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两乡下人来找陈毅,被警卫拦下后说:你就说陈大冒子带着猪蹄来了

2024-01-19历史

1954年7月的一天,两位皮肤黝黑、衣裳朴素的乡下人在繁华的上海街头找陈毅市长。执勤的警卫战士拦住了他们,没有让他们进入也没有通报。

其中一位显得有些着急,大声叫喊起来。

陈大冒子,就是这位在苏北盐城永宁寺里,为改善大伙伙食而跳入冰冷池塘摸鱼的年轻炊事员陈再发。他的巧手几乎能从鱼篓中抓鱼,不费吹灰之力就抓到了50斤鱼。

这一幕恰巧被前来检查工作的新四军代军长陈毅看到。陈毅被这位不怕苦、不怕冷,性格爽朗、动作敏捷的年轻战士深深吸引。

陈毅从抗大五分校同志们的介绍中,了解到了陈再发的一些过往经历。陈再发是个贫苦的孤儿,十几岁父母双亡,他无家无地,只能在乱坟岗上搭个窝棚住宿。

农忙时打短工,找不到活时就靠乞讨度日。在闲暇时光,他和其他几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在窝棚里赌博消遣。然而,这个赌博恶习后来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1940年冬季,新四军来到盐城,陈再发听说新四军是一支抗日队伍,便从老家来到城里参军。

他吃苦耐劳,是名副其实的大力士,深受同志们的喜爱。

陈毅听了关于陈再发的介绍,并亲眼看到了他现场抓鱼的表演后,脸上露出了赞许的微笑。在盐城的新四军战士中,有来自江南的南方人,也有来自山东的北方人,尽管籍贯和语音不同,但他们都能亲密相处,相互开玩笑。

北方人叫南方人为「蛮子」,南方人则称呼北方人为「侉子」。而陈再发既不是南方人,也不是北方人,而是当地的一个普通百姓。

因此,大家都称呼他为「陈大冒子」。 有一天,陈大冒子正在做饭,抗大五分校的负责人找到了他,问他是否愿意调到军部去。

军部需要一个能够负责后勤,力气大,能够挑东西,并且还可以为首长们抓鱼的人。陈再发听了,非常高兴。从1941年5月起,他就被调到了军部炊事班当采购,经常出去置办东西,挑粮挑菜。

而在行军转移时,他还会负责为陈毅军长挑文件和书籍。那个时候,行军转移通常在夜间进行,陈再发能够挑着一百多斤重的铁皮木板制作的文件箱,连续行军50里。

在1941年的夏秋季节,军部从盐城步行到阜宁县停翅港村转移。停翅港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传说中曾有凤凰在此停歇,因此得名。

停翅港是华中战略区的政治和军事中心。为了纪念这段历史,1986年,停翅港村建立了一个纪念碑,上面刻有「新四军军部旧址」几个字,背面是记录军部从盐城到停翅港再到洪泽湖西岸、天长县黄花塘转移的历史。

陈再发是这次长途行军中的重要人物,他不仅挑着陈毅的重要文件和书籍,还负责保护刚出生几个月的陈昊苏,他的担子上承载了整个新四军的希望和未来。

这次行军是在日伪军「扫荡」游击区的危急时刻,陈再发和他的队伍要穿过敌人的封锁线,横渡旧黄河和大运河,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在这次行军中,张茜嘱咐陈再发要特别小心保护陈昊苏。陈毅对他的队伍充满了信心,他说:「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就能战胜任何困难。」

在一次重要的行军任务中,陈再发保证完成任务,对陈毅儿子陈昊苏的爱称「小把戏」也不忘。尽管任务艰巨,但陈再发的直率憨厚和热情让他坚持不懈。

在行军途中,张茜关切地询问陈再发的疲劳程度,并且在他饥饿时,立即买了一大包煎饼来帮助他。1945年夏天,新四军军部从洪泽湖西岸的黄花塘经过淮阴等地,向山东临沂转移,陈再发的任务是为陈毅挑东西,这次任务的担子更加重了,除了原有的文件、书籍、两岁多的陈昊苏外,还增加了在黄花塘出生的小男孩陈丹淮。

陈再发,苏皖交界的黄花塘人,以百斤重担挑起长途跋涉,穿越苏北大地,跨过大江小河,汗水湿透衣衫,苦不堪言。

但他乐此不疲,因为他能为敬爱的陈毅军长挑文件,为孩子挑担子,感到无比自豪。他出身贫苦,参加革命四五年,力大如牛,吃苦耐劳,深受同志们的称赞。

然而,他的缺点也很明显,不注意学习,思想上对自己要求不严,所以,在前进的道路上也犯过一些错误。在华东野战军司令部设在临沂时,他被陈毅司令员严肃批评,因为他在战场上闲来无事,竟然和俘虏太太玩牌赌博。

陈毅说:「你参加革命好几年了,怎么还犯这种错误呢?作为一个革命军人,竟然去和俘虏太太赌钱,你这样影响很不好。

这跟你住在坟头时,玩纸牌可大不一样啊!」

陈再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默默地低下头,没有说话。陈毅对此非常生气,因为一个严格的军队不能容忍这种破坏纪律的行为。

于是,陈毅下令将陈再发关禁闭三天。 禁闭期满后,陈再发被释放出来。陈毅再次找他谈话,对他进行了深入的教育。

之后,陈再发随军南下,成为第三野战军司令部的司务长。 全国解放后不久,陈再发作为一名老兵复员回家。由于陈再发的军龄较长,是一名老同志,但没有文化,当地政府对他的工作安排感到很为难。

然而,陈再发主动要求当一名搬运工。

区干部对陈再发能否胜任搬运工的工作表示怀疑,于是他要求陈再发挑起一副重担子来证明自己。陈再发二话不说,轻松地挑起了两百多斤重的大米,并一口气走了一里地。

这让他在区干部和众人的注视下,展现了独特的搬运技巧。从此,陈再发成为了家乡的搬运工,并在不久后结婚成家。

他原本希望通过努力工作,让家人过上幸福、安逸的生活。然而,他却因为花钱无计划、爱赌博而将复员费花光。后来,他又过上了贫困的农村生活。

尽管如此,他依然乐观开朗,喜欢在路边休息的时候和搬运工们、邻居乡亲们分享战争年代的故事,讲述他敬爱的陈军长。

有些人对他表示尊重,愿意听他讲述故事;但也有些人对他表示怀疑,他们不相信一个穿草鞋、扛大件的穷搬运工怎么会与大名鼎鼎的野战军司令员、上海市长陈毅一同工作过。

甚至还有人嘲笑他:「陈再发啊,别吹牛了,你要是给元帅拉过马,现在还能在这儿呆着?」对此,陈再发十分生气,他站起来大声反驳。

陈再发是个实打实的老实人,从不吹牛撒谎。他想去上海看望陈毅市长,但觉得没有像样的礼物。突然,他想起陈军长喜欢吃猪蹄子,于是只带了4个猪蹄子。

同村人觉得他不靠谱,但陈再发坚持带他一起去。经过三天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上海,但被守门的警卫战士拦住了。

他们没有信件证明身份,被拒绝入内。

陈再发的肚子饿得咕咕叫,他焦急地喊着:「小同志,告诉他们说苏北盐城的陈大冒子带着猪蹄来了!」陈大冒子的名字果然管用,不一会儿,陈毅秘书就给门卫打了电话,让他们赶快进来。

陈毅和张茜热情地接待了他们。陈毅关心地问陈再发这些年的工作、结婚和生活情况,陈再发一一作了回答。接着,陈再发将一个牛皮袋放在桌上,说是给陈毅军长的礼物。

他的同乡连忙拉了拉他,说这个礼物太寒碜了。陈毅打开牛皮袋一看,里面是猪蹄。他大笑着说:「战争年代,这可是补充营养的好东西。

陈大冒子的猪蹄是绝活,看来我今天有口福了。」说完,他把猪蹄交给了张茜,让她让炊事员加工一下。

在一次聚餐中,陈毅的两个孩子放学回家了,看到他们长大成人,陈再发十分高兴。他笑着询问孩子想吃什么,而陈毅则提到他们的陈叔叔曾经是孩子们的「担子」手。

聚餐后,两人进行了深入的交谈,陈再发坦诚地分享了自己在生意上的失败和遭受的冷眼。陈毅对陈再发在革命战争中的贡献表示赞赏,但也对他的赌博行为表示不满。

他告诫陈再发要在家乡严格要求自己,团结群众,尊重地方同志,不要居功自傲,搞不好关系。尽管生活困难,陈毅依然坚信共产党不会靠吹牛过日子,希望陈再发能够改正错误,以更好地生活。

陈再发在临别时,将自己一个月工资的大部分约240元赠送给了他的挑夫张茜,劝他回家好好安排生活,不再沉迷赌博。

从此以后,陈再发再也没有接触赌博,他认识到自己也是陈毅首长身边的人,不能给他抹黑。他通过努力工作,获得了当地政府的帮助,为他盖了两间房子并买了一套炊具。

即使在陈毅去世后,他仍然经常想起他的恩情,特别是从广播喇叭里听到这个消息后,他大哭了三天。他说,陈毅同志总是不忘对任何一个为革命出过力的老战士的恩情,即使是对曾经犯过错误的挑夫,他也会在政治思想上严格要求和教育,同时在生活中给予热情关心和帮助。

我们能否从陈毅同志的光辉事迹中,获得如何按照革命的原则和战友的情谊处理同志关系的深刻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