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78年粟裕接受采访,主动谈及淮海战役主帅时,秘书扯了扯他衣服

2024-03-03历史

1948年9月24日凌晨,粟裕向中央发出了一封密电,很快这份电文就送到毛主席手中,毛主席仔细看后,同意了粟裕在电文中的想法。

次日下午,毛主席的电文送到粟裕的手中,得知毛主席的意见后,粟裕心中十分激动。正是从这一天开始,那场改变中国命运的淮海战役,被提上了日程。

其实粟裕很早就有与国民党主力决战的想法,只是过去部队的力量有限,粟裕就一直等待时机,终于等来了机会。

随着解放军相继取得辽沈、济南战役的胜利,淮海战役的契机已经到来。

然而国民党虽然在其他战场连续失败,可蒋介石手里仍然有强大的主力军,粟裕在提出淮海战役设想的时候,就十分清楚这场战役的难度。

10月31日,粟裕在给中央的电报中,提出了一条建议:他希望能请陈老总与邓小平统一指挥此战。此番建议,正式确定了两个野战军协同指挥的事宜。

毛主席与中央商讨过后,决定了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谭震林与粟裕组成淮海总前委。至此,淮海战役的指挥机构正式确立。

就这样,粟裕开始了自己人生中最辉煌的一场战役,到1949年1月6日,随着解放军对困守的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淮海战役进入到最后阶段。

数天的战斗后,杜聿明集团被彻底击溃,淮海战役取得了巨大成功,解放军前后消灭国民党主力军将近56万人。

蒋介石辛苦积攒下来的家底被彻底打光,除了少数国军将领逃脱外,像杜聿明、黄维等主要将领或是被俘或是被解放军击毙。淮海战役的成功,某种程度上也算宣告了国民党的死刑,作为此战的主要指挥者,粟裕一举成名。

显然,淮海战役令国内外都感到大吃一惊,毛主席对此战的结果十分满意,他还将淮海战役的首功给了粟裕。苏联方面也没想到解放军能取得这样的胜利,斯大林得知淮海战役结果后,连着写下了奇迹几个字。

后来,苏联等国家还主动希望中国能介绍淮海战役的情况与经验。这场经典的战役,被载入了世界军事史,粟裕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军神。

然而,粟裕取得这般成就后,他本人却有着不一样的态度,粟裕始终保持着低调的风格。

淮海战役后,粟裕依旧活跃在一线战场上,继续指挥着解放战争,可淮海战役给粟裕的身体带来了巨大的损耗。

指挥战斗的时候,粟裕经常整晚整晚不睡觉,每日的饮食也十分简略,直到战役取得胜利,他长期紧绷的弦才终于松了下来。

可这次的消耗,却给粟裕留下了后遗症,使得他的身体状况变得越来越糟糕。建国后,由于身体等因素,粟裕错过了抗美援朝等重要的战事,没能继续在战场上展现自己的风采。

后来由于工作变动,粟裕也离开了一线部队,可他并没有放弃军事爱好。

粟裕始终致力于军事领域的研究,还经常根据自己过去的战役,总结出诸多的战斗方法,这些都成为解放军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资源。

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粟裕在建国后几乎很少会提起淮海战役,无论是访谈还是回忆,粟裕总是有意无意避开这个话题。

晚年的粟裕也开始撰写自己的回忆录,他将自己一生的主要战役都写了进去,唯独没有提起淮海战役,这让人感到十分不解。

粟裕曾对自己的妻子楚青表示:淮海战役的文章他不写,淮海战役的书他不读,淮海战役的电影他不看。其实粟裕坚持这样,也是能让人理解的。

淮海战役的另一位主要指挥者,那就是刘伯承,他在晚年也与粟裕一样,采取沉默。

对于诸多往事,刘伯承也选择闭口不谈,两位军神都默契选择这种做法,必然是因为他们一贯低调,加上特殊时期的影响。

当然,闭口不谈并不代表他们心里真的不在乎这场大战,实际上粟裕本人一直都忘不了淮海战役。比如在军事科学院讲课的时候,粟裕时不时会用淮海战役中的例子,给学员们上课。

他清楚记得当年每一场战斗,也一直都在总结着淮海战役中的各种教训与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粟裕对于淮海战役的沉默态度,也有了较大的转变。

国内一直都很重视三大战役的宣传,建国后就有许多专业人士开始以三大战役为原型进行文艺创作,后来在中央的支持下,相关部门也开始进行电影拍摄。

1978年夏,著名编导石征先为了淮海战役题材的创作,主动上门请求采访粟裕。

令人惊讶的是,粟裕没有拒绝这个请求,尽管当时他的身体已经不是非常好,医生都要求他不要过度劳累,但粟裕还是打起精神接受采访。

开始采访本来只有20分钟,但后续粟裕却来了一些兴致,并且改变之前态度,整个采访持续4个小时,粟裕开始谈论起淮海战役中发生的一些事情。

当时社会上对于淮海战役,一直都有着各种讨论,其中自然会产生各类流言——比如淮海战役的指挥者究竟是谁,这个话题就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石征先在采访的过程中,也谈到了这个话题,原本这在当事人面前,是比较敏感的话题。没想到粟裕还是回答了,他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指出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

粟裕的答复,让一旁的秘书 朱楹 感到有些紧张,他还特意扯了扯粟裕的衣袖,意思是希望老领导能不要再谈这样的话题。

因为这类的话题,之前就曾有不少当事人谈论过。虽然这样的话题容易引起误会,但好在这次采访进行得十分顺利,石征先也根据这些访谈资料,创作出了不少巨著,成为了战史的经典。

其实无论是粟裕,还是其他答复,本质上都没有问题,淮海战役从来都不是某一个人指挥的大战。整场大战从一开始就确定了两大野战军协同的思路,总前委的5人安排就是最好的证明。

整场战役总前委也不是包揽一切,中央以及后方都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可以说,淮海战役是整体努力合作的结果,总前委的五人都是主要指挥者。

不过正如毛主席所说的那样,这场战役中粟裕无疑是首功之人。

资料来源:「我只想完成粟裕将军的遗愿」:【淮海战役】为何遭重拍—— 石征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