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2001年,我党的传奇女特工沈安娜受邀来到了某单位开展红色讲座。
在她叙述当年地下斗争的过程中,无意间提到了自己的姐姐沈伊娜,以及她的姐夫舒曰信。
沈伊娜和舒曰信都是我党中央特科的情报人员,关于他们二人的革命故事几乎很少有人知道。
可是,该单位的一位小伙子回到家中将当天讲座的内容叙述给其父亲之后,父亲竟出人意料地说了这么一句话来:
「没想到沈伊娜的妹妹还活着!如果能见个面就好了。」
此言一出,那位小伙一脸愕然。
莫非自己的父亲认识沈伊娜?如果父亲和她的关系非常密切,莫非父亲也是……?
为了印证心中的疑惑,这个小伙子决定向组织提交申请,邀请沈安娜到自己家里和父亲见上一面。
几天之后,经过多方的努力,沈安娜真的来到了这位小伙子的家里,与他的父亲见了面。
小伙子的父亲名叫姚子健,退休前曾是工业部雷达局的领导干部。
根据姚子健儿子的介绍,他父亲年轻时曾潜入过南京国民党政府为我党提供情报。
由于当时工作性质的原因,姚子健只与他的上线——儿时的同窗好友舒曰信单线联系。
后来,舒曰信与沈伊娜结为了夫妻,夫妻俩都是姚子健的联络人。
在姚子健的家里,留存着许多老照片,其中就有他与舒曰信、王学文等中央特科人员的合影。
沈安娜坐在沙发上,一边翻看着这些微微泛黄的照片,一边听着姚子健讲述关于他的故事。
姚子健的老家是江苏宜兴,小学毕业之后他便离开宜兴独自到上海求学,后来,他成功考入上海吴淞泗塘桥的国立劳动大学中学部。
这所学校虽然不大,但对于家庭贫困的姚子健来说却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在这念书不仅不用交学费,学校还为所有学生提供免费食宿。
可好景不长, 「九·一八」 事变突然发生了。
当时,上海的爱国学子们纷纷走上街头请愿,希望国民政府能停止内战,立刻集结兵力驱逐日军。
国民政府为了遏制这股 「学潮」 ,直接将涉事的学校全部关停解散,而这其中就有姚子健所就读的学校。
从那之后,姚子健就沦落到了无学可上、无饭可吃的凄惨地步。
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重新返回江苏老家,转入一所无锡的私立中学继续读书。
淞沪抗战爆发后,姚子健为了避难从无锡返回宜兴乡下。
不久之后,他又在距离宜兴10公里外的一所小学谋得了一份代课老师的工作,这份工作的工资虽然不高,但起码还能糊口。
在担任代课老师的这段时光里,姚子健总是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自己会沦落到如此凄惨的地步?
姚子健思考了很久,最终他得出了一个结论:
现如今的社会制度有问题!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有问题!
中国想要有出路,首先就得变制度,而想要改变现存的社会制度,贪腐横行、腐败无能的 「国民政府」 就必须倒台!
于是,姚子健萌生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想法。
但是,究竟如何才能加入共产党呢?
当时的姚子健还找不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他只能将这个想法藏在心里,默默等待着机会的到来。
1933年的一天,姚子健下了课,在街边买了一份报纸,随便找了一家茶馆走了进去,选了一处稍微僻静的座位坐下,一边喝茶一边看报。
看着看着,姚子健忽然被报纸上的一条招生信息所吸引,原来,国民党在南京创办的中央陆地测量学院开始招生了。
姚子健被这一信息所触动,没过多久便辞去了小学教师的工作,只身来到南京参加入学考试。
不久后,考试成绩公布了出来,姚子健成功入围,再次获得了学习知识的机会。
正当姚子健满心欢喜地收拾行李的时候,殊不知,他的命运也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改变。
这一年3月,姚子健来到中央陆地测量学校报道。
可到了学校之后他才知道,原来这所学校共设有三种学制,而自己所报考的 「简易科」 只有地形和制图两个专业可选。
经过一番思量,姚子健选择了与印刷行业相接近的制图专业。
因为在他看来,将来自己想要参加革命,那边离不开宣传工作,而宣传工作又离不开印刷行业。
与其选择与印刷行业八竿子打不着的地形专业,倒不如选择学习制图。
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姚子健对于制图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也正是在这一时刻,姚子健得到了一条令他无比兴奋的消息——他的同窗好友舒曰信,成功加入共产党了!
在学校学习期间,姚子健想要加入共产党的愿望一直都没有泯灭。
当他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就给远在上海的舒曰信写了一封信,希望他能帮助自己联系一下党组织。
当时的姚子健还不知道,此时的舒曰信正在中央特科的领导下从事情报搜集工作。
由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五次 「围剿」 ,党中央对于军政情报的需求与日俱增。
为此,中央特科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发展情报力量,组建情报网络。
而刚好这时,革命热情高涨且有机会打入国民政府机关内部的姚子健主动询问,这让中央特科的领导们非常高兴。
他们特别指示舒曰信:
无论如何,一定要将这个姚子健发展成我们的情报力量。
一年多之后,姚子健从测量学校顺利毕业,刚一走出校门,他便只身来到了火车站,踏上了开往上海的列车。
姚子健此行的目的是要去见一个人,而这个人就是舒曰信。
这年4月,舒曰信在上海介绍给了姚子健一个人,此人名叫鲁自诚,是一位中共党员。
他对姚子健的革命热情非常认可,对于他的个人能力也很有信心。
所以没过多久,姚子健便在他的介绍下,于这一年的5月在上海秘密入党。
返回南京后,姚子健按照学校的安排,来到了国民党参谋本部陆地测量总局工作。
当时,他被分配到了制图科第四股任技佐,职位级别属于比较低的十九级。
陆地测量总局主要负责军事地图的测绘和印刷工作,其工作性质属于绝对机密。
由于姚子健的级别比较低,所以他日常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地图印刷前的制版,根本拿不到什么有价值的情报。
后来姚子健急中生智,以 「眼睛受伤,无法继续当前的工作」 为由,向领导讨来了一个 「闲差」 ——到地图收发室工作。
地图收发室保管着当时国民党内部几乎所有的军用地图,其中1:50000以及1:100000的军用地图更是精确到了村庄、河流,军事意义极为重要。
即便在国民党内部也属于绝密资料,除了极特殊情况之外,任何人不得擅自调取。
当时测量总局的领导只考虑到地图收发室的工作比较清闲,哪成想,这一举措正好给了姚子健机会!
姚子健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他敏锐地发现:
最近一段时间,好似哪里的军用地图被调取了,哪里就会有军事行动。
从那之后,只要有部队到他那里去取地图,事后他都会偷偷记下这个部队的番号,再偷偷顺走一份相同的地图,将其部队番号标注在上面。
因为当时陆地测量总局的管理非常混乱,地图数量疏于清点,所以姚子健的这种行径并没有被别人发现。
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 「积累」 ,一张国民党军 「围剿」 行动路线图便被姚子健画了出来!
「这……这……大事不妙!」
看着桌子上的地图,姚子健的神情立刻变得紧张了起来,因为从地图上的信息去看,中央苏区即将面临 「灭顶之灾」 !
情况危急,姚子健立刻穿上了军装,并将那些绘制好的路线图藏在皮箱的夹层里,准备乘最近的一班列车,将情报第一时间送到舒曰信的手里。
可当姚子健来到火车站后,一对军警突然拦住了他的去路。
「箱子里装的什么东西?我们要开箱检查!」
为首的一位军警毫不客气地对姚子健说道。
见此情景,姚子健丝毫没有慌乱,他沉着地从衣兜里掏出了自己的军官证,紧接着便向军警厉声喝道:
「张开你们的狗眼好好看看!老子是南京参谋本部的!你们敢查我!」
姚子健的气势立刻将这帮军警吓得变了脸色,虽然受了一肚子的窝囊气,但他们也只能放姚子健过去。
顺利到达上海后,姚子健立刻找到了舒曰信与沈伊娜,将地图与情报交给了他们。
当晚,夫妇二人就将这一重要情报用秘密电台发回了中央苏区。
抗日战争爆发后,姚子健被组织调到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工作,这一时期,我党早期的优秀领导人潘汉年正是他的直属领导。
虽然潘汉年与姚子健同为宜兴老乡,两人也因为工作的需要频频接触,但由于工作纪律的原因,他们二人始终都没有私下交流过。
可即便如此,当组织决定派姚子健到延安学习时,潘汉年仍然给了他两张便条。
这两张便条,一份是写给抗日军政大学的,一份是写给中央组织部的。
两张便条的内容都一样,潘汉年在上面写道:
「姚子健有抗日热情,已为党工作多年。」
潘汉年在便条的落款处还不忘写下自己当时的代号—— 「小开」 。
就这样,拿着潘汉交给他的便条,姚子健踏上了去往延安的列车,一段崭新的革命征程也就此开始。
虽然姚子健为党的情报工作奉献了所有的青春,可即便到了退休的时候,他也不清楚自己的身份到底是什么。
老人除了知道自己的顶头上司名叫王学文之外,其他的信息一无所知,这么多年也从未有人告诉过他,自己当年究竟隶属于党内的哪个部门。
直到2001年,我党著名的红色特工沈安娜到姚子健儿子的单位开讲座,期间忽然提起了沈伊娜和舒曰信的革命经历,此后便发生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当沈安娜听完姚子健的讲述之后,这位已经年过八旬的老特工紧紧地握住了姚子健的双手,激动地对他说道:
「老哥哥,你的情报工作经历,应该属于‘王世英一王学文一舒曰信、沈伊娜’这条线,如果我猜的不错,你应该隶属于中央特科!」
至此,姚子健才真正搞清楚自己当年的身份。
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情报工作的特殊性质,时至今日,关于 「姚子健到底为我党输送了多少情报」「姚子健对我党究竟做出了多大的贡献」 这些问题我们已经无从考证。
不过,当年姚子健的入党介绍人鲁自诚先生,在姚子健接受调查期间,曾用过这么一句话证明了他的身份。
鲁自诚先生说:
「我1934年介绍姚子健入党,他在敌人营垒里收集军用地图和情报,为中央红军粉碎国民党‘围剿’和长征胜利作出了贡献。对他那段工作,组织上多次给予充分肯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姚子健当年的确是为我党做出过大贡献的功臣。
2001年,国安局领导在得知姚子健老人的身份之后,将他的信息与革命经历上报给了中央部委,姚子健老人的英雄事迹就此被流传开来。
2018年1月12日,姚子健老人在北京友谊医院的病床上安详辞世,走完了他103年的精彩人生。
随着这位 「最后的中央特科情报员」 的辞世,那个属于他们的烽火岁月,也就此落下了帷幕。
旧时代的终结,意味着新时代的开始。
姚子健、沈安娜等中央特科的老前辈们虽已仙逝,但他们的精神已经深深地刻进了中华儿女的骨子里。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