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许世友和王树声谁更应该评大将?许世友战功大,但王树声资历高

2024-07-24历史

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关于许世友和王树声谁应荣获大将军衔的争议引起了广泛关注。许世友以其卓越的战功而自豪,对仅被授予上将的军衔表示了不满,他坚信自己的资历和战功足以跻身大将之列。而王树声,作为红军时期的资深将领,在资历上稍胜一筹,特别是在红四方面军的代表性上更为突出。

许世友和王树声,两位出生于1905年的红军将领,于1927年共同参与了黄麻起义,加入了红军的行列。他们在红军时期均表现出色,许世友历任团长等要职,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而王树声更是升任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及第31军军长,成为红军中的高级将领。

抗日战争时期,许世友出任八路军129师386旅副旅长,与王树声一同为抗日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尽管王树声在职务上稍高于许世友,但两人在抗战中的贡献都是不可磨灭的。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许世友和王树声继续担任要职,为解放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许世友担任过华野9纵司令、胶东军区司令、山东军区副司令等职务,而王树声则是中野1纵司令、鄂豫军区司令、湖北军区副司令等职务。两人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都令人瞩目,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许世友对自己的军衔表示了不满。他坚信自己的资历和战功足以跻身大将之列,认为自己的贡献和地位与某些大将相当。然而,军衔的评定并非只看战功和资历,还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除了品德、能力和资历外,授衔时还需要考虑「山头」平衡原则。这意味着在评定军衔时,需要考虑到各个部队和地区的代表性。在十位大将的评定中,每一位大将都代表了不同的部队和地区,他们的入选都是对各自部队和地区的认可。

陈毅将军虽然已离开军队,但因其代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新四军和第三野战军等重要「山头」,而荣获元帅军衔。同样地,王树声作为红四方面军的代表,其历史地位与贡献使他成为大将的合适人选。他的入选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认可,更是对红四方面军的尊重和肯定。

因此,尽管许世友在战功上可能稍胜一筹,但在资历和代表性方面,王树声更具优势。授予他大将军衔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认可,更是对整个红四方面军的尊重和肯定。这场关于军衔的争议虽然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最终也得以平息。许世友虽然未能如愿以偿地获得大将军衔,但他对中国革命事业的贡献和地位是不可磨灭的。他的精神和事迹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