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高原古寺塌出千年古墓,「糖纸」竟是美容工具,还牵扯出神秘古国

2024-01-02历史

雪域黄沙,一群风尘仆仆的考古学家俯身在西藏阿里噶尔县门士乡故如甲木寺门前的一座古墓前,海拔4200米的考古现场,令人忍不住头脑凝滞,心烦意乱,土层中一张「糖纸」被人拨在一旁,这时人们没想到, 这张「糖纸」是一种「美容工具」,还竟牵扯着一个神秘文明。

象泉河上游噶尔县门士乡境内,有一座著名的苯教寺院故如甲寺,全称叫「穹隆故如甲寺 」,是阿里地区目前唯一保存下来的苯教寺院。

2006年的一天,一辆从寺院门前经过的载重汽车把寺前的公路压塌了,一座深埋在地下的古墓无意暴露。墓中随葬品被寺中僧人悉数挖出并收藏寺中。

2012年~2014年,考古工作者对古如甲木寺墓地和邻县的曲踏墓地进行联合考古发掘。考古学者先后在阿里噶尔县和札达县境内抢救发掘了几座古墓,墓中除了随葬有陶器、青铜器和木棺葬具外,在故如甲寺墓地还发现一件「不起眼的糖纸」。

考古学家仔细辨认才发现,这「糖纸」竟是一张黄金面具 ,面具4厘米见方,由金片压成薄片,正面由红、黑、白三色绘出面部。黑色双目大睁,鼻翼、牙齿、胡须轮廓清晰,周边还均匀分布着8个小孔,以缝缀在较软质地的材料上。例如,黄金面具出土时还带着丝绸腐朽后的残段。

经检测,这墓葬年代为公元2世纪。 墓主人是一位35岁左右的男性,很可能是象雄国贵族。

那这象雄国到底是什么呢?

史料记载,象雄王国至少在距今3800年前形成,在公元7世纪前达到鼎盛。而象雄在唐代时才开始出现在汉文文献中,被称为「羊同」。【唐会要】【通典】【资治通鉴】等文献记载了被吐蕃征服(公元642年)前象雄国的统治范围和风土民情。

不仅正史上有明确记载,宗教传说中也有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传,雍仲本教幸饶弥沃如来佛祖就诞生于这一带,是雍仲本教的发源地。古象雄的王子幸饶弥沃如来佛祖(释迦牟尼佛前世「白幢天子」的师父),为了救度众生而慈悲传教了「古象雄佛法」。

而「糖纸面具」的发现,与文献中的记载相互印证,【隋书】记载有「其酋豪死,以金玉覆其面」。在唐朝人杜佑写的【通典】中也有这样的描述:「其首豪死,抉去其脑,实以珠玉,剖其五脏,易以黄金,假造金鼻银齿。」

金鼻银齿,这指的应该就是黄金面具之类的器物。参考当地文化流传与考古发现,黄金面具是一种美化逝者的随葬物品。原因是因为,这些贵族死后,因为神秘葬俗的原因,逝者需要经历「外科手术式」的处理,死者的头部、面部容貌可能会受到损害。

于是,人们就用「金鼻银齿」加以覆盖和遮掩,通过这种方式保存部落首领的遗体得以「不朽」「通天」,从而佑护族人。

当然,不能只以一张黄金面具来揭开所有象雄古国的疑团。但这座故如甲寺的古墓葬,仍旧打开了通向象雄古国的一扇窗。

而且早在如甲寺僧人收藏的古墓文物中,人们也有惊人发现。

除了能证明西藏与中原文明交流的用于装茶的木盒,墓中还发现了一幅带有动物图案和汉字的丝绸,这是西藏西部第一次发现的汉地丝织物。

这幅丝织物以藏青和橙黄双色呈现图案,其构图似可分为三层:最下一层为波浪形的曲波纹,每组波浪纹当中有一对相向而立的鸟,对鸟身下脚踩着植物纹样,下面有「山」字形的纹样衬托,波纹中有四蒂纹;第二层为如意树构成的几何形空间,在其间布置以双龙、双凤、双羊等,双龙仅具头部,与两两相从的双凤与双羊头向相反;第三层也为如意树相间隔形成的几何形空间,树之两侧各有一相背而立的狮子。在每组动物纹饰的空白处,都有四个篆体的汉字, 有学者释读出它们分别是「王」「侯」两字的正体和反体字。

无巧不成书,同样织有篆书「王侯」的鸟兽纹织锦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阿斯塔那墓地也有出土。可以推测,这种织锦很可能是中央王朝赏赐给边疆地区少数民族首领的物件。

如此精致的丝绸、证明奢侈生活的茶叶盒,还有尊贵的黄金面具,让人们对墓主人的身份有了猜测。

而且,这张四方糖纸金面具,并不是在西藏出土的首个黄金面具。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曲踏墓地也曾于2009年和2012年分别出土了黄金面具。

黄金面具分布在以象泉河上游为中心的喜马拉雅中段和西段地区。而在从象雄时期到古格王国时期,象泉河流域一直是整个阿里地区古代文化的中心。

重重考古成果证明,早在汉晋时期,象雄就已经和中原发生了密切的文化、物资交流。象雄向西的道路穿过了帕米尔高原,并且和传统丝绸之路交汇,这条路就是所谓的「麝香之路」,或者是「宝石之路」。他们用湖盐和黄金,向南亚低海拔地区的人交换粮食和茶叶等各种物资。

不仅如此,象雄古国对黄金的冶炼与使用,还为西藏的「金国」之称打下了基础。

例如,玄奘在天竺求法期间,曾听当地人说过,在喜马拉雅山的北面有个盛产黄金的国家,称为「金国」。阿里地区自古就盛产黄金,这个传说中的「金国」很可能就是象雄。

那象雄的黄金哪里来呢?

在藏文史籍以十分浓厚的神话与宗教意味记载了青藏高原及黄金的形成。藏传佛教认为,宇宙最初为空寂无垠之体,后由风、水的激荡,生成大海,一部分海水退去,宇宙大地由此海上产生,大地的中心是须弥山,山的外海有四座大岛,其中南面为瞻部洲,而青藏高原正处于南瞻部洲的中心部分。

这「瞻部洲」的名字由来,仍与黄金有关:据说最初在南瞻部洲中心有一条长河,河岸上生长着黄金树,树上果实成熟后便落入河水中,果实打在河水上,发出「瞻部」、「瞻部」的声音,因此,这块地方便被称为「瞻部洲」。水里的生物吃了落入河中的黄金果,排出的是黄金粒,这些黄金粒随水流到各处,从而使这条河的大小支流中都有了世界上最纯的黄金……

那除去传说谈科学呢?

青藏高原的昆仑山脉至巴颜喀喇山脉一带应为储金最富的地区。经过若干亿年的风化冰蚀,—部分「金山」崩碎了,散布、沉积于其附近的台原和河流中,流水又将金粒般运到下游的一些地方沉淀下来,成为砂金矿。由于昆仑山和巴颜喀喇山脉是众多江河的源头之地,故由此流出的大小河流的流域地区也应该是富金之区。

从一张小小的糖纸面具,到后来吐蕃弃宗弄赞向唐太宗献上金制的七尺高金鹅,再到布达拉宫的价值连城的金顶群,灿灿的黄金成就了高原文明的底色,也成为了高原与中原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

象雄古国,不愧是一个金山之梦开始的地方。对此,您怎么看呢?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