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王耀武在济南究竟干了啥?即便周总理说情,许世友也不肯见他一面

2024-04-29历史

「他王耀武当他自己是谁?他想要见我,我就要见他?不可能,这辈子都不可能,他在济南做的那些龌龊事,我永远都不会忘」。

许世友虽然是个急性子,脾气一点就着,但是面对温润如玉的周总理时,他总会收起自己的脾性,毕恭毕敬。

可这一次,面对前来为王耀武当说客的周总理,许世友却是罕见地发了脾气。

见状的周总理先行告辞,可等周总理走后,许世友却是将自己关在屋子里,好不容易开门时,眼眶通红的状态也让人止不住地担忧。

许世友和王耀武究竟有何瓜葛,竟让他的反应如此过激?他口中所述王耀武在济南所做的龌龊事,究竟又是指代什么?

「围剿」红军 一路发迹

所有人都想不到,1923年还因辍学到天津北安利饼干公司当店员的王耀武,竟在1932年的时候,站到了蒋介石的面前。

神州大地上纷扬的战火,蒋介石真不愧是「大功臣」,可对于王耀武而言,蒋介石却是「识人之将」。

事情还要从1923年开始说起。

旁人都想自己的人生大有作为,但是对于1923年时年仅19岁的饼干店员王耀武而言,有份稳定的工作就是知足。

可他的一位族兄却看不下去了。

「耀武弟,这工作虽然稳定,却也不是长久之计,你还年轻,不如南下去报考黄埔军校吧」。

王哲玉一脸真诚地劝解王耀武,而他幸未左耳进右耳出,设法拖朋友搞来一张高小的毕业证书,顺利成为了黄埔军校的三期生。

该说不说,这王耀武是有些幸运在身上,入校没多久的他就收到了来自学生总队长的青睐,在日常的生活中对他是多有照拂。

擅长处理人际关系也是王耀武的长处,他的历任上级都对他很有好感,也正是因为刷足了存在感,所以王耀武得到了第一根橄榄枝。

1931年刘夷找刘峙要人,开出的「福利」是团长这个职位。

这可是实位的官职,有无数得到小道消息的人都卖命的表现,可刘峙却用一句「这人是个可塑之才」直接将王耀武推了上去。

彼时的国民党正是气势汹汹对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的用人之际,王耀武的出现直接就顶到了兵刃的位置。

他的顶头上司是柏天民,骁勇善战的红军自是不会让蒋介石的意图得逞,可这蒋介石实在狭隘,眼瞅危城难守,就下令让柏天民择机突围。

可就当领命的柏天民自恃找到良机准备出动的时候,王耀武却紧急叫停了他。「红军擅长攻点打援,突围必遭全歼」,柏天民觉得有理,于是选择死守。

事实证明,王耀武的军事策略是正确的。

他轻飘飘的一句话让宜黄这座危城抵住了红军24天的攻取,在已然发动数次激战的情况下,也未能拿下。

蒋介石当真是得意极了,于是特意赏脸,召见了王耀武。

「情况那般危急,突围才可能或有生机,你为何不撤退?」蒋介石浑身散发着戾气,可王耀武却不卑不亢地来了一句「宜黄是战略要地,为了整个战局,与城共存亡才是所有战士们的使命」。

蒋介石对这个回答很是满意,而王耀武也用这一个回答的成功,成为了蒋介石眼前的红人。

只可惜,他跟错了主。

在蒋介石的心中,拥护的只有「蒋家王朝」,而他掏心掏肺相信的,只会是他自己。

旁人都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红军战士在毛主席的部署之下也是各司其职,彼此都是愿意交托后背的兄弟,可若是在蒋介石的手下办事,脑袋却是悬在半空的。

之前为他屡打胜仗的时候,王耀武不明白,因为蒋介石给他的是高官厚禄,但是在抗战胜利之后,蒋介石征战的杀伐果断之心却丝毫不减之时,王耀武却清清楚楚的意识到,抗日并非是蒋介石的意图,他的最终目的是发动内战,将这天下收入自己的囊中。

这让,王耀武感觉到无比的惶恐。

于是没过多久,蒋介石就收到了一封「耀武身子不适,实在不宜领兵打仗」的隐退信。

蒋介石是市侩精明之人,他知道王耀武这样做是对中国人打中国人的情况心有不忍,但他更知道的是,如何对这样的他进行拿捏。

很快,蒋介石的「满意回复」就送到了王耀武的手中。

激战八日 华野解放济南

山东军政一把手。

这是王耀武19岁之时想都不敢想的,这般的重利膨胀了他的勇气,于是他出山再次成为蒋介石部下中的脊梁。

也不怪王耀武自信,翻看他在抗日战场上交出的答卷,或许便可以解释他的飘飘然。

雪峰山战役,面对叫嚣的日本军队,王耀武指挥30万人大军,交出了毙敌两万多人的显赫战绩。

这是日军中的重挫,经此一战的王耀武也直接成为了国民党的中央执行委员。

可在济南战场上等着他的是解放军名将粟裕和许世友,战斗力不容小觑之外暂且不言,济南面临的形势也是同样的不容乐观。

在进军济南之前,解放军在莱芜和孟良崮战役中是屡战屡捷,山东的多个城市已然被解放,被夹击在中间的济南就更显孤立无援。

烂摊子交到王耀武的手中,本应予以全力的支持,可蒋介石却又疑心于他,为人卖命却又遭人质疑的心绪本就让王耀武烦忧,可这解放军显露出的厉害更是让他不知该如何是好。

要知道,莱芜战役,王耀武可是出动五万多人,可陈毅一招诱敌,就使得其全军覆没。

知晓这件事情的时候,王耀武当真是气急了,吼叫着喊出一句「我就是放五万头猪在那里,红军也三天抓不完吧」。

事实已经发生,王耀武也只能认栽,可惊喜还在后头。

孟良崮战役中,粟裕和陈毅面对的是王耀武起家的老队伍,负责的是王耀武的爱将张灵甫。

张灵甫一直和王耀武保持联系,可自知失败也成大幕,王耀武握着话筒泣不成声,而电话那头的张灵甫却在无声之间没有了鼻息。

战无不胜的红军让王耀武害怕,但是箭在弦上,他硬着头皮,也只能选择血拼。

在王耀武胆战心惊的时候,毛主席也给他的心脏再上一针猛药。

1948年的8月25日,毛主席致电粟裕和谭震林,指明要让许世友担任济南攻城大队的指挥员。

要知道,彼时的许世友尚在养病,但是其勇猛的作战作风正是济南一战需要的,战事要紧,许世友也以最快的速度赶至了山东兵团司令部。

「要我说,攻打济南就必须像杀牛一样,直攻要害,才能一击取胜」,聚在一起的许世友很快与宋时轮等同志商定好了攻城策略,而面对攻城的各兄弟部队,许世友也很快下达了底线要求:没有困难,没有借口,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攻击。

双方都在严阵以待,可就在大战一触即发的时候,济南的各大报刊却刊登了大篇幅吹捧王耀武「古城名将」的文章。

对于这样的烂招数,解放军战士们早都看透了。

国民党这样做无非是想隐喻占据舆论的上风,鼓舞士气,可说这些虚的没用,对于征战沙场的将士们而言,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战场上见真章。

正是这一仗,让许世友和王耀武「结下了」梁子,一辈子都不愿原谅。

投毒不认 许世友活捉凶手

1948年9月16日午夜,济南战役正式打响。

华东野战军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向济南并进,而王耀武率领国民党反抗,可我军很快就传来了捷报。

「二十八师在古城附近将敌人的一个团部歼灭了」。

好消息如雨后春笋一般地在解放军的队伍之中传播,战斗至9月18日,王耀武身边的人员尚在,但他的心气却已经散了,

因为在战斗焦灼的紧急时刻,王耀武听到了一个让他绝望的消息「吴化文倒戈了」。

蒋介石冥顽不灵,但并非所有人都是眼盲心瞎,中国共产党本不愿发动战事,是蒋介石一直挑唆战火,让百姓不得安生,这才有了这次战争。

吴化文的「投降」对于王耀武的打击很大,他「固守」济南的决心开始动摇,可是蒋介石却严厉斥责,他只能死守。

为了鼓舞士气,王耀武在9月20日的时候召开了一次会议。

看着低着头的众人,他说「老先生是英明的,我们要相信他,只要我们能坚持一个星期,援军必会到达」。

但事实是,王耀武高估了国民党内部的「团结」,也轻视了解放军攻城的决心。

一波波的伤员被远送下去,但比伤员更多的,却是冲城的将士。

伴随着许世友「持续攻击,不给王耀武喘息机会」得令下,我军队对济南老城发动了疯狂的进攻。

可这「坚若磐石」的防守也并非虚言,面对石块和方砖组成的第二道防线,我军大炮起到的效果大幅折损。

就在这时,王耀武开始使用了「阴招」。

因为他释放了毒气弹,前扑的战士们在毒气中倒下,许世友知晓之后是雷霆大怒,可是只能硬拼。

最终1095团的爆破组在外壕突围成功,一营和三营的士兵拥入外城,而在9月23日的时候,济南的外城已被全部攻占。

王耀武残留的部队退守城内,而几天的激战也让许世友的部下精疲力竭。

可在下午六点的时候,考虑速战速决的许世友用一句「胜利就决定在最后的五分钟」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攻城勇士们高喊这「攻不下内城,绝不回来」,而血肉搏斗的胜利者属于中国共产党。

济南战役成功了,可嘴里叫嚣着「以死固守济南城」的王耀武却没有了踪影。

「就算把济南城给我掘地三尺,也要将王耀武给我找出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一声令下,解放军开展了大规模的排查工作,也在寿光一位村民的帮助下,将「遁形」的王耀武活捉。

「同志,这是我家茅厕里发现的卫生纸,可这白纸我们是万万用不起的」。

循着这条线索,解放军发现了伪装成商贩的王耀武,他锒铛入狱,也在1959年的时候,得到了第一批的特赦。

论说在济南之战,王耀武是罪大恶极,但是念其在战前疏散了所有的百姓和城内所有的政治犯,没有让两军的战斗祸害到无辜的人群,所以宽容的我党才予以殊荣,给了他或者离开监狱的机会。

许世友不是小气之人,组织上的决定他是百分之一百的遵从,可他生气的是,所有人都知造成无数将士死亡的毒气弹就是王耀武下令投放的,可他却紧咬牙关不承认。

他敢做不敢当的态度让许世友无比生气,他以为自己可以用蹩脚的理由和退赃蔑视真相,可他把死在毒气弹下的解放军战士放在哪里?难道他们的命就不是命吗?

许世友无法原谅这样的谎言,于是即使周总理出面,他也不愿见王耀武一面。

犯错的不可怕,可憎的是对发生过的事实不尊重、不承认,但因为王耀武的功,我党对其很是关照,就连1968年王耀武去世,我党也在1980年的时候为他补开了追悼会,并将其的骨灰安葬在了八宝山公墓。

历史不可追,但历史不能忘。

老一辈为统一和解放倾洒的热血,吾辈永远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