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陈慕华:八路军首位女参谋,59岁当副总理,64岁当银行行长

2023-12-29历史

「英姿飒爽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志气高,不爱红妆爱武装!」这是1960年毛主席为奋勇杀敌的女民兵所作的一首诗。

此诗后来收录在相关书籍中,形象地展现了当年女兵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英姿,歌颂了中国女性不仅外在形象美,而且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巾帼不让须眉!

中国的历史因为这些杰出女性的贡献,女性的地位才得以逐步提升。在战场上,有古代的花木兰和穆桂英,也有现代的刘胡兰和赵一曼;在文化上,有古代的李清照和谢道韫,也有近现代的张爱玲和林徽因;在政治上,有古代的武则天和王昭君,也有近代的陈慕华。

那么,陈慕华是谁呢?正如标题所说,她17岁就成为女参谋,后来还担任了国家副总理。陈慕华以当时并不被人看好的女性身份,克服重重困难进入部队,并在加入中国共产党的73年间,全心全意为党的事业奋斗,成为党中央最忠诚的战士。

她的事迹告诉我们,理想与性别无关。 陈慕华的出生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着密切的关系。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这标志着中国历史将要翻开全新的篇章。

就在会议召开的前几天,陈慕华出生在浙江省青田县,这个刚出生的女婴似乎就与中共有着某种特殊的缘分。陈慕华的父亲是一名军人,曾担任过团长和高级参谋等重要职务;她的叔叔陈栖霞则在国民党中担任过空军的高级长官。

她的家庭出身于一个卓越的军事世家,享有优越的条件,因此陈慕华自小便有机会接触进步思想的熏陶。尽管她是个女孩,但她的父亲和叔叔从未因性别差异而区别对待她。

只要他们在一起讨论军事问题,陈慕华就会在一旁倾听学习。日复一日,她逐渐理解了大人们谈话的内容,并在心中开始形成自己的见解。

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陈慕华对国家大事和军事前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四处打探社会局势的发展,与爱国人士一起探索国家的发展方向。

直到1937年,日本军队发动了「七七事变」,正在南京上中学的陈慕华亲眼目睹了这一事件的发生。当时执政的是国民党,她的亲人在其中任职,因此陈慕华对国民党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她未曾料到,面对外敌入侵,国民党军队却消极应战,步步败退,将国土拱手让给日本人,令陈慕华满怀希望的心受挫。

在对国民党失望至极之时,她积极参与和组织一些抗日活动,但她明白,小集团的力量有限,无法实现她的理想。某日,她在【新华日报】上看到共产党的文章,对其中的观点深感认同。

通过深入了解,她认识到共产党才是唯一能够拯救中国的组织。由于战争原因,她所在的学校被迫停课。听说中国北方的延安是共产党建立学校的地方,广招学子,这使得她心中熄灭的灯塔再次燃起。

于是,1938年3月,这位南方的大小姐背起行囊,毅然决然地向新的方向出发。经过几番周折,她终于到达了心心念念的延安,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热烈欢迎,并立即入学「抗大」。

陈慕华的革命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经过半年的深刻学习,她开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理解了中国共产党将要走的社会主义道路。

这让她的心灵焕然一新,于是她立即向党中央请愿。1938年6月17日,陈慕华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当时,女党员通常被分配到后勤部队做救助或接应工作,而陈慕华并不满足于这种位置。

她从小就接受家庭教育,要冲到最前线。因此,她曾多次向党中央申请加入军队,上阵杀敌。然而,当时并没有这样的先例,因此她的申请被婉拒了多次。

后来因为战事,国共两党不得不暂时放下之前的恩仇,再次合作一致对外。此时,作为有大战场作战经验的国民党向我党提供了军事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前往延安开展参谋长训练营,培训人才。

陈慕华得知这一消息,激动不已,这简直是一个绝佳的机遇。她非常了解如何做好参谋长,从小就在高级参谋长的熏陶下长大。

于是,她再次向组织提出申请,但训练营告诉她只招收男兵,让她感到十分不满。在心中满是对壮志难酬的失望情绪下,她写了一封信直接寄给毛主席,详细描述了自己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加入训练营的渴望以及对战事的独到见解。

信中的言辞让毛主席认识到,这个年轻女孩确实是一位难得的军事人才,他一直倡导男女平等的新思想,相信陈慕华的加入会给那些仍然坚持重男轻女观念的人树立一个榜样。

因此,在毛主席的同意下,陈慕华和其他11名女战士终于进入了参谋长训练营,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虽然有主席的支持,但在那个年代,女性的地位仍然不被重视,大家都认为她们应该像大多数女性一样从事一些保障工作。

尽管陈慕华遭遇异样的眼光,但她并不畏惧,而是通过自己的实力来证明自己。1940年,她成功从训练营毕业,担任八路军预备五团的教育科参谋,后来又被调到司令部做参谋。

她对待工作非常认真,将自己的军事知识充分应用于作战中。在她的指挥下,前线捷报频传,她的战绩让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士兵都无法忽视她,成为了我军首位女参谋。

然而,由于陈慕华的一些亲戚是国民党,她受到了部分人的攻击,要求她必须被单独关押进行全面审查。陈慕华坚信自己的清白,不惧怕审讯,但她的刚出生不久的小女儿却因此受到了影响。

为了支持党的工作,陈慕华狠心将还在襁褓中的婴儿送给别人抚养,独自面对困难。之后的三十多年里,她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亲骨肉。

在拨乱反正后,她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认可,为了更好地发挥她的才能,抗日战争结束后,她被派往东北地区,担任热河军区司令部参谋长,参加了解放战争,在战场上运筹帷幄,让敌人措手不及,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没有了战争,但陈慕华并没有因此而懈怠,反而更加热情高涨。她投身于党的宣传工作,参与了「三反」「五反」运动、土地改革以及抗美援朝的工作,为党的事业四处奔波。

在国内经济百废待兴之际,从1961年起,陈慕华再次肩负起了艰巨的任务,为推动经济发展奔波在前线。此时的她已经四十多岁,但始终为工作全力以赴。

1976年11月,她成为对外经济联络部部长、兼中共党组书记,多次赴海外为国内经济发展奔波。

陈慕华以「学以致用,服务社会」为己任,她致力于为中国引进先进的科技、经济知识,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她还承担起中国的援外工作,为团结世界其他国家,抵制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垄断和封锁做出了贡献。 陈慕华的一生都在践行着「妇女撑起半边天」的信念。

她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心中,她的坚韧不拔和无私奉献,真正地诠释了女性的力量和价值。 1980年,陈慕华以众人的推荐,成为了国务院副总理及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成为了我国建国以来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副总理。

从那一刻起,中国的经济开始面临重大的转型,"改革开放"的口号响彻全国,但对于从未走过这条路的中国来说,这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挑战。

陈慕华深知,这次改革没有退路,只有成功。她以坚韧不拔的性格和不服输的心态,认真分析、仔细研究,同时也虚心向发达国家学习。

最终,她带领全国人民走向了"开放",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陈慕华是中国金融改革的先驱,她以60岁的高龄临危受命,成为中国央行第一位女行长,带领着一批优秀的经济学者完善了信贷资金系统,解决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燃眉之急。

陈慕华的一生都在为国家的需要冲锋陷阵,视党和国家的工作为重于生命的事业。即使在晚年,身体状况不佳,仍然奔波在山区,为没有学上的妇女儿童争取上学的机会。

她是中国第一个设立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女童回归校园基金会的女性,她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女性的力量不容忽视。

而上天对她十分眷顾,让她看到了自己倾尽一生努力的新中国,已经成为了如今如此强大的国家。2011年,陈慕华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90岁。

这位新中国的女英雄,终于可以无憾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