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是广东省委原书记,他担任广东省委书记期间,恰好是改革开放初期,而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承担着先行探索的重任,作为主政广东的省委书记,林若肩上的担子很重。但林若并没有退缩,他大力推动广东改革开放各项事业向纵深发展,为探索改革开放的道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林若的故事。
林若出生于1924年,广东潮安人。早年时期,他曾在梅州东山中学、中山大学文学院等学校读书,青少年时期的林若就追求真理,向往光明。读中学时期,他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渴望国家强大起来。同时,林若也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斗争,走上了拯救国家与民族的革命道路。
1945年5月,林若加入了我党。也是这一年,林若见证了我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战胜利后,林若进入中山大学文学院学习,在校期间,他团结青年学生,秘密在同学之间宣传我党的革命思想,引导学生追求真理,并带领同学们积极参加各种爱国运动。
1947年,林若身份暴露,此后他在组织的安排下,前往了东江游击区,以机动灵活的方式,与国民党反动派斗智斗勇,有效地牵制了敌人,为解放两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林若留在广东工作,陆续担任了中山县土改工作队队长、东莞县五区土改工作队队长等职务。那段时期,林若积极参与广东省的土改工作,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1952年之后,林若又担任了东莞县委副书记、书记以及湛江地委第一副书记等职务,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发展地方的国民经济倾注了大量心血,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不过,正当林若准备大干一番时,1966年,十年浩劫开始之后,林若也受到了冲击,但他一身正气,始终保持着一个党员的高风亮节。
1971年,林若重新复出,担任了湛江地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等职务。期间,他顶住各方面的压力,致力于秩序的整顿工作,努力减小「四人帮」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
粉碎「四人帮」后,林若迅速受到重用,尤其1982年,在干部「四化」政策推动下,年轻有为又有学历的林若被提拔为广东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成为省级干部。1985年,林若又担任了广东省委书记(此时已经取消第一书记),全面主持广东省委的工作。
担任广东省委书记期间,林若为广东的改革开放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不仅制定了国内最完备的一部规定现代公司制度的地方性法规,而且还在广东坚持价格改革,为全面进行物价改革做了大量探索工作,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与长远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担任什么职务,林若始终都严于律己,严格约束家人以及身边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对家人,林若的要求更为严格。举例来说,在林若担任广东省委书记期间,广东省纪委根据工作需要,将内设的处升格为副厅级的室,而林若的妻子彭慧兰恰好是省纪委干部处处长。
彭慧兰也是个老干部,论资历、能力、表现,完全符合晋升的标准,如果林若批准这次升格,那么,彭慧兰毫无疑问也会晋升为副厅级。1990年前后,时任广东省纪委书记王宗春向林若汇报了这件事,林若爽快同意,但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我林若的老婆不能提(升官)。」因此,彭慧兰到离休时还是处级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