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老蒋召见孙立人,对他说:你训练部队很好,不过打仗不行。在太平洋战争的硝烟中,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将领孙立人,他给人的印象是"善于练兵"。然而在1955年,蒋介石突然召见他,对他说了一番令人费解的话:"你对于部队训练很好,不过打仗不行。"作为一名资深将领,受到这样的评价无疑是巨大的侮辱和打击。令人不解的是,为何蒋介石要在那个时候对孙立人说出这样的话?
孙立人自1941年起就凭着出色的军事素养,训练出了实力强劲的"缉私总队"。这支部队后来编入远征军,在第二次滇缅反攻中立下赫赫战功。战后,孙立人作为一名野战军人,在台湾担任重要职务,掌管了编练新军的大权。一开始蒋介石对他还是十分器重的,1949年在孤军奔袭台湾之际,蒋介石甚至让孙立人率领部队在基隆港口迎接自己,以防止"干女婿"陈诚发难。可见蒋介石当时对孙立人是相当信任的。
不过随着黄埔系及蒋经国系统在台湾渐渐掌权,孙立人这个外来户就显得格格不入了。作为一个直率老实的军人,孙立人言行举止引起了这些人的不满。加之蒋介石当初对孙立人的提拔并无多大理由,纯粹是因为他"善于练兵"。所以等到国民党在台湾重新集结完毕后,蒋氏父子就着手撸掉孙立人的权力了。1954年孙立人被撤换兵权,丢了"陆军总司令"等头衔。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蒋介石突然在1955年召见孙立人,对他说出了那番"打仗不行"的评语。这无疑让人费解,孙立人可是在第二次滇缅战役中屡建奇功的,怎么可能是"打仗不行"呢?其实蒋介石这是有意要羞辱和打击孙立人了。毕竟孙立人不是他们这些人的"亲信",而是一个外来户,早就引起了黄埔系和蒋经国系统人物的不满和猜忌。
接下来,蒋经国就借俞济时的一起"擦枪走火事件",声称发现了"兵变阴谋"将矛头对准孙立人。相关人员遭到逮捕并刑拘,最终定性为"孙立人案"。从此孙立人被软禁在台中一处宅院,家徒四壁,过着艰难度日的生活。由于这个案子从来没有定真相,所以孙立人也没了正式薪水,只能靠卖"将军玫瑰"勉强维生。就这样,这位曾经受蒋介石器重的名将,就这样被当权者囚禁了整整33年,直到重获自由时已是行将就木。
在被软禁期间,孙立人一直未能得知被囚禁的真正原因。蒋氏父子对他实行的是"七不政策",即"不杀、不审、不问、不判、不抓、不关、不放"。这让孙立人一家人生活在极度拮据和无助之中。
据孙立人的家人回忆,尽管遭受如此待遇,但孙立人在面对家人时仍表现得风轻云淡,从不抱怨命运的不公。相反,他一直在安慰家人,劝他们要淡定面对现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有一次,孙立人的儿子向他吐露了对当局的不满,孙立人只是摇了摇头说:"人生就是这样啊,高高低低都是常事,你们要学会坦然接受。"
在漫长的软禁生涯中,孙立人除了种花维生外,最大的乐趿就是研读史书。他钻研诸子百家,品评往事典故,试图从中找到些许启迪。有趣的是,据家人透露,孙立人最喜欢看的竟然是三国演义!看来这本小说中涌动的人性冲突和离奇际遇,让他感同身受。
值得一提的是,蒋介石临终前不久,曾特地将孙立人召回台北,并亲自会见。那一次,依然是如故的风范,蒋介石对孙立人说:"你做事太直率了,惹怒了不少人。但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你的忠诚。"听到这话,孙立人内心仿佛解开了一个沉重的结,久久无语。
直到1988年,蒋经国去世,李登辉上台后,81岁高龄的孙立人才终于获得自由。走出软禁所在地时,这位曾战功赫赫的老将军已是斑白双鬓、行动蹒跚。但他仍抬头挺起残存的骄傲,对途人说:"我终于重获自由了,人生并没有白活!"
孙立人的一生可谓坎坷不平凡。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军官,到战功赫赫的著名将领,再遭受无妄权势的打击和囚禁,最终重获自由离世。他的经历折射出权力斗争的阴暗面,也见证了一个军人对理想和信念的坚守。纵使遭受冤屈,他也从未叫苦叫屈,用沉静淡然的心态对待命运。这种大智大勇,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