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48年粟裕提出一大胆战役计划,3位元帅震惊,毛主席很久才同意

2024-01-24历史

1947年6月,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渡过天险黄河,开始千里挺进大别山的跃进任务,也拉开了解放军在全国战场上战略进攻的序幕。

与此同时,陈毅和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取得了孟良崮战役的重大胜利,和刘邓大军、陈赓、谢富治兵团在长江黄河之间形成一个「品」字型的军队部署,牵制了国民党军在南线作战的大半兵力。

而后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同时开进中原,将百万蒋军牢牢牵制在中原大地上达一年之久。就在毛主席决定调派华野渡过长江直取南京时,粟裕突然提交一份堪称豪赌的作战计划,令刘伯承、邓小平和陈毅三人都直呼大胆。

没想到运筹于千里之外的毛主席思考良久,最终同意了粟裕的作战计划,便是后来存在许多争论的开封、睢杞战役。

解放战争开始于抗日战争胜利后,却并未在新中国成立时完全结束。全国范围内各个战区的进度并不统一,但始终未能脱离「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规则限制。

1946年6月26日,完成在国内战线部署的蒋介石开始全面发动对解放区的进攻,也是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内,解放军始终遵照毛主席「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方针,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运动战,歼灭了国民党的9个军。

被歼灭的9个军兵力中,独属于粟裕一个人的功劳就有8个。他在苏中率领3万缺枪少炮的解放军对上12万全美式装备的国民党精锐部队,以七战七捷的成绩让国军的整编旅不敢再单独行动。

1947年5月在山东的孟良崮战役中,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全歼国军整编七十四师,导致国军只有组成兵团才敢和解放军正面对上。

当时的陈毅才是华野真正的司令,陈毅及他的儿子却有志一同地宣称战斗中的解放军完全按照粟裕的指挥进行,也使粟裕成为和林彪一样以四十岁的年龄指挥数十万大军的高级指挥官。

不同于林彪必须有九成把握才敢放心开战,却容易贻误战机的情况,粟裕在早年的游击战争中历练出一身果决,尤为擅长以少胜多、出其不意的打法。

从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到临朐战役,陈毅已经完全被粟裕的以弱胜强的打法征服,不住地称赞粟裕「越打越奇」。

1947年秋天,陈赓、谢富治和陈粟、刘邓大军在中原地区呈「品」字型排开,蒋介石则部署了13个整编师与解放军针锋相对。面对来势汹汹、装备精良的百万国军,毛主席决定让陈粟军队放弃长久对峙的打算,向豫皖苏地区进发,最好能直接攻向国民党的首都南京。

毛主席虽然不在中原战场,但决胜千里的军事思想早已在先前二十年的战斗中得到了充分验证。因此分布在全国不同战区的军事统帅都对毛主席的决定毫无异议,遵照统御全局的毛主席意见转战江苏地区。

这时担任华野一兵团总司令的粟裕向中野和华野的实际负责人刘伯承、邓小平和陈毅三位军队的统帅提出自己的看法。

他准备将华野的8个纵队和中野的2个纵队共20万人留在中原,与25万国民党军展开一场大决战,拖延时间消耗敌人的同时也能够彻底扭转中原地区的防御战略战局。

粟裕的想法令刘、邓、陈三人震惊无比,他们不敢想象粟裕突发奇兵的战略竟大胆至此,经过考虑后又觉得此计划可行,于是给陕北的毛主席发电汇报。

毛主席虽然一直都打大胜仗,面对粟裕这个前线指挥官提出的不同意见依然十分重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20万解放军参与中原大战直接关系到全国范围内各个战区的兵力调动情况。

如果此战取胜,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的局势彻底盘活,若粟裕输了,那么后果不敢想象。毛主席和中央的其他领导进行了严肃商讨,再三思索后还是同意了粟裕的大胆打法。

战斗开始之前,朱德总司令特意赶到华野司令部,和粟裕一起指挥中原大战的第一仗——开封、睢杞战役,也被称为豫东战役。

华野团级以上的干部全部被召集来进行战略会议,商讨将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第5军一心到预定战场并取得胜利的战略方针。

第5军曾经取得过打败日本「钢军」21旅团、重创日军55师团的辉煌战绩,军队内的师级以上军官全部毕业于黄埔军校,而且优先配备国民党军队中最先进的武器设备,达到了高度机械化。

粟裕提出至少要派4、5个纵队进行突击战斗,而且要在五天之内达到战略目标,否则蒋介石必然会调派各路大军解救王牌部队的第5军。中原地区全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军事装备落后一大截的解放军完全无法在机械化作战的国军内外夹击之下全身而退。

1948年5月,粟裕将突袭第5军的兵力增加到7个纵队,准备奔赴鲁西南地区与敌人展开战斗。然而华野尚未抵达战区,第5军已经退到了商丘,由苏北的黄百韬率领4个整编师北上与解放军作战。

这样一来,国民党重兵缓缓围困而来,华野反而陷入了左支右绌的窘迫境地。粟裕临时决定派陈唐率领的两个纵队直接攻击河南当时的省会开封,并令其余5个纵队在途中阻拦前来支援的敌军,用经典的「围点打援」战术攻下了只有3万守军的开封。

开封是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攻下的第一个省会城市,对后来战斗的战略意义暂且不说,当时国共双方的军队士气直接产生了重大影响。

蒋介石迅速调集商丘的第5军、北上的黄百韬和信阳的胡琏兵团往开封方向增援而来。刘、邓、陈三人均认为开封不宜固守,理应将野战军转移到西部的郑州,毛主席也同意了他们的意见。

6月26日,华野撤出开封城内,将空城送给了第5军的邱清泉。占据巨大兵力优势和装备优势的国民党大军依然向华野部队包围过来,刘、邓、陈三人迅速意识到利用郑州这个据点打援的战术行不通,再次向毛主席建议部队休整。

毛主席在回电中同意了他们的意见,同时建议华野和中野分开行动,在休整途中和敌人展开一些小型的运动战。

粟裕早在攻克开封时便提出大军休整的建议,毛主席的电报下发后,他反而再次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攻打开封只能算作中原大战的前菜,真正需要进行的大歼灭战还在之后的打击敌人援军行动中。

高度机械化的第5军已经先一步进入开封城,第7兵团的区寿年和5个整编旅才赶到龙王店,距离开封足足有80多公里的路程。粟裕迅速把握时机,向毛主席发去了围歼区寿年兵团的电报。

这一突然的决定让刘、邓、陈三人对粟裕的大胆有了新的认知,同时也赞同粟裕通过区寿年展开中原大歼灭战的方案。而毛主席则对着先前刘邓传来的电报和粟裕的电报陷入了沉思,经过整整一夜的思考才给华野和中野回电,称「部署甚好」。

毛主席的认可震惊了刘伯承三人,也意识到粟裕这个屡出奇兵的将才在战斗方面能够取胜的关键原因。他们按照毛主席的回电在睢县、杞县和通许一带布置战线,在6月29日清晨对区寿年兵团发起了突然袭击。

围攻区寿年兵团的战斗持续了3天,粟裕这个立下军令状的人时刻关注着前方的战况,终于在龙王店彻底全歼区寿年兵团,活捉了区寿年本人。

同时,开封城内的邱清泉也指挥第5军对区寿年进行救援,被华野3个纵队死死抵抗了十天,在区寿年被捉、蒋介石亲临睢杞上空时都没能赶到龙王店战场。

和邱清泉一起参与增援的还有黄百韬兵团,这个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部队一直奔波在救援的路上。原本需要救援的兖州被许世友将军轻松解放,黄百韬又听蒋介石号令转向开封,尚未抵达时便听说区寿年被围,结果豫东战役彻底结束,黄百韬兵团始终没有参与战斗。

粟裕原本打算带着华野直奔黄百韬而去,却因为河南当时接连干旱的天气和到处流传的疫病而放弃,豫东战役以睢杞战役的重大胜利彻底收尾,歼灭了国民党军队9万多人。

军委向华野发来贺电时,罕见地使用了「伟大」两个字:庆祝你们继开封胜利之后,在豫东歼灭蒋敌区寿年兵团、黄百韬兵团等部5万余人的伟大胜利。毛主席也称豫东战役结束了解放军爬山过程中最为吃力的爬坡阶段,解放军直接掌握了战争的运行规则。

一向沉迷军事不关心外界情况的林彪都忍不住对华野的战报研究起来,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对粟裕的战法没日没夜地研究,不由自主地感叹:「粟裕尽打神仙仗」「像豫东战役那样的仗,我轻易不敢下决心去打」。

当胡琏兵团尚在援驰开封的途中,刘邓大军趁机发起了襄樊战役,不仅接连攻下襄阳、樊城,还活捉了国军绥区司令康泽,歼灭敌军2万多人。

许世友和山东兵团在兖州歼灭了3.8万敌人,韦国清则在苏北的陇海路、淮河的宿迁等地接连攻克城池。

可以说,粟裕在开封一场直接牵动了黄淮两岸所有的战场形势,用一座空城开封直接摧毁了敌人在整个南线布置的防御体系,整个格局都被打通。

区寿年兵团被灭导致粟裕的「战神」之名响彻国民党内部,也导致国民党军在此后的战役中不敢单独出动一个兵团参战,唯恐落到和区寿年一样的下场。这一点在济南战役中得到了诠释:雄踞济南的王耀武被山东兵团围攻时,徐州的增援部队在蒋介石三令五申之下才勉强出动了一个先锋队,济南解放时徐州的主力甚至尚未集结完毕。

这一战中解放军的士气被豫东战役完全激发出来,涌现了「济南第一团」「济南第二团」的英雄团队,也是全国解放军所向披靡、迅速解放全国的一个典型例证。

有人说,粟裕指挥的豫东战役是几个月后淮海战役的一场预演,敌我双方比例接近的兵力和多战场鏖战、主攻打援融为一体等打法都十分相似,这也证明了粟裕在进行大规模歼灭战上面的天赋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