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毛主席和周恩来等人应蒋介石的三番邀请,离开延安飞往重庆。那天毛主席穿着一身唐装从飞机上下来,台下的媒体就像潮水一样涌了上来,咔嚓咔嚓的拍照声此起彼伏,就算是随行的美国驻中国大使,也忍不住发出了惊叹:
「这一幕,跟好莱坞似的!」
到达重庆当晚,蒋介石为毛主席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欢迎宴会,他再三请求毛主席留宿在林园。林园最初是蒋介石自己修建的住宅,后被国民党主席林森所赏识,于是蒋介石就将其赐给林森为其所居,林园也因此而得之。
在林森去世后,他被安葬于林园,蒋介石又把林园重新恢复,扩大,作为待客之所。
在毛主席入住林园的那天夜里,蒋介石就悄悄去了林园,同毛主席私下会面,长达20多分钟。具体内容,无人知晓。
第二日早晨,毛主席一改往日的作息规律,早早起来,到公园里踱步,正巧碰到蒋介石,他也起得很早。两人便在林间小径旁的一张圆形石桌前坐下,展开「晨间谈话」。
蒋介石一开头,就如同是兄长一样「关切」地问毛主席为什么这么早就起来,是不是到了重庆还不适应,毛主席则是笑着说:「时间过的真快,俗话说,前三十年都在睡觉,之后的三十年都无法入睡么,不知道蒋委员长,你知道吗?」
蒋介石一听毛主席这么一说,顿时觉得另有其他含义,于是赶紧转移了话题,把四川的情况向毛主席作了简单的介绍,同时还请毛主席前往林森扫墓。毛主席当然明白,蒋介石这是在转移话题,他也就顺水推舟地接过了蒋介石的话头:
「林老先生任主席时,对日政策十分坚决,主张抗日,深得全国人民的喜爱。在林先生逝世的时候,我们就发过唁电,表示对林主席的尊敬。
对于林森,许多人也许并不十分了解,都认为蒋介石就是国民党的最高领导人。事实上,在1932年至1943年期间,中华民国的最高领导人只有林森一人,而蒋介石则一直都是行政院长。
在众多的国民党党派中,林森可谓「德高望重」,论资排辈,无人能及。
1898年,林森参加了由孙中山为首的「兴中会」.在此过程中,林森见到了孙中山,二人也有了最初的联系。
可以说,林森和孙中山相识的时候,几乎没有几个人比他更早认识孙先生。
林森一向主张「避而远之,独善其身」,他既不会拉帮结派,也不会参与争斗,更不会去迎合权贵,他更多的是会从大局着想。
相反,蒋介石却始终把林森看作一个潜在的威胁。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蒋介石成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掌握着真正的权力;林森有好几个头衔,其中有一个是「中央监察委员」,一个是国民党立法院副院长,可这也仅是「位高」,断然不是「权重」。
蒋介石近乎强烈的权力欲望,当然引起了他的国民党内部的反对,他们都脱离了南京,独立出来反对蒋介石。
在这些人中间,再造派的孙科、胡汉民以及汪精卫等人聚集在广州,商讨「反蒋」问题。
1931年4月,四个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联名向蒋介石提出了指控,措辞极为严厉。
这时,林森人在国外,四个人在发电之时,谷应芬为壮大声势,私自在林森不知道的情况下,签下了「林森」这个姓名。
六月二日,南京的国民党中央,宣布解除孙科、林森和谷应芬等党内成员的职务,并发出逮捕他们的命令。
直至「九一八」事件发生后,在时局的压力下,国民党的内部关系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在「皖南事变」以后,林森对此极为悲痛。但是,由于他的身份比较特殊,他不能公然指责蒋介石,因此他非常苦恼。
有一天,林森向蒋介石等高级官员说,他要创作一些书法作品,以供各位参考。
林森是一位书法家,平日里极少为人题写字,因此,连蒋介石也不例外,他们都很惊讶,而且认为这是一件非常罕见的事,于是都答应了。
数日后,林森本人携一副书法作品前来拜会蒋介石。
蒋介石接过来一瞧,只见上面正用楷书书写着一副【诗经·小雅·常棣】,他的脸色一下子就白了。
蒋介石的脸色怎么一下子就变了?这首诗的意思是:「弟兄们阋于墙,外御其侮」。蒋介石明知林森是在挖苦他一手促成「皖南事变」,却也不好发作,只好陪着笑脸,向林森道:「中正领会了主席的好意。」
林后来森死后,国民党为他举办了极其盛大的葬礼。
八月一日开始,一切党政军机构一律停工一个月,一切机构一律降旗,为期一个月,在民间更是一律降旗三日。
在公众纪念活动当天,重庆全城停车三分钟,并举行101次礼炮声。蒋介石更是亲自到林森的灵柩前为他举行葬礼。国际上许多国家领导人都致电慰问林森,向他表达了深切的哀悼。
1943年8月15日下午,延安各界人士在边区会堂为林森举行盛大的祭祀典礼。
毛主席首先代表中国共产党发表悼词,赞扬林森「为抗日出力,居功至伟」,赞扬了林森坚持国共合作,团结御侮,坚决抗击日本的侵略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