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圆明园南的一亩园娘娘庙

2023-12-18历史

一亩园娘娘庙为泰山圣母庙,位于圆明园西扇子河西,庙前为清代御路。

【清史稿·礼志二】:「乾隆三年,帝初行耕耤礼,先期六日,幸丰泽园演耕,届日飨先农,行四推。」清朝入主中原后,沿袭了不少古代的礼制,「耕藉礼」为其中之一。雍正年间,在圆明园设「耤园」,俗称「一亩园」,为举行「耕藉礼」之地。每年的春天皇帝都要率领众臣象征性地在此进行耕种,以祈求五谷丰登。清代自雍正后,每年春天帝后出园来此举行亲耕之礼。雍正帝步入「一亩三分地」亲耕,紧跟在皇帝身后的顺天府尹手捧青箱,户部侍郎握种播撒,种下稻、黍、谷、麦、豆等五谷杂粮。后至嘉庆、道光年间,一亩园帝亲耕之礼渐废。

皇帝「亲耕」的藉田为什么不大不小,非要定为「一亩三分」?据传有两种说法。一是取其象征之义。在中国古代,一三五七九被视为阳数,一和三为阳数中最小的两个数。因为皇帝是天子身份,既要亲耕又不能太劳累,所以定个最小土地面积作为藉田,权作意思意思地「示范性耕耘」,故为一亩三分。还有一种说法是认为与当时中国的行政区划有关,计有十三个行政区划,时称「十三都司」,所以取了「一」和「三」作为藉田面积。据传当时的「一亩三分地」为长11丈,宽4丈,分为12畦。

据1928 年【北平特别市寺庙登记档案】,庙建于明万历年间,清道光十七年重修,清光绪年间,御前掌玺太监刘诚印重修娘娘庙,并使之成为刘的家庙和宅院。

相传,一亩园娘娘庙分东路、中路、西路。东路娘娘庙,全称「天仙圣母娘娘庙」,中轴线上有山门。元帅殿、关帝殿、娘娘殿三进院落。

民国初年有房屋 49 间,面积二亩三分七厘,树九棵。庙坐北朝南,四合布局,二进院落,原有山门、二门、前殿、后殿及东西配殿,殿前有碑两统,北部有皂角树 1 株。传庙西原有宅园一处,房后有菜园,为昔日演耕稽田的旧址,今已无存。现存清代建筑 26 间,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庙前街道为清代御路。

【海淀地名典故】山门和二门在 1949 年拆毁,现为一亩园小学。中路为宅院,今称一亩园 20 号,大式起脊门楼,门柱有雀替,进门砖砌照壁一座,穿屏门有东西配房,正房粉墙一道,中开月洞门,迎面屏风一座,砖格中心镶嵌团花牡丹,院中种植名贵花木,在树隙间摆置汉白玉精雕金鱼缸数十个。月洞门北边东西各建单檐四角方亭一座。亭北游廊北达大厅,厅为卷棚歇山两卷,大门前后种植丁香。中路建筑南边大门倒座房和北边大厅均在。西路西南隅建歇山旱轩,西侧有曲廊,可达北四角小亭,园中栽植苹果、梨、桃百株,正北有园房,房西砖井一眼。房东有东角门与中路相通,西路建筑毁于 20 世纪 40 年代。总计占地 30 余亩,集寺庙、宅院、花园、菜园于一体,在京西宅园建筑中别具特色。」

到了嘉庆年间,一亩园帝耤之礼逐渐废除,光绪年间慈禧垂帘听政,其御前掌印太监刘诚印在一亩园旁修了宅园及家庙,即娘娘庙,后逐成聚落,1949年以后形成较大的村落。

来源:三山五园雅集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