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淞沪会战,20军一战顿悟寺,二战陈家行,战绩让嫡系将领肃然起敬

2024-02-02历史

1937年9月1日,川军誓师出川。

刘湘把出川作战的川军分为两路,一路由他的嫡系6个师组成,由潘文华和唐式遵率领走东线沿江而下。另一路由邓锡侯、孙震、李家钰率领4个师,走陆路取道剑阁,先到西安集中,然后进入战场。

就在刘湘的东路军出发的同一天,还有一路川军也奔赴战场。这一支部队,就是杨森的第20军。

只不过,杨森并不是从四川出发的,而是从黔西南出发的。

说起杨森,世人对他的评价并不高。贪财、贪色,反复无常都是他的「帽子」。可对于杨森,却没有人说他不能打仗的。这可能是杨森身上难得的优点吧。

可一个优点哪能掩盖住三个缺点?因此,杨森在与刘湘的争雄中时「失道寡助」,败下阵来后,在四川竟然连一块立脚的地方都没有。

没办法,杨森只能求到蒋氏头上,希望蒋氏看在川中诸将仅有他来投靠的份上,给一块地盘安身。

老蒋也很大方,随手就把黔西南划给了杨森。

可黔西南穷啊!

不仅穷,而且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武装,向来是难管之地,让老蒋头疼不已。

蒋氏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人,要想投靠我可以,但得证明你有价值。

把黔西南交给杨森,蒋氏还有另外的考虑。

一是,将要借助杨森把黔西南的地方武装给打扫干净。当然,蒋氏也不白用人,他答应杨森,如果能够把黔西南的地方武装打扫干净,所得的装备都给你。

二是,蒋氏此时正在逼着刘湘裁军,可只有范绍增一个人表示愿意,蒋氏希望杨森也做出个样子,把20军的3个师裁成2个师。

杨森果然不负众望,仅用了短短一年时间,就基本上摆平了黔西南的民族武装,并收缴了万余条枪。

同时,杨森把三个不满编的师裁掉了一个,把士兵中的老弱裁退,精壮留下,又把编余的军官编入剩下两个师的各级部队中做副职和参谋人员,增强指挥力量。

这么一折腾下来,杨森部队的战斗力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不少。

对此,杨森对蒋氏感恩戴德。

为了表示对蒋氏的敬意,杨森特意学着西方的习惯,把自己心爱的一条狗命名为「介石」。

就是这一条,差点没把老蒋给气死。

还好,有蒋夫人在。

蒋夫人耐心地对老蒋解释,说这不是杨森在骂你,而是对你表示敬意。因为按照西方习惯,只有自己尊敬或者爱戴之人的名字才能被安在狗身上,以示朝夕相处,日夜陪伴。

老蒋虽然被夫人说服,可心里总是不那么舒服。

杨森临出发前,蒋氏特意给他打招呼,让他到南京见面。可杨森到了南京之后,蒋氏又出门了,改为林森接见。

二人见面寒暄已毕,林森就问杨森,你有什么打算啊?

杨森说,准备到上海去看看,调研一下战场的实际情况,可就是没路费钱。

这倒不是杨森要打林森的秋风,而是确实没钱。好在林森很大方,出手就给了杨森一万块。

杨森拿着钱带着自己的参谋班子到了淞沪前线一看,吃了一惊,淞沪战场的打法和之前川军遇到过的所有战争都不一样,日军的火力和空军优势在淞沪战场得到了充分地展示。

就在这时,蒋氏急召杨森回南京。杨森意识到,蒋氏这是准备把第20军派上战场了。

回去之后,杨森急忙到地摊上买了一套半新不旧的将官呢子服去见老蒋。

这倒不是杨森装穷,确实是20军穷得很。

果然,杨森见到蒋氏后,蒋氏就问,部队何时能够赶到长沙?

图片来自网络

杨森离开黔西南时,南京方面给的计划是59天赶到长沙。杨森认为,这个时间太长了,就说40天内必定赶到。可实际上呢?20军仅用了24天就赶到了长沙。

到了长沙后,20军冒着大雨乘坐列车直奔武昌。由于害怕日军飞机轰炸,又连夜转移至汉口,然后乘船直奔上海。

1937年10月9日夜,20军除一个旅因桥梁被日本飞机炸毁后无法到达,其余3个旅均已到达大场一线。

此时,淞沪战场正处于中期,也是战斗尤为激烈的一个时期,而大场战场更是战斗尤为激烈的一个战场。

由于20军刚到战场,对敌情不熟悉,统帅部决定,把20军以旅为单位分割使用。具体作战安排由所在战场上高1级的将领指挥。

而此时,正值日军对上海第3次增兵,在淞沪战场已经出现了5个日本师团的番号。

日军援兵到来后,立即发动第4次进攻,其第9师团在优势炮兵和空军的掩护下攻陷了大场顿悟寺一线的守军阵地。

在危急之中,统帅部下令,以20军一个团趁夜反击,以图收复阵地。

负责反击的向文彬团也没让杨森失望,在大家都对此次反击不报太大希望的时候,前方传来喜讯,向文彬团单独出击,成功收复顿悟寺阵地。

可是,向文彬团的损失也是巨大的,一个团的兵力在战斗结束后,包括各级军官在内,仅剩下了120人,编成了一个连。

究其原因,除日军的火力和空中优势外,20军因意外造成的损失也很大。

这是因为,20军的装备过于落后,除少量的「老套筒」外,大多数人手持的还都是「川造」。至于轻重机关枪,少得可怜。山野炮,更是一门也没有。

因此,当这些士兵见到日军手中的好装备后,先想到的并不是如何躲闪,而是想着如何把这些装备抢过来。

因而,在大场战场上出现了罕见的一幕,那就是川军士兵们不计伤亡,前赴后继,就是为了把日军的轻重机关枪和「三八大盖」给抢回来。

虽然后来东西抢了不老少,可兵力的损失太大了。

战报传到后方后,统帅部立即下令,把向文彬由中校提升为上校。可蒋氏认为还不够,又亲下命令,提升向文彬为少将。

短短3个小时被连升两级,在淞沪战场中的几十万大军中,这个殊荣仅有向文彬一例。

见向文彬打得如此出彩,杨森顿感扬眉吐气。

他召集团以上军官开会,以向文彬为例,号召各团长向向文彬学习。

没过多久,西北军第32师负责的陈家行阵地失守。由于有了向文彬成功的战例在前,统帅部仍然命令20军增援。

这一次,杨森派去了一个旅。

从20军驻地到陈家行阵地是块棉花地,正好适合隐蔽行军。可就在20军这个旅往陈家行阵地增援的时候,32师却败退下来,也正沿着这块棉花地撤退。

一般来说,增援的时候遇到增援的对象败退是非常影响士气的,可20军不为所动,毫不迟疑地依然隐蔽前进。

待到把32师让过去后,20军对着正追击而来的日军就是一顿猛打。

图片来自网络

猝不及防的日军见半路突然杀出来个程咬金,也被打懵了。

待到他们组织兵力要反击的时候,20军根本就没给日军这个机会,后续部队不断跟进,采用迭进的战法不仅把日军击溃,而且还顺势收复陈家行阵地,缴获了大量物资。

而就在这时,刚才败退而去的32师又找回来了,表示要与20军进行阵地交防。

很显然,放弃阵地逃跑是有罪的,而与20军交防则意味着他们没有放弃阵地,不敢说有功,但肯定无过。

可20军是收复阵地的,有功。如果与友军换防,则意味着阵地不是收复的,而是接防的,功劳就没了。

负责指挥反击陈家行阵地的20军133师师长杨汉域并没有计较,非常痛快的就与32师王师长办理了交防手续。

在这一点上,西北军应该是感激川军的。因为在淞沪战场上,因守不住阵地而被免职的已经有好几个师长,杨汉域此举无疑是救了王师长一次。

无论是顿悟寺也好,还是陈家行也罢,20军守的都是友军守不住的阵地,这就意味着20军的防线都是日军采用的锥形攻击的顶点,这对20军的防守压力太大了。

此时的淞沪战场上,日军不仅仅火力上占优,而且还能进行地空配合。

每当天明,战场上空就会出现气球,在气球内日军设置了炮兵观察站,随时观察中国部队的调动以及日军炮兵的弹着点。

而且,日军的空军出动非常频繁,从早至晚,日军飞机始终在战场上空盘旋,为地面部队指示目标。

当时,连接20军前后方的蕴藻浜上有一座桥也被日军飞机炸断,这对20军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桥被炸断,就意味着一旦前线危急,后方派出的援兵不能及时赶到。而且,白天日军飞机活动猖獗,即使派出了援兵也不敢行军。只要看见日军飞机,增援部队只能藏身于棉花地,待到日本飞机走后再出发。

可日军飞机活动的频率太高,一波飞走,另一波接着飞来,几乎没有空挡。

而日军趁着这个机会对20军的陈家行、蕴藻浜阵地发起了猛攻。在日军看来,这一次他们至少也可以突破20军的防线。

可他们再一次失算了。

图片来自网络

当20军的援兵得知前线危急的时候,不顾天上仍有日军飞机轰炸,不计伤亡地往前线增援。

日军虽然装备精良,但也不是没有弱点,那就是他们单兵随身携带的装备太多,影响了他们的行动和反应。

20军虽然装备落后,但大多都是精挑出来的老兵,身上的单兵装备又轻便,反而行动迅速,反应灵敏。

因此,在陈家行、蕴藻浜阵地的攻守战中,日军不仅没有占到便宜,反而被击溃,连阵地都被20军抢走了一块。无奈之下,日军只能退守二道防线。

日军万没想到,他们面对蒋氏的嫡系部队尚且没有吃过这么大的亏,却被一支名不见经传的川军打败了。

20军再次击退日军,并且还从日军手中收复了一块阵地的消息传到统帅部后,原本那些对川军抱有偏见,认为川军战斗力不值一提的嫡系将领们不觉肃然起敬,这是他们也未能取得的战绩。

日军丢失阵地后,恼羞成怒,在退守二道阵地后,立即组织兵力,以强大的炮火掩护开始反击。

此时的大场战场两军阵地交织在一起,如犬牙交错一般,冲锋,反冲锋此起彼伏,厮杀声,枪炮声,呐喊声震天动地。

杨森意识到,此时只要有一块阵地丢失,就可能酿成全线崩溃。见几次派往前线指挥的军官都已负伤,杨森决定,亲赴前线指挥。

杨森来的是时候,当他率领20军仅剩下的的预备队赶到前线时,守军已呈不支态势。见主帅亲赴战场,守军欢声雷动,立即发起反击,硬是用大刀把日军砍了下去。

见20军的防线岌岌可危,久未发威的中国炮兵集中了100多门大炮,对日军阵地发起猛烈地轰击。日军炮兵随即还击。炮火激起的烟尘让天地变色,能见度很差。

这可是个难得的战机。

杨森立即组织部队发起反击。川军战士踩着血迹,在山呼海啸般的喊杀声中,再次击退了日军,顽强守住了阵地。

而此时,20军的伤亡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了,已经无力再战。因此,统帅部命令刚赶到淞沪战场的桂军出战,接替20军的防线。

桂军到来之后,20军把由他们负责的顿悟寺、陈家行、蕴藻浜阵地完整的交给了桂军,并履行了交防手续。

关于这一幕,相信大家在【壮士出川】这一部影视剧中曾经看到过。可大家不知道的是在此之后发生的事情。

就在两军刚换防完毕,日军突然发动攻势。刚接防的桂军立足未稳,阵地在转眼之间就丢了。

按理来说,桂军丢失的阵地已经与换防的川军没有任何关系,应该由桂军组织兵力夺回。可杨森既未视而不见,也未见死不救,而是立即组织手中的残余大约1个旅的兵力展开反击。

这一次反击,让本就所剩无几的20军更是雪上加霜。

待到川军攻占阵地,再次把阵地交给桂军的时候,用于反击的一个旅只剩下了40人。

在大场的7个昼夜战斗中,20军共计伤亡7000余人,军官200余人,残存下来的官兵勉强编成了一个旅。

至此,包括那个因桥梁被炸断而没来得及参战的旅,两师四旅的20军缩编为两个旅。

20军虽然伤亡惨重,但却用铁一般的事实改变了世人对川军的看法:

川军并非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外战同样内行。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