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胡宗南的天下第一旅为何那么快就覆灭了?不仅因为战斗都结束了

2024-05-11历史

前言

胡宗南的「天下第一旅」,听起来名头相当的响亮,而胡宗南大有在西北的战场上一展身手的强烈愿望,只是没有想到,他的这支精锐中的精锐部他出师未捷,就被他的黄埔同学陈赓消灭在一个小山村里,

解放战争的西北战场

中国的山西是一个地理位置十分特殊的省份。东面的太行山将它与河北隔断,西面与共产党人的陕甘宁边区仅隔一条黄河。山西省军阀阎锡山也是个十分特殊的人物,在中华民国的国土上,他的山西省犹如一个独立王国,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诸多方面,他从来就没和蒋介石同心过,以至于他在山西省内修建的铁轨,都与相邻的省份尺寸不一,阎锡山以为这样一来就没人能随便进入他的山西。而正因为如此,山西虽然在战区划分上属于晋冀鲁豫野战军的作战范围,但在整个解放战争的进程中,这里的军事行动却始终与西北战场密切关联。

西北战场包括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在内,面积差不多占了中国版图的三分之一,是最为广阔的战场。国民党军各省的部队常驻在这片地域里之外,还有宁夏的马鸿逵和青海的马步芳,两个军事集团号称「马家军」,还有就是胡宗南的中央军嫡系部队。而我党军队在这片区域里兵力,一直没有超过五万人。军事力量对比非常悬殊,加之自然环境极其恶劣,致使西北地区的战争注定进行得格外残酷。

内战初起时,蒋介石没有力量顾及西北,陕甘宁解放区的晋绥联防军趁机向北扩张,占领了陕北无定河以南约五千平方公里的地区,并在这一地区建立起共产党地方政权——当时的共产党人不曾想到,正是这个不起眼的战果,在将来的解放战争进程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胡宗南的二十万大军气势汹汹进攻延安时,包括毛主席在内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等领导核心,得以回旋在这片干旱贫瘠的小小区域内。

攻占延安,那是胡宗南的最大梦想。

为此,他必须将山西境内的交通命脉同蒲铁路打通,以便在蒲铁路位于陕甘宁边区的侧后,建立一个大后方。这想得太美了,不过后来他真的占领了延安,走向了人生的巅峰,虽然那只是一座我军让出的空城。

胡宗南是浙江镇海一个办事员的儿子,中学毕业后当了几年国文和历史教员,由于父亲拆散了他与初恋情人,并强迫他与另一个陌生女子结婚,二十八岁的胡宗南离家出走。

报考黄埔军校时,由于身高不足一米六未被录取,得到军校党代表廖仲恺的帮助才得以入学。在黄埔军校的日子里,他逐渐成为蒋介石的心腹。

毕业后,从排长、副连长、营长,团长、副师长,直至三十一岁那年成为国民党军第一师中将师长。而后,他历任国民党军第一军军长、第十七集团军军团长、第三十四集团军军团长、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一战区司令长官。

一九四七年六月,胡宗南升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麾下有国民党军第一、第十六、第二十七、第三十、第三十六、第三十八、第四十、第七十六、第九十军,拥兵共计十一个军,兵力五十万之众,「西北王」的称号就是这么来的。

胡宗南在战场上遇到的是他的黄埔同学陈赓。

湖南人陈赓比胡宗南小七岁。他的祖父是当年湘军中赫赫有名的将军陈翼琼。毛主席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的时候,曾与其父陈邵纯有过交往,对这个声称把儿子陈赓「打发出去革命」的开明士绅印象深刻。

一九二三年底,陈赓考入黄埔军校,与他一起报考的同伴,是后来成为国民党军著名将领的宋希濂。陈赓闻名之处就是作战勇敢。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国共正式决裂,陈赓参加了南昌起义,一九三一年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十二师师长。

一九三二年秋天,陈赓作战中意外负伤,前往上海养伤,在养伤期间由于叛徒出卖而被捕。因为当年陈赓在战场上救过蒋介石的命,因此蒋介石以黄埔校长身份面见陈赓,并许以第三军参谋长和南京卫戍司令的高位,但是陈赓没有领情而越狱逃跑了。辗转到达中央苏区瑞金后,工农红军长征前他成为干部团团长。

【亮剑】剧中的旅长

一九三七年,陈赓出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也就【亮剑】里李云龙的顶头上司,他的部队被美国驻华参赞卡尔逊誉为「中国最好的一个旅」。

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结束后,陈赓则担任晋冀鲁豫军区太岳纵队司令员。当太岳纵队编入野战军后,陈赓顺理成章成为第四纵队司令员。

陈赓与胡宗南的战前布局

胡宗南的作战方针是:

「以肃清同蒲南段沿线共军,恢复铁路交通的目的,从第一战区派兵入山西,根据铁路沿线与第二战区进行南北夹击,从而一举攻破共军主力。」

七月三日,胡宗南部署整编第一师和九十师、整编二十七的五个旅,从运城出兵沿着同蒲路向北攻击。

十三日夜,陈赓的第四纵队突然间连续袭击了整编二十七师一部和整编第一师一部,国民党军立即收缩,退守闻喜和安邑。此时,位于山西北部的晋绥野战军贺龙部也发动了攻击,向南进攻的阎锡山部被迫北撤防御。陈赓抓住时机再次发动攻击,连续攻克赵城、洪洞等五座县城。就在陈赓部向北追击阎锡山部的时候,胡宗南紧急调集整编第一师一旅和整编三十师前出晋南,并亲自飞到运城坐镇指挥,重新开始了大规模北进。北撤的阎锡山部也停了下来,将第三十四军集结在介休附近,准备与胡宗南部一起对共产党军队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陈赓部处于南北两敌夹击之间,决定分少量兵力阻击北面的阎锡山的部队,而对南方胡宗南部,则动员地方武装和民兵迟滞他的北进速度,而将第四纵队主力集结隐蔽等待战机。

当年九月中旬时期,胡宗南部「陆陆续续到达临汾」,其部整编第一师一旅二团则形成孤军深入之势,率先沿着临汾至浮山的公路继续前进,位置逐渐突出。

这样的战机,陈赓岂能放过,立即命令第四纵队一部佯攻浮山,主力则合力围歼师一旅二团。

胡宗南的整编第一师一旅也不是泛泛之辈,是国民党军组建最早的部队之一,北伐的时候师长是黄埔教官刘峙。胡宗南正是在这支部队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一直从连长最后当到师长。这支部队由多年战斗经验的老兵组成,清一色的黄埔毕业生担任军官,因此号称「天下第一旅」。

一旅在抗战后经过整编,虽称之为旅,却保持着师的规模,一旅旅长授中将军衔,团为少将。该旅旅长黄正诚不但是黄埔出身,而且曾经去德国留过学,受过过德军正规的军事操典训练。看来对方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啊,两军交手的过程如何呢?

胡宗南部通讯密语被破解,对于我军而言对方行动变成明牌

陈赓不愧是干过特工的人,胡宗南部的通讯密语很快就被陈赓破解了,这密语有点像东北胡子的黑话,胡宗南部队代号组成方式是:

用该部上一级长官的名或字的第一个汉字,串联该部队长官的名或字的第二个字。例如:第一军军长董钊字「介生」,第一师师长罗列字「冷梅」,取「介生」中的「介」字,「冷梅」中的「梅」字,「介梅部」就用来代表整编第一师。

该部采用「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必需品来代表军事行动,比如前去警戒,就说去买酱。兵力规模也代号来表示,如:「三人组」代表一个连,「四人组」代表一个营,「五人组」代表一个团。

九月二十日,董钊和罗列的对话被陈赓在报话机中听到了,内容是:

「下一步行动要注意南边那个高地方。」

陈赓根据这句话的内容,作出判断:

「一旅要出动了,任务是策应攻占浮山县城。所谓南边那个‘高地方’,指的是塔儿山,是怕我们在那里设伏。」

接着,电话线里传来第一军军部话务员的聊天:

「你们过中秋什么都有,我们这里只有窑洞。」

第二天,罗列对一六七旅旅长李昆岗说:

「你们明天到浮山去买柴,临汾的人和你姐夫也去。」

接着,一六七旅旅长和代号为「姐夫」的二十七旅通了话:「你们去几个四人组?」

对方回答:「四个。」

破解出来的意思是,胡宗南攻占目标是浮山,临汾至浮山的公路是驻守的目标,北上打通同蒲铁路的方式就是以此为出击线。

对于陈赓而言,胡宗南编制的密语如同儿戏。如同斗地主看了对方的牌一样,一切都在陈赓的掌控之中。

陈赓与胡宗南的博弈结果,「天下第一旅」从此成为历史

此时,整编第一师一旅二团团长王亚武率部进至官雀村。

陈赓认为攻击时间已到,下令发起进攻。

四纵十一旅首先发起攻击。我军官兵拼死冲击,国民党军凶猛阻击,两强相遇勇者胜,这两支作战能力都非常强,他们部队撞在一起谁胜谁负很难预料。

双方最高指挥官胡宗南和陈赓心里都明白,「官雀村」一战是非常关键的胜负手,如果陈赓胜,把国民党整编第一师一旅二团歼灭了,会极大地增强我军的士气,同时也让胡宗南出师不处,极为泄气。

胡宗南也有自己的算盘,如能成功地救出二团,就可以借此役创造一个坚守待援的范例,让老同学陈赓充分认识到他胡宗南也不是吃素的。可是真正打起来的时候,陈赓的围点打援战术运用相当成功,不仅顽强阻击了胡宗南派出的两路援军,被包围的二团也很快被吃掉,且乱枪中击毙了二团少将团长王亚武。

战斗并没有就此结束,一旅旅部和一团也被陈赓包围在了陈堰村。尽管胡宗南派出的救援部队拼了老命往前突,还是没法靠近陈堰村。一旅旅长黄正诚急得,打了无数个告急电话。

初秋非常闷热,田野里高粱和玉米非常茂密,围攻一旅的我军战士从四面八方的青纱帐里汗流浃背地跑向陈堰村,干部们不断在队伍里喊话:

「不能让第一旅跑掉一个人!」

双方在陈堰村的战斗打得天昏地暗,村子里每一个院落都争夺得非常激烈,手榴弹的爆炸声、拼刺刀的喊叫声充满了整个战场,中间还夹拉着伤员的呻吟声。

一团的团长刘玉树被打得爬上了房顶,在房顶上跑来跑去指挥战斗,却一跟着摔了下来,被房下我军战士捉住。

死硬的刘玉树躺在地上被捉,嘴里还在大喊:「快把我枪毙了吧!我是国民党,你们是共产党,我们不共戴天!你们抓住我就算我倒霉!想消灭‘天下第一旅’,凭你们这几条烂杆子枪,梦想!」

当战斗到昏天黑地的时候,我军深得老百姓的爱戴,他们纷纷把自家的棉被拿出来浇上水,送给我军战士当抵挡子弹的「土坦克」。这正是民心向背的直接体现,国军打仗想不输都难。

陈赓在步话机里听见黄正诚向上级报告说:

「正与共军激战,蒋先生安然无恙。」

陈赓一想这「蒋先生」是哪路神仙,估计很重要,马上告诉正在指挥战斗的十旅旅长周希汉,要求他无论如何也要活捉敌军旅长黄正诚和那个所谓的「蒋先生」。第二天黎明时分,攻击陈堰村里的战斗结束,胡宗南的整编第一师一旅的副旅长和参谋长都被俘虏,可是旅长黄正诚和那个「蒋先生」确没见踪影。尽管有人报告说黄正诚已经被炸死了,但是陈赓不相信这样的传说,因为在不久之前才还听见黄正诚通过步话机求救于军长董钊。

天大亮了,被俘虏的一旅军官士兵被全部集中在一起,有一个自称是「书记官」的俘虏,他的打扮很不合时宜,非常可爱:

身上一身士兵衣服,而裤子却是将军裤,而且脚跨一双皮靴,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手也很非常白,一看就不是一般的官员。战士们立即认定这个人就是黄正诚。

我军战士告诉黄正诚:「我们司令员马上就到。」

黄正诚赶忙问道:「是徐向前吗?」

这情报工作做得真的很糟糕,仗都打结束了,黄正诚竟然不知对方的指挥官是谁。

当陈赓走过来,到黄正诚面前的时候。黄正诚尊称称陈赓为「黄埔老大哥」。

陈赓则对「蒋先生」感兴趣,问黄正诚「蒋先生」是谁?现在哪里?

结果答案原来是旅部院子里摆放的那几门山炮,令陈赓很是失望。陈赓又问到为什么没有使用这几门炮?黄正诚解释到:院子太小无法使用山炮。

陈赓指着站在自己身边的第四纵队十旅旅长周希汉说:

「这是我们的旅长,农民出身,是个‘土面包’,并没有进过洋学堂,是一位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旅长。你这位留过洋、受过西方军事学校教育的‘洋面包’旅长,今天可是被我们的‘土面包’旅长打败了。」

接着陈赓说:「你要明白,仗不是我们要打,是蒋介石坚持独裁,主动挑起来的。」

黄正诚听罢则一脸疑惑:「老大哥这话我就想不通了,校长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要搞独裁干什么?」,看来这位旅长真的是不闻政治了。

「天下第一旅」在四纵官兵的押解下离开战场,他们的脚下是共产党人的解放区的土地,五千七百名俘虏穿着美制军服,戴着美军帽子,在这条尘土飞扬的路上,向北方行进。

他们一路上不断受到中国农民的围观和嘲弄:

「你看这就是美国造的帽子,美国人养的兵,专用来杀咱中国人的!」

到天黑的时候,这些俘虏实在受不了了,纷纷扔掉了他们头上的美式军帽,请求我军发给他们人民解放军的帽子。可以看得见,用不了一周的时间,他们中间会有五分之四的人将成为我军的新兵。

自己的「天下第一旅」就这样被陈赓歼灭了,胡宗南痛苦难言。当然对于兵多将广的西北王而言,「天下第一旅」的覆灭并没有让他伤筋动骨,他仍然还有足够的兵力继续北进,不断地占领县城和铁路线上的要地,我军虽然能够给予进攻中的国民党军以局部的打击。可是解放区内的城镇和地盘依然在逐渐丢失和缩小,因此在解放战争初期,谁是最终的胜者?一般的人还真无法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