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朱棣偏爱长孙朱瞻基,长子朱高炽为何不受宠?背后真相惊人

2024-04-12历史

「过来把他放进缸里。」北京皇城西安门,明宣宗朱瞻基前来探望二叔朱高煦。缸头朱高煦。

「啊……」朱高煦天生神通,居然举起了铜缸。看到这一幕,朱瞻基似乎想起了自己对这位叔叔的恐惧,嘶声道:「把火点燃,我不想再在世上看到他的踪迹,把他的儿子都杀了,铲除掉。」

汉王朱高煦因野心惨死,全家被杀。

时间追溯到洪熙元年农历五月初十。明朝第四任皇帝朱高炽病重,生命垂危。

「快招太子回京。」朱高炽喘着粗气,吩咐太监在一旁等候。朱棣一生鄙视的长子,当了十个月的皇帝。

太子朱瞻基正在南京监国,往返大约需要十天时间。但这两天,朱高炽却不愿西行。重臣夏元吉等人决定等朱瞻基回来后再秘密宣布丧事。

得知消息后,朱瞻基和简琮乘着轻型汽车赶回京城,挫败了二叔朱高煦的伏击计划,成功继承了皇位。

朱高煦自然不想失败,他要效仿朱棣,与世界和谐相处。但朱瞻基不是朱允文。御车亲自出征,朱高煦部下不敢再战,纷纷投降。

令群臣不安的汉王朱高煦,不战而被俘。朱棣生前所担心却无法解决的兄弟之仇,却被朱瞻基轻易浇灭。

如果朱棣看到自己这么能干的孙子杀了自己的叔叔,他会作何感想?

因为朱瞻基杀人的果断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来自于朱棣的喜好,是一步一步教出来的。那么朱棣为何如此偏爱这个孙子呢?

圣孙的诞生带来好运

朱棣一生最害怕的两个人是他的父亲朱元璋和他的大哥朱标。如果不是被朱允文逼到绝境,他也不敢造反。让他下定决心平定靖难的原因之一就是朱瞻基的出生。

朱瞻基出生的年份是建文元年。朱棣对他的侄子而不是他的兄弟和他自己成为皇帝有一些反对意见。当我无事可做的时候,我就会想,如果朱元璋把皇帝的宝座让给他该多好。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天晚上,朱棣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一向严厉的朱元璋,脸上带着慈祥的微笑,递给他象征着天下力量的大圭,并告诉他:「子孙万代,永远昌盛」。

沃伦·朱棣我从梦中高兴地醒来,立即收到了我的孙子朱瞻基出生的消息。

想起梦中所见,朱棣欣喜若狂,一路小跑去看孙子。刚出生的婴儿,无论多漂亮,都会有皱纹。但此时,朱棣的眼睛已经自带了滤镜。他觉得朱瞻基和自己很像,于是微笑着说道:「这是明朝之福。」

古人相信各种吉兆,再加上是他的孙子带来的,朱棣自然相信。在权衡各种因素后,靖难之战终于发动,他成为了永乐皇帝。

这是朱棣青睐朱瞻基的第一个原因。

儿子们各有所长,唯独孙子脱颖而出

朱棣从军起家,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夺得了王位。他的武功是他的心理支撑,所以他注定是一个非常开拓的君主。

他可以用吗统治世界,他可以用笔和平天下。这就是他心目中皇帝最完美的形象。

但除了幼年夭折的第四个儿子外,剩下的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个儿子虽然各有各的能力,但没有一个符合朱棣对于接班人的要求。

长子朱高炽肥胖,身体不好,没有英雄气质。我通常会尽可能地坐着不动。我很喜欢儒家的仁爱、爱民、以权治国的思想。更何况朱高炽的武术很差。当朱棣征服世界时,朱棣带着他的二儿子朱高煦。此人勇敢善战,多次将朱棣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朱高炽自然不如他的兄弟那么耀眼。

这样的人治国并没有什么错,但他注定是一个保守的皇帝。

次子朱高煦,身材高大,力大无穷。但他性格冷酷,不爱读书。当朱棣遭遇灾难时,他也担当起冲锋陷阵的角色,立下了许多战功。

为了鼓励他,朱棣还给他画了馅饼:「沃伦·勉之!王子病得太重了。」说明大儿子身体不好。你要更加努力,将来王位可能会传给他。

虽然朱棣觉得朱高煦更像他,但朱棣心里知道,这样的人,当乱世将军绰绰有余。说到文明治理,他很可能做不到。所以虽然我不喜欢朱高炽,但我不太喜欢朱高煦。

至于老三朱高燧,那就更惨了。他可以学武术、武术,但都是入门级的,根本不会被朱棣考虑。这个人自己也很清楚,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皇帝,而且他一直都比较老实。

总的来说,朱棣对这三个儿子都不满意,各有各的缺点。但没有其他办法。不管怎样,总得把皇位让给自己的儿子,找个太子收养吧?

这就是「家庭世界」的弊端。

然而,1402年朱棣继承王位后,宫廷正在讨论设立合法继承人的问题。

当时,以齐公邱父、永春亲王王宁为首的荆南将领纷纷上书,认为在白沟河、东昌、浦子口等关键战役中,朱棣的军事实力处于绝对劣势,转而投降。败为胜。应该立朱高煦为太子。

感觉二儿子朱棣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突然动摇了我立朱高炽当王子的决心。

朱高炽虽然不受朱棣青睐,但他长期负责处理行政事务,待人温和、大方,因此得到了大多数朝臣的支持。因此,兵部尚书晋忠反对立朱高煦为太子,认为「立嫡系可以长寿」。「规则是不能打破的。

这个时候,朱棣又遇到了麻烦,于是他向谢晋、黄淮和尹昌隆寻求建议。然而,他没想到,这三个人也支持朱高炽。但朱棣仍然有未定,又问,暗召顾瑾,再问。

瑾曰:「皇长子仁慈孝顺,天下还乡。」「皇上不应该吗?」金又顿了顿,说道:「真是一位伟大的圣人。」他被称为玄宗。皇帝点头。

正是因为这次密会和谢晋的「好圣孙」,朱棣才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

然而,因为谢晋和其他人过于明目张胆地支持王子,也引起了朱棣的怀疑,因此,在离开京城之前,朱棣特意规定:「所有参观东宫的官员必须一起进」、「出」,不允许任何人有个人意见。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防止拉帮结派、自私目的、险恶用心。

不得不说,朱瞻基的存在给了朱棣另一种选择。

当初朱棣带着朱瞻基一起训练只是出于亲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朱瞻基的表现越来越让朱棣感到惊讶。

朱瞻基外表潇洒,身材修长。他不仅喜欢读书,还对战斗非常感兴趣。我和朱棣去蒙古打仗的时候,回来后常常会独自深入,和爷爷讨论战术。

于是,朱棣的想法从单纯的溺爱孙子,变成了现在培养一个优秀的继承人。

【明史】据记载,九年十一月,被立为皇孙。当然,所有的检查和探险都会随之而来。学者胡光等奉命在军中讲授太孙经史。

具体表现是,即使朱棣带着朱瞻基远征漠北,他也会有大学学者胡光等人陪同,只是为了教导朱瞻基。即使在战斗,也不能丢下作业。

有这样的爷爷在桌,朱瞻基的学生时光过得无比充实。

既然我们认真对待,就没有失败的余地。朱棣第二次征战漠北时,朱瞻基被瓦剌人诱入军,重重包围。朱棣得到消息后,也没时间过多担心,便派出了自己的骑兵前去救援。如果奥拉人从东边和西边进攻,后果将是巨大的。

人们越重视某人,他们就越喜欢某人。

所以,朱棣虽然不喜欢自己的长子朱高炽,但是却非常疼爱自己的长孙朱瞻基。不过,如果他想将皇位传给朱瞻基,就必须先传给他的父亲朱高炽,而不能将这个位置传给其他任何人。

经过深思熟虑,朱棣在自己抚养的大孙子和性格残暴的二儿子之间选择了自己的大孙子。因为这个大孙子成长得太快了,也太优秀了。

朱瞻基文武双全,受朱棣训练这么多年。这成为朱棣青睐朱瞻基的第二个原因。

孙圣文武兼备

作为皇帝的孙子,朱瞻基要做的事情很多。他必须处理好与祖父朱棣的关系,并维持父亲在两个雄心勃勃的叔叔中的权威。要懂得笼络人才,远离小人。我们一定要了解群众的真实情况,不要被当局欺骗。

所以朱棣带他去北京旅游的时候,会给他看看农民种地用什么,平时吃什么。在战争中,他会一步步学会如何排兵布阵、在进攻时救敌,从而在军中树立威信。

选拔人才时,也会详细说明这样做或那样做的真正目的。朱瞻基本上就是一个天才,再加上永乐皇帝一对一的辅导,他的水平突飞猛进。

长大后,朱瞻基杀人果断、坚决。他有父亲的善良,也有祖父的热情。他立下赫赫战功,颇有名气。在朝堂上,他与重臣讲和,深得民心。

这一切都让朱棣非常满意。

有一天,这将是和平皇帝。

朱棣经常对朱高炽说这句话,可见他是多么认同朱瞻基的观点。

大多数古代王朝的寿命只有两三百年。有个好孙子,就意味着百岁无忧。朱棣怎能不喜欢朱瞻基呢?

如果朱元璋因为宠幸朱标而立朱允炆为皇帝。朱棣拥朱高炽称帝,是因为他偏爱朱瞻基。

那么对他寄予厚望的朱瞻基当上皇帝后做了什么呢?

平定汉朝叛乱

朱瞻基即位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对他虎视眈眈的二叔朱高煦。宣德元年八月,朱高煦正式发动叛乱。

他先派人秘密到北京去会见英国公公张辅。后者作为高贵的贵族,不应该过上好日子。他对朱高煦的承诺充耳不闻,当场抓住了朱高煦的人,并报告给朱瞻基。

叛逆是一种惊喜。如果被人发现了,高兴就没有意义了。

朱瞻基不怕二叔造反,就怕他不知道什么时候造反。既然确定了,事情就简单了,我们开始解决吧。他没有立即出兵,而是写信劝朱高煦停止出兵。

朱高煦拒绝后,朱瞻基不愿连累亲人的形象就确立了。随即命钦差亲自出马。消息传出后,各地惊慌失措的人们都平静了下来。

得知朱瞻基要亲自出战后,朱高煦毫无主意,留在乐安等待侄子出战。大军包围城后,朱瞻基让士兵将投降书用箭射入城内。

内容很简单:「现在就投降这座城市,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现在全城的有权势的人都想擒获朱高煦献给朱瞻基。幸运的是,朱高煦没有被抓住,多亏了他的侍卫。他索性派人写了一封信说要出城投降,朱瞻基就答应了。

朱高煦投降后,大臣们劝朱瞻基最好还是对付赵王朱高燧,这样诸侯王的麻烦就结束了。朱瞻基虽然已经做好了出手的准备,但他还是不愿意背负杀叔的罪名。他只是委婉地向诸侯们表达了夺回兵权的意图。

吸取了朱高煦的教训,包括朱高燧在内的其余诸侯老老实实地交出了兵权。

至此,明朝诸侯的灾难结束在朱瞻基的手中。

他不再有任何束缚,可以全力以赴。

文武兼备,内外

朱瞻基解决了诸侯问题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执政政策的选择。就像朱棣爷爷一样,不断搞大项目、大战役,走扩张之路。还是应该像我们的父亲一样,休养生息,实行仁政,不贸然发动战争,采取收缩的防线?

最终,朱瞻基选择了父亲的路线。

因为明朝人民已经受不了酷刑了。

朱元璋执政时,对外战争不断,各种新的国内政策时好时坏。朱允文时代,安生没坚持多久,朱棣就被翻了个底朝天。

朱棣即位后,为了证明自己王位的合法性,不断做出大动作。对外屡战屡战,对内迁都北京,修筑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巨大的积极因素。但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这些骄人成就的背后是人民的力量。光靠提供钱和人是不可能过上稳定的生活的。

对于官员来说,朱元璋和朱棣都是非常暴力的。法庭上笼罩着血腥恐怖的气氛,他们不得不暂时放松下来。

朱高炽看到了这一点,于是在他短短十个月的当皇帝期间,就定下了仁政爱民的基调。

朱瞻基选择了父亲的路线,但他并没有完全照搬。对外,他经常亲自带兵巡逻边境,蒙古乌里阿哈部落见了他就害怕。他们下马跪地求降,不敢轻举妄动。

在海洋方面,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得到了朱瞻基的大力支持。可以说,朱瞻基在位期间,明朝无论内外都呈现出宽松、轻松的风格。

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朱瞻基也不例外。

他很聪明,很厉害,但他也喜欢艺术,更喜欢好玩。

为懒惰而创建的制度

牧童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不愿意与群臣分享权力,于是煞费苦心地废除了宰相制度,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军事和政治权利。

可是这么大的疆域,每天都会发生那么多的事情,一个人怎么解决呢?

无论朱元璋如何努力,他还是顶不住。于是他找了一些大臣来做他的秘书。由于他们在宫中工作,这些秘书组成的组织形成了后来影响明朝走向的内阁制度。

到朱棣时代,内阁只是一个顾问机构,没有实权。当时的做法是,当皇帝对某件事不确定时,他会征求他们的意见,最后做出决定。

这种情况下,皇帝还是很累的。朱瞻基不高兴了。他仍然想画画、玩蟋蟀。

著名的「蟋蟀皇帝」想出了一个办法,用圣旨或者投票的方式,让内阁学士们先宣读各个官员提交的奏章,然后写出自己的具体意见并提交报请皇帝审查批准。。皇帝觉得没有问题后,就批准了这个决定,并送监事执行,无需进一步审查。

这样,皇帝就不用再计划一切了,节省了很多精力。内阁学士有决策机会,但没有决策权,不会影响皇帝的权威。

但是这样还是很累。朱瞻基不满意,要求太监们参加。为他阅读奏折和选票,然后为他批准。但这些太监受过教育的人并不多,所以派翰林学士到宫里教他们读书。

还有负责礼事的太监、丙弼太监、负责封印的太监。这些职位后来拥有巨大的权力。

朱瞻基是一个有前途的皇帝。在他的麾下,这些太监自然不能上蹿下跳,但也能腾出他的时间。但一旦遇到不爱管事的皇帝,比如明朝战神朱祁镇,这种做法的弊端就出来了。

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均以该批批准为准。如果皇帝什么都不做,那么拿着掌印和笔的人就相当于皇帝。这些人将涉及官员任免、税收、国库支出、军民民生等事务。

土木堡事件的根本原因是朱瞻基的制度给了王振「成魔」的机会。

后来文官宦官斗争,皇帝居中,成为明朝的基本格局。整天陷于内斗之中,自然什么事都做不好。

从这一点来看,朱瞻基有点对不起朱棣的喜好。不过,如果把后人的无能归咎于先人,未免有些牵强。

毕竟皇帝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私欲。任何制度都不是完美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

历史没有假设,只有判断。

自朱瞻基以来,明朝再无圣王,国家逐渐衰落。

但这足以证明他是难得的,无愧于「好圣孙」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