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赵括到底是不是纸上谈兵?如果你去指挥,能坚持45天?

2024-03-01历史

说起赵括,就必然会与「纸上谈兵」联系在一起,因为在当年的长平之战中,赵括葬送了赵国40多万大军,不仅成就了白起不败战神这一神话,更是让自己成为千古笑柄。但是细看这一场战事,如果是你,能够坚持45天?

在秦国历经商鞅变法后,国力之强已经冠绝七国之首,而赵国是当时唯一能与秦国正面抗衡的存在。为了争夺上党,两国纷纷派出大军,最终秦国派出60万大军,赵国也达到45万大军,这场战争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

在最初的时候,赵国由老将廉颇挂帅,他与秦军尝试性进攻几次后,知道秦军不可力敌,于是采取坚守不出的态势,与秦军消耗。

但是赵孝成王在得知廉颇指挥战事不顺,坚守不出,十分不满,再加上如此消耗,赵国也打不起,多次责备廉颇,更是想要亲自去前线,率军与秦军决战。

廉颇的策略虽然引得赵孝成王不满,但确实是非常有效的办法。在双方僵持了一段时间后,秦国对赵国实施反间计,并放出流言,赵括是一代名将,秦国人都怕他。赵孝成王得知此事,就起用赵括,让他去前线将廉颇换下来。而秦军中此时也换上了战国第一名将白起。

赵括来到前线后,将廉颇的作战方针全部改变,决定主动进攻。而秦军在白起的指挥下,几次战胜赵括,这个时候的赵括才明白赵军在正面战场上真的不是秦军的对手。

随后开始建造壁垒,坚守不出。以待救援。但是谁会来救援呢?

其余诸侯畏惧秦国,不敢出兵,而长平的军队几乎已经是赵国的举国之兵。此外,秦军还将赵军的粮道截断,此时数十万的赵军陷入孤立无援且断粮的绝境。

但是哪怕如此,赵军还是坚守了长达45天。到了第46天,赵括还能组织起赵军发起突围。最后要不是白起决定骗降,赵军不知道还要抵抗多久,秦军又要有多大的战损。

最后,长平之战的结果,赵军统帅赵括战死,20余万的赵军投降被坑杀,而秦军也死伤超过20万,由此可见此战的惨烈。

那么接着说赵括到底是不是纸上谈兵?

赵括从小熟读兵书,与他的父亲赵奢谈论战阵布设之道,赵奢都不是其对手。但是赵奢认为赵括并不适合为将。后来赵孝成王打算起用赵括的时候,赵括之母就上述劝谏不要任用赵括为将。但是君王不听,最后导致长平之败。因此,人们就把长平之战的失败全部归结于赵括,认为如果不是他替换廉颇,怎么会让赵军败的如此之惨。但是细想一下,在当时那个情况,历史上有几个名将能真正做的比他好。

我们先退一步说,如果不替换廉颇,以他的作风,必然继续与秦军僵持,到最后秦赵两国必有一国坚持不下去。如果是秦国退兵那是最好,如果是赵国选择退兵,最好的结果也就是顺利地将军队带回来。

再说赵括,他在最初的时候确实没有完全认识到双方的差距,于是主动对秦军进攻。但是在经历几次尝试后,他也发现了两军的战力差距,选择死守,但是陷入到绝境当中。

可是,需要知道的是,赵括不仅在这个情况下坚守了45天,更是在最后组织起兵力突围。这种指挥能力又有几个将军能做到?

正常的军队在缺粮的情况下,不出十天早就崩溃了;而长时间坚守,主将没有足够的能力,军队士气早就低迷了。但是赵括都克服了,他还能进行最后一搏。

要知道后来的历史上,马谡被困不到3天就崩溃;朱祁镇在土木堡也仅仅被困不到两天就被俘了;就连现代的张灵甫,如此精锐的74师,被华野围攻不到3天就全军覆没。

由此可见,在被敌军围困之时,能够坚持45天是多么不容易。这固然有赵军有着超乎常人的战斗意志,赵括本身的能力也是不可小觑的。

因此,长平之战,在没有其他诸侯的帮助下,赵国的失败是必然的。而赵括的罪责只能说是让赵国的军队一朝殆尽,但并不能说他是个完全不懂军事的人。作为一个年轻人,第一次上战场,肯定是想要展现一下自己的能力,只是代价有一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