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67年,谁写信保刘少奇

2024-01-29历史

1967年,谁写信保刘少奇毛主席向章士钊询问对当前局势的看法,寻求他的意见。在签订双十协定后,毛主席对于是否立即离开陷入了犹豫。

许多被他感化的国民党人士纷纷劝他离开,但毛主席决定聆听他的老友章士钊的意见。

章士钊虽是国民党人,但面对毛主席的询问,他不敢疏忽,轻描"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毛主席看着手心,心中有了答案。

1945年10月11日,毛主席登机飞往延安,成功平安降落,粉碎了蒋介石的阴谋。章士钊何许人也?为何毛主席对他的建议如此重视?

他们之间有何故事呢?

1918年,毛主席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收到了导师杨昌济带来的好消息。北京大学的蔡元培等人正在筹备赴法勤工俭学,这对新民学会和其中的新青年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于是,毛主席开始积极筹备留学的相关事宜。然而,一个关键的问题浮出水面——缺乏足够的资金。

青年毛泽东通过对赴法留学经费的估算,发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五六百元。困难如同重山压在眼前,然而放弃并非唯一的选择。

章士钊对杨昌济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曾是他推荐杨昌济到北京任教。因此,当毛泽东携带求助信去拜访章士钊时,章士钊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

随后,章士钊立即发起了一场上海工商界名流人士的捐款活动。凭借他的影响力,最终筹集到了两万银元,并将这笔巨款全部交给了毛泽东。

毛泽东看着手中的钱,既惊讶又高兴,他无法相信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解决了困扰他已久的困境。此时,他对章士钊的善良举动和对革命的支持深感感激,这笔钱足够支持赴法学生的留学,甚至还能剩下一部分继续支持湖南的革命活动。

在章士钊的资助下,出国留学的蔡和森在途中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这与新民学会当初坚持让一部分青年走出去的初衷不谋而合,中国迷茫的前途终于看到了明灯。

1920年,蔡和森深入研习共产主义,直至如今掌握了其精髓,并在国内传播开来。这为湖南共产党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1921年7月,各地共产党员大肆宣传马克思主义,队伍日益壮大。在成熟的时机到来之际,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了她的正式成立。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上的其他党派不同,以其优良的作风和始终秉持的初衷,让民众看到了伤痕累累的中国崛起的新希望,也得到了章士钊的高度赞扬。

1922年,留学欧洲的周总理为了创建的共青团更好地投入革命队伍,再次向章士钊请求帮助,希望他能帮助将一部印刷机从法国运到德国。

章士钊夫妇和周总理一听说是为了革命事业,毫不犹豫地鼎力支持,立刻将印刷机运到了指定地点。在中国共产党面临重重困难和危机时,中国百姓的民心所向,成为了支撑其前行的力量。

1945年,虽然中国百姓成功赶走了外敌,但内战的威胁并未消失。蒋介石试图利用百姓对和平的渴望,假意提出与共产党谈判。

尽管毛主席清楚蒋介石的真正目的,但他仍然为了国家大计,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前往谈判。 核心思想:章士钊夫妇和周总理支持革命事业,中国共产党在困难和危机中得到百姓的支持,1945年的内战威胁和蒋介石的谈判请求。

蒋介石未曾料到毛主席竟然能够亲临,这完全超越了他的预期。之后他又有意想要扣押毛主席,却又始终犹豫不决。

如果不是因为蒋介石顾虑过多以及众人的建议,恐怕结果会截然不同。由此可见,章士钊的「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无疑是对当时情况的最佳选择,对于毛主席的处境来说也是最佳方案。

章士钊是共产党的大恩人,他之所以如此尽心尽力地帮助,正是因为他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革命的坚定信念。

1881年,章士钊诞生于湖南善化县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在家庭教育的熏陶下,他饱读诗书,展现出无畏的反抗精神。

1902年5月,身为上海【苏报】主笔的章士钊,在报纸上发表了多篇批评清朝的文章。他的挑战举动立刻引起了清政府的注意,报纸很快被查封。

然而,这位热血青年并未因此而气馁。他凭借坚韧的意志,与陈独秀等人一起创办了【国民日日报】,坚定不移地追求反清的目标。

1903年,章士钊再度投身【苏报】,正当他全力投入时,因报社发表的激进言论,引发清政府的打压。这次,清政府将矛头指向了文章的作者,包括章士钊和章太炎等人都被逮捕。

幸运的是,章士钊因为认识负责此案的俞明震,得以逃脱,但其他人却未能幸免。出狱后的章士钊并没有停止他的脚步,他拿起笔,再次为革命发声。

在封建旧社会的框架下,革命的道路并不平坦,章士钊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但他从未停下过脚步。在1904年,爱国人士计划在湖北、南京等地发起起义,但由于章士钊等人被捕,起义未能如期举行。

章士钊在历经磨难后,被保释出来,但他知道,这还远远不够,他需要先去日本避难。

1907年,章士钊决定前往英国留学。虽然身在国外,他依然心系国家的命运。他在国外看到和学到的各种政治学说被他写成文稿,并在国内发表,这一举动使许多国内学者开阔了视野,引发了更广泛的思想。

1911年,应孙中山先生的邀请,章士钊回国并主持了同盟会机关报【民立报】的相关事务。虽然章士钊在日本留学时就听说了同盟会,但他并没有选择加入,这也是一种缘分的延续。

然而,这种缘分因为同盟会内部的分歧而结束。 尽管离开了一个发表的舞台,章士钊仍然活跃在不同的报刊中,甚至因为声讨袁世凯而再次陷入困境,只能暂时逃到日本。

1915年,蔡元培邀请章士钊加入北京大学,开启了他的教学生涯。在此期间,他身兼数职,如图书馆主任和国会众议员等。

1924年,段祺瑞临时执政官邀请章士钊北上协助。尽管章士钊的观念和手段备受争议,但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他为陈独秀辩护的事件。

1932年10月,陈独秀等人为抗议国民党政府而被捕,章士钊公开为其辩护。

在那个人人自危的时代,陈独秀目睹曾经并肩作战的朋友被投入监狱。章士钊没有考虑自身的安危,主动站出来为陈进行辩护。

法庭上,章士钊的无罪辩护词慷慨激昂,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热血沸腾。这个事件立刻引起了各大报刊的关注,争相刊载。

从章士钊的经历来看,他是近代最早觉醒的革命家之一,将自己的热情和热血奉献给了革命事业。因此,他与共产党产生联系就不足为奇了。

在新中国成立后,章士钊被选为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并一直全心全意地工作。在这个特殊时期,许多人都受到了影响,章士钊也不例外。

然而,尽管面临困难,他仍然决定替别人发声,这种无私的精神实在值得敬佩。1967年1月,一场针对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的浩劫开始。

这主要是因为刘少奇和毛主席在某些思想上有分歧,导致毛主席对他的信任度降低,再加上有人在一旁煽动,特殊时期再加上风向的偏颇,刘少奇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困境。

许多人非常关心刘少奇的命运,章士钊就是其中之一。

在特殊时期,章士钊深切体会到了磨难的滋味。起初,他的家也被抄了。他珍藏的宝贝被破坏了不少,这让这位研究者深感痛心。

为了倾诉愤怒,章士钊立即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讲述了他所经历的这一切。章士钊一直是毛主席非常尊敬的人,他对主席当年的恩情和帮助始终铭记在心。

更加巧的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婚姻就是他牵线搭桥的,而且他的养女章含之还是毛主席的英文老师。

当年毛主席向章士钊借了两万元,后来毛主席提出分十年偿还。章士钊摆摆手说不用还了,但毛主席还是每年从稿费中抽出2000元交给秘书送到章士钊家中。

毛主席看到章士钊的信后,立刻批示周总理对其予以保护。有了毛主席的照顾,章士钊才得以安享晚年。

尽管章士钊已经退出政治舞台,但他关注着国内外局势。每当听到窗外的风声,他都会为刘少奇的命运感到担忧。看着共产党取得胜利,人民过上安稳的生活,他希望这种局面不会因为某些事情而打破。

怀着沉重的心情,他分别写信给刘少奇和毛泽东,希望毛泽东接受刘少奇的道歉。在严肃的问题面前,在特殊时期面前,恐怕只有章士钊敢站出来劝谏毛泽东。

毛泽东知道章士钊关心国家的命运,希望他们能够齐心协力。他回复了一封信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章士钊一生关心国家的命运,不怕面临的后果,这是非常值得钦佩的。

正是因为有了像他一样始终坚持革命、坚持初心的人,新中国才能展现出全新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