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85年陈赓夫人正要上飞机,宋希濂猛然抓住她的手:给陈赓买点纸钱

2024-02-02历史
1985年,陈赓夫人傅涯赴美探亲,在此期间,早已定居美国的宋希濂等原国民党将领得知傅涯访美纷纷热情款待。访美行程结束后,傅涯打算搭乘航班返回国内,可就在她正要上飞机前的那一刻,宋希濂突然将一把钱塞进她手里,搞得傅涯刹那间不知所措。宋希濂为什么要塞钱给陈赓夫人傅涯?他与陈赓大将又有着怎样的交往史?

战俘宋希濂的改造

1949年,气势如虹的人民解放军一路势如破竹跨过长江,进攻的矛头直捣江南腹地。当年11月,遵照党中央毛主席「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指示,人民解放军自华中一路向大西南,追亡逐北对残余的国民党军穷追猛打。此时,深陷人民解放战争汪洋大海的宋希濂,先丢荆门,再失川东,最后苟延残喘溃逃至西昌,终在大渡河沙坪被我军围困后俘虏。

宋希濂沦为我军的俘虏后临时被羁押在了重庆白公馆。尽管这个时候他已经成了不名一文的战俘,但宋希濂却依旧态度强横,不愿痛改前非,大有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

宋希濂不愿改过自新并不是他铁了心地想要站在人民的对立面,而是在他自己看来,这次被俘是必死无疑的了。原因就在于他罪孽深重,曾亲自杀掉了我党早期的著名革命领袖瞿秋白同志。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瞿秋白同志是我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大革命失败后,他曾担任过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常委、主席等职务。在革命的早期阶段,瞿秋白还给当时的中国介绍了大量马列主义思想。可以说,无论是从职级还是影响力,瞿秋白作为早期中共主要领导人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性地位。因此,宋希濂很清楚,杀掉这样一位在中共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式的人物将会意味着什么。

事实上,宋希濂与瞿秋白之间因为有着师生之谊,所以在对待瞿秋白这个问题上宋希濂的态度比较谨慎。早年的宋希濂在长沙求学时,他就曾有幸拜读过瞿秋白的文章。瞿秋白的文章字里行间充满着雄辩和才气,透过他的文章往往事物都能被剖析得入骨三分,令人击节叹服。宋希濂阅罢他的文章后,也被他犀利的文采所深深折服。后来,宋希濂考入黄埔一期,瞿秋白作为我党代表还去过黄埔军校给宋希濂上过课,因此,对于这样一位不世出的文学大家,宋希濂是既羡慕又敬佩。

然而造化弄人,宋希濂后来脱离我党投奔蒋介石门下后,他一路前程似锦,很快就成为了蒋介石跟前的「红人」,而他的老师瞿秋白同志也渐渐成长为我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可惜命运的捉弄没有让这对师生相忘于这个乱世江湖。

1935年,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被当地保安团抓捕,随后辗转落入国民党军第36师之手。此时的36师师长恰巧是瞿秋白的学生宋希濂,得知老师瞿秋白被俘,宋希濂联合30多名黄埔生联名向蒋介石求情,希望放瞿秋白一条生路,蒋介石的态度也很明确:只要他脱离共产党,就可以免于杀头之祸!

宋希濂千方百计想要老师瞿秋白招供,但瞿秋白始终不愿背弃自己的信仰和主义,恼羞成怒的蒋介石遂下令对其予以枪决。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昂首阔步走出牢门,沿途用俄语和中文高唱【国际歌】,阳光铺路,风停树静。走进了戒备森严、无一游客的中山公园后,瞿秋白信步走入公园凉亭内,看见亭内桌面上摆放的酒菜,他自饮自酌,谈笑自若,然后高唱着【国际歌】走到一处群山环抱,绿草萋萋的草地上,从容盘腿坐下对着刽子手说:「此地甚好,开枪吧!」,言罢,饮弹而亡。

对于悲催的这一幕,站在不远处的宋希濂看得真真切切,在瞿秋白即将受刑的那一刻,宋希濂庄重地向他敬了一个礼。

瞿秋白的牺牲始终是宋希濂多年以来不曾解开过的心结。晚年每每回忆此事,他总是心生感慨:「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憾事啊!」

所以,有鉴于此,宋希濂认为自己被俘势必免不了一死,因此他采取消极对抗的态度进行改造,后来他发现共产党人广阔的胸襟和博大的情怀后,被共产党人的真诚所深深感动,逐渐放弃了顽抗到底的念头,全心全意投入了改造生涯,最终由于他的出色表现,他被列为第一批特赦人员于1959年释放。

宋希濂的良友陈赓

实际上,鲜为人知的是,宋希濂之所以彻底放下顽固到底的姿态与一个人密不可分,这个人就是新中国开国大将-------陈赓。

宋希濂沦为解放军的阶下囚后,一度脾气暴躁、心情苦闷,觉得人生已经失去了任何意义。就在这个时候,陈赓突然造访。一见面,陈赓就说:「你好呀,宋大头,我们又好久没见面了!看见你身体不错,我很高兴!」

宋希濂没想到自己已经是败军之将了,当年的老同学陈赓居然愿意来看望自己,而且开头第一句问候就亲热叫着「宋大头」,顿时,宋希濂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说起陈赓与宋希濂的交往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少年时代。16岁那年,宋希濂在湖南湘乡过完暑假后,在返学的路上恰巧偶遇同乡陈赓,二人结伴而行返回了长沙,国共双方的两员战将就这样开启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相遇。

此后,陈赓和宋希濂听闻黄埔军校在长沙招生,二人经过重重选拔进入了黄埔一期,从同乡再到同学俩人相互将彼此引为知己。在黄埔军校期间,宋希濂被编在了第10队,陈赓则在3队,很多课程互有交集,二人还会经常在一起上课。陈赓的性格乐观开朗、幽默风趣,再加上学习成绩优异,被公认为「黄埔三杰」之一。

而宋希濂呢,性格内向,年纪小,学习成绩远不如陈赓,因此在校期间乏善可陈。宋希濂常常私下叫陈赓「大哥」,而陈赓也经常叫宋希濂「宋大头」。

陈赓中学时代就加入了共产党,宋希濂在陈赓的影响下随后也入了党,二人相约将来生死与共一起为中国的崛起而革命。

可惜此后天不遂人愿。1926年「中山舰事件」爆发,国共阵营开始出现裂痕,对于继续留在共产党阵营,还是投奔国民党阵营,宋希濂的内心恍惚不定。为此,他写信给陈赓说:「云雾重叠,风向不辨,不知如何是好?」

很显然,此时的宋希濂内心出现了大幅度的动摇。果然,「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刚从北伐战场上下来的宋希濂赶紧给蒋介石写信。由于他的身份还是共产党员,因此,他害怕蒋介石的「反共」会累及家人,同时也担忧自己的政治成分会影响日后的仕途。蒋介石在收到宋希濂的信件后回复:病愈速来南京见我,与回信一起的还有300块大洋的「路费」。

宋希濂看到蒋介石的回信后当即便明白,蒋介石必然会对其加以重用,很快,宋希濂退出党组织加入国民党。

面对宋希濂背叛革命的行径,陈赓对其加以怒斥:「你为什么几个月都不和组织联系?你为什么要加入国民党,你说说你最真实的想法。」

宋希濂鼓起勇气说:「我认为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革命政党,目标是一致的,我也不打算跨党,但我可以保证哈,我绝不会做有损于国共合作的事情。作为革命军人,我将终生为国家、为民族出力,不惜以身殉职」

看到宋希濂天真幼稚的模样,陈赓反问道:「如果有一天,风云突变,国共不再合作了,两军对垒,你会站在哪一边,为了谁以身殉职,你到时候又会听从谁的命令?」

宋希濂被问得哑口无言,半晌才嗫嚅着:「眼下广州的局面很好,我并不明白你的如果是从何说起。」

陈赓知道是无法让宋希濂回心转意了,失望之下只好愤然离开。

此后,陈赓一路成长为我党我军的高级干部,宋希濂也逐渐变成了蒋介石眼前的「大红人」。宋希濂总希望战场不会与陈赓以命相搏,不承想,短短几十年后,在我军的凶猛攻势下,他却败得一塌糊涂,并成为我军的战俘。

宋希濂成了我军战俘后,陈赓经常前来探视,每次都耐心开导这位老乡加同学的「小弟」,而宋希濂也对当初为蒋介石卖命懊悔不已,内心也开始真诚悔悟,因此,改造好后便很快回归了社会。

给陈赓买点纸钱

经过十年的漫长改造,回归社会后的宋希濂在周恩来总理和陈赓的关心下开始了新的生活。作为当年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当他得知原黄埔军校出身的国民党将领离开功德林后,他与张治中亲自组织了一场欢迎重获新生的宴会。

在宴会上,周恩来总理望着赴宴的陈赓和宋希濂俩人风趣地说:「你们官阶一样,派头是不大一样。一个是小米加步枪,一个是飞机加大炮,一土一洋。」当年装备精良的宋希濂部却被小米加步枪的陈赓所代表的共产党打败,宋希濂心里当然是自惭形秽了。他低着头连忙说:「惭愧,惭愧啊!」周恩来总理赶紧打圆场:「过去的都过去了,从现在起,我们都站在一起。」

周恩来总理知道「败军之将不敢言勇」的道理,于是他深情地说:「在座的绝大多数是黄埔学生,我和文白(张治中)都曾是黄埔军校的教官,是你们的老师。学生走错了路,老师多少也是有责任的!」。周总理的适时巧妙化解,让宴会上的气氛顿时变得轻松了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曾经在战场上杀得头破血流的生死对头此刻完全融为了一家人。

其实,当时的陈赓已经是重病在身了,但为了曾经昔日的同窗友谊,他强忍着不适,拖着病体参加了周总理主持的宴会。在宴会上,陈赓与宋希濂聊了很多话题,二人谈到情深处不禁泪眼迷蒙。

是啊,大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几代中国人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夙愿向着美好的目标拼命奋斗。如今,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再也不用担心沦为列强的砧板鱼肉了,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令人开心的呢?谈到民族大义、国家富强等问题时,陈赓与宋希濂不禁浊泪频流。宴会结束后,陈赓拉着宋希濂合了个影,然后,陈赓在宋希濂的搀扶下又走了一段时间的路,二人畅谈古今开怀大笑,不承想,这竟然是他们之间的生死决别。

此后不久,陈赓大将病逝于上海,闻此噩耗的宋希濂悲恸难当,他不仅饱含热泪亲赴现场参加吊唁活动,后来,他又在回忆文章里这样写道:

「陈赓逝世是国家的一个巨大损失,对于我个人来说,也是丧失了我一生中难得的良友。他的伟大,他的忠诚,他的卓越指挥,他的无私无畏······他的谈话令我,使我永远不能忘怀。」

透过这段话,我们可以洞见宋希濂对开国大将陈赓的由衷佩服和崇敬,对失去这位人生指路「老大哥」的巨大所表现出的巨大惋惜痛煞之情。

1980年,73岁的宋希濂退居二线,而此时在美国工作的几个孩子纷纷提出要接他去美国颐养天年,在组织的批准下,宋希濂移民美国,从此在美国定局了下来。

旅美期间,他与几位黄埔同学成立「黄埔同学会」,为祖国的和平统一事业奔走呼号,并正告台湾岛内的黄埔同学认清现实,及早实现两岸一统。

1985年,当陈赓的夫人傅涯来到美国探亲时,热情好客的宋希濂好生接待了曾经的故友之妻。当傅涯正要搭乘飞机返回祖国时,一想到曾经的「老大哥」陈赓长眠于祖国的土地上,而自己却客居他乡,阴阳相隔永难再见时,年过古稀的宋希濂不禁浊泪横流,他猛然一把抓住陈赓夫人傅涯的手,将一把钱硬塞给了她,半晌哽咽道:「回去给陈赓老大哥买点纸钱,告诉他,我在这边一切安好!」,言罢,这位老人挥手作别,蹒跚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