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西野第2军是由哪支部队改编而来,首任军长是谁,后来建制如何

2024-04-03历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军 的前身 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 湘东独立第1师; 红军长征时期的 红二方面军第6军团;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革命军第 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 解放战争时期的 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

红军第6军团是湘赣和湘鄂赣两革命根据地的红军于1933年6月奉中央军委命令合编组成的,辖第17、第18两个师。 第17师是由湘赣红军第8军(军长萧克、政委蔡会文)改编;第18师是由湘鄂赣红军第18军(军长严图阁、政委徐洪)改编。

1934年8月初,红6军团奉命退出湘赣革命根据地,突围西征; 中央代表、湘赣省委书记任弼时 随军行动,并与萧克、王震组成 红6军团军政委员会,任弼时任军政委员会主席, 萧克任军团长,王震任政治委员,李达任参谋长,张子意任政治部主任。

红6军团转战2500多公里,于10月20日在贵州印江县木黄地区与贺龙的红3军胜利会师。会师后红3军恢复红2军团番号,贺龙任军团长,统一指挥两军团行动。

1936年7月5日, 红2军团、红6军团和红32军组成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政治委员任弼时 ,副总指挥萧克,副政委关向应,参谋长李达,政治部主任甘泗淇。

10月,红二方面军在甘肃静宁以北的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1937年8月25日,红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第115、第120、第129师。

第120师是由红军第二方面军及陕北红军第27军、第28军、独立第1师、独立第2师等部组成;贺龙任师长,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师长萧克,参谋长周士第。下辖第358旅、第359旅、教导团及骑兵、炮兵、工兵、辎重、特务等营共14000余人。

第359旅由红6军团和红32军等部组成,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10月恢复政委制度后改任政委);参谋长刘子奇,政训处主任袁任远;下辖 第717团(团长刘转连,政训处主任刘道生,副团长陈宗尧、参谋长欧阳家祥) 第718团(团长文年生,政训处主任罗志敏,副团长贺庆积,参谋长帅荣)。

9月2日,第120师在陕西富平县庄里镇举行了抗日誓师大会。誓师大会后,第359旅旅部率717团挺进到山西五台、河北平山地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第718团划归留守兵团建制(改称警备第8团)留在陕甘宁边区,担负保卫党中央的任务。

10月,王震任359旅旅长兼政治委员 ,同时以平山独立团为基础 重新组建了第718团(团长陈宗尧,副团长徐国贤)。

1938年初,又以崞县独立团为基础组建719团,划归359旅建制,团长贺庆积,政委陈文彬。

1939年8月,为保护陕甘宁边区,增强黄河河防力量,第359旅由恒山地区返回陕甘宁边区。

从1940年开始,第359旅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在南泥湾地区开展大生产运动。

从此一首【南泥湾】把359旅是模范传遍神州大地。

1944年抗战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在此情况下,为了加快抗战胜利的进度,中央决定抽调部分兵力南下支援华南战场,当时120师359旅旅长王震正率领359旅在延安进行大生产,毛主席决定以359旅为基础组建南下支队,由王震率队南下前往华南。

1944年10月,中央以第359旅为基础组成「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独立第1游击支队」(通称南下第1支队),由延安出发,挺进湘粤边;支队司令员王震,政委王首道;副政委王恩茂。

南下第1支队以 以359旅第717、第718、第719团和南下干部组成,共约5000人,分列6个大队:

717团两个营组成 第1大队 , 大队长陈外欧, 政委李铨;

718团三个营组成 第2大队 , 大队长陈宗尧, 政委罗章;

719团一个营组成 第三大队 , 大队长张仲瀚, 政委曾涤;

特务团的教导营及旅直参谋训练队组成 第4大队 , 大队长徐国贤, 政委廖明;

中央调赴新四军第5师工作的随军南下干部组成 第5、第6大队 , 由贺炳炎、廖汉生率领第5大队,;文建武、张成台率领第6大队。

359旅留下的5000人,由副旅长苏进领导,继续执行保卫边区和南泥湾生产建设的任务,并作为第二梯队,待机南下。

1944年11月1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出席八路军南下支队在延安东关机场举行的誓师大会。

检阅南下支队的指战员后,毛泽东讲话:

你们这次到南方去,到敌人的后方去插旗帜,开辟新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这是一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你们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前途是光明的。你们要以最大的毅力去克服各种困难,上下一心,团结一致。要像「王者之师」那样,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真正做到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要同群众打成一片,忠实地为人民服务。

1944年11月10日, 王震率部告别延安, 开始南征。部队日夜兼程, 跨越黄河, 浩浩荡荡地向南疾进, 曾创下一夜行军180 里的纪录。

1945年1月29日,南下第1支队在湖北大悟陈家湾与新四军第5师(师长李先念)会师。

南下支队向鄂豫皖边区移交了中央派来的干部,撤销了第5、第6大队建制后,于2月14日继续南下,向鄂南挺进。

此时,武汉三镇以东的大江两岸,大小城镇均被日伪军占领,江北大别山一带驻有国民党军,而且当国民党顽军闻讯,立即和日伪军暗地里勾结,调集3个师的兵力,严密封锁渡口。

王震和支队其他领导研究后,认为越是防守严密的地方敌人越可能放松警惕,决定出敌不意, 从敌人防守最严密的田家镇渡江。 王震亲自担任渡江指挥,支队摆脱顽军的围追堵截,抵挡住日军的轰炸,于24日全部渡江进入湖南。

3月份, 在当地百姓的拥护下, 初步开辟了以鄂南为中心的湘鄂赣根据地。按照党中央指示, 为团结一切抗日力量, 南下支队改名为 「国民革命军湖南人民救国军」, 组织领导一切不变。3月 26日,南下支队攻占湘北平江县,威震江南。

平江的工作大致就绪后,部队准备向浏阳进发。不料,此时国民党已调集重兵,准备包围合击平江。

救国军不得已于4月15日撤出平江,并将部队主力分散到岳阳、临湘、平江、通城和崇阳之间的广大地区,深入发动群众,建立各级抗日人民政府和地方武装。

国民党顽军合击平江扑空后,又举兵北犯。救国军给顽军以重大杀伤后,暂时向鄂南地区转移。

此后3个月的时间内,王震率军不断在湘鄂赣边转战,扩大了影响,建立了根据地,并将江北江南等地的抗日力量连接了起来。

1945年7月5日,毛泽东复电王震,希望王震率主力大部,以3个月左右的时间,南进到湘粤边区,与广东部队直接会合,发展南方局面。

7月7日,王震率部开始向湘粤边区长途进军。部队途经长沙、湘潭等地一路南下。

8月中旬,南下支队到达湖南衡山附近的南湾后,又收到中共中央发来的电报: 苏军参战,日军投降,内战迫近。你们的任务仍是迅速到达湘粤边与广东部队会合,坚决创造根据地,准备对付内战。

王震立即向部队传达了中央的指示,报告了日军投降的特大喜讯。

部队继续南进,到达湖南安仁县境时,就遭遇顽军第44军的袭击,因此不得不经常改变行军路线。

8月17日,为摆脱敌人的堵截尾追,部队进入桂东以西的八面山中。国民党顽军又集中了8个团的兵力围攻八面山。

部队于19日夜分为左右两个纵队开始突围。王震率左路纵队在前面开路。途中经过多次战斗,于27日越过五岭,进入广东境内的南雄等地寻求与前来接应的东江纵队会师的机会。

薛岳的追兵和余汉谋的一个军又一起扑来,切断了南下支队与东江纵队会师的道路,使我军再次陷入险境。

此时,毛泽东正准备去重庆谈判。

8月29日,中央电令,为避免内战,南下支队回师北返。于是, 王震率领部队满怀遗憾, 开始北返。

蒋介石害怕我军在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建立根据地, 立即纠集 7 个军15 万人, 在 2000 余里的战线上, 继续对南下支队进行大规模的围追堵截。

在十分疲劳的情况下, 王震率部奋勇拼杀, 部队穿过江西、湖南两省边境的崇义、桂东、永新、莲花、萍乡、浏阳、平江等县境, 经过 24 天的艰苦行军, 于9月23日返回鄂南。

9月26日,部队夜渡长江, 胜利地回到鄂豫皖,与新四军5师再次会师。

南下支队从延安出发, 南征北返, 历时 329 天, 走过 7 省78 个县, 行程近 7900 公里。

南下支队与新四军会师后, 中央军委立即致电祝贺:这次长途行军又是一次重大的考验,证明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能够克服任何困难的。对你们艰苦行军特表慰问之意, 并望你们在适当地点集中休整补充, 治好伤病人员, 以便在鄂豫皖中央局和军区司令部的领导之下, 执行新的战斗任务。

1945年10月中旬, 南下支队在黄陂县所属的孙家畈进行 恢复第359旅番号 的整编工作, 正式撤销了南下支队的番号, 编入中原军区。

王震担任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 郭鹏任第359旅旅长,王恩茂任政委;陈外欧、徐国贤任副旅长;辖第717团(团长刘海,政委贺振新),第718团(团长尹保仁,政委江勇为),第719团(团长王子良,政委龙炳初); 负责保卫中原解放区。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公开撕毁停战协议,向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解放战争全面展开。

1946年6月, 蒋介石完成战争准备, 突然以 30 万人马将中原军区部队压缩包围在以宣化店为中心、纵横不足百里的狭小区域。

危难时刻, 王震再次指挥359旅进行突围。

7月25日, 部队进至长沟口、土地岭地区, 却再次陷入胡宗南 8 万人的重围之中。奋战10昼夜,终于突围出去。紧接着, 王震和指战员们忍受着极度的饥饿与疲惫, 昼夜急行军, 越过川陕公路。

8月20日, 部队徒涉渭河,跨过陇海铁路。蒋介石迅速车运2个师截击, 急令4个师分几十路纵队铺天盖地而来, 但王震率领部队势如排山倒海, 冲过西( 安) 兰( 州)公路, 与从延安赶来接应的警卫3旅胜利会师。

8月27日, 日夜兼程 5000 余里、经 90 余次浴血奋战的359旅指战员, 回到了延安。

王震到达延安以后, 连家也没有就去向毛泽东复命。

毛泽东紧紧握住王震的手, 上下打量着他, 好长时间说不出话来。

8月29日上午, 毛泽东和党中央其他领导在杨家岭大礼堂为南下同志召开盛大的欢迎会, 亲切接见了南征北返归来的全体指战员。当天下午, 中共中央以毛泽东、朱德的名义发出请柬, 在王家坪礼堂宴请了胜利归来的团以上干部。

南下支队南下时有 5060 人, 其中包括900 名南下干部, 集体成建制回延安时仅剩 1893 人。

1946年10月,第359旅开赴晋绥解放区,改属晋绥军区建制。

1946年11月中旬,晋绥军区根据中央军委11月10日的决定,在山西省离石地区 以第359旅、独立第4旅及吕梁军区机关一部共8600余人,组成晋绥军区第2纵队并兼吕梁军区。王震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彭绍辉、马佩勋任副司令员(后郭鹏),罗贵波任副政治委员(后王恩茂),张希钦任参谋长(后唐健伯),王恩茂任政治部主任。

纵队成立后,由离石南下,会同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等部进行吕梁、汾孝等战役,解放永和、大宁、隰县、中阳、石楼、孝义、文水等县城。

1947年3月中旬,晋绥军区第2纵队由晋中经永和关西渡黄河,执行保卫陕甘宁解放区的作战任务。

4月,免兼吕梁军区。在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彭德怀指挥下先后参加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陇东、三边、榆林等战役。

1947年7月,中央军委决定西北的野战部队正式定名为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

晋绥军区第2纵队编入西北野战军, 改称为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王震任司令员兼政委; 郭鹏任副司令员,王恩茂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唐健伯任参谋长,下辖:

独立第4旅(旅长顿星云、政委杨秀山,参谋长谷志标) ,辖第10、第11、第12团。

第359旅(旅长郭鹏、政委李铨,副旅长徐国贤,参谋长贺盛桂) ,辖第717团、第718团、第719团。

8月下旬,第2纵队参加沙家店战役,会同第1、第3纵队歼灭国民党军精锐整编第36师,扭转了西北战局,我军开始由防御转入反攻。

9月底,第2纵队出师黄龙,与第4纵队密切配合,解放韩城、宜川,有力配合了西北野战军主力的北线作战。

10月下旬,第2纵队渡过黄河进入山西。

12月中旬, 由第359旅一部赴山东省扩建的渤海军区教导旅调回山西,划归第2纵队建制,改称独立第6旅(旅长张仲瀚,政委纵曾涤,参谋长刘鹏), 划归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建制

下旬,第2纵队和第3纵队独立第3旅,会同晋冀鲁豫军区第8纵队解放运城和安邑。

1948年初,第2纵队在山西省曲沃地区开展了以 「诉苦 ( 讲述旧社会和反动派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 三查 (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

2月23日,第2纵队奉命经禹门口再次西渡黄河,参加宜川战役,全歼国民党整编第29军5个整编旅近3万人,其中第2纵队歼敌7000余人。

3月初,第2纵队挺进渭北,收复石堡、白水、韩城,并一度攻克合阳、澄城,歼敌近2000人。

4月17日,第2纵队渡过泾河,18日在常宁镇歼国民党青年军203师1个主力团,俘其少将团长。22日攻克扶风;24日占领岐山;26日配合第1纵队攻占宝鸡。随后,第2纵队在凤翔西北地区阻击国民党军的疯狂反扑,掩护主力向北转进。

5月,第2纵队转战陇东地区。

6月,第2纵队回到韩城以西地区整训。

8月8日,第2纵队参加澄郃战役,攻占壶梯山,歼敌2800余人;此后第2纵队又参加了荔北战役和冬季攻势作战,歼敌2万余人。

1949年2月1日,根据中央军委1948年11月1日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改称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军,隶属第一野战军。王震任军长兼政治委员(后郭鹏任军长,王恩茂任政治委员) ,郭鹏、顿星云任副军长(后杨秀山),王恩茂任副政治委员,张希钦任参谋长(后贺盛桂),左齐任政治部主任。

独立第4旅改称第4师 ,师长兼政治委员杨秀山 ,副师长吴子杰,副政委曾光明,参谋长马森。

第359旅改称第5师,师长徐国贤 ,政委李铨;副师长何家产,副政委廖明,参谋长尹保仁。

独立第6旅改称第6师,师长张仲瀚 ,政委曾涤;副师长贺盛桂,副政委熊晃,参谋长刘鹏。

全军共3.6万余人。

2月下旬,第2军参加春季攻势作战;5月中旬,参加陕中战役, 解放咸阳、武功、扶风、凤翔、眉县、周至等县城。

6月13日,中央军委批准以第1军、第2军、第7军组成西北野战军第一兵团,王震任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张希钦任兵团参谋长。郭鹏接任第2军军长,王恩茂任政委;贺盛桂任参谋长,左齐任政治部主任。

7月中旬,第2军参加扶眉战役。下旬向甘肃、青海进军,相继解放清水、甘谷、武山、和政、临夏等县城,而后由循化、永靖强渡黄河挺进青海。

9月10日抵西宁与第1军会师。接着挺进甘肃省河西走廊,攻占民乐、张掖、酒泉等县城。

10月中旬,第2军参加进军新疆,至1950年3月,先后进驻南疆之喀什、疏附、阿克苏、焉耆等地。

第2军进驻南疆后,即奉命兼喀什军区,以第4师兼喀什卫戍司令部;以第5师兼阿克苏军分区,以第6师兼焉耆军分区。

5月,抽调部队组建独立骑兵师。

此后,第2军担负保卫边疆、参加生产建设等任务。

1953年3月,第2军番号撤销,军部整编为南疆军区司令部,第4师整编为步兵第4师,第5、第6师整编为新疆农业建设第1、第2师。

1953后到1954前后,解放军第2军、第22兵团及第5军、第6军的大部,总共约有15万人左右,在新疆就地脱下了军装但仍然全建制不打散地转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他们左手枪右手锄,成立了14个生产农业师,分布在整个新疆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到今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支不是兵的兵团已经建成了11座地级城市,占新疆全部14个地级城市的78%。

202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GDP为2905亿元,占全新疆13797亿的21%、五分之一还强。

【步兵第4师】 1953年2月,以第2军第4师为基础,整编为1个国防师,仍沿用步兵第4师番号,归新疆军区建制,辖步兵第10、11、12团、炮兵团。其中 以原4师10团、12团、独立团合编为步兵第10团, 以原第5、第17师部队分别组建步兵第11、第12团,以原2军炮兵团改编为炮兵第304团。

1960年,第4师参加西藏阿里地区平叛。

1962年,第4师参加中印边境自卫还击战。

1978年10月,第4师整编为 新疆军区第一个摩托化师, 组建师高炮团。

1979年1月,组建师坦克团。

1985年,整编为新疆军区步兵第4师 ,执行北方甲种摩托化步兵师编制,下辖步兵第10、第11、第12团、炮兵团、高炮团、坦克团。

1985年9月至1986年10月,第4师侦察连编入第5侦察大队参加老山地区防御作战。

1988年,步兵第11、第12团经兰州军区党委确认为红军团;

1996年,第4师列入应急机动作战部队。

1998年8月体制调整,坦克团改称装甲团,步兵第10团撤销。第4师师下辖步兵第11团(红军团)、步兵第12团(红军团)、炮兵团、高炮团和装甲团。

【南疆军区】 中国现有五大战区,其中除中部战区担当战略预备外,其他战区都有明确的职责和作战对象。其中,南疆军区属西部战区下辖的新疆军区管辖。

南疆军区前身为1950年组建的第2军兼喀什军区,1951年11月,第2军兼喀什军区改称第2军兼南疆军区。

1985年6月,全军开始「百万大裁军」。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南疆军区被撤销,所属各军分区和野战部队转隶属新疆军区直辖。

1987年9月,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新疆军区又重新组建了南疆军区,执行军级权限。

1992年4月30日,中央军委下达军队体制编制精简整编总方案,取消了兵团级建制,新疆军区遂改为正军级,南疆军区改为副军级。

1998年10月,在第9次精简整编中,新疆军区升格为副大军区级,南疆军区恢复为正军级。

「宁可牺牲生命,不丢国土半寸」! 这是被授予 「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 在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的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群体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所说的话!

祁发宝只是边境戍边部队中的一个优秀代表,他所在的部队,才是中印西段边界维稳戍边的第一道防线。

祁发宝是解放军某边防团团长,该边防团归属阿里军分区管辖,而阿里军分区又属于南疆军区的编制,南疆军区的顶头上司是新疆军区。其实,阿里地区行政归西藏、防务归新疆的特殊安排是由历史因素造成的。

在新疆完全解放后,王震就按照毛主席的指示着手展开解放西藏阿里的工作,率先派出新疆军区独立骑兵师的一个骑兵加强连进入阿里,成为西藏阿里地区最早的解放军部队,也是日后阿里地区兵力的基础。

尽管阿里地区从地理上和民族上属于西藏的一部分,但是从交通方面和物资供应方面来讲,距离新疆的南疆地区更近,也更便捷,于是毛主席就根据实际情况, 对阿里地区定性 行政区划交由西藏自治区管辖,军事防务工作划给新疆军区的南疆军区负责。

就这样身处西藏境内的阿里军分区就成了新疆境内的南疆军区编制。

1949年12月17日,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为基础于迪化(今乌鲁木齐) 组建新疆军区 ,当时为二级军区,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建制。

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为彭德怀,副司令员为王震、陶峙岳、赛福鼎,参谋长为张希钦,政治部主任为徐立清。

新疆军区时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兵团、迪化军区、伊犁军区、喀什军区,隶属西北军区建制。

1950年2月,新疆军区成立喀什军区、迪化军区和伊犁军区,分别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军兼,为三级军区。

1954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兵团机关与新疆军区生产管理部合并组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955年5月,新疆军区从西北军区划出,升格为大军区,直属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

1979年,新疆军区改称乌鲁木齐军区。

1985年6月,乌鲁木齐军区与兰州军区合并,同时成立新疆军区,为兵团级,隶属兰州军区领导。

现为副大军区级,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

【首任军长王震】 1908年4月11日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北盛仓乡马跪桥村一个佃户家庭。

1922年到长沙从军,后当铁路工人,开始接触进步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曾任工人纠察队队长、粤汉铁路工会长沙段职工分会执行委员等职。

王震晚年回忆说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就是1926年,毛主席从武昌回长沙,王震和工友们一路护送,一直送到清水塘。那时王震是粤汉铁路工人,是粤汉铁路工会岳长段分会执行委员、新河车站工人纠察队队长,名叫王正林。

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5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白色恐怖的险恶环境中,王震同志毅然投身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辗转长沙、武汉等地,坚持从事工人运动、地下交通和兵运工作。

1929年,他参加湘赣革命根据地创建工作 ,先后任红军湘东独立1师团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师党委书记;红8军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代理军长,中共湘赣省委委员、省军区代理司令员。

1934年7月起,王震同志先后任红6军团军政委员会委员、政治委员。在任弼时同志领导下,他与军团长萧克同志一道率部西征。同年10月,红6军团与贺龙、关向应同志率领的红3军会师后,王震同志任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委员、中央军委分会委员、代理军区司令员等职。

1935年11月,为摆脱国民党军重兵「围剿」,红2、红6军团主动转移,开始长征;1936年7月初,在四川甘孜地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不久,根据中央指示,红2、红6军团与红32军组成红二方面军。王震同志与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等同志一道坚决反对和抵制张国焘分裂红军、分裂党的行径,坚决执行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正确方针。同年10月,他随红二方面军到达甘肃,胜利实现红军三大主力在西北地区的大会师。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王震同志任八路军第120师军政委员会委员,第120师359旅副旅长、旅长兼政治委员等职。

1939年初至8月,他指挥359旅进行上下细腰涧、作新村等战斗,连战连捷,予敌以重大杀伤。八路军总部和边区政府分别授予王震同志所部「模范党军」、「百战百胜的铁军」称号。

1939年8月,为保卫陕甘宁边区,王震同志奉命率部回师陕北,进入绥德、米脂等地,就任绥德警备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41年初,他率部进驻南泥湾,守卫陕甘宁边区「南大门」。

1942年兼任中共延安地委书记,延安军分区司令员、卫戍区司令员。

在「一把镢头一把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激励下,他率领全旅官兵,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三五九旅把「处处是荒山」的南泥湾建成「陕北的好江南」,树立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光辉旗帜。

1944年10月,根据党中央部署,由359旅为主力组成以王震同志为司令员、王首道同志为政治委员的八路军南下支队,执行南下作战、开辟新根据地的战略任务。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震同志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协助李先念同志成功指挥了中原突围。

1946年11月以后,王震同志先后任中共吕梁区委书记、吕梁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晋绥军区野战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

1947年春,他率部从晋绥回师陕北,任西北野战兵团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参加和参与指挥西北战场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一系列重要战役战斗,取得重大胜利。

1949年,他相继担任第一野战军第2军军长兼政治委员、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在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王震同志主动请缨进军新疆。 9月,他率部进入西宁,解放青海。其后冒着风雨严寒翻越终年积雪的祁连山,直插张掖,解放酒泉,直逼新疆,促成新疆和平解放,为解放大西北、巩固祖国统一、创建新中国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震同志历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新疆分局第一书记,新疆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等职。

王震同志为促进各族人民团结,巩固西北边疆,呕心沥血,东奔西走,倾注全部精力,为新疆现代化工农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就是在他的积极建议下创建的。

1954年2月,王震同志转任铁道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同年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1955年,王震同志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

1956年5月起,王震同志长期担任农垦部部长。他率领农垦战线十几万转业官兵、大批支边青年和工程技术人员,奔赴新疆、黑龙江、广东、海南、云南等地创建一大批军垦农场和地方国营农场。

「文化大革命」中,王震同志遭受迫害。他坚决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不顾个人安危,保护了许多干部和知识分子。

1972年,他参与国务院的业务领导工作。

1975年1月,在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他协助周恩来同志抓经济工作,支持邓小平同志进行全面整顿,发展国民经济。

1976年,在粉碎「四人帮」的斗争中,王震同志坚决支持党中央采取果断措施,为挽救党、挽救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后,他积极参与推动平反冤假错案,与叶剑英、陈云等同志一起呼吁尽快恢复邓小平同志的领导职务。

1988年4月,在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1993年3月12日,王震在广州逝世,享年85岁 ,逝世后捐献了眼角膜。同年4月5日骨灰撒放在新疆天山。

王震的遗嘱中写道:骨灰撒在天山上,永远为中华民族站岗,永远向往壮丽的共产主义。

(作者:孔猛 选自公共号:息陬孔猛,如侵权请私信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