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韩非之死并非李斯之过?韩非的死因与遗憾

2024-03-02历史

韩非之死并非李斯之过?一般的历史观,在韩非之死这一问题上李斯的人品就大打了折扣。人们认为,是李斯嫉贤妒能害死了自己的同门兄弟韩非。然而,历史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这是因为,有两个问题搞搞清楚,就能理清韩非之死的真正原因了。

一是韩非的出身,决定了他不可能成秦国的谋臣。 按照史书记载,韩非确实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奇才之人,他超人的惊世洞察力天下无敌,所著的书【韩非子】刚一问世就广为流传,闻名遐迩,当时的秦始皇看过他的文章叹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可见,秦始皇也是很欣赏和爱惜韩非这个才子。然而,韩非却出身于韩国王族,是韩桓惠王的儿子,韩国的公子。也就是说,韩非来秦国可不是以什么「学者」的身份出现的,他是作为韩国驻秦的「人质」来到秦国,这与李斯这个秦国「引进」的人才存在着迥然的不同。

韩非子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韩非的出身决定了此时的身份,也决定了其主张与秦王嬴政东进的战略相悖。一个人的身份决定了一个人的立场,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这个作为政治人质,其实就是韩国到秦国求和避免挨打的使者,他的任务就是要处处以韩国的利益为优先思考,这自然是韩非当时的「使命」,这就不得不让秦王嬴政心存忌惮。急于求成的韩非为了避免秦国攻打韩国,还向秦王嬴政献上了【存韩书】,力劝秦国不要攻灭弱小的韩国,而应该攻打丰饶的楚国,这与李斯、嬴政主张的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东进战略是背道而驰。韩非再有才能,所献的计策属弱秦、误秦,那么眼里不揉沙子的秦王嬴政会如何选择?此时,恐怕李斯的同门之情或者谗言中伤,对秦王嬴政的影响就微不足道了,这是由韩非本身的立场所决定的。

韩非子的同学李斯

二是韩非的坚持,让秦国君臣不可能容忍。 其实,韩非做人质期间在与秦国君臣的交流之中,已充分表显现出阻挠秦国统一大业的政治倾向。为了延缓韩国的灭亡,韩非处处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还将推动秦国东进战略的贾诩、李斯进行诋毁,来阻挠秦王的统一步伐。然而,秦王嬴政以及他的重臣们还是看在韩非为世间奇才份上,对韩非采取了影响和「劝说」的方式进行「转化」工作。比如,韩非提出「弱秦存韩」的主张被秦国君臣看穿后,秦王嬴政没有斩杀韩非,反而让李斯也以同样的上书反驳【存韩书】,揭穿韩非的用心,让其自省。

韩非画像

当秦国上卿贾诩亲自请命出使四国,用三年时间,以连横之术退敌后,韩非却在秦王面前数说贾诩是「耗费财物,私交诸侯,出身低下,品行恶劣」秦王也明知韩非是诬陷,但还是让贾诩当面对质申辩,来「说服」韩非。贾诩在辩解时说:「这韩非擅进谗言,蛊惑君王,该杀!」,但秦王嬴政还是将韩非关押于牢房。深居牢狱之中,韩非依然毫无悔改,直到秦国向山东大举进攻之前,才将韩非处死。

政治家李斯

后人说:韩非与李斯政见不合,与贾诩存在恩怨,才走上了不归之路,本人不敢苟同。李斯也是成熟的政治家,定不会因妒忌同门而被秦王另眼相看的,这一观点又恐怕是,是一种小的格局思维小看的李斯。韩非作为当时全天下天下一等一的人才,就在秦王身边,如果嬴政能用他,还有人敢杀之不成?真是岂有此理。「既不能为我所用,必为我所杀之」这恐怕才是秦王统一大业的必然选择,看来也很难受到李斯的人品及个人意愿所关联。

假若韩非能象贾诩、李斯等秦国重臣一样与秦王同行,或韩非能放弃自己的坚持,其命运会是另外一种结局。韩非假若只是韩国的一个普通士族而不是「人质」,或许韩非会是另外一种选择。历史不可能有假设,这也可能就是韩非的宿命吧!韩非之死又怎么能能是李斯之过呢!你知道了吗?请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我是「南山老李」。关注我,我们一起品文化。

先灭韩国已成秦国首选