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毛主席为何没有考虑让刘伯承挂帅?

2024-04-21历史

1950年10月,志愿军成立,毛主席酝酿了好几位司令员的人选,最初是第三野战军的粟裕,粟裕身体不行,去不了,然后毛主席考虑第四野战军的统帅林彪,林彪的身体也不好,去不了。

最后,毛主席只能选择第一野战军的统帅彭德怀了。奇怪,毛主席为何漏了第二野战军的司令员刘伯承呢?为何不考虑让刘伯承挂帅出征呢?

毛主席作为一代伟人,非常了解他的部下们,不考虑刘伯承,并不是因为刘伯承的水平不行,而是因为刘伯承的确不适合当志愿军司令员。

首先来说,刘伯承的年龄太大,他比毛主席还大1岁,当时已经58岁。 有人可能要说了,58岁其实也不算大,彭德怀也不过比刘伯承小6岁而已,6岁并不是一个很大的年龄差。

52岁的彭德怀可以,58岁的刘伯承同样可以。问题是,刘伯承的身体还非常不好,戎马一生,他负伤很多,不像彭德怀那么幸运,尤其是失去了一只眼睛,仅存的一只眼睛的视力也在下降。

对于一名统帅来说,眼睛非常宝贵,如果视力有限,就没法看地图,无法适应频繁来往的电报和战报,势必影响指挥作战。战争是无情的,彭德怀在朝鲜,是夜以继日的工作,根本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而夜间工作,对于刘伯承的眼睛来说,肯定会吃不消的。

其次,刘伯承已经另有重任。几乎是在彭德怀被任命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的同时,刘伯承急匆匆从大西南赶到北京,肩负毛主席交付的一项重任,那就是筹建陆军大学。

搞军事教育,是刘伯承的夙愿。为此,他主动要求辞去所担任的行政职务,全身心地去办学。毛主席批准了。抗美援朝战争打响,急需大批能适应现代化战争的军事人才,中央拟筹建陆军大学。

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聂荣臻和罗荣桓都不约而同想到了刘伯承,这个事情非刘伯承莫属。 刘伯承收到毛主席的急电后,非常高兴地说,君有命,不俟驾而行,很快来到了北京。

到11月份,刘伯承正式被任命为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军校筹建,从选址,到选人,到拟定各种章程,工作量非常大,刘伯承是一个举轻若重的人,事无巨细,忙得不可开交。

办好军校,才能不辜负毛主席和中央的重托,刘伯承殚精竭虑,夙夜匪懈。有鉴于此,毛主席自然不会考虑让刘伯承挂帅出征了。

还有最后一个因素很关键,那就是统帅和部队的关系。志愿军最初成立,参战部队都是第四野战军的,林彪的老部下。所以说,让林彪挂帅那是最合适的。

林彪去不了,彭德怀也行,因为彭德怀当过红一方面军司令员,也当过陕甘支队司令员,还当过八路军副总指挥,所有八路军的将军们,都可以说是彭德怀的部下。

比如第38军的军长梁兴初,第39军的军长吴信泉,第40军的军长温玉成,第41军的军长吴瑞林等等,在东北战场,他们是林彪的老部下,要在八路军那里论,他们又都是彭德怀的老部下。

相比而言,刘伯承统率的部队就比较单一,抗日战争时期是129师,解放战争时期是第二野战军,志愿军最初的几位军长,和刘伯承的渊源都不深,没有归他统领过。

如果让刘伯承来指挥这些部队,他们未必能够适应。刘伯承指挥作战,是讲究战术的,每一仗该不该打,该如何打,都经过仔细筹划和计算。猛然间,那些将领们未必能够领会。

将帅之间相互不熟悉,不适应,这个仗就很难打。毛主席知人善任,所以没有考虑让刘伯承挂帅去朝鲜。

刘伯承虽然没有挂帅,虽然自始自终都没有去过朝鲜战场,但是他领导的军事学院,为志愿军输送了不少优秀学员,这些学员到了朝鲜战场都顶了大用,这也算是刘伯承为抗美援朝战争做出的一个贡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