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人民庄严宣告:「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当天的庆典足足让北京新华广播电台转播了六个半小时,然而,就在这场举世瞩目的伟大庆典的背后,却发生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庆典前十多分钟左右,毛泽东秘书叶子龙突然发现主席胸前的「主席代表证」不翼而飞……
一张代表证,牵动众人心
毛泽东胸前的代表证是中央办公厅科长钟灵精心设计的,作为当时有名的书法家,他替毛泽东及其他六位副主席精心设计了别具一格的代表证。
在一条小小见方的红绸带上,钟灵用规规矩矩的仿宋体清楚地标明着七人的职务和姓名,其中,职务字体要比姓名的字体稍大一些。
然后再在上面撒上金粉,而毛泽东的那根红绸带还专门使用了烫金工艺。
然而,就在三点准时举行的开国大典前夕,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还在勤政殿举行了一次短暂的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
会议期间,毛泽东秘书叶子龙在不经意中突然发现,别在毛泽东胸前的「代表证」竟然不翼而飞了。
当时他还以为大典临时作了调整,但当他看见其他六位副主席胸前都整齐地别着「代表证」时,叶子龙一下傻眼了, 毛主席的「代表证」肯定在不经意间弄丢了。
这一惊非同小可,叶子龙深知,天安门城楼上,来自苏联的记者已翘首以盼,他们将用彩色镜头记录下开国大典的全过程。
而作为一号主角的毛泽东自然会成为全场最为关注的焦点,若届时主席胸前空空如也,那将会是历史永久的遗憾。
于是,叶子龙悄悄走出勤政殿,他以最快的速度骑上吉普车,火急火燎地找到了正在天安门为庆典做着最后准备的钟灵。
当钟灵听到主席「代表证」遗失的消息后,也大为吃惊,眼看庆典就要马上举行,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在卫士的护送下,钟灵很快赶回中南海工作室,迅速地找出一根红绸带,熟练而快速地写好「毛泽东」「主席」五个大字, 然后又撒上金粉,不带它完全干透,便急匆匆地交给叶子龙。
而此时,距离下午三点仅剩十分钟了!
彼时的毛泽东正开完会议,跟随几位领导人缓缓从勤政殿走出,乘车前往天安门城楼参加典礼。
当时,毛泽东率领着几位领导人放弃了为他们准备好的电梯, 选择了徒步攀爬通往城楼顶端的一百级台阶。
当叶子龙气喘吁吁地赶到天安门城楼下时,远远瞧见毛泽东已经走了一大半路程,为了照顾长者,毛泽东总是走走停停。
叶子龙真的要感谢这个微小的细节,正因如此,他才得以三步并作两步地来至毛泽东身边,将重新制作的「代表证」给主席佩戴在左胸口袋的上方,以致及时弥补了这个历史性遗憾。
当时的这一幕,正好被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的镜头捕捉到, 镜头中,身穿军装、年轻的叶子龙快速拾级而上,将「代表证」工工整整地别在毛主席的胸口处。
正如这天的天气一样,上午还在飘着朦胧细雨,下午北京的天空变得晴空万里,天安门城楼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这次万众瞩目的共和国庆典注定是圆圆满满的。
佩戴代表证被油画记录
为了能够记录下这个对于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意义重大的时刻,后来革博还特意组织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绘制了一系列关于新中国的油画。
其中【开国大典】这一重要画作则交由董希文绘制。
董希文通过照片及影像资料了解到盛典场景,但由于并没有方方面面都拍摄到,所以很多珍贵的画面并没有被保存下来。
董希文只能靠后期的想象将开国领导与群众的画面拼凑在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董希文还在草图中地将原本应该在毛泽东右前侧的一个大红柱子抽掉了,这一视觉的拓展使得广场顿显阔大,也为整张画奠定了恢弘的气势。
虽然后期被建筑大师梁思成指出:「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是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
【开国大典】这幅巨作带我们穿越回到了那个特殊的日子,主席衣冠整洁、佩戴代表证,在天安门前庄重讲话,身后站着一批开国功臣们。
而在广场上,密密麻麻站着许多人民群众,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每个人脸上都神色坚毅。
举国欢庆日,彪炳千秋史
庆典在即,别好「代表证」的毛泽东精神矍铄,健步登楼,紧随其后的朱德总司令、刘少奇,接着是宋庆龄等六位副主席以及其他领导。
那一天,大家都喜气盈盈,脸上洋溢着微笑,时不时还交谈几句。
天安门城楼此时也被装扮地格外庄重,城楼上方红色横幅格外醒目,上书:「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
城楼正中悬挂着毛泽东同志的巨幅画像,画像两侧各置一副红底白字的标语。
左侧写的是:「中央人民政府万岁」。
右侧写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但与现在有所区别的是,那时的天安门城楼并未悬挂国徽,开国前夕,通过全体中央委员审核通过的只有国旗、国歌、国都、纪年等四项决议。
八盏巨型宫灯在宽广的天安门广场上熠熠生辉,长长的流苏在风中翩翩起舞,仿若楚楚动人的美女一般,欢庆新中国的到来。
其实,建国前夕,过于开国大典的举行地点,庆典筹备方事先做了两套方案, 除了天安门城楼外,他们原本还打算让庆典在北京西苑机场举行。
所给出的理由是:西苑机场场地开阔,不像天安门城楼一样,靠近市区,需要临时阻断交通。
但是,如果在那里举行庆典的话,需要临时搭建两到三个看台,工程量巨大,而且还赶不上天安门城楼的雄伟壮观。
这两套方案经周恩来亲自审查,写下自己的意见后,再由毛泽东、朱德、刘少奇过目,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将开国大典及阅兵仪式定在了天安门广场。
此外,大典之所以选择在下午3时,主要是考虑到国民党飞机的突袭。
按照以往规律,这些飞机都习惯上午起飞,下午则基本不动,当时在北京郊外,我军早已备好了一排排高射炮群,一旦发现异动,立即投入战斗。
另外,为慎重起见,华北军区还安排了战斗机,不间断地在空中巡逻,以保障开国大典的顺利举行。
当时由于交通不便,住在北京郊外的群众在十月一日当天,起了个大早,花了几个小时时间,步行来至天安门,路途较远的就坐火车,一路劳顿,十分辛苦。
但是,到达天安门广场后,几万群众情绪高昂,相当亢奋。当时,他们席地而坐,等候伟大革命导师毛主席的出现。
午饭的时候,大家都领到了三颗糖与两个梨子,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能有这样的待遇,已经算是高规格了。
当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现在城楼上的那一刻,一首由军乐队奏响的【东方红】自城楼上方悠扬传出。
扩音器内也同时传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女播音员丁一岚、男播音员齐越的兴奋的声音: 「毛主席来啦!」「毛主席健步登上天安门城楼啦!」
广场上的群众闻此消息后,顿时欢腾起来,他们纷纷鼓掌,齐声高呼:「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声音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在湛蓝的天空中久久不息。
广场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彩旗迎风招展,在阳光的辉映下分外妖娆。
下午三点整,当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用高亢嘹亮的声音宣布庆典开始后,雄壮的国歌被军乐队奏响,响彻云霄。
毛泽东站在麦克风前,他微笑着环视广场四周,向群众频频挥手致意,也向主席台就座的委员和外宾们投去喜悦的目光。
接下来,永载史册的历史性的一幕便发生了。
毛泽东主席用高亢而浓重的湖南乡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至此,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就此诞生。
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紧接着要进行的是升旗仪式,看过【建国大业】的朋友都有印象,这短短几分钟的升旗仪式也经过了一番波折,从旗杆的制作到电钮的设置,都经过了反复的试验。
因此,当毛泽东按下电钮的那一刻,【义勇军进行曲】同时响起, 当国旗升至22米的旗杆顶端时,三遍旋律到此刚好圆满结束,可谓分秒不差。
在升旗仪式结束后,天安门上空礼炮轰鸣,足足响了28响,以此代表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走过的极不平凡的28个春秋。
此外,天安门广场总共放置了54门这样的礼炮,以此代表当时参加新政协的54个单位和各方面的人士。
在毛泽东宣读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后,激动人心的阅兵仪式便开始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一身戎装,乘着敞篷车通过金水桥,早就在此守候的聂荣臻向朱德隆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大声道:「受检阅的陆海空代表部队均已准备完毕,请总司令检阅。」
在全场久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受阅部队的步兵、骑兵、坦克、大炮、汽车等。
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迈着威武雄壮的步伐,由东向西分列式通过天安门广场。
与此同时,刚刚组建的人民解放军空军十四架战斗机、轰炸机,凌空掠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阅兵仪式过后,浩浩荡荡的群众游行又开始了,当身着各式各样喜庆服装的群众队伍在天安门城楼下通过时,对着城楼上的毛泽东高喊: 「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群众的热情让毛泽东大为感动,他不住地朝着群众挥手,并回应: 「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工人同志们万岁!农民同志们万岁!」
此时,游行队伍更加热情高涨,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亲眼目睹伟人风采,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
庆典结束后,晚上回到紫云轩的毛泽东,还兴致勃勃地与阎长林谈及此事,他说:「人民祝我万岁,我也叫人民万岁,这样才能对得起人民嘛!」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庆典一共举行了六个多小时,到了晚上九点多的时候,李银桥走到毛泽东跟前,轻声说道:「主席!您都站了三个多小时了,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吧!」
毛泽东满面春风,笑着说:「没事,我不累!」
最后在大家的劝说下,毛泽东还是回到菊香书屋稍事休息,又在叶子龙和汪东兴的陪伴下,再次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礼花表演。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开国大典的议程中,并没有燃放礼花这个环节, 由于苏联友人的强烈建议,才特意增设了这个项目。
由于当时技术有限,故此使用的烟花实际上是军队使用的信号弹,华北军区作战科长张文桂在接到燃放礼花这个任务时,有一点不知所措。
在当时谁也弄不清楚怎样制造礼花,它又如何燃放?
直到向苏联老大哥借鉴经验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可以用信号弹代替礼花。
当夜幕降临,群星璀璨之时,经过特别训练的礼花小分队在张文桂的统一指挥下,已经各就各位, 这时,张文桂走到麦克风旁边,发号施令,但就在此时,麦克风失灵。
张文桂并没有显现出慌张神情,因为他们事先商定了三套方案,眼见麦克风发生失灵,他毫不犹疑地快速执行第二套方案——向天空发射了一颗绿色的信号弹。
正是这及时的,在共和国天空中绽放的礼花,才使得当晚礼花表演顺利进行下去。
晚上九点二十左右,礼花燃放完毕,所有活动都已圆满结束,周恩来总理也通过扩音器宣布了这一消息。
但是,群众的情绪一直处于亢奋状态,久久不愿离去。见此情形,毛泽东再次靠近人群,不停地向群众挥手致意。
望着台下摇旗呐喊的群众们,毛泽东始终面带微笑,心中的满足在脸上不言而喻,才缓缓地回到中南海紫云轩,结束了重要一天的行程。
虽然此时已是晚上十点二十分,站了大半天的毛泽东此时仍无睡意,他再次来至案前,继续忙碌起来。
与群众的互动,让他兴奋不已,他瞬间觉得,人民共和国正孕育着勃勃生机,等待着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去创造美好未来。
未来的中国也希望如此次开国大典一般,虽有波折,但是结局美好,未来光明,前途一片美好。
中国人民都能够温饱且幸福,不用再忍受战争的摧残,不用再品尝到家庭分崩离析的痛苦。中国未来希望能够越来越好,美好生活将如约而至。
雄鸡报晓,东方泛白,崭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连续工作了28小时后,毛泽东服下安眠药,沉沉睡去。
那一个对于全中国甚至全世界意义都不一样的仪式的顺利举行,让他将悬在半空中的心收了回去,卸下了多日的担心,终于可以睡一个安安稳稳的美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