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三大战役,为何说淮海大战最难拿下?看完参战的国军名单就知道

2024-01-02历史

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中,最难打的要数淮海战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辽沈战役与平津战役,我军在兵力方面占优势。在辽沈战役中,我军70万兵力,敌人仅55万。在平津战役中,我军兵力高达100万,敌人只有52万。而淮海战役中我军有60万人,敌人却有80万,我军直接比国军少了20万兵力。

蒋介石为了能够打好这场仗,把自己的嫡系部队都投到了淮海战场上。除了桂系军队没有上之外,其它的国军悉数上了战场。所以淮海战役就变得特别难打,我军在这场战役中的伤亡人数,甚至超过了另外两场战役总和。那么参加淮海战役的都有哪些国军将领呢?他们又都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首先就是杜律明,在淮海战役开始之前,蒋介石准备让白崇禧当国军总指挥。可是在战役快要开始时,白崇禧竟然临时变卦了,蒋介石没办法只能让杜律明赶往徐州救火。杜律明在解放战争初期的时候,表现还不错。可是在淮海战役的时候,杜律明还没有赶到徐州,华野就将黄百韬的部队给包围了,换句话说,战争才刚刚开始,国军就已经陷入了被动状态。

在黄百韬的兵团覆灭之后,在双堆集黄维率领的兵团又陷入重围,这个时候杜律明手里虽然还有30万大军,可是他却感觉国军已经没有胜算了。

于是他就给蒋介石建议放弃徐州,将这30万人马向蚌埠一带撤去,刚开始蒋介石答应了,可当杜律明带着部队脱离包围圈之后,蒋介石又命令他返回去救援黄百韬,这直接将杜律明送进了我军的包围圈中。在淮海战役中,杜律明就是空有兵力却不能做主,如果淮海战役,老蒋不插手的话,让杜律明全权指挥的话,也许会给我军带来不少困难。

第二个是黄百韬。他的才能是最被低估的一个国军将领,也不输张灵甫与胡琏等国军的名将。淮海战役开始的时候,黄百韬所处的位置最靠前,同时也嗅到了危机,于是就向刘峙发出撤退请求。但刘峙却让他在新安镇又等了三天,而华野正是在这三天的时间将黄百韬的部队给包围了。

不过在黄百韬被包围之后,并没有将希望寄托在援军身上,而是直接下达了独立作战且尽军人之职的命令。在碾庄战役中,由于黄百韬的拼死抵抗,我军的伤亡人数达到了6万多,而华野的历史中都不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第三个是胡链。原本他觉得一定能够担任第12兵团的司令官,可最后却被黄维抢先。他非常恼火,就请假回老家了,而当知道在双堆集我军将黄维的兵团给包围之后,胡链对自己的第18军放心不下,于是就乘坐飞机直接空降到双堆集。被包围的国军在看到他的到来后士气大振,而胡链擅长防守,所以他到达这里后,就命令部下构建完善的防御体系,这也给中野造成很大的困难,不过后来在华野的帮助下,才赢得这场战役。

第四个是邱清泉。他可是国军当中非常出名的悍将,打仗也很勇猛,还被人送了一个「邱疯子」的外号。在淮海战役中有一场著名且惨烈的徐东阻击战,就是我军阻击邱清泉的兵团,结果虽然是我军胜利,可我军也付出了惨烈的代价。

在淮海战役后期,陈官庄一带,杜律明与邱清泉等人被我军包围,在没有粮弹与援兵的情况下,杜律明想要给手下30万将士留条活路,就准备向我军缴械投降,但邱清泉却死活不同意。在陈官庄战役的最后时刻,邱清泉还率兵与我军决一死战,最后落得兵败身亡的下场。由于淮海战役中,国军都上了战场,再加上我军比国军少了20万人,所以在三大战役中,这场仗打得是最辛苦,同时我军伤亡也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