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81年,垂死的杜聿明问郭汝瑰:我最后问你,你是不是共产党

2024-01-07历史

"在我即将离世的时刻,我只有一个疑问想要得到解答,那就是,你当年是否真的加入了共产党?" 1981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的病床上,杜聿明,这位昔日的国民党陆军司令,已经生命垂危。

他的目光落在前来探病的郭汝瑰身上,嗓音沙哑地问道。在1948年的淮海战役中,杜聿明曾担任徐州"剿总副司令"。

然而,他在蒋介石的决策下,与解放军进行决战,这一决定也是在郭汝瑰的劝说下做出的。

国民党60余万精锐部队被解放军全歼,副总司令杜聿明也被生擒。在被俘后,杜聿明在【淮海战役始末】一文中表达了对蒋介石的不满。

他认为蒋介石被郭汝瑰所骗,导致了局面的恶化。他甚至想亲自到南京质问郭汝瑰,为何不按照计划行事,非要临时变卦。

当年,杜聿明曾考虑过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蒋介石的怀疑,导致失去其宠爱。毕竟,郭汝瑰是蒋介石的亲信。解放后,杜聿明常住北京,而郭汝瑰一直在四川老家,两人的生活圈子没有任何交集。

因此,这个疑问困扰了杜聿明30多年,直到他病重临终前,才抓住机会向郭汝瑰提出。郭汝瑰听后沉思良久,只是简单地说:「在当时,我们的立场不同。

」由于保密原则,郭汝瑰无法说得太直接。

病床上的杜聿明轻轻念道:「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我当时就已经猜到了……」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因肾衰竭离世。

在他去世后不久,郭汝瑰的身份终于被揭露,原来他就是中共在国民党内部最重要的红色间谍。1997年10月23日,郭汝瑰年逾九旬的人生也走到了终点,他的成就得到了党中央领导的高度赞扬。

悼词上写着:「郭汝瑰同志的一生,是跌宕起伏、丰富深厚的一生。」而在台湾的报纸上,对他的评价则是:「一谍潜伏搅风云,两军胜负早已分。

那么,如何让杜聿明三十年来都耿耿于怀郭汝瑰呢?这一切都要从郭汝瑰在黄埔军校的机缘巧合开始说起。郭汝瑰,这位伟大的红色间谍,是如何在国民党内部一步步攀升至高位的呢?

他出生在四川省铜梁县的一个书香门第,曾祖郭和熙在清朝道光年间中举人,父亲郭朗溪在清末的科举考试中位列重庆府榜首,但不幸的是科举制度被废除,父亲的官场梦碎。

郭汝瑰自幼学习成绩优异,中学毕业时,父亲希望他能报考同济大学的医学系,当时医生是稳定且受人尊敬的职位。

郭汝瑰的堂兄,川军第三师师长郭汝栋建议他去广州读黄埔军校,投身军队报效国家。郭汝瑰面临着人生的重要抉择,他决定先去上海的同济大学考察一番。

在上海,他向已经考上了同济大学的同窗陈廷栋请教。陈廷栋认真思考后,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汝瑰兄,当前世道动荡,实业救国和科学救国的理念空谈无用,要真正为国效力,就该去广州投身革命,为国家做出贡献。

在热血沸腾的激励下,秘密共产党员袁镜铭耐心劝说,郭汝瑰最终下定决心,与袁镜铭等六位川军军官一起进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就读。

郭汝瑰在黄埔军校就读时,正处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黄埔军校的政治教官多由共产党员担任,周总理当时就在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

郭汝瑰被编入政治科第五学生队,经常听恽代英、萧楚女等优秀共产党员的讲座,课余时间他还阅读了陈独秀、李达等共产主义先驱的优秀文章。

这段经历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他后来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对共产主义的深入研究后,郭汝瑰深刻认识到,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压在人民身上的大山,实现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进而实现社会主义,中国人民才能真正站起来,中国才能重获新生。

恰在此时,郭汝瑰通过好友袁镜铭了解到他已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员,于是立刻请求袁镜铭为自己办理入党的相关手续。

然而,郭汝瑰的堂哥郭汝栋当时已是川军头目之一,考虑到这一情况,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并未立即同意郭汝瑰的入会请求,而是告诉他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考察。

郭汝瑰:从校园走出的革命者 郭汝瑰,一位曾在学校学习的年轻人,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投身革命事业。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量共产党员被捕杀。

郭汝瑰离开学校返回四川,担任其堂哥郭汝栋的政治部科员。期间,他积极宣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并公开批评蒋介石的卖国求荣和背叛革命行为。

他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崭露头角,在四川涪陵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同时也赢得了学生方学兰的爱慕,成为她的丈夫。

1928年,经过党的严格考验,郭汝瑰在好友袁镜铭的引导下,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之后,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川军内部策划了一次兵变。

虽然这次行动未能成功,但他的勇敢行动却引起了堂哥郭汝栋的注意。郭汝栋已经完全归附蒋介石,他担心因此牵连,便设法将郭汝瑰送往日本士官学校深造。

此时的郭汝瑰因为各种原因,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但他明白,与其在四川担惊受怕,不如去日本学习真才实学,为革命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1930年11月,23岁的郭汝瑰在上海登上了前往日本的邮轮,期待着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郭汝瑰在日本还没待满一年,就因为「九一八」事变,被迫离开了他的祖国。在日本的留学生群情激愤,纷纷结队前往日本陆军省抗议,要求终止学业并返回中国。

然而,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对留学生们的要求置若罔闻,威胁称如果留学生胆敢退学回国,就会被撤销学籍并永远不得再入学。

面对这样的威胁,郭汝瑰在人群中带头喊出:「撤销就撤销,只有亡国奴才会回来!」他的坚定和勇敢激励了其他留学生,最终他们决定放弃学业,返回祖国。

1931年底,郭汝瑰和一群留学生回到上海。他积极主动地提出要担任代表,前往南京训练总监部请愿,希望能够在陆军大学继续深造。

然而,他的请求遭到了拒绝。就在郭汝瑰面临着求学无门的困境时,幸运降临了。他的堂哥郭汝栋保送了一批军官进入陆军大学,其中一名军官因为复试成绩太差而被淘汰。

郭汝瑰借此机会,顶替了这个名额,凭借优秀的复试成绩被录取,成功进入陆军大学第十期就读。 在郭汝瑰进入陆军大学后不久,蒋介石自任大学校长。

继黄埔军校后,郭汝瑰再次成为了蒋介石的「门生」,这为他日后受到蒋介石的信任与器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郭汝瑰,一位在陆军大学深造的优秀毕业生,毕业后并未选择成为蒋介石「反共」的工具,而是选择了继续深造。直到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他意识到自己报国的机会来了。

他通过同学的举荐,成为陈诚麾下的第十四师的参谋长,并在淞沪会战中担任了42旅旅长。在战场上,他冒着日军的猛烈轰炸和炮火,带领部队在阵地上与日军反复搏杀,整整七个昼夜。

在抗日战争的关键时刻,每当前线士兵陷入困境,郭汝瑰便挺身而出,拿起武器冲出掩体,与日军进行白刃战。在他的带领下,原本8000多名士兵,最终只剩下2000多名,但他仍坚守阵地。

郭汝瑰因其英勇作战和卓越的智慧,迅速获得了战区总指挥陈诚的重视。在抗日战争期间,他担任了第十四师参谋长、第五十四军参谋长、暂五师师长以及第二十集团军参谋长等职务,并参与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第三次长沙会战、鄂西会战等重要战役。

在这些战役中,郭汝瑰展现了极高的军事才能,他的才华和能力逐渐引起了蒋介石的关注。

蒋介石对郭汝瑰这位得意门生极为器重,常召见他询问战局见解,对郭汝瑰的军事智谋赞叹不已。郭汝瑰在国民党内地位水涨船高,与党组织已有十数年无联系,但他革命的初心未变。

国民党内部的贪婪腐败,以及蒋介石对共产党的严防死守,让郭汝瑰深感反感。随着抗日战争的尾声,郭汝瑰意识到国共两党终将一战,他开始有意识地寻找身边的共产党地下党员,希望与党组织重新建立联系。

「你和共产党还有没有联系?」

「我怎敢与他们联系?你不是怀疑我狱中生涯不够长吗?」郭汝瑰看透了任逖猷的顾虑,连连保证自己的善意,并自述已经看清国民党腐败本质,有志于加入共产党。

郭汝瑰的真诚触动了任逖猷,通过任逖猷的引见,郭汝瑰成功联系上了共产党地下党员任廉儒。如此一来,飘零十五载的游子终于回归党的怀抱。

任廉儒赠送郭汝瑰毛泽东的军事巨著,其中包括【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

郭汝瑰仔细研读这些文章,如同醍醐灌顶,不禁感慨:「这些通透的文章,除了毛泽东主席,中国没有任何一位军事家能够写出来。

」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郭汝瑰通过了任廉儒的考核,得以与南京共产党负责人董必武进行直接交流。见到董必武,郭汝瑰迫不及待地表达了他想要去延安,恢复党籍,为解放全中国做出贡献的愿望。

董必武建议郭汝瑰留在南京国民党,认为只有在国民党的核心地带,才能更好地发挥他的价值。在党中央与董必武的安排下,郭汝瑰留在了南京,并在解放战争爆发后,得到了蒋介石和陈诚的信任与器重,官职步步攀升,被任命为国防部作战厅的厅长。

郭汝瑰在解放战争期间,为中共中央提供了多达100条重要军事情报,包括国民党的战略部署、装备水平、兵员组成等方面的信息。

他通过任廉儒的联络渠道,将这些情报传递给了中央。1947年5月12日晚,他被邀请参加了蒋介石府邸的晚宴,与国民党总参谋长陈诚、参谋次长刘斐、情报厅厅长侯腾等高官一同出席。

晚宴上,蒋介石制定了山东国民党军队的作战部署。郭汝瑰回家后,立即手抄了一份作战部署,交给了任廉儒。

接到作战部署后,解放军立即作出反应,成功在孟良崮地区消灭了国民党主力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其中包括蒋介石的亲信爱将张灵甫,对蒋介石在山东的战略计划造成了重创,极大地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的士气。

张灵甫的阵亡让国民党高官如杜聿明、何应钦开始怀疑作战厅内存在间谍。然而,由于郭汝瑰的清白记录和蒋介石的庇护,此事最终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调查。

时间推移到1949年,国军的几百万精锐在三大战役中几乎损失殆尽,解放军即将发动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郭汝瑰找了个借口离开南京,前往西南地区担任了七十二军军长。当解放军进军西南时,他毫不迟疑地在宜宾率部起义,完成了他最后的使命。

尘埃落定后,郭汝瑰并未如愿加入共产党,他的介绍人袁镜铭早已惨死在国民党反动派手中,与他单线联系的任廉儒也在解放初期病逝。

虽然只能以国民党起义军官的身份在新政府内任职,但郭汝瑰依然服从党的安排,在各个岗位上发光发热。直到1981年,郭汝瑰才正式加入共产党,他的光辉事迹才得以重新为世人所知。

郭汝瑰的一生充满了信念与理想,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对国民党高官的诱惑无动于衷,走上了充满挑战的革命道路。

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许多人誉为「最大共谍」。郭汝瑰的贡献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也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