里的政委,而许世友是副旅长,在部队里大家同吃同住,时间久了后邓小平和许世友也渐渐熟悉了起来。邓小平对许世友非常欣赏,尤其是许世友打仗时候的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的状态。
1978年,当时正值中越边境敌军屡次侵犯我国,由此我国不得不开展自卫反击战,这场反击战里的总指挥人选一直让邓小平非常苦恼。想来想去,只觉得许世友比较适合,但此时的许世友将军已年过七十,再让他带兵打仗不确定行不行,因此,邓小平私下找到许世友询问了一下他的意见,顺便问问他对这次自卫反击战的看法。
许世友回答说:他遵从上级的意见,还说对战一定要速战速决,不能拖,越拖会影响士气,只有在士气最旺的时候向前冲,才是最好的进攻姿态。
于是,许世友被任命为此次自卫反击战的总指挥,他带领的这个队伍里有很多人都没有打过仗,毕竟战火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一个相对安稳的局面,需要打仗的时候很少,只是边境上却还是有人虎视眈眈。
许世友专门召开了这次自卫反击战作战的会议,在会议上他强调,一定要无条件服从指挥的命令,打仗一定要好好打,不能拥有胆怯之心,胆怯就会命丧沙场,而且,这场仗是为了守卫国家,是为了守卫自己的信仰。
「 对于那些不会打仗的同志,我会专门派几个人深入到你们之间去教导他们,要做好传送履带的作用,这场自卫反击战就交给大家了。 」许世友的这番话,得到了会议上所有司令员的赞成。
1979年2月17日凌晨,许世友带领我军从广西和云南两个方面进攻,至此,我国边境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这一战,对于金钱和武器装备的消耗都是相当大的,但是,这一切的消耗都是值得的,自卫反击战的目的是保卫国家,保卫人民,给与广大人民一个安定的环境。
3月16日,战斗基本结束,我军完胜。此战的成果受到了中央的认可,并专门派慰问团去慰问许世友等人。此后于3月26日,在南宁举行了重大的慰问大会。
慰问大会上,许世友并没有上台发言,他把这个机会留给了别人,自己则是在台下同其他战友们喝着酒谈笑风生。
三、八十大寿,邓小平给许世友送酒
许世友和酒的渊源颇深。
据他身边的人描述,许将军酷爱喜欢喝酒,也特别能喝,这一点在部队里是众所周知的。此外,他还有一个「特异功能」,即:喝完酒后不仅不会误事,反而还特能打,对此部队甚至特意批准他上战场之前可以喝酒,这一特例是其他将军所不能享有的,唯独许世友将军。
说到喝酒,其实毛泽东还曾专门给许世友送过酒,原因是因为毛泽东派许世友带领部队攻打济南,当时,许世友虽幸不辱命,却也身受重伤,为了犒劳许将军,毛泽东知晓他喜欢喝酒,便专门派人去给他送了一瓶杏花酒。
许世友是邓小平的老部下,二人也是并肩作战的战友。1974年,西沙海战,两人又共同作战,当时,邓小平是部队的总指挥,而许世友是前敌指挥,两人配合十分默契,成功拿下这一仗,此战过后,两人的关系愈加好了起来,有什么事还会打电话给对方,两人相谈甚欢。
许世友是一个很直爽的性格,有什么就说什么也不怕得罪人,有心人还在邓小平面前抱怨这点,邓小平护着他,便说∶「 他只是性子直了点,人很好。 」
在国内十年战乱的时候,当时邓小平处境很危险,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还多次被打压,为了不受到牵连,没有人站出来维护他,只有许世友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自此之后,邓小平一直记得许世友的这份义无反顾之心,他很感激许世友,也默默认定了许世友这个一辈子的挚友。
时间很快来到了1985年,这一年,邓小平南巡的途中碰巧遇到许世友的八十大寿,便专门去南京打算看望许世友这一并肩沙场的老战友。邓小平将这则消息传给许世友时,许世友特别激动,连忙要去车站接对方,因为自从他来到南京后,两人就已经好几年没有见面,再加上两人都公务繁忙,只能偶尔打个电话。
对此,邓小平却不让许世友到车站去,并多次叮嘱让他就在家里等着自己的到来,并说∶「 世友啊,你身体不好就别逞强了,别到时候感染了风寒,都不能和我一起喝酒喽,你就好好在家待着,等我到来。 」
因为这一年开始,许世友的身体每况愈下,为了老战友的身体着想,邓小平就不让他到车站去接自己,也不让他在家门口等他,就让他坐在屋子里。
但是,身为共经生死的老战友,许世友怎么会老实待在屋子里,邓小平到许世友家的时候,他正站在门口迎接。邓小平将手上提着的酒递给许世友,有些埋怨地说道∶「 谁叫你出来的,嘛,赶紧进屋,刚好我给你带了你最爱的茅台。 」
饭桌上充满了欢声笑语,两人回忆着过去,把酒言欢。
遗憾的是,这次宴席之后没过几个月,许世友就离开了这个世界,邓小平悲痛欲绝,誓必要完成他老战友的心愿,如此才有了那封「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