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纸上谈兵:为何古来用兵,往往兵多者败?

2024-01-07历史

纸上谈兵:为何古来用兵,往往兵多者败?

笔者没有接受过系统军事理论培训,也没有从军经历,纯属纸上谈兵,姑妄言之。

赵翼,字云崧,清代史学家、文学家。才名动天下,与袁枚、蒋士铨合称为「江右三大家」。日本汉史学家曾投票推选赵翼为中国史学十杰之一。乾隆二十一年入直军机处任章京,其军事才能在辅佐傅恒经略征缅之役、浙闽总督李侍尧平定台湾林爽文事变中都得到充分展现。

「古来用兵,往往兵多者败 」,是赵翼重要的学术观点之一,出自赵翼著述【陔馀丛考】:「古来用兵,往往兵多者败,差兵过多则号令不齐,气势不贯,必不能有臂指相使之用。」

此观点可能颠覆大多数人的认知,但是在历史教科书上,也确实存在有很多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比如秦末时期的「巨鹿之战」,项羽率领两万楚军,破釜沉舟,一举歼灭了秦朝的四十万大军。

刘邦率领五路诸侯讨伐楚,五十六万人在彭城被项羽所带的三万人吊打。

汉景帝时期,吴楚七国之乱,举兵八十万被周亚夫三个月搞定。

再比如新朝的「昆阳之战」,王莽的四十二万大军,硬是没打过刘秀那不足两万人的军队,直接导致了江山易主。

「官渡之战」——曹操两万人胜袁绍十万人;「赤壁之战」——孙刘联盟五万人胜曹操二十万人;「合肥之战」——张辽七千人胜吴军十万人。

南北朝时期东魏的高欢和西魏的宇文泰这两人,更是生动形象的诠释了兵多必败的概念。「沙苑之战」中,高欢二十万,宇文泰不到一万,宇文泰胜!「邙山之战」中,高欢十万,宇文泰三十万,高欢胜!

隋朝的隋炀帝杨广,甚至动用了五百万的军队(加上后勤)讨伐高句丽,堪称史上之最,可依旧没能胜利!

唐末黄巢六十万人入潼关,被李克四万人搞定。元末鄱阳湖水战,陈友谅六十万大军被朱元璋二十万完克。

按照常理,在冷兵器时代,打仗都是近身肉搏,双拳难敌四手,人多应该占便宜的。按理说谁的兵多谁应该占上风,可是为什么人多反而会战败呢?赵翼对这个问题开始深入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原因一共有两个。

第一,古代打仗指挥系统很关键。但是古代通讯基本靠吼,传令基本靠走。人越多传令越不便。

第二,士兵太多,将帅容易膨胀轻敌,焉有不败之理。

笔者没有接受过系统军事理论培训,也没有从军经历,纯属纸上谈兵,认为「古来用兵,往往兵多者败」的原因还有两点,姑妄言之:

一、受地理地形限制,兵多一方的兵力无法充分投入战场,形成「窝兵」。

比如:人多的一方受地形及攻击方向有限限制,只能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攻击对方,10个人打1个人,一次投入战场的人力只有4个,剩下6个人其实是在观战,这就形成「窝兵」。

二、战败信息和心里胆怯具有强烈的传染性。10个人打1个人,一次投入战场的人力只有4个,剩下6个人其实是在观战。如果人少一方战力爆表,1人干掉多方4人,剩下的6个人,会形成心里胆怯,近而一哄而散,相互踩踏,自我妨害。

【孙子兵法.谋攻篇】记述: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译文:用兵打仗的战术原则是,当我方的兵力是敌方的十倍时,就把敌方团团围困,以人多势众迫使其降服;当我方的兵力是敌方的五倍时,可对敌方发起猛烈攻击;当我方的兵力是敌方的两倍时,应设法将敌军分散,然后以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当敌我双方兵力相当时,则可与敌交战;当我方兵力少于敌方时,应该设法摆脱敌人;当我军实力明显弱于敌方时,则应尽量避免与其正面交锋。所以,实力弱小的一方若与强敌硬拼的话,无疑会被强敌所擒获。

从【孙子兵法.谋攻篇】的记述,可以看出:野战,兵多一方的兵力如若不能合理配置使用,必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