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桂系军阀第四号人物,曾是政坛不倒翁,晚年只能在香港做寓公

2024-04-25历史

桂系军阀第四号人物,曾是政坛不倒翁,晚年只能在香港做寓公

但黄旭初在新桂系里,学历最高,文才最好,资格也最老,白崇禧和黄绍竑都曾是他的部下或副手。

论作风,他待人和气,恭敬朴素,足可攀比李宗仁的宽厚。

论学问,他兼资文武,能写一手古色古香的文章,也能把三民主义讲得头头是道。

论心机,说文雅些是喜怒不形于色,让人捉摸不透;说直率些就是阴险深沉、工于权术,连白崇禧也得自叹不如了。

但是他从不利用这些禀赋和本事去同另几个巨头争权,甚至唯李宗仁、白崇禧之命是从,所以从黄绍竑投靠蒋介石后,黄旭初便从第四号人物稳稳当当地坐在桂系第三号人物的交椅上,主管广西的党、政、军、财、文、教长达二十年,赢得了「不倒翁」的外号。

反过来说,自1926年北伐军兴起,李宗仁、白崇禧走出广西,忽而逼宫驱蒋,忽而「护党救国」,后来又率师抗日,无论成败,但始终有广西老营可作退路,一块骨头之硬让蒋介石二十年中啃不动,也亏了有黄旭初在看家。

岂知时移势变,到了1949年「百万雄师过大江」前后,这个「不倒翁」的地位,立刻变得岌岌可危起来。

黄旭初的内心,是一直想同共产党谈和的。

1949年初黄绍竑受白崇禧委托飞香港找李济深联络时,曾特地往桂林做停留,在机场与早等候着的黄旭初密谈了十几分钟。黄旭初赞同黄绍姚的计划,甚至建议马上同李济深留在桂林的干部联络,先让他们把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牌子在广西境内挂出来。

后来国共在北平举行谈判,黄绍竑把和平协定修正案带回南京请示,又曾专门将中共留给桂系的特别优待政策向李、白、黄作专门交底,指出和平实现后,李宗仁可以去当联合政府副主席,白崇禧可以继续带兵。

黄旭初听了心底波澜大起,因为这样一来,广西省府主席依然是他,「不倒翁」还能做下去。

不过他在表面上不动声色,一言不发,还是做出李、白怎么说就怎么办的姿态。

南京拒和后,解放军渡过长江,广西当局的不少高级人士都埋怨李、白错失时机,又酝酿起一个新的和平运动,希望李宗仁不要去广州,而是以桂林为立足点,争取在此重签和平协定,起码实现广西的局部和平,免致故乡糜烂。

这个运动,得到了黄旭初的暗中支持,他让所有在桂的立法委员、监察委员、省府厅长、委员们聚会于广西省政府大楼会议厅,由省府秘书长黄中虞起草,写就一份向李宗仁展示力量和决心的意见书。

这份意见书马上由黄旭初当面交给了李宗仁。而李宗仁看过这份意见书后,专程冒大雨访问广西省参议会会长李任仁,开门见山地表示:「我还想重开和谈,想请你替我到北平走一趟」。

但是没过两天,白崇禧也来到了桂林,与黄旭初出面邀请大家到文明路李宗仁公馆开会。

会上,主战派李品仙与主和派李任仁争得非常激烈,但内心倾向于和的黄旭初则一言不发,这就是人们评价他的「因应时势」、「外儒内法」之看家功夫。

他懂得再辩论也是空的,最后还是决定于白崇禧这个实力派。所以当白崇禧表示要顽抗到底后,他连气也不敢吭一声了。

但经过这件事,白崇禧也看出了黄旭初的内心世界。当解放军大军逼近广西时,他抢先把这个「不稳」的省主席撤了,调在身边当「华中剿总」副长官,而另以主战派李品仙接替广西省政府主席。

说起来,黄旭初这个「不倒翁」还是倒在他的老盟友手里。据当时的南宁警察局长唐超寰回忆,白在凄凄惶惶向南宁告别时,曾与黄关起门来单独谈话,负责安全警卫的唐隐约听到白崇禧大发雷霆:「就是你们纵容不报」,「广西就是你们搞糟的」。

时过不久,黄旭初见到唐超寰,笑着说:「我没有辞职,但‘中央’来电说我辞职照准了。」其实黄、李还没来得及办理「接印」手续,解放军就已经入桂了。

广西老营面临覆顶,白崇禧又计划用军舰把几十万桂系武力接运出来,同时也考虑过让部队走陆路窜进越南的力一案。这项任务的执行,就交给了黄旭初。

桂系是李、白的本钱,也有黄旭初的一股,所以他很积极。先通过立法委员雷殷介绍法国驻龙州领事田友仁来洽谈,托田设法请领赴越护照,一直未得到法方答复。

之后,又同程思远同机从海口飞香港,还想向法国驻华大使馆香港办事处代力、罗嘉凯申请去越签证。

没料到解放军之神速,有如从天而降,无论海路陆路都拉上了网,桂军逃不出一个。已步入晚年的黄旭初唉声叹气,就此在香港住了下来。

黄绍竑去北京,李宗仁去美国,白崇禧去台湾,黄旭初何去何从?

他最初的判断是美国将继续支持李宗仁,因此把出路押在李的身上。

旧广西省府有外汇存在香港,旧省府财政厅长韦蛰唐是黄的亲信,黄让程思远向韦要外汇,包办了李宗仁赴美治病的费用。

李宗仁才动完手术,他又以个人名义发电报给李,劝其在蒋介石和共产党之外另外组党,搞第三势力。

而后李宗仁复电称「组党尚非其时」,于是香港的第三势力运动就以顾孟余、张发奎两人为中心分途发展。一向唯李、白马首是瞻的黄旭初不便公然出面,但桂系在港的不少人都参加了,世人也不难看出这位滞港桂系巨头的态度。

时势又变了,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台湾实行军事占领,公然支持蒋介石残余势力而不再顾及李宗仁。黄旭初幻想破灭之余,还想「观变」。

他对亲信说:「我看中共取得政权后也会乱,会逐渐腐化变质。当初国民党北伐成功,取得全国政权以后,不是接着内乱,国民党员做了官也从此逐渐腐化变质了吗?」

可是一连观了好多年,中共却没有「变」,他只能死心塌地在香港做寓公了。

黄旭初和李宗仁、白崇禧都保持通信关系,有一年还去台湾为蒋介石祝寿。

事后他对人说,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全体在港的桂系人员,过分得罪台湾的话,做寓公也困难啊!

结果蒋介石赠给他一个「总统府」国策顾问的名义,目的是通过其控制在港桂系人员不作不利于台湾的事。

1964年2月,李宗仁在美国公开劝告美国当局调整对华关系,黄旭初与夏威等人联名写信给李,劝其「保全晚节」,算是不辜负蒋的「期望」吧?

从60年代初起,李宗仁、白崇禧和黄绍竑三人,都开始撰写或门述各自的回忆录,有检讨既往的,有吹嘘战功的,有披露史实真相的。黄旭初则写了一部【我的母亲】,谈妇道和孝道,堪称别具一格。

1966年李宗仁回故乡参观时,曾对人谈到,他在回祖国之前,曾邀请黄旭初和夏威一同回大陆定居,事先得到过北京的同意,但黄与夏都不肯来,只表示赞成李宗仁回来。

李宗仁说:「他们还有顾虑,还要看看。」

此后黄旭初继续与定居北京的李宗仁通信,李知道他经济上存在困难,曾给予接济。

1975年11月18日,黄旭初无声无息地病逝于香港九龙,终年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