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日军猛攻国军,新四军前去救援,给他们上了一堂军事课

2024-07-22历史

日军猛攻国军,新四军前去救援,给他们上了一堂军事课!

1938年8月23日一大早,驻守江苏丹阳珥陵镇的新四军老二团三营刚出完操,突然听到驻地南面传来清脆的机步枪声,接着是掷弹筒的呼啸声,一些飞弹片就落在镇街上。

这时,三营营长朱长清正在査哨,他从枪炮声中判定出,这是金坛的日军在向珥陵镇以南的黄土墩、吴家村一带发起攻击,而且日军似乎是从水路来的。

那么,珥陵以南是什么部队,日军为何要向那里发起攻击呢?

原来,自老二团随一支队挺进江南后,在不到三个月的短短时间内,分别取得了韦岗、新丰和句容城攻坚战的胜利。这些胜利不是一般的胜利,而是用手榴弹、步枪击败了自称具有世界一流战斗力的日军。不是把日军击溃,而是完全彻底地加以歼灭。这些战斗捷报传遍大江南北,社会影响极大。

这让国民党第三战区觉得十分没脸面,于是顾祝同派七十九军四五六团跟在老二团后面,也进驻金坛地区,伺机打几仗,以便在人民群众中挽回一下自己的政治声誉。当然,顾祝同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就是派这支部队来监督遏制新四军。

这支国民党队伍接受任务后,经过一段时间准备,于8月22日越过宣(城)长(兴)公路,跨过溧(水)武(进)公路,进入珥陵镇以南黄土墩、吴家墩和庄角墩一带,团部驻在吴家墩。

吴家墩南面距金坛县城不到十公里,东边是京(宁)沪铁路,黄土墩村靠金丹河边。河宽三四十米,水深为三四米,一般汽艇均可通行,是金坛到丹阳的重要水上通道。国民党这支部队进驻这里,可以加强水上警戒,以防日军从水上偷袭。看来,日军是向这支国民党军发起攻击。

朱长清判断明确后,立即去找教导员刘别生商议,是否要对这支属于友军的部队施以援手。

刘别生是经过三年南方游击战争艰苦考验的老红军,不仅智勇双全、作战勇敢,而且政策观念也很强。

刘别生指出,这支国民党部队到江南后,与新四军对群众亲如一家截然相反,他们对当地群众态度蛮横,买卖不公平,借东西不还,损坏东西不赔,群众对他们十分反感。但不管怎么说,他们还是友军,而且上级一直要求,老二团必须与友军搞好团结。

朱长清和刘别生商量后,决定出手救援。

部队立即集合好,朱长清下达战斗命令后,刘别生又作了简短的动员。他说:「尽管挨打的是国民党的队伍,但也是一支来江南抗日的队伍。现在,从枪声的方向判断是友军与日军已经开始战斗,我们应支援他们,因他们来前线不久,装备和人员虽说都可以,但地形不熟,且缺乏对日作战的经验。我们的参战可鼓励友军继续战斗下去。」其实,刚才枪声一响部队就行动起来准备参战了,当知道这次战斗是与友军联合作战时,大家劲头更足了,就请友军看看新四军是怎样打日本鬼子的。

一声令下,三营指战员开始出发了。进入战场,朱长清和刘别生很快摸清了情况。

原来,金坛县城日军约一个中队(一百多人),用一只汽艇拖了几只民船载着他们的武器装备,沿金丹河向丹阳县城开进,当途经黄土墩时遇到河岸东面国民党军前哨部队的拦击,日军立即利用岸堤实施火力还击。由于河道的天然障碍,双方形成暂时的对峙状态。

三营原打算到达战场后立即进入河岸西面,形成双方夹击日军之势,这样定能歼灭这股日军。但是,前卫分队出镇不多远就被日军发现,用火力制止新四军前进。先是机枪不断扫射,接着是掷弹筒不时向新四军二营打来。

七连连长姚丙成令前卫分队散开沿河堤前进,另一个排在河堤的两侧展开,利用田埂和坟包作掩护继续向敌接近。由于田埂低坟包少,在向日军接近中速度较慢。跟在姚丙成后面的朱长清立即要七连的火力全部展开,掩护部队继续向日军接近。

这些日军如果在平时利用碉堡防守,可以抗击新四军进攻,但现在因缺乏工事,所以经新四军不断进攻,开始退却。刘别生对朱长清说:「如果新四军正面进攻,则是将敌人压向后退。不如我率九连由此向西而后向东,也就是说,先进到德木桥村之后利用那里的村庄,再向东南的野鸭塘方向进攻,使敌两面受我攻击。」

这时,金坛县的地方武装一百多人听到枪声后,也来这里请求参战。刘别生高兴地说:「那我们就并肩战斗吧。」

刘别生率第九连向西猛插,他们的行动不时遭日军火力袭击。部队在德木桥与金坛地方武装会合后,区分了任务,即九连在右,地方武装在左,展开向野鸭塘方向进攻。

位于金丹河东岸的国民党军,开头与日军进行了一阵枪战之后,就想往东北转移。因有金丹河作障碍,日军一时无法上岸,国民党军也就没有迅速转移,想看一下情况再定。这时,他们听到河西岸新四军参战的枪声,就毅然决定不转移了,形成在河的东岸与日军对峙状态。

新四军接敌后,立即吸引了日军的注意。他们知道新四军的厉害,不敢怠慢,迅速调整了部署,将大部力量转向对付西岸的新四军。当一些日军慢慢地转移到河西岸堤上来后,逐渐形成正面向西岸新四军、背靠东岸的友军作战。敌我双方有时靠得很近,已接近白刃格斗了。这些日军经过长时间的与新四军反复拼杀,似乎逐渐忘记了东岸还有国民党军的部队。

当这些为抗日而来前线的国民党军指战员们看到新四军打得那么英勇顽强时,正义感油然而起。此时不打日军更待何时?于是,河东岸的友军即用东岸已设阵地的火力突然而绵密地向日军背后打去,日军顿时混乱不堪,唯一的办法是向金坛县方向逃走。

在第一线指挥的朱长清和刘别生听到河东岸的枪声重起,判定友军没有撤退而是留在原地。他们立即要司号员吹起冲锋号向日军发起最后冲击,一场白刃战在河堤上展开了。那些由凌晨战斗到现在的日军不仅饥肠辘辘,更重要的是他们脚上那一双双灌满水和泥的皮鞋,在这时高时低和有水的地方实在是不方便行走,日军只能拖着枪从原路逃向金坛县城。当日军处在散乱中时,新四军则继续组织火力进行拦击,终于歼其大部。

这场战斗由凌晨4时开始到午时11时左右结束,前后约七个小时,歼灭日军五十余人,缴获轻机枪两挺,步枪十余支,其他军用品若干。新四军伤亡十余人,其中就有姚丙成。

这次战斗,由于友军初来前线,人地不熟悉,更因过去多次被日军打败,作战信心不足,当看到新四军参加战斗便没有什么犹豫了。

这一仗打得漂亮,也给友军上了一堂军事课,让他们看看新四军是怎样对日作战的。正如群众所说:「日军没有什么了不起,新四军打仗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