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听说老部下去了朝鲜,邱行湘问南京军区副司令张明:他们表现如何

2024-01-27历史

「这还只是一个开始,我正在继续追寻这条道路。」令人意外的是,这并非是他们首次见面,早在南京总统府时,他们就曾经擦肩而过。

而他们的初次交锋,则是在洛阳战役中。

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成立于1947年2月,由第8师和滨海警备旅合并而成,下辖第8、第9两个师,共2.5万人。

此后,该纵队参加了泰安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沙土集战役等一系列大规模作战行动,并逐渐壮大。到了1948年初,中原地区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此时,中原战场的刘邓、陈粟大军和陈(赓)谢(富治)集团共计50个旅约35万人,已完成战略展开,地方武装也有所壮大,但总的兵力对比仍处劣势,尤其在国民党统治区内作战,处境仍较困难。

因此,中央军委决定对中原三军进行调整,以迅速巩固中原解放区并打开新的局面。

陈毅和粟裕交战中的华野3纵、8纵、10纵,组成陈唐兵团,归刘邓指挥。他指示,在刘邓大军主力未补完之前,陈唐兵团主力(3纵、8纵)进入平汉路以西,与陈谢主力组成一个作战集团,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在郑州至潼关段及其以南地区独立作战一个月,以掩护刘邓主力休整。

1948年3月初,在中原战场敌对双方调整部署,相互制约之际,我西北野战军取得宜川大捷,彻底改变了西北战局,也直接引起中原战局的变化,原据守中原潼关至洛阳段的裴昌会兵团,因关中告急,奉令调其全部人马增援西安,短时已无力东顾,其他的如孙元良兵团、胡琏兵团、邱清泉兵团和张轸兵团等都距洛阳较远。

1947年1月,华东野战军的叶飞、丁秋生、陈毅、粟裕、谭震林、陈士榘、唐亮(右四)等合影。这样,敌军在西起潼关、东至郑州的800里防线上,只剩下据守洛阳的国民党青年军206师,其余皆为地方土顽和保安团防守。

中央军委迅速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战机,下令陈唐、陈谢集团和地方部队配合,组织洛阳战役。3月6日,陈唐在临汝东南襄城县召开参战各纵的政委和司令员紧急作战联席会议,研究作战方案。

经过深思熟虑,他们决定集中主力,采取速战速决的手段,在敌人赶来之前攻克洛阳。同时,视情况歼灭东面或西南援敌一部,继续向东或向西扩大战果。

下达攻打洛阳的命令后,战士们情绪高昂,丝毫没有长时间行军的倦意。指挥员们看到战士们如此饱满的战斗热情,感到非常欣慰。

陈唐和陈谢集团在洛阳战役中投入了28个团,无论从战役的规模还是对中原战局的影响来看,这都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进军。

在孙继先司令和丁秋生政委的指挥下,他们成功在3月9日顺利渡过洛河、伊河,并随后兵分多路推进。在进军的过程中,先头8师师长王吉文率领22团2营作为先头部队,从唐湾以南直逼洛阳城关,成功秘密捕获了敌人军事哨的一个组。

接着,3营在石桥以东成功占领阵地,俘虏了两名电话兵和一组军事哨。由于该团动作勇猛,迅速完成了摧毁敌人守城的计划,大部分房舍和东关大桥成为了攻城部队的依托。

然后,8师21团成功占领了桥头堡,该团四连快速向西扩张,于10日拂晓镇守的敌人全部歼灭。在此期间,5连和反击的敌人连续打退了敌人的6次冲锋,最终敌人在下午被迫退却。

我军成功歼灭了敌人的8连和9连,他们曾企图用梯子进攻九龙台,但未能得逞,只好将他们监视起来。夜幕降临,23团发动了对闸口街的攻击,而22团则占领了福音堂,成功消灭了一个敌连。

与此同时,参加攻洛战役的部队也对洛阳外围的敌人发起了进攻。洛阳,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位于秦晋豫三省的要冲,地势凶险,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1932年的「一·二八」抗战中,蒋介石甚至还把洛阳定为陪都,准备将其作为避难之所。古人曾言:「洛阳城中少妇,劝君莫唱【金缕衣】。」

这句话令蒋介石深信不疑,一听说解放军可能要打洛阳,他就紧张得不得了。

邱行湘在陪同蒋介石巡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军事才能。作为陈诚的随从副官,他以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和对党国的忠诚备受赞誉,被称为「邱老虎」。

在蒋介石面前,他发誓要让国民党相信自己的防线固若金汤。为此,他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研究我军的攻坚战术,并在备战期间大力完善军事设施,构建出三道坚固的防线。

然而,令他惊讶的是,洛阳城防体系在我军的攻击下迅速崩溃,他的豪言壮语一夜之间化为泡影。

开国英雄张明和他的战友们,成功击毁了邱行湘的「固若金汤」这个招牌。尽管陈唐和陈谢兵团用10万重兵将洛阳城围住,但是在扫清外围战中,他们意识到攻坚的困难。

于是,经过反复权衡利弊后,他们最后确定了攻城各纵的具体部署。陈唐部3纵8师是一支英雄的部队,被陈毅司令员誉为「始终是很好的头等兵团,纪律是各军之冠,人民交口称赞」的部队。

在受领了主攻东门的任务后,他们明白打洛阳这个大城市是头一回,不仅是营长,连他们也没有经验。因此,他们强调深入调查,做好临战准备工作,绝不能马虎。

张明以伤残之躯接受上级任务,他是一位革命战士,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员。他在战斗中英勇冲锋,共参加了四十多次战斗,负伤十六处,多次被评为战斗模范和战斗英雄。

张明为了完成师长的意图,引领全营掀起了「人人搞调查」的热潮。在综合情况时,他发现一张特别的草图,上面画有圈、点、线符号,以及一个圆圈旁躺倒的狗。

经过调查,张明发现这是一圈电网。他的细心观察和果断行动,避免了可能的危险。

张明心中赞叹这位聪明的战士,同时对老乡的帮助表示感激。这激发了攻城子弟兵的高昂斗志,他们纷纷表态:「我们要打进洛阳城,活捉邱行湘。」

虽然已经了解了敌人的城防情况,但是如何展开进攻,这是攻城的关键。师团长立刻否定了这个方案,他说:「这个老一套的办法,打县城、打土围子可以,但是打洛阳不行。」

是啊,要攻破洛阳东门,难度非常大。从突击营到敌城垣最外一层工事,有160米的开阔地,那里是一片被毁的居民房基,破碎的砖瓦遍地狼藉,直接暴露在敌立体交叉火力之下。

即使突击队能冲过开阔地,前面的十多道副防御设施也会给我军造成巨大的伤亡。

在洛阳城头东门外的瓮城东口,我军部发现了一个重兵把守的重要据点。这里有一座巨大的地堡,堡顶上堆满了层层叠叠的汽油桶,将进城的道路严严实实地堵住了。

不仅如此,瓮城与东门城墙之间的区域更是布满了地雷和「倒打火」,对接近城池的我军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面对这样的困境,营长张明召集所有干部和骨干进行讨论,鼓励大家积极提出解决办法。

当张明将方案汇报给团部时,团长石一宸也十分激动,并准备将团警卫连拨给突击队使用。与此同时,陈唐部队3纵的突击队正在全力攻打北门、东门和东北门,而负责攻击南门和西门的陈谢部的四纵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突击前的准备工作。

经过精心策划和紧张准备,我军成功攻占洛阳火车站。在陈士榘和陈赓的指挥下,攻城各部于3月11日黄昏发动总攻,当夜幕降临,两枚红色信号弹划破夜空,洛阳的五个城门瞬间淹没在炮火之中。

在3月11日晚上19时,天空中升起三枚白色信号弹,这是攻城部队收到步兵攻击的信号,他们立即向五个城门发起冲击。

营长张明亲自指挥战斗,三连的爆破手们如同离弦之箭冲向前线。马景春率先冲向桥西头的梅花堡,砍开电网三个大缺口。

爆破手刘焕之也冲上去,将35斤炸药包送上梅花堡。他们还没有跑回阵地,只听一声巨响,东门外的最大工事被打掉了。

三连的爆破手们奋勇向前,对城门外的工事进行猛烈的爆破。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他们成功清除了敌人精心设置的所有障碍。

在敌人的疯狂弹雨中,2连的战士们前仆后继,最终在瓮城的城门上炸开一个缺口。趁着最后一次爆破的浓烟,2连突击队在排长宋苍富的率领下,勇往直前。

然而,瓮城里有整整两个连的敌人试图夺回突破口,2连的战士们顽强地抵挡住了敌人的多次反扑,勇敢地向左右两翼扩展突破口。

在关键时刻,3连指导员郑月德及时率部赶到,迅速冲上突破口。为了扩大战果,尽快解决敌人,营长张明将团配属的特务连也投入了战斗。

这样一来,2连和3连的特务连全部与敌人展开了激战,敌人再也无法重新夺回突破口。此时,张明意识到如果等待全部消灭瓮城的敌人后再突破南大门,可能会拖延时间,于是果断下令1连在混乱中突击东大门。

接到命令后,1连迅速率领小火力队、爆破队和突击队从瓮城突破口冲进去。一声巨响后,东门城楼上一片混乱,邱行湘自吹的「铜墙铁壁」转瞬之间便变成了一堆废墟。

随着东门的炸开,1连突击队立即冲了进去,互相踩着肩膀,迅速爬上城墙抢占城门上的箭楼,三颗信号弹从洛阳升起。

仅仅用了5个小时,从突击到成功突破,这确实是个奇迹。张明率领部队在滂沱大雨中,成功地破除了十多道防御工事,打开了两道坚固的城门,为全线攻城部队打开了一个通路。

重点设防的东门被解放军突破,这使得邱行湘非常惊讶,他立即命令副师长兼第1旅旅长赵云飞不惜一切代价将东门突破口夺回来,将大小火炮集中起来,朝东城门猛轰。

但邱行湘还是不放心,亲自乘坐吉普车前去督战。

张明在身受重伤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指挥部队进行洛阳外围阵地的攻占战斗。至13日下午,三纵和四纵已将西北角外围的敌人全部肃清,邱行湘和残部5000多人被逼退至核心阵地,试图坚守待援。

到了3月14日下午5时20分,我军发起总攻,部队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向敌人的核心阵地,大声高呼着口号。

到了晚上10时左右,曾经不可一世的国民党206师被全军覆没,邱行湘等数千名敌人成为了我军的俘虏。洛阳战役不仅是军事上的大胜仗,而且也是新式整军运动后政治思想上的胜利。

三纵8师23团1营率先突破东门,因此被华东野战军授予「洛阳营」的荣誉称号。为了宣传洛阳战役攻城部队严格遵守城市纪律的事迹,新华社特别发表了一篇名为【桌上的表】的通讯。

张明:战争英雄,笔下生花! 他是「洛阳营」的营长,他是那个扛起枪能打仗,拿起笔能写文章的战士!他的文章被毛泽东称赞,他的事迹被人们广为传颂。

洛阳战役胜利后,邱行湘成为了解放军的手下败将。新中国解放后,他积极接受改造,在1959年成为人民政府第一批特赦的人员。

他在南京安家,并对自己半生的戎马生涯作了大量回忆和总结,先后著有【转战长阳,屡挫日军】【洛阳战役纪实】【随罗卓英血战淞沪记略】【挺进江南】等著作。

他是邱行湘,一个真正的英雄,一个值得我们敬仰的人!

"洛阳营"锦旗是邱行湘对洛阳战役的最后一次败仗的纪念,他认为这场战斗是他人生中的一大挫折。邱行湘已经在1983年早春成为了江苏省政协委员,当他听说曾经的"洛阳营"营长张明已经成为南京军区司令员时,他向组织上提出一个请求。

张明听说此事后,便主动来到邱行湘家中拜访,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两人相见后,张明担心揭起邱行湘的伤疤,绝口不提洛阳之战。

然而,邱行湘却陈恳地说:"当初,我也是在这里接受了蒋介石让我守洛阳的命令。我对不起解放军,更对不起洛阳人民。"

张明见邱行湘主动谈到洛阳战役,便不再顾忌。聊着聊着,邱行湘便提出了自己困扰35年的一个疑问。

石一宸、张明和许升堂,这三个当年攻克洛阳东门的战士,在1988年再次回到曾经的战场。张明在回答邱行湘的问题时,毫不保留地表示:「我们没有秘密武器,只有靠人和人的觉悟。

战士们为了推翻三座大山、求得解放而战斗,无所畏惧,无坚不摧。」邱行湘听后深感敬佩,竖起两只大拇指表示敬意。

张明还答应有机会带邱行湘见昔日的「洛阳营」战士,并关心询问他的家庭生活状况,得到的回答是政府的关照让他们一家三口人住在曾经国民政府委员居住的一套房中。

最后,张明和邱行湘合影留念,并让自己的儿子张勤建和邱行湘的儿子邱晓辉两人也合影。张明激动地说道:「我们是战友,也是家人。」

「不敢当,不敢当啊!」令人高兴的是,这一年的9月,中央军委还授予了张明中将军衔。

‘洛阳营’有三个方面的功绩,张明和他的‘洛阳营’将永载史册,永载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