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资治通鉴】唐纪~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2024-02-28历史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唐太宗贞观二年)

【原文】

上问沈徵日:「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鳅、欢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

上谓黄门侍郎王圭日:「开皇十四年大旱,隋文帝不许赈给,而令百姓就食山东。比至末年,天下储积可供五十年。炀帝恃其富饶,侈心无厌,卒亡天下。但使仓禀之积足以备凶年,其余何用哉!」

二月,上谓侍臣曰:「人言天子至尊,无所畏惮,朕则不然。上畏皇天之监临,下惮群臣之瞻仰。兢兢业业,犹恐不合天意,末副人望。」魏徵曰:「此诚致治之要,愿陛下慎终如始,则善矣。」

上谓房玄龄等曰:「为政莫若至公。昔诸葛亮窜廖立、李严于南夷。亮卒而立、严皆悲泣,有死者,非至公能如是乎?又高颖为隋相,公平识治体。隋之兴亡,系颖之存没。朕既幕前世之明君,卿等不可不法前世之贤相也!」

【注释】

①有苗:即「三苗」,中国古代民族。【史记·五帝本纪】载其他在江、淮、荆州一带,也就是今天河南南部至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阳湖一带。②明四目,达四聪:【书·舜典】:「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四,四网八方。目,眼力。聪,听力。这两句话的大意是,舜广听于四方,被天下没有壅塞。③共:共工。共工、鲧、欢兜都是舜时的谗臣。④望夷之祸:指赵高弑秦二世于望夷宫之事。⑤台城之辱:指侯景叛梁武帝,围合城。梁武帝饿死于台城之事。⑥彭城阁之变:揩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所弑事。⑦拥蔽:壅蔽,遮蔽,阻塞。⑧比至:到了。⑨恃:依仗。⑩侈心:奢侈之心。11:畏惮:畏惧。12:副:符合。13:窜:流放。南夷:南方夷人所居之地。14:识:懂得,明白。治体:治国的根本。15:系:关系到,与…相联。存没:存亡。16:法:效法。

【译文】

太宗皇帝询问魏徵说:「君主怎样才能算明,怎样才能算暗?」魏徵回答说:「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就叫做明,只相信个别人的意见就叫做暗。从前尧帝询问下面百姓的意见,因此三苗的罪恶能够向上传到君主的耳中。舜帝眼观四面八方的情况,耳听四面八方的声音,因此共工、鲧、欢兜就不能蒙蔽主上的视听。秦二世偏信赵高,使自己遭受在望夷宫中被害的祸事。梁武帝偏信朱异,自取被困死在台城中的羞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酿成了在彭城阁中被弑的变故。因此君主如能全面听取各种意见,广泛采纳各种建议,身边的权臣就不能蒙蔽君主的耳目,下情就能够上达了。」太宗说:「完全正确。」

太宗对黄门侍郎王圭说:「隋朝开皇十四年时,天下大旱,隋文帝不答应赈济百姓,而叫他们到关东去度荒。到了隋文帝后期,天下的粮食储备可以供五十年食用。隋炀帝依仗国家富饶,奢侈之心没有止境,终于失去天下。只要仓库中的粮食贮积能够对付荒年,其他财富有什么用呢?」

二月,太宗对身边的臣下说:「人人都说天子至高无上,没有可畏俱的事情。朕却不这样看。朕对上畏惧上天的监视,对下畏惧群臣的仰视。一天到晚,兢兢业业,生怕上不合天意,下不得人心。」魏徵说:「这的确是实现天下太平的关键,希望陛下有始有终,那就很好了。」

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处理政事最重要的莫过于公正无私。从前诸葛亮把廖立、李严流放到南夷之地,诸葛亮去世时,廖立、李严都痛哭流涕,李严甚至还忧伤至死,如果不是大公无私,能使别人这样吗?另外,高颖担任隋朝的丞相,非常公平,懂得治国的根本。隋朝的兴亡,与高颖的存亡紧密相联。朕既然仰幕前代的明君,你们也不可不效法前世的贤相!」

【读解】

清代大学者戴震曾经说过:「天下古今之人,其大患,私与蔽二端而已。私生于欲之失,蔽生于知之失。」又说:「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

一个人的一生中,总会有许多判断失误的事情。判断失误当然会带来不良后果,甚至可以说是灾难。如果是一个普通百姓,他的判断失误又会影响到他本人,他的家人,充其量影响到他的亲属或周围的人而已。而作为一个君主,在用人或者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上的判断失误,其影响则不可与普通百姓同日而语,轻则千百万人流离失所,重则天下大乱,国家覆亡。由此可见,君主在处理重大问题的时候,能够不慎之又慎吗?

造成判断失误的原因在哪里呢?在于「蔽」。所谓「蔽」,就是壅蔽,就是阻塞。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阻塞和切断了全面正确的信息的输入,从而妨碍了人们的正确判断。为了防止「蔽」,那就得像魏徵所说的那样,必须做到「兼听」,而千万不可「偏信」。这对于管理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来说,显得特别重要。

「蔽」往往产生于「私」,一旦有了「私」,那就必然会有「蔽」。唐太宗说:「为政莫若王公」正是针对破除「私」而言的。只有破「私」,才能立「公」。「公」一旦立了起来,天下国家哪里有治不好的道理?

要想破「私」,会想除「蔽」,首先就必须有一颗畏惧之心。古人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说的正是这个道理。畏惧什么?上畏惧天,下畏惧人。所谓「天」,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自然规律。我们必须尊重客观的自然规律,在自然规律面前必须小心翼翼,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那它的惩罚将是无情的。至于「人」,唐太宗在这里说的是「群臣」,其实,更广泛地说,应该是人民群众。唐太宗曾说:「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又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得罪了广大人民群众,皇帝还坐得稳吗?因此,作为一个统治者,随时保持其畏惧心,是关系到自己能否继续统治的头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