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史上最特殊的阅兵:德国兵临城下,斯大林为何却在红场举行大阅兵

2024-01-24历史

德国在1949年10月底发动全面进攻,投入162个师、300万兵力、3400辆坦克、7000多门大炮和数千架飞机。

由于苏军没有进入战备状态,因此遭受了重创,被迫连连后退,伤亡惨重。

斯大林在危机时刻仍决定完成阅兵仪式,这让大家感到惊讶。在德军逼近莫斯科,前线的士兵还在与敌人浴血奋战的情况下,他坚持让部下执行命令,直到阅兵仪式结束。

斯大林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对战局有何影响? 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开始实施扩军备战计划,积极向外扩张。

他首先攻击的是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这两个国家因在国际上没有太多话语权,只能接受领土被占领。英法等大国虽然口头抗议,但并未采取任何阻止措施。

斯大林为了在德国可能对苏联发动攻击时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向希特勒展现了「友好」的态度,而希特勒也为了在攻占波兰时避免意外,决定先与苏联缓和关系。

这两个原本敌对的国家因此签订了一纸所谓的互不侵犯条约,令全世界感到惊讶。虽然双方进行了一些看似友好的交易,例如苏联提供石油和原料给德国,而德国也提供高科技给苏联,但这无法消除他们之间的猜疑。

在二战初期,随着战局的恶化,德军在希特勒的领导下,连下数城,包括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随后,6月22日,他们又攻下了法国。

然而,英国拥有强大的海军和空军,希特勒被迫转向新的目标,那就是苏联。在侵占芬兰的战争中,苏联投入了大量兵力,结果损失惨重,国际声誉受损。

因此,希特勒认为他能够轻易地控制苏联,获取大量的奴隶劳动力,抢夺石油,而英国可能会因为无法抵抗而选择投降。

当时,希特勒过于自信,认为自己是军事和政治的天才,因此才敢如此大胆地扩张。

在12月18日签订"21号指导"后,希特勒迅速将320万名士兵部署在苏德边境,并派遣侦查飞机进行勘察,同时在东线储备了大量的军事物资。

不久后,德军在罗马尼亚-苏联边境部署了68万人。然而,让人惊讶的是,斯大林的多疑性格在这里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他一直坚信两国之间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因此他认为希特勒不会这么快就背叛他,而是会选择先去攻打英国。此外,德国还一直假装这次军事调动是为了防御。

因此,斯大林选择不采取行动。然而,这样的决定导致他完全措手不及。

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希特勒与他的军中统帅们在战略上产生了分歧。他主张先攻占乌克兰和波罗的海地区,再转向莫斯科。

然而,就在他们纠结时,意大利军队在希腊遭遇惨败,导致他们不得不分出部分兵力前往支援。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希特勒终于开始与苏联进行对战。

他想用闪电战快速占领苏联,于是他命令北方集团军群进攻列宁格勒,南方集团军群进攻乌克兰和高加索高地,而中央集团军群则瞄准莫斯科。

到1941年9月,德军已经相继攻占了白俄罗斯的明斯克和乌克兰的基辅,下一步就是全力进攻莫斯科。此时,希特勒信心满满,认为夺取莫斯科只是时间问题。

在战争爆发后,苏联政府立即命令在莫斯科西部的防线迅速构筑工事。同时,朱可夫元帅也从中亚和远东地区紧急调动兵力,誓死保卫莫斯科。

尽管他们做出了顽强的抵抗,但最终还是被德军强势突破,苏联红军应变不及,先前部署的防线迅速崩溃,死亡的士兵数以千计。

到了10月中旬,苏联进入了秋雨季节,道路变得越来越泥泞,这使得德军的进攻变得困难,而苏联的防守也变得十分艰难,双方陷入了僵持状态。

在此期间,朱可夫元帅立即从各地抽调兵力,并将富有作战经验的将领派往莫斯科的各主要方向。尽管莫斯科市民感到害怕和恐慌,但他们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开始积极组织民兵师和工人营,加强防御工事的建设。

在紧急情况下,莫斯科军区司令和空军司令立即赶往统帅部向斯大林报告战斗情况,寻求下一步行动计划。斯大林冷静地询问是否要在这个慌乱的时刻举行阅兵仪式。

一名将军犹豫了一下后表示反对。斯大林听后,慢慢放下烟斗,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必须准备阅兵,找到所需的部队,炮兵总局会提供炮兵支援,坦克也会到位。」

斯大林在面临德军大举入侵的紧急时刻,仍然决定举行红场阅兵,这种行为不禁让人大跌眼镜。然而,实际上,斯大林这个决定的背后,是出于他对前线士兵们的关爱和激励,他希望通过这个行动,告诉士兵们,他们并未被抛弃,前线的战败只是暂时的,他们需要被激励,他们需要知道,国家在背后支持他们,他们不是孤军奋战。

同时,斯大林也希望通过这次阅兵,向全世界宣告,苏联军队的强大,以及苏联人民的坚强决心,以此震慑敌人,鼓舞士气。

11月6日晚11点,受阅部队的指挥员们才接到命令,而在11月7日早上5点,莫斯科的群众代表才受邀来到红场。

那天,莫斯科下起了鹅毛大雪,天气十分寒冷。群众代表和记者们穿着厚厚的棉衣,围在马雅可夫斯基地铁站周围,期待见证这一伟大的盛事。

早上8点左右,阅兵仪式正式开始。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参加阅兵的队伍有莫斯科第2步兵师的一个团,伏龙芝第332师的一个团,莫斯科海军步兵兵营,还有骑兵和坦克部队等等。

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部队,尽管他们的步伐不像以往那样整齐,但是在很多人看来,他们都是值得赞扬的勇士。 听着那一声声洪亮而又高昂的「乌拉」,看到战士们穿着暖和的衣服,斗志昂扬,民众们也顿时觉得,如果在此之前,他们还没有信心,那么在这之后,他们也可以确信,他们将为国家和人民而战,无畏无惧,勇往直前。

斯大林坚定地走向麦克风,发表了振聋发聩的演讲:「红军和红海军战士,指挥官和政治工作人员,游击队队员,全世界都在注视着你们,期待你们消灭德国侵略者的力量。你们正在进行解放战争,正义之战,为彻底击败德寇而战,为我们的祖国自由和独立而战!」

他的低沉而有力的声音回荡在莫斯科城的上空,引发了全场群众和受检部队的高呼:「伟大的斯大林乌拉,伟大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乌拉!」

接着,全场又一起唱起了雄壮的国际歌。这场盛事通过电波传向了苏联的各个地区和全世界。

希特勒在城外等待,听到红场的动静后,他怒不可遏。他召唤空军轰炸机联队司令,命令他们立即准备出击。然而,早在阅兵仪式进行时,莫斯科近郊的机场就已经有500多架飞机处于一级战斗准备状态,高炮射手们也随时保持着警惕。

一旦德军的飞机进攻,他们就会立即反击,其他轰炸机只能撤退。在11月15日,希特勒再次发动对莫斯科的进攻,但他不再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莫斯科已经进入了冬季,气温骤降,甚至达到了零下40度。

德军战线过长,补给不足,无法在严寒的冬季条件下进行充分的准备,只能被活活冻死或冻伤,枪支无法打开,飞机和坦克也无法正常启动,最终被迫停止所有军事行动。

然而,这场保卫莫斯科的战役意义重大,不仅为接下来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奠定了基础,也让英法美等国家认识到,必须与苏联团结起来,才能真正打败法西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