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52年,毛主席视察黄河期间到农家讨水喝,农妇:斯大林没来啊?

2024-04-13历史

前言:

「就你们几个?斯大林没跟你们一起来?」一位正干农活的农村妇女对毛主席一行人说道。

毛主席关爱人民,重视基层干部,因此经常亲自下乡去考察,一次,毛主席前往黄河,进行黄河治理的视察,突然感到有些口渴,于是来到一个农妇家中,想讨一碗水喝。

谁知这名妇人竞对主席问道:「斯大林没来吗?」这名老妇为何如此发问?毛主席最后又是如何回答她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毛主席的和蔼可亲。

毛主席与黄河的渊源

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红军向山西进军,东渡黄河。「东征」前夕,毛泽东在一片银装素裹的冰天雪地中,留下了一首流芳百世的【沁园春·雪】。其中那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说的就是黄河。

毛泽东在陕北作战的时候,还特意到黄河看了一眼。他面朝黄河,沉吟着说道:「从历史上看,黄河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之所以这样说,是由于人们无法从高空俯瞰黄河而造成的。如果你站得太低,你看到的就是洪水,而不是江河。」

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来到了吴堡县的川口,为东渡黄河做好了准备。毛主席在这里战斗了13年,如今却即将离开陕北工作,毛泽东顿时想得很多,也在黄河旁站了很长时间。看着奔腾的黄河,一向酷爱游泳的毛主席很想下去游一圈。

不过那时候正值早春,气候寒冷,加上黄河水流湍急,就连本地人也不敢贸然下河,怕有生命危险。因此,当大家听到毛主席要下河的时候,都极力的表示劝阻!

毛主席当然也明白过黄河的凶险,他刚刚不过是为了鼓舞士气。听到没有人敢下河,他就微笑着说道:「所以说啊,世间万物皆可轻侮,惟独黄河不可轻侮;不把黄河放在眼里,就是不把我们这个国家放在眼里!」

毛主席前往黄河考察

大家都知道,黄河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母亲河,她的河水养育了千千万万的华夏后代,给了我们中国人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是同样的,黄河也是一条水患严重的河流,黄河每一次的洪水泛滥,都会给百姓们造成大面积的伤害。

大片的田地都会被毁掉,百姓们无家可归。因此每一个朝代,都将治好黄河当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即便是伟大的毛主席,也无时无刻不在为黄河着想,想要用一己之力,扭转黄河泛滥的颓势。

1952年10月28日,郑州铁路局党委正开着会,忽然收到铁道部办公室打来的电话,叫他们去安排毛主席的特殊列车到站。挂断电话之后,当时的郑州铁路局局长刘建章很是兴奋,等他冷静下来之后,立刻与其他同事讨论了起来。

接着,他又亲自带领增乘队的队员,连夜赶到徐州,接见毛主席。毛主席在杨尚昆、公安部部长罗瑞卿的陪同下,于10月25日出了北京,前往山东,河南,平原三省水灾最频繁的黄河地区进行了一次现场调查。

在新中国之前,由于旧政府没有妥善处理好黄河的河水泛滥问题,导致黄河决堤,引发了滔天大水,给黄河两岸的百姓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新中国建立之后,毛主席对于曾经时常发生洪水的黄河十分担忧,因此将黄河的治水作为重中之重。

毛主席几次想要到黄河去考察,但都被人拦下来了,毕竟当时主席年事已高,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再加上毛主席公务,因此考察黄河一事也一直被耽搁着。一直到了1952年,毛主席才下定决心,要亲自去黄河看一看。

黄河的治理不可有半点闪失

1952年的10月27日,毛主席在地方领导人的陪同下,考察了济南历史上经常发生决口和灾害的乐口险防工程。毛主席站在堤坝上,凝视着汹涌的黄河问:「黄河的河床到底有多高?」工人说:「大概六七米」。毛主席点了点头,说道:「一定要将堤坝加固好,绝对不能有任何闪失!」

接着,毛主席沿着堤坝向前走去,他跟大家一起讨论怎么把堤坝修好,怎么把它稳固好,雨季有洪水,要动员人民到堤坝上去防守,如果有需要,要派军队去防守,不能出任何事。毛主席的话一说完,一旁的许世友立刻说道:「一定遵照主席的吩咐,把事情办好!」

紧接着一群人说说笑笑的继续参观,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到了村子边上的一处谷地,在那里,毛主席开始和一名正在打谷地里干活的中年人闲聊,询问着当地的粮食情况,还有今年的丰收情况。老农略带激动地说道:「这一年收成很好,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都是毛主席的功劳,都是我们党的功劳。」

说话间,周围的人也都聚集到了这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其中有几个认出了毛主席,一听毛主席在这里,立刻就围了上来,毛主席面带微笑,对着他们挥了挥手。毛主席和乡亲们聊了几句,便告辞离开,坐上了火车,火车继续向东坝头驶去。

斯大林怎么没来

到了上午11点多,火车在东坝头停了下来,毛主席从火车上下来,一边走一边和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交谈,了解黄河的现状,并讨论了几个解决方案。

毛主席正往前走,忽然觉得口干舌燥,就跟着王化云,到了不远处的一座小山丘上,这座小山丘上,住着好几户人家。

毛主席见了一间房子,便随着一行人走了进去。只见一位老妇人正坐在炕上,手里拿一个玉米正在剥。「大娘,家里就你一个啊?」老太太向来人望了一眼,因为房间里的灯光昏暗,她并没有看清楚来人是谁,只说了一句:「我老汉儿出去赶集了。」

毛主席道:「那你家还有其他人吗?」老妇回答道:「有个儿子,已经参军了。」一提到参军,毛主席就笑着说道:「可不可以让我讨口水喝?」

毛主席说完之后,老太太就用勺子舀了一勺水递到毛主席的面前。毛主席喝了一口水,又说:「你家里有足够的食物吗?能吃饱没?」

「够吃肯定是够吃的,就是不多,这里的地都是盐碱地,不适合种粮食。」毛主席转过身来,看着王化云他们说道:「解决了这条河,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片盐碱地进行改良。」大妈听着话,就把毛主席当成了王云华那样的地方领导,也就没太在意,自顾自地剥着手里的玉米粒。毛主席等人喝完了水对刘大妈说:「多谢您的水,我们先回去了。」大妈点头「嗯」了一声,却始终没有抬头。

当他走到门口的时候,正好碰到了一户人家的老爷子,老爷子看到毛主席,激动地叫道:「毛主席来了!」屋子中的老太太,听见自己的丈夫在叫「毛主席」,连忙跑出院门,兴奋地说道:「毛主席,原来是您!」

她看了看毛主席,问道:「就你们几个?斯大林没跟你们一起来?」老妇的问题让所有人都是一愣,但是很快,所有人都笑了起来。原来,当时家家户户都有毛主席的肖像,而毛主席的肖像旁,往往还有斯大林。因此,老太太还以为毛主席去哪儿,斯大林就去哪儿。

小结:

一切结束后,毛主席笑着他们跟老人一家道别,上了专车,在兰封考察完毕之后,他们还分别去了开封,郑州,安阳等地。

毛主席全心全意为人民考虑,为人民办实事,在毛主席精神的引领下,中国必然会更好,中国人也必然拥有更加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