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尼克松点名要看39军,周总理感觉奇怪,毛主席:他还是不服气

2024-01-22历史

尼克松要看39军,周总理奇怪,毛主席:他还是不服。

评价一支军队的战斗素养,不仅要看其是否取得胜利,更要看其是否能够赢得对手的尊重和认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中国志愿军39军就是这样的军队,他们在血与火的考验中锻炼出钢铁般的意志,不仅赢得了战争,更赢得了对手的敬佩。

当时的美军曾狂妄地宣称要在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但却在39军的打击下败下阵来,这正是这支军队战斗素养的高度体现。

危险的气氛正在边境线上蔓延,中共中央立即下令——命39军军长吴信泉率军前往朝鲜。这支曾被麦克阿瑟誉为「可怕的敌人」的军队,让美国军方深感震撼。

甚至在战争结束20多年后,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还特别要求亲自见见这支传说中的39军。对于尼克松的这一请求,众人都感到困惑,就连周总理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听到这个消息,毛主席微微一笑:

在1950年11月1日的云山地区,第39军与美军和韩军狭路相逢。39军的士兵们憋着一股劲儿,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的敌人,一心想要展示中国军人的威风。

而韩一师原本打算经由云山地区,穿插至朝鲜北部进行支援。然而,号称韩国本土最精锐部队的韩一师,没有意识到在不远处,已经有无数双冒着火焰的眼睛在监视着他们。

39军的士兵们突然发动突袭,就像神兵天降一样。韩一师后知后觉,甚至还未看清子弹从何而来就已经倒下一片。

在阵阵哀嚎声中,韩一师很快就溃不成军。不堪一战的韩一师丢盔弃甲,战力尽损。39军趁势对云山阵地展开合围。

在美军与韩军换防的节点上,我们抓住时机,发动了总攻。终于,我们有了与美军一决高下的机会。密集的枪炮声在耳边回荡,这场艰苦的战斗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夜。

美骑第一师八团三营被我军全部歼灭,其他参战部队也遭受了严重损失。而这场战斗,不仅粉碎了韩一师东进的战略计划,还为我军第40军全歼韩六师铺平了道路。

更为重要的是,这是自八国联军侵华以来,中国军队首次正面击败了美军。

这场胜利不仅让我们感到痛快淋漓,背后更蕴含着深远的含义。百年来的屈辱已经成为过去,亚洲的雄狮已经觉醒,39军用实力向美国军队证明了这一点。

这仅仅只是39军「封神之路」的第一步,他们在向云山东南方向发起进攻时,发现了正在撤退的美军小部队和坦克。

志愿军战士们果断利用道路两侧的滚石切断了美军的退路,并在不远处的三滩川西岸,发现了美军的四架飞机。

39军的勇士们在朝鲜战场上展现了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他们对守备部队发动突然攻击,让仓皇应战的美军守备部队无暇应对,最终被顺利击退。

在这次战斗中,他们不仅缴获了飞机,还将被视之为「陆地巨无霸」的坦克成功摧毁。勇士们毫不畏惧,以爆破筒破坏着美军坦克的履带,展示了他们强大的战斗技巧和坚定的决心。

他们的英勇表现,无疑是朝鲜战场上的一大亮点。

失去履带的坦克就如同被束缚的巨龙,无法展现其真正的实力。美军引以为傲的自动化部队如同被封印一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39军的战士们将胜利收入囊中。

在11月27日的第二次战斗中,39军的一个营成功包围并歼灭了美军25师的一个连。面对我军猛烈的攻势,全连115人集体缴械投降,这是朝鲜战场上唯一一次,美军一个完整的连级建制在军官的带领下向我志愿军投降的盛况。

这件事件使美国军方高层大为震动,值得深思的是他们将这次「屈辱性投降」归咎于一个全部由黑人组成的连队,从此之后,美国部队再也没有过全黑人的单独编制。

同年12月5日,依然是充满斗志的39军首先攻入平壤,并承担起保护平壤的重要军事职责。在次年1月,仍然是39军的部队率先攻入汉城,赶走了占据总统府的美军,成功收复了汉城。

这支在朝鲜战场几乎没有败绩的军队,其卓越表现引人注目。如果要了解他们的真实价值,不妨问问麦克阿瑟和李奇微。

前者军事生涯的最大挫折就是败在39军手下,而李奇微同样用「最坚强」来形容39军。

39军,中国军人的象征,他们在朝鲜战场上展现出了坚韧的战斗精神,用血肉之躯和坚定的意志,打败了自命不凡的美国军队,让他们品尝到了失败的苦涩。

同样在跨国作战中,美国的「最强王牌」部队也始终被39军压制。这种不寻常的场景在美国军史上并不常见,这也使得以39军为代表的中国军队引起了美国高层的注意。

美国在朝鲜战场上的惨败消息迅速传遍全球,各国领袖对39军的胜利都感到惊讶不已。而美国的杜鲁门和尼克松最想了解的就是他们的胜利秘诀。

到了1966年,美国远东事务助理国务卿威廉·邦迪提到了与中国接触的可能性。这一变化也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进入修复和缓和的新阶段。

在中苏关系恶化之际,世界格局悄然发生了变化。作为「世界警察」的美国政府意识到,与中国对抗并非明智之举。

1969年,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他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包括取消对中国的贸易管制、开放旅游通道,并停止了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的巡逻行动。

这些信号都预示着,中美关系已进入一个需要重新定义的拐点。

1971年4月,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了「乒乓外交」计划,一场旨在推动中美关系的「双向奔赴」的会面因此诞生。

1972年2月21日,美国时任总统尼克松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现身,周恩来总理亲自接待。自此,中美关系开始逐渐破冰,尼克松按照既定行程在中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访问。

然而,在这次访问中,令人惊讶的是,参观军队这一外交环节对于尼克松来说并不平常,他直接点名部队番号,这可谓是史无前例。

经过深思熟虑,周恩来向毛泽东主席汇报了这一情况。毛泽东听后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问道:「尼克松在美国海军服役过吗?」

周恩来回答说:「他曾在海军服役,1946年已退役。」毛泽东继续解释说,其他在场的国家领导人听完后,明白了尼克松为何特别想参观39军。

尼克松作为擅长军事和政治的领导人,希望能亲眼看到毛泽东授权的39军。最终,尼克松如愿以偿见到了传说中的39军。

尽管距离朝鲜战争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那批老兵也已经退役,但39军的精神却得到了完美的继承。39军的官兵们目光坚定,军容严整,展现出一股充满肃杀之气的强大战斗力。

尼克松虽然只是看到了39军的下属部队,但他的神情依然变得严肃起来。我们无从得知当时尼克松内心的想法是什么,但值得一提的是,尼克松访问中国之前,曾经担任英国元帅的蒙哥马利也曾访问中国。

军人的直觉让他对中国军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提出参观部队的要求。英国人向来以高傲著称,他们一直认为中国军队在朝鲜战争中的胜利只是侥幸,完全是因为美国远程作战的优势。

因此,蒙哥马利对中国军队的战斗素养并没有多大信心。但是,当他亲眼看到中国部队的刺杀训练,并与上将杨勇饶有兴趣地进行了一场单兵速射比赛后,英国元帅发出了「我要警告我的同行不要与中国的军队在地面上交手」的感叹。

从不被理解到全面击败、从朝鲜战场到日常训练、从蒙哥马利到尼克松,中国军队的这条证明之路走得扎实且坚定,也堂堂正正地为自己正名。

中国军队的独特魅力,源自于其无可匹敌的强大自信。我们从不主动挑起战争,但热爱和平的军队对任何来犯之敌都不会有丝毫畏惧。

正如毛主席所言,无论是蒙哥马利还是尼克松,其实都是不服气的。与其藏着掖着,不如亮剑出鞘,在可见的实力和自信面前,任何不服气都将失去存在的理由。

这份魅力和自信,就是我们军队无法抵挡的吸引力。

蒙哥马利在参观军队后,又游览了许多地方。回国后,他在与同事交谈时,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秘密。无论他到过军营还是其他场合,人们在开口说话之前总不忘加上一句。

这个发现让蒙哥马利深感震撼:民众自发的爱戴和认可,是一种无法抵挡的力量,它能打破一切束缚,创造出惊人的能量。

经历过二战洗礼的中国,有着西方和欧洲国家所不具备的核心要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都处于战后重建的发展阶段。

然而,中国能够做到「开局一把烂牌,最后打出春天」,这种能力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国家所没有的。当尼克松看到39军的精神风貌时,他可能会沉默不语,因为意识形态的统一所带来的质变,胜过任何说教和暴君式的统治。

真正的强者不会自吹自擂,他们知道,要征服,首先要强大自己。在这方面,中国交出了一份近乎满分的答卷。

在讨论中国军队为何总能在看似不可能的情况下取得胜利时,尼克松总统和蒙哥马利元帅似乎忽视了一个关键因素——任何丢掉正义的战争,无论其借口多么堂皇,都不会得到民众或国际舆论的支持。

即使是曾经坚定的盟友,一旦涉及个人利益,也可能会站在对立面。结合毛主席的「不服气」理论,中国军队始终坚持和平,这也是他们战无不胜的关键所在。"

正义之师"不是自己封的,而是需要得到广泛的认可。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种力量能够笑到最后,那就是拥有四大核心的国家。这四点,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时期,都是不可或缺的。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印记。那些曾经的记忆,虽然被尘封,但并未被遗忘,它们只是静静地等待,注视着世界的变革和发展。

回忆过去,以毛主席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中国军队也打赢了一场又一场以和平和正义为出发点的战争。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承先辈的意志和遗志,无论是军队建设还是其他领域的发展,都将坚定不移地向前迈进。中国志愿军39军为我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那份力量也将一代代传承下去。

真正的信仰,是只属于中国的中国红,那是别人永远无法复制和带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