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皇帝出了一个上联:灯明月明大明一统,最后一孩童对出下联

2024-04-17历史

"对联",这个名词来源于古代的"桃符",最早在明朝出现,是指以对偶句形式书写的文字,要求对仗工整、平仄一致。

本文讲述了发生在中国六百多年前永乐年间的对联故事,那时元宵节热闹非凡,明成祖即兴出的上联难倒了众人,却没想到被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回答得妙语连珠。

01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七日,燕王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率军起事,成功登上了皇位,改年号为「永乐」。

从此,明朝多了一位英勇智慧的明成祖。 朱棣登基后,大肆封赏在「靖难之役」中有功的臣民,并重用建文遗臣,表现出他的仁义之心。

同时,他也在位期间,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勤勉政事,是一个难得的明君。 在朱棣的领导下,明朝实现了一系列壮举。

他修缮了故宫,征讨四方,开通了运河,编纂了书籍,并且下西洋,这些宏伟的规划,超过了以前的古代。

明成祖朱棣除了以他的功业著称外,还为明朝的臣民延长了假期,并且创立了明朝的"春晚"。

在明朝初期,朱元璋规定的春节假期只有五天,即使是身为皇帝的他也不例外。

面对这样的假期安排,明朝的大臣们心里肯定十分不满。但朱元璋以身作则,勤政为民,大臣们也不敢有太多抱怨。

到了永乐七年(1409年),明成祖朱棣大方地增加了十天的元宵假期,并且首次举办了可以比作明朝"春晚"的"鳌山灯会"。

在每年的元宵节来临之际,一场盛大的鳌山灯会在大明皇宫内提前拉开帷幕。

这座由专人精心打造的大型花灯烟火景观,犹如一只巨大的鳌屹立其中,为整个城市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与惊喜。

朱棣皇帝深谙「众乐乐」的道理,自永乐七年起,便宣布将鳌山灯会对全民开放,邀请万千民众来到午门观赏,共享这场盛大的视听盛宴。

如今的鳌山灯会,已然成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公众活动,其地位甚至可以与现代的「春晚」相提并论。

元宵佳节,热闹非凡的不仅仅是鳌山灯会,还有民间的「灯市」。

北京东安门外北大街的元宵灯市,就像现代的「大卖场」,汇聚了全国各地的珍宝和海外的西洋物件。

这就是北方元宵观灯的起源,人们在灯市中相互拜年、逛街、聚会,以缓解一年的辛劳。

朱棣作为一位善于体察民情的皇帝,他不仅开创了春节「放大假」、「看春晚」的先河,还会微服私访民间,查看民情、与民同乐。

在民间,他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元宵佳节,京城繁华热闹,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息。

明成祖朱棣热衷于了解民间疾苦,带着侍从微服私访。在人群中穿梭的朱棣,突然发现了一户特别的人家。

这家门口虽然没有其他的张灯结彩,却能听到屋内稚童的朗朗读书声,别有一番雅致。

朱棣对元宵佳节的热闹感到惊讶,他发现有一个孩子能在众人喧闹中静心读书,实属难得。

出于好奇,朱棣推门进入了孩子的房间,看到一个小男孩正在安静地读书。

那男孩约七八岁,看到朱棣进来,站起身向他行礼,举止端庄,十分得体。朱棣对这个孩子产生了极大的好感,于是询问了孩子的姓名,得知他叫彭印山。

朱棣身边的随从惊讶地问彭印山是否就是那个被称为「神童」的孩子,彭印山谦虚地回应了过奖。

听到眼前的孩子被称为「神童」,朱棣也来了兴趣,决定与他进行一次对联游戏。

彭印山有礼貌地回答:「请先生赐教。」

朱棣便出了一联:「明灯明月大明统一」,这联子难度较大,用了三个「明」字,还有一个数字「一」,赞扬了当时大明国家统一华夏的盛世景象。

彭印山稍作思考,即刻对出一联同样巧妙的下联:「君悦民悦永悦千秋」。

其中,彭印山巧妙地嵌入了「千秋」和明成祖的年号「永乐」,与上联中的数字「一」和朝代「大明」相对应。

这对联不仅对仗工整,结构严谨巧妙,而且充分赞扬了永乐年间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

朱棣听后十分欣喜,赞扬彭印山聪明才智,不久便将他召入宫中,作为伴读。

02

春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久远的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曾在寝殿门板桃符上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就是最早的「题桃符」,也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副春联。

对联,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千年,是中国习俗的独特代表。

在元代,尽管局势动荡,但对联并没有中断其传承。

到了明朝,对联的使用更加广泛,并且开始创新,同时也首次被命名为「对联」(在此之前,它被称作「楹联」)。

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秉承着「百花齐放」的精神,各种文体形式如小令、长调、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百花争艳。

虽然对联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早就存在,但它真正走向成熟是在明朝时期。明朝的每一位皇帝都与对联有着故事或佳作传世。

其中,朱棣更是对联的「佼佼者」,并成功地推动了对联文化的发展。

朱棣在位时,其推崇的科举制度及对古诗词中"骈文"和"律诗"对联的重视,为对联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政治环境。

文人士子纷纷投身其中,使得对联得以发展壮大。

对联不仅在正式的文史书籍和生平游记中频繁出现,甚至在【明史】中,中书房内还设有一个职务,专门负责管理书籍、对联和扇柄等物品。

由此可见,对联在永乐年间深受皇帝和官员的喜爱与推崇。

永乐年间,对联在君臣和民间都广受青睐,即使是小孩子也能出口成章。同时,对联的应用形式也日益丰富,喜联、庆联、挽联等多种类型的对联应运而生。

对联的盛行可见一斑,就连皇帝赏赐臣子、朝臣进献对联讨好朱棣之事也屡见不鲜。

到了明朝中后期,对联的踪迹已经遍及亭台楼阁、家宅府苑、祠堂墓地等地,甚至成为名家诗人作品集中的常见元素。

朱棣,明朝永乐皇帝,不仅对对联有着深厚的兴趣,而且留下了许多精妙的对联,其中【古今谭概】中记载的他与解缙的对联尤为经典。

故事讲述的是朱棣对解缙说:「有一句对联很难对,就是‘色难’。」

解缙一听,便立即回答:「容易。」朱棣有些不解,就问解缙为什么不下联呢?

解缙解释道:「我已经对出下联了。」

朱棣恍然大悟,不禁笑出声来。这对联中的「色难」有难以表情的意思,而「容易」则表示容貌改变,对仗工整,双关妙趣,令人叹为观止。

03

【巧对续录】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明成祖朱棣微服出巡至国子监时,看见一个勤奋刻苦的学生。他拿起桌上的一截莲藕,问道:「一弯西子臂,能对否?」

学生自信地回答:「七窍比干心。」这则巧对中,学生用莲藕的多孔形状比喻西施优美的手臂,而将比干的七窍玲珑心比喻为莲藕的结构,对仗工整,寓意深刻。

【坚瓠集】中收录了朱棣与朱元璋、朱允炆以及皇太孙的巧对。一次,朱元璋带着他们去马苑,说出了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形象地描绘了风吹动马尾的景象。

朱棣机智地对出了下联「日照龙鳞万点金」,既描绘了气象堂皇的景象,又巧妙地将马尾和龙鳞对应,对句十分巧妙。

朱棣还与他的皇太孙对出了「万方玉帛风云会,一统山河日月明」的对句,赞美了君臣之间风云际会、相知相契,同时也称赞了为君者的英明神武。

这一对句不仅写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更体现了君臣之间的深厚感情。

【平释巧对】第一卷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朱棣用一对对联选拔出了状元马铎,他是永乐十年的进士第一名。

马铎的同乡林志才学出众,在乡试和会试中都是第一,原本以为自己在殿试中也会获胜,但他在殿试前梦见一匹马踩在他的头上。

虽然对这个梦境心存疑惑,但林志并没有太在意,如期准备参加殿试。结果殿试中,马铎中了状元,而林志则成为了榜眼,这让林志十分不悦。

林志经常欺负马铎,说他是「没学问状元」,甚至在上朝时还与马铎在殿上争吵起来。朱棣出面调和,但无济于事。

于是,朱棣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来验证两人的才学高低。他出了一个上联「风吹不响铃儿草」,能够对出下联的人就是状元。

只有马铎对出了下联「雨打无声鼓子花」,从此林志才对马铎心服口服。

对联在中华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与书法的巧妙融合,更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

除了对联,书法、国画、围棋等更是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元素。

我们期待着当代人和后代人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传承并发扬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